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搏克(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蒙古族搏克(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
  • 主題詞:傳統體育,蒙古搏克,內蒙古自治區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一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內蒙古自治區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主要價值,

簡介

“搏克”即摔跤,搏克是蒙古語,表示結實,含“攻不破、摔不爛、持久永恆”之意。它是蒙族三大運動(摔跤、賽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還是開那達慕,“搏克”都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主項,屬蒙古族傳統體育項目,以錫林郭勒盟為中心分布於整個內蒙古地區。蒙古族搏克是曾在13世紀在我國建立舉世聞名的大元帝國的蒙古族先進文化的結晶。

歷史淵源

搏克的歷史發展和規則演變,大致可分為最野蠻、野蠻、文明、現代文明四個階段。野蠻的氏族社會,人類為了生存,在與野獸和同類的搏鬥中發展了搏克,當時以生死為取勝標準;第二階段(13世紀蒙古族興起)和第三階段(元朝建立),搏克運動開始用於政治、軍事以及經濟和文化娛樂,勝負標準從生死逐步演變為雙肩著地和軀幹著地即負;當代中國的搏克,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勝負標準又發生了質變,即膝關節以上任何部位一點著地即為負,也就是點到為止,勝方決不二次用力。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以能騎善射和身強力壯著稱。元朝建立後,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明確規定蒙古族男子必須具備賽馬、摔跤、射箭三項技能,這三項技能便是蒙古族的男兒三藝。蒙古族摔跤,起初具有很突出的軍事體育性質,主要用以鍛鍊體力、毅力、技巧等。元朝的帝王十分提倡摔跤運動,每逢舉行重要宴會,都要有摔跤交手競技助興,並像中原歷代王朝用武舉選士一樣,把摔跤定為武舉取士的一項重要內容。蒙古族摔跤的歷史較為久遠,西安出土的漢初匈奴遺物的銅牌上即有摔跤圖案,其摔跤的架式與今天的蒙古式摔跤的摔法十分相似,而且圖案還以樹和馬為襯托,是蒙古族摔跤史的重要線索。

基本內容

蒙古族搏克比賽形式古樸而莊重。搏克手在悠揚高亢的“烏日亞”長調歌曲中跳著粗獷的鷹步列隊上場,比賽完畢又跳著鷹步向觀眾致意退場。參賽選手上身穿“卓都格”(半袖坎肩),裸臂蓋背,腰間扎有紅、黃、藍色綢緞“希力布格”,即彩裙,下身穿20—40尺白布料縫製的“班色勒”褲,外套飾以絢麗圖案的套褲,足蹬蒙古靴或馬靴。優勝者脖頸上帶色彩鮮艷的“章嘎”,它是搏克手獲勝次數的標誌。參賽人數以偶數來進行,不分年齡、不分級別、不限時間,以膝蓋以上各部位著地為負。搏克運動要求選手的腰、腿部動作協調配合,在對抗中充分顯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主要價值

蒙古族搏克運動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在牧區,祭祀敖包、那達慕等重大活動中博克比賽是必不可少的項目。蒙古族搏克項目的推廣與普及對全民強身健體有深遠的意義。蒙古族搏克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搶救與保護對體育學、人類學、民俗學、美學等眾多學科領域有著重要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