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方言

蒙城方言

蒙城方言屬北方話大方言的淮北話土語群。縣境內語音略有差別,縣東南境接近鳳台方言,縣西北境則受阜陽方言影響較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城方言
  • 語群:淮北話土語群
  • 類別北方話大方言
  • 流行地區:蒙城縣
歷史,語音,辭彙,情態用語,時令用語,稱謂用語,諺語,氣象諺語,農時諺語,農藝農技諺語,積肥諺語,植樹諺語,生活諺語,世情諺語,歇後語,

歷史

早在4000年前,夏氏族西遷夏水(今北淝河),本縣紀委古老民族的活動地區;夏分天下為九州,本縣屬豫州,為中原地區的東南部。西晉武帝時僑置蒙縣,中原豪族大量的遷徙,帶來以河南中北部為腹心地區的中州話。1956年以來,在全縣各學校推廣國語,加上歷年來,大專畢業生分配本縣,幹部交流及上海蚌埠等地知青下放蒙城,本縣方言逐漸接近國語。

語音

聲母、韻母
蒙城話屬於北方話範疇。有39個韻母、21個聲母,與國語基本相同,但稍有差異。如“藥”,國語讀 yaò(要),蒙城話讀 yǔe(約)。全境略有差別,縣西境常將國語聲母 sh 改換成 f ,如“書”、“水”國語讀 shū、shuǐ ,縣西境讀 fū 、fěi。縣東南境把國語的聲母 f 讀作 h ,如“風”,國語讀 fēng ,縣東南境讀為 hǒng 。1956年推廣國語,蒙城話逐步接近國語。國語里聲母 z、c、s 與韻母 i 連用,叫做整體認讀。如 zī(姿)、cī(刺)、sī(私)。蒙城話常把 z、c、s 與韻母 i 拼寫。如 zì(集)、cì(齊)、sì(夕)。
聲調
蒙城方言的調類與國語相同,均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只是順序不同。國語的順序為高平調、中升調、降升調、全降調,而方言的順序則是降升調、高平調、中升調、全降調。
方言的調值與國語懸殊較大。國語的調值分別是:高平調 55、中升調 35 、降升調 214、全降調 51.而方言的調值分別是:高平調 44、中升調 24、降升調 212、全降調 53.
發起聲來,普通輕柔高揚,方言則硬重低沉。
與國語聲調對應比較表
蒙城方言與國語聲調對應比較表蒙城方言與國語聲調對應比較表
與國語部分漢字讀音比較
蒙城方言與國語部分漢字讀音比較1蒙城方言與國語部分漢字讀音比較1
蒙城方言與國語部分漢字讀音比較2蒙城方言與國語部分漢字讀音比較2

辭彙

情態用語

可——否定(重聲)、肯定(輕聲)
擦——戲弄、找茬
乖——小孩聽話
旋磨——故意鬧人
嗲啦——撒嬌(嗲發diě音)
磨牙——小孩打鬧
唧餵——叫喊(多形容小孩哭鬧)
燒包——過分賣弄
迷瞪——睡一會
囈怔——夢囈
妖野——粗暴、刻毒
左著——抓著
咂摸——品味
膩歪——不耐煩
蒲種——少心眼
不得勁——生病、不舒服
拔豁子——捅了簍子
閒磕牙——閒聊
舍皮賴臉——不知羞恥的乞求
接話把子——插話

時令用語

一門——剛才
早晚?——什麼時候
麻似亮——天剛明
麻似眼——天將黑
昨個今個明個後個——昨天、今天、明天、後天

稱謂用語

遢邋酥——不講究衛生
老實頭——形容人循規蹈矩
下三濫——無賴
老人精——小孩子像大人一樣說話、做事
七葉子、半吊子——差心眼
不上線——不論理、胡扯
砸眼子——死板
攪毛手——蠻不講理
窩囊廢——甘受人欺、不敢抗爭
有身子——懷孕
家裡人——婦女、妻子
寡漢條子——未婚的成年男子
外頭人——成年男子、丈夫
當家的——丈夫
禮盒子——女孩子
潑皮小子、半拉蹶子——男孩
二黃老頭(老媽)四、五十歲的男(女)
賤貨——人品低下
另外還有一些常見方言如:
顆垃頭子、抓吧頭子——成塊的泥土
洋車子——腳踏車
得閒——有空
分錁——硬幣
是味兒——有趣
學你的文來——用你的話說
任啥——任何東西
啥家什——什麼東西
刺——有兩手
管——行
徐——囉嗦
肉——慢吞吞
弄啥個——有什麼事?(弄讀nèng)
嗟嘹吼(狗)子——蟬蛹
稱謂-動物稱謂-動物

