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風情草原習俗

蒙古民族風情草原習俗

“男兒三藝”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以能騎善射和身強力壯著稱。元朝建立後,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明確規定蒙古族男子必須具備賽馬、摔跤、射箭三項技能,這三項技能便是蒙古族的“男兒三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古民族風情草原習俗
  • 來源:蒙古民族
  • 分類:賽馬、射箭等
  • 性質:草原習俗
草原習俗,賽馬,射箭,摔跤,敖包,歌舞,篝火,其他習俗,蒙古包,那達慕,蒙古袍,馬頭琴,

草原習俗

賽馬

蒙古族素有馬背上的民族之稱,長期遊牧生活鍛鍊了他們的騎馬技藝。其兒童從五、六歲起就學習騎馬,到十一、二歲就要隨大人騎馬放牧,十五、十六時就可進行馬上戰鬥。在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大興武功時,每家男子都要做到“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
賽馬分為賽走馬和賽快馬兩類。成年人賽走馬,男女兒童賽快馬。賽程最短16公里,最長60公里,一般都是三、四十公里。賽走馬,既賽快、更賽美,包括賽馬的外貌、走路奔跑的姿態美不美,馬的鞍子、賽手的穿戴和姿勢美不美。賽快馬,是不備鞍轡的驏騎直賽,以賽速度為主。挑馬、馴馬是賽馬取勝的基礎,所以賽馬前賽手都要挑選和調教比賽的馬匹,一般要調教15天左右,蒙古族稱為“吊馬”。在“那達慕”大會上,取得名次的馬匹都要集中到主席台前,依名次排好隊,聽牧民朗誦贊馬詩。贊馬詩的內容十分豐富,馬的形象、產地、放牧者、調教者、騎手、比賽的特點等,都囊括其中。此外,還要特別表彰冠軍,在獲得第一名的馬的頭上、身上撒奶酒或鮮奶。

射箭

弓箭最初用於狩獵和作戰,在兵器不發達的古代,弓箭的作戰威力可想而知。成吉思汗和他的軍隊正是憑藉著在當時無與匹敵的疾風驟雨般的騎射武功而統一中國,而開疆拓土的。
射箭比賽分騎射和靜射兩類。騎射,射手身穿窄袖緊身短袍,身背弓箭,乘馬到起跑線,令發後起跑,抽弓搭箭,瞄靶射出。一般規定每個射手射9支箭,分三輪射完,每一輪設三個靶位,間距25米,以中靶箭數環數多少而確定前三名,給予獎勵。靜射,射程比國際射箭短,一般為15米或20米,使用的靶是五種顏色的“氈牌靶”,靶的中心是活動的,中箭後就掉下來。三箭射完,以中靶箭數評出優勝者。

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的長項,按照蒙古族的傳統習慣,賽前要推舉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主持編排、根據報名參賽選手的情況,少則編為32人或64人,多則編為512人或1024人,不能出現奇數。比賽採用單淘汰式一種,一跤分勝負,膝蓋以上任何部位先著地者為敗。比賽不限時間,不分體重。摔跤手有專門的服裝,蒙語叫“卓德格”。上身為牛皮或帆布製成的緊身半袖背心,釘有銀釘或鋼釘;腰系紅、藍、黃三色綢子做成的圍裙(蒙語稱“希力布格”)。下身穿用5米或10米的白布特製的肥大的摔跤褲,外面還要套上印有花色圖案的套褥,這樣出汗不沾衣服,且可防止傷害事故。腳穿蒙古靴或馬靴。此外,脖頸上還要套上五色綢條做成的項圈似的“章嘎”,“章嘎”標誌取得的名次,得勝次數越多,彩條越多。賽手出場前要唱摔跤歌、跳鷹步舞。摔跤歌也叫出征歌,雄渾高亢,以壯行色。歌詞大意是“來吧,無畏的健將們,為了健康入場來摔吧。考驗我們的意志,較量我們的力量的時候到了!”鷹步舞跳躍又高又快,既是賽前的準備動作,也是壯聲威之舉。待裁判員發令後,雙方先握手致意,然後便開始交鋒。在“那達慕”大會上,數百上千的選手龍爭虎鬥,扭法盤旋,蔚為壯觀。凡參加“那達慕”的摔跤手都有獎。摔跤比賽第一名常獎馬一匹,第二名獎牛一頭。

