蒙恬所築渾懷障

蒙恬所築渾懷障

渾懷障是迄今已知寧夏石嘴山市境內最早的古代建置。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秦將蒙恬北逐匈奴,收河南地(今黃河河套西北地區),設44縣,築長城,設亭障,御匈奴,在今陶樂縣境(今兵溝漢墓附近)設渾懷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蒙恬所築渾懷障
  • 地理位置:寧夏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占地面積:不詳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渾懷障
歷史記載與作用,歷史沿革,北魏太和初,

歷史記載與作用

“渾懷障”最早見於《漢書·地理志》“北地郡…富平”條,“渾懷都尉治塞外渾懷障”。據唐代《元和郡縣圖志》“廢靈武城”條,“其城本蒙恬所築,古謂之渾懷障”,說明始建時間約在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修建長城前後,距今已2200餘年。據《水經注》記述“河水又東北徑渾懷障西”,反映北魏時期渾懷障位於黃河河道東側,與秦長城在河套地區“城河上為塞”(《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相符,為秦長城防禦體系在“河南地”的障城之一。

歷史沿革

渾懷障隨歷代王朝的興亡歷經盛衰。秦王朝覆亡後,今石嘴山市境復為匈奴占據。西漢元朔二年(前127),漢武帝遣衛青率軍奪回黃河河套地區,“復渾懷障是迄今已知市境內最早的古代建置。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秦將蒙恬北逐匈奴,收河南地(今黃河河套西北地區),設44縣,築長城,設亭障,御匈奴,在今陶樂縣境(今兵溝漢墓附近)設渾懷障。

北魏太和初

(477~499年),在平定“三齊”後“徙歷下(今山東濟南)民居此,遂有歷城之名”(《水經注·卷三》)。北周天和(566~527年)中,在此先後置歷城縣、建安縣,後又置歷城郡。隋開皇三年(583)郡廢,十八年(598)改建安為廣閏;仁壽元年(601),為避太子楊廣諱改名為靈武。唐武德五年(622),靈武縣治被遷至胡地城(今寧夏青銅峽市東北)(據《通典》、《隋書》、《太平寰宇記》)。經歷了800餘年的盛衰,古城渾懷障終被廢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