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馬庫鄉

董馬庫鄉

董馬庫鄉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東部,距花垣縣城35公里,距州府吉首42公里,距209國道臘作灣岔路口8.5公里,面積約52.8平方公里,人口約1.1萬,99.7%人口為苗族,系苗族聚居鄉,郵編號碼為416406,趕集為農曆二、七,董馬庫鄉東北與保靖縣水田河鎮、夯沙鄉為界,東南與排料鄉相鄰,西南與排碧鄉連線,西接麻栗場鎮,西北連花垣鎮(窩勺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馬庫鄉
  • 外文名:Dong Ma Ku Township
  • 面積:52.8平方公里
  • 人口:1.1萬(2010年)
  • 下轄村寨:董馬庫、丙池、敏臘等16個行政村
  • 郵編:416406
  • 趕集日:農曆二、七
  • 語言:苗語
歷史,行政區劃,工程建設,水庫,學校,特色地理鬼塘,基本民情,集市,姓氏,口語,娛樂,風俗節日,禁忌,婚嫁,傳統節日,董馬庫民間文藝隊簡介,湘西苗族接龍舞(花垣),成員,

歷史

董馬庫在苗語中意為“養馬的窪地”,原為附近苗民開墾田地並在此養馬而得名;民國時期為辰沅道永綏縣臥龍鄉,解放後為永綏四區董馬庫鄉。1958年建花垣縣光輝公社,1961年更名花垣縣董馬庫公社,1983年撤社復鄉。
董馬庫董馬庫

行政區劃

全鄉總面積52.7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077.6米,最低海拔530米,年平均氣溫13 ℃,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無霜期240天,屬高山台地。轄董馬庫、排臘、讓乍、臥大召、雷公、洞沖、雞坡嶺、夯寨、排達連、敏臘、黃土坪、補定、臥龍坪、丙池、排當務、板栗16個行政村,共有26個自然寨、99個村民小組,系苗族聚居鄉。苗族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尤以苗歌、苗鼓見長。
董馬庫行政區劃董馬庫行政區劃
董馬庫 組數:9 戶數:221 人口:1042
排臘 組數:3 戶數:65 人口:320
讓乍 組數:6 戶數:167 人口:729
臥大召 組數:10 戶數:268 人口:1195
雷公 組數:5 戶數:132 人口:549
洞沖 組數:7 戶數:154 人口:771
雞坡嶺 組數:7 戶數:90 人口:496
夯寨 組數:7 戶數:166 人口:679
排達連 組數:4 戶數:91 人口:453
敏臘 組數:8 戶數:205 人口:964
黃土坪 組數:4 戶數:123 人口:554
補定 組數:4 戶數:84 人口:376
臥龍坪 組數:6 戶數:104 人口:519
丙池 組數:10 戶數:218 人口:875
排當吾 組數:2 戶數:58 人口:178
板栗 組數:7 戶數:168 人口:824
(2005年官方數據)

工程建設

水庫

有排達連小I型水庫一座,庫容為350萬立方米,夯西小II型水庫一座,庫容12萬立方米。現有耕地面積14057畝,其中稻田9214畝,旱土4843畝。
境內交通便利,鄉政府所在地距319國道僅9公里,全鄉通車裡程達31.8公里,經臥大召至麻栗場12公里,經丙池至排碧8公里,經桃花至排料12公里,經排達蓮至水田河15公里。目前,董馬庫鄉已實現村村通水泥路。2013年6月,董馬庫鄉實現鄉道柏油路升級化改造,董馬庫鄉交通史展開新的一頁。
排達蓮水庫排達蓮水庫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相繼完成了農貿市場、敬老院、農村客運站、中心學校教學樓、政府辦公樓、鄉衛生院住院樓、鄉道提質改造、夯西水庫和排達連水庫除險加固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建有移動基站4座,在建工程有自來水廠、中心國小學生宿舍樓等重點工程。農產品主要以水稻、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為烤菸。