敖包

敖包,也叫“腦包”、“鄂博”,是“堆子”的意思。象大海一樣的茫茫草原,沒有道路,也難以辨別方向,行政區劃、遊牧交界更無以標界,人們便壘石成堆,作為路標和界標,這就是敖包的由來。後來,有鑒於中原民族以山為天之象徵,祭山祈年,沒有山或離山較遠的草原上的人們,便“壘石為山,視之為神”,藉以祭祀,這樣敖包又成為天和神的象徵了。敖包有單個的,也有7個或13個的敖包群。人們出門遠行,凡路經敖包都要下馬參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幾塊石頭或幾捧土,以求吉祥。
祭敖包是蒙古族最為隆重熱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動,常在水草豐茂、牛羊肥壯、氣候宜人的夏季進行。祭祀的時候,敖包上要插樹枝,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寫有經文的“天馬圖”,祭祀的形式一般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種。牧民民眾圍跪三邊,而向活佛。當活佛發出祭祀開始的經令時,法號奏出深沉粗獷的音樂,眾喇嘛和牧民雙手合十,口誦經文為祭。然後,參加祭祀的人們一起圍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兩旺。禮儀完畢,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按照民俗有賽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和宴會等。祭敖包一般要搞上幾天,人們可以開懷暢飲,青年男女可以藉機約會。《敖包相會》這首民歌唱出了青年男女約會時的心情,並傳唱至今。

歌舞

蒙古民族素喜歌唱,藍天綠地,遼遠開闊,揚鞭縱馬,歌從衷來。生活的每個領域:祭祀祖先、出征打仗、懷鄉思親、戀愛結婚、迎送親朋以及吃飯喝酒、生老病死,皆入歌吟唱。其民歌形式分長調和短調兩類。長調多流行在牧區,節奏自由,高亢奔放,詞少腔長,起伏迂迴,綿綿不絕。如《遼闊的草原》、《嘎達梅林》、《讚歌》、《森吉德瑪》等。短調多流行於半農半牧區,也叫爬山調,與陝北“信天游”同屬一類,其特點在於節奏規則,兩句一節,節節押韻,鏗鏘悅耳,錯落有致。
蒙古民族還是善於舞蹈的民族。《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以及《擠奶員舞》、《蒙古人》、《鄂爾多斯舞》等,或熱烈奔放,或舒緩柔媚,或莊重黃雅,或輕鬆浪漫。

篝火

草原之夜是靜謐的,燃起一堆篝火,五湖四海的遊人坐在一起,品著奶茶,或者山南海北的侃侃神聊,或者家長里短的娓娓細嘮,或者工作事業彼此交流,或者民風世俗互相介紹……
草原之夜是浪漫的,燃起一堆篝火,江南塞北的遊人聚在一起,在這世界上最闊氣豪華的歌舞廳,載歌載舞,放浪形骸,你也許會邂逅高山流水的知音,結識的舞伴。與此真情姿肆之際,你也許會忘掉平日那個我,發現一個新我。這,也許會成為你草原之旅最大收穫。
夜宿穹廬
到草原旅遊,一定要在蒙古包里住一夜。草原旅遊區都有供遊人住宿的蒙古包,有的蒙古包還象賓館一樣規定了星級。有的草原旅遊區還備有搭建蒙古包的材料,遊人可自選地點親手搭建,這樣既可體驗住蒙古包的民俗,又可感受搭建蒙古包的樂趣。蒙古包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發跡之前,蒙古人就已經住“編壁”房屋了,《史記》、《漢書》等典籍稱之為“氈帳”和“穹廬”。