諺語

氣象諺語

瓦瓦雲,曬死人東北風,雨祖宗
諺語集諺語集
羊不上圈,老天要變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不怕東風不下,就怕刮的不大
西北雲彩起金邊,冷子要見面
南北道子云,雲根在北主雨,在南主陰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掛凌溜,七九八九楊華看柳,九盡花不開,果子壓塌街,九九如一九,耕牛遍地走

農時諺語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大麥三月黃,不到小滿不能嘗
賣到小滿漸漸黃,就怕熱風幫倒忙
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立夏種棉花,不要問人家
大暑小暑後,兩暑中間種綠豆
立秋冷一冷,一顆豆子收一捧

農藝農技諺語

穗大籽粒飽,好種出好苗
壯苗年年收,弱苗一半丟
冬耕深一寸,抵上一遍糞
五月六月鋤破土,強似冬天犁一犁。
鋤頭底下有三寶,有水有肥去雜草。
乾鋤棉花濕鋤麻,不乾不濕鋤芝麻。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兩成丟。

積肥諺語

小豬要游,大豬要囚。
人瘦麵皮黃,地瘦不打糧。
積肥如積糧,肥多糧滿倉。
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條線。
有收無全收靠水,收多收少全靠肥。

植樹諺語

正月栽竹,二月栽樹。
五九六九,沿溝栽柳。
栽桑種桐,子孫不窮。
栽樹沒訣竅,莫讓樹知道。
栽樹根不彎,強似問神仙。
保護林中鳥,樹木能長好。
一棵果樹三分田,百棵果樹十畝園。
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柿樹六七年,棗樹當年就還錢。
楊栽小,榆栽老,桑栽鼓肚棗萌芽,槐楝骨朵是行家。

生活諺語

不懂裝懂,一世飯桶。
耳朵不硬,心裡不定。
師傅領進門,學藝在個人。
補漏趁天晴,學習趁年輕。
囤尖好省,囤底難熬。
年年防歉,夜夜防賊。
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三年不吸菸,省個大老犍。
一步趕不上,十步喘得慌。
吃不窮,穿不窮,計畫不周一世窮。
一兒一女一枝花,兒女多了累死媽。
一人一條心,必定窮斷筋。

世情諺語

人心要實,火心要虛。
樹怕刮皮,人怕刮鼻。
人怕輸理,狗怕夾尾。
是話有音,是草有根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飽漢得一斗,餓漢得一口。
屈了想說說,疼了想摸摸。
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
鑽頭子不動,鑽桿子瞎擰。
路不平有人睬,理不平大家擺。
騾子大馬大值錢,人大了不值錢。
酒肉朋友不長久,米麵夫妻不到頭。
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下假神。
泥人經不住雨淋,假話經不起見真。
蒼蠅不叮無縫鴨蛋,螞蝗(水蛭)不來旱地咬人。
會說的惹人笑,不會說的惹人跳;會怨的怨自己,不會怨的怨別人。

歇後語

剃頭掂鍘刀—— 大幹。
棗核子解板—— 兩句(鋸)。
三兩棉花四張弓—— 細談(彈)。
腳脖子拴繩—— 拉倒。
西瓜掉進油簍里—— 滑頭。
牆頭上栽菜—— 難交(澆)。
老龍王搬家—— 厲害(離海)。
八月里的核桃—— 滿人(仁)。
一把柴禾沒有—— 燒啥?
籠嘴子裡蒸饃—— 撒氣。
連鬢鬍子吹喇叭—— 毛估(鼓)。
上鞋的不用錐子—— 真(針)管。
盲人掉鞋—— 哪摸去?
狗舔磨盤—— 團團轉。
牆上貼狗皮—— 不象話(畫)。
老鼠鑽牛角—— 到頭了。
狗頭上安角—— 出洋(羊)相。
床底下放風箏—— 不見起
柱著拐棍上炭窯—— 找霉(煤)倒(搗)。
半夜起來摟石磙—— 一頭熱
買張鏊子沒有腿—— 專(磚)等著。
吃荊條屙糞筐—— 肚裡編。
螞蟻尿尿—— 見識(濕)不深。
涼水煺雞—— 一毛不拔
狗吃糖稀—— 拖拖不斷。
光腚束腰帶—— 多一道道。
懷裡揣牛角—— 內里有彎。
細粉炒豆芽—— 里戳外拐。
紙糊的窗戶—— 一戳就破。
口傳的家書—— 言而無信
盲人逛大街—— 目中無人。
坐轎耍跟頭—— 不識抬舉
上山滾石頭—— 實(石)打實(石)的。
三九天不戴帽—— 動動(凍)腦筋。
籠嘴子裡點燈—— 心明眼亮
豬八戒吃酒糟—— 酒足飯飽。
歪嘴騾子賣個驢價錢—— 壞在嘴上。
拉屎屙個彈棉錘—— 進退兩難。
砍一斧頭鋸一鋸—— 茬口不對。
抱著元寶跳井—— 捨命不捨財。
對著視窗吹喇叭—— 名(鳴)聲在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