其他習俗

蒙古包

蒙古包是一種適應遊牧民族生活特點和北方氣候特徵的建築形式。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哪裡水肥草美就在哪裡安家,所以蒙古包結構簡單,搭建和拆遷都十分方便。蒙古包的支柱(百葉合那)是用細木棍和駝毛繩連結而成,用時拉開便成了圓形的牆,拆遷時摺疊起來又可做勒勒車的箱板。蒙古包頂是用柳條編成的扇形椽子製作,呈穹窿形,中間是有四根橫撐子的圓形天窗,可通氣通煙,又可採光。蒙古包所以設計成圓形,是因為北方多風、多雪,圓形阻力小、不積雪、又不存水。蒙古包的門方而小,且連地面,塞上的寒風不易侵入。

那達慕

那達慕,蒙古語就是娛樂、遊藝、玩兒的意思,其內容包括射箭、賽馬和摔跤等。那達慕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13世紀之初,蒙古族首領們每當舉行“大呼拉爾(大聚會)時,除制定法規,升降官員,獎懲等外,還舉行規模較大的那達慕。起初,那達慕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種比賽。據1225年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載,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模,為慶祝勝利,在布哈蘇齊海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那達慕大會,舉行的就是射箭比賽。而在牧馬多的部落舉辦那達慕時,大都進行賽馬,後來,射箭、賽馬、摔跤逐漸成為那達慕競技的固定形式。那達慕開始時,蒙古族長者要舉起盛滿鮮奶的銀碗和哈達,朗誦祝頌詞。蒙古族牧民穿上節日的盛裝,騎著馬,或趕著勒勒車,從附近的草原趕來參加或觀賞盛會”。
到了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官辦有組織有目的的遊藝活動,盟旗聚會,敖包祭奠,祭旗點將,慶祝戰功等都要舉行,對競技優勝者獎以馬、駱駝、羊、磚茶、綢緞等物。
如今的那達慕,其內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豐富和發展,除保留傳統項目外,又新增加了烏蘭牧騎演出、放映電影、經濟貿易、物資交流合談、舉辦和項展覽、表彰勞動模範等內容。
勒勒車
因為人們喜歡把草原比用大海,所以勒勒車就有了“草原之舟”的美稱,其實勒勒車就是一種蒙古式的牛車,“勒勒”就取自趕車牧民吆喝牛的聲音。勒勒車曾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牧民倒場時搬運蒙古包,嫁娶時運送嫁妝和聘禮,乾旱時節拉水,嚴冬之季裝運燃料等等,都要使用勒勒車。勒勒車的輪直徑最長達1.45米,相當於牛的身高,軸輪多為樺、榆等硬質木製成,車轅較長,適宜在草原和沙漠行走。由於勒勒車在深草和積雪中運行迅速,所以還被稱作“草上飛”,古代征戰時常用來裝運軍需輜重。
如今,儘管各種現代交通工具早已進入草原,但在部分牧區仍保留著使用勒勒車的習慣。有的牧民一戶有四五輛甚至十數輛。車上架木棚,用皮張、氈子或蘆席、樺皮等覆蓋。行路時,車車首尾相接,一個婦女或孩子,常常可以趕七八輛以至十數輛,為了防止丟車,後車還掛一個大鈴鐺。漫漫草原,一輛輛勒勒車列隊迤邐而行,伴以清越的鈴聲和悠揚的牧歌,那也是象一首詩一幅畫般的意境。

蒙古袍

蒙古袍是蒙古族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服裝。真正的草原牧民,都是喜歡穿袍服的。蒙古袍袍身寬展鬆弛,領高袖長,右開襟,嵌對扣或排扣,袍襟里小外大,下擺無縫。
蒙古袍的顏色,因性別和季節而有所區別講究。男子多穿淺藍、深藍、赤者紅色。女子多穿紅色、紫色、綠色。夏季的單袍一般顏色淺淡,多為淡綠、粉紅、淺藍、乳白等顏色。冬季的皮袍顏色較深,多為青,灰、藍等顏色。單袍多以棉布或絲綢為料,皮袍則選毛長絨厚的上等羊皮加工而成。上等的袍子都是巧手婦女精工細作,肥瘦合體,顏色適宜,盤腸繡領,緞帶滾邊兒,奼紫嫣紅,斑讕多彩,一衣著體,滿身生輝。
蒙古袍的式樣是由蒙古民族的遊牧民生活特點決定的。袍身肥大而不開衩,既可使馬上運動自如,又可防寒避風;領子高,袖子長,乘馬持韁時,冬可防寒,夏可防蚊。特別是在古代,蒙古牧民逐水草而遷徒,居無定所,常以馬背為家,夜裡合衣而臥,一身袍服,鋪蓋自便。就是有蒙古包的牧民,夏夜也多半睡在勒勒車上,蒙古袍蒙頭蓋腳,既當睡袋又當蚊帳。
穿蒙古袍要束腰帶,腰帶一般既長且寬,以棉布或綢緞為料,顏色要與袍子協調。男子扎腰帶,多將袍子上提,束得很短,這樣騎乘方便,且顯得精悍瀟灑。女子扎腰帶,多將袍子向下拉緊,以示苗條矯健。穿蒙古袍還要配馬靴。其式樣各地不同,在呼倫貝爾草原一般為高腰馬靴。

馬頭琴

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蒙古人稱之為“莫琳胡兒”。相傳馬頭琴是一個叫蘇和的小牧童做成的。一天傍晚,蘇和放羊歸來,路上發現一匹沒有主人的小馬駒,蘇和怕狼把它吃掉,就帶回家來。小馬駒在蘇和的精心照料下,很快長大,它渾身雪白非常惹人喜愛。那一年的那達慕大會上,王爺的女兒要選一名最好的騎手做丈夫,鄰近的牧人鼓勵蘇和參加,結果蘇和和小白馬在比賽中得了第一名。王爺一看第一名是個窮牧人,便不提招親之事,卻說:“我給你三個大元寶,把馬留下,趕快回去吧。”蘇和說:“我是來賽馬的,不是來賣馬的。”王爺惱羞成怒,蠻橫地喊道:“小白馬是我家馬群里的馬駒,你一個窮小子哪會有這樣的好馬。”於是喝令手下人從蘇和手裡搶走小白馬。王爺得到小白馬,十分得意。有一天王爺想騎這匹小白馬,誰知還未及坐穩,小白馬猛地把他摔在地上,揚蹄跑去,王爺趴在地上大叫:“抓住它,抓不住就給我射死它。”手下人追了很久,也沒追上,最後亂箭齊發,射向小白馬。身受重傷的小白馬堅持跑回家,死在了主人面前。蘇和非常哀痛,終日想著小白馬。一天,他夢見小白馬回來了,他非常高興,小白馬卻說“親愛的主人,我也不願離開你,但我們都沒辦法,我還得走。為了陪伴你,解除你的寂寞,你就用我的筋骨做一個琴吧。”蘇和醒來後,按照小白馬的話,用腿骨做柱,頭骨做筒,尾毛做弓弦,在琴柱頂端按小白馬的模型雕刻了一個馬頭,每天帶在身邊。
馬頭琴構造簡單,便於牧民放牧時攜帶。一顆馬頭高傲地挺立在琴桿上方,細長的琴桿連著梯形的共鳴箱,兩支弦軸分立馬頭左右,拉緊兩根琴弦,正面看去,琴體猶如一尊變形的馬的平身像。琴弓與琴體分離。演奏時採取坐勢,將共鳴箱夾在兩腿之間,一手扶住琴柱,根據音調需要上下滑動,一手揮弓拉送。馬頭琴的音色純樸、渾厚,極近人聲,經過幾代馬頭琴手的改進,馬頭琴的音域越來越寬廣,藝術表現力越來越豐富,不僅可以為史詩說唱及民歌伴奏,而且可以為現代歌曲伴奏;不僅可以演奏蒙古風格的曲目,還可以演奏外國作品;不僅可以獨奏、齊奏、重奏、協奏,甚至還可以融入交響樂中。牧民們用“好來寶”的民間藝術形式傳唱先祖們留下的史詩,對子孫們進行民族文化薰陶和知識啟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