學校

花垣縣董馬庫鄉中心國小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座落在董馬庫村中央,四周群山環繞,前後農舍毗鄰,校門前溪水長流,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環境宜人。董馬庫學校全稱 “董馬庫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9541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10818平方米,設有21個教學班,學生總人數1151人(國小695人,國中456人),其中寄宿生721人;現有教職工67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人,中學一級教師10人,國小高級教師25人,本科學歷教師25人,專科學歷37人,中師學歷5人。學校教學設施齊全,理化生科學儀器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語音室、美術室、音樂室、勞技室、體育室、圖書室等20個功能室配置齊全。建有200米標準跑道一個,三個標準籃球場,以及排球、桌球運動場等。學校設有“校園之音”電視台,實現了校園信息“班班通”。
董馬庫學校董馬庫學校
早在1808年,清政府在現在的董馬庫鄉臥大召村設立了“苗義學館”,是董馬庫學校的前身。當時教師只有石如琢先生一人,開設的課程有舊學《三字經》、《論語》等,新學有《語文》、《數學》等課程。 民國初年,“苗義學館”遷回董馬庫村,更名為“董馬庫國小”,學校暫時設在吳培榮老先生家裡。直到建國後的1951年10月,學校搬遷到現在鄉醫院後面,當時出任校長的是尚山忠同志。52年春,學校發展初具規模,學生人數達到318人,有一至六年級6個教學班,有公辦教師8人,工友1人,校長是龍廷斌。
1968年夏秋之交,鄉人民政府發動全鄉人民,把學校搬遷到了現在的校址。當時主管學校日常工作的是革委主任龍廷榮同志和校長張玉澤同志、教導主任楊再生同志。
2002年秋,陳國軍同志出任董馬庫學校校長一職後 ,校容校貌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特別是日援工程的啟動,數座大樓拔地而起。現在,學校已建成現代化高規格的教學綜合大樓,裡面除了32個標準教室外,還有物理、生化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階梯教室、圖書室、閱覽室等。
近年來,學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牢記“團結奮進、成人成才”的校訓。在辦學條件不太優越的情況下,能夠做到教師隊伍過硬,學校管理科學,後勤服務周到,教育質量優秀,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素質教育穩步推進。在新課程背景下,學校創建書香校園,領導師生終身學習,變革教學方法,改革評價體系,推行集體備課,進行課程整合,積極承擔科研課題,努力開發校本教材。學校教師論文先後有8篇榮獲國家級獎勵,15篇獲省級獎勵,30篇獲州、縣級獎勵。校長陳國軍被縣級和鄉級黨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先後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05年當選為花垣縣人大代表。
學校的根本任務在於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學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狠抓質量不放鬆。首先學校緊抓德育教育不放鬆,經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經常進行文明禮儀、誠實守信教育,確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經常進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強遵紀守法意識。目前學校良好的學風、校風已基本形成。
教學質量永遠是學校的生命,學校正確面對現有的生源基礎,認真實施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際操作能力入手,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教學質量穩步上升。  董馬庫學校正向美好的前景發展。待硬體設施完善之後,學生人數一定會大幅度增加,辦學規模將會更大。校領導班子正在描繪學校未來的美好藍圖,一定會下大決心,加強內部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辜負全鄉一萬多人民的期望和囑託,光輝燦爛的明天一定會到來。

特色地理鬼塘

鬼塘位於董馬庫村村口,農村汽車客運站對面。在董馬庫農村客運站對面,可見一直徑約100米天然形成天坑,只有路邊唯一一條羊腸小道進入,鬼塘就位於該天坑內,鬼塘周圍綠樹蒼竹茂盛成蔭,懸崖峭壁挺拔險峻,潭水長流冰冷陰森。鬼塘分“該融”(上塘)、“該夯”(下塘)兩個水潭。
上塘為出水潭,潭水碧綠、冰冷透骨,周圍植被茂盛,水從潭底暗暗上涌,一年四季從不枯潭。水出潭後分為兩路,一路經人工水渠進涵洞出於董馬庫衛生院,最終流向排當吾、洞沖等村寨,灌溉周圍村寨萬畝良田;另一路化為瀑布落入下塘。
下塘為蓄水潭,潭水常年渾濁,潭水溫暖,周圍植被稀少,潭水經鬼洞(地下溶洞)流入地下河,出於排碧鄉小龍洞瀑布,並最終匯入吉首峒河。

基本民情

集市

董馬庫逢農曆二、七趕集,是花垣、保靖、吉首三縣市邊區小有名氣的大集市,尤其以趕秋節,臘月二十七為甚,集市輻射周圍鄉鎮麻栗場、排碧、排料、矮寨、中心、水田河數萬人口。
董馬庫鄉

姓氏

董馬庫村主要姓氏有吳,楊,石,葛等姓。

口語

苗語口音操東部苗語西部方言吉首音。
花垣苗語口音參考
1.花垣音(又稱吉衛音,花垣大部分鄉鎮使用)
2.保靖音(長樂鄉使用)
3.鳳凰音(雅酉鎮使用)
4.吉首音(董馬庫鄉、排碧鄉、排料鄉使用)

娛樂

本地娛樂風俗盛行苗鼓、舞獅、武術、雜技、山棋、籃球等等,籃球運動約20世紀50年代傳入後,很快受到苗區很多年輕人熱愛並追捧,每逢苗歷節日都會舉辦籃球比賽,各村各寨上百支球隊都齊聚一起參加籃球比賽角逐,場面十分激烈。
董馬庫趕秋武術隊董馬庫趕秋武術隊

風俗節日

禁忌

董馬庫鄉屬苗族聚集鄉,風俗禁忌同縣內其他苗族地區大致相同。
苗族禁忌很多,主要有如幾種:
忌踩三腳架 苗家火坑裡放一鑄鐵三腳架,用作炊事,傳說三腳架是3個護火的祖先變成,任何人不能踩,否則就是對祖先不恭。
忌坐火坑上方 火坑右邊靠中柱的地方,苗族稱為“夯高”,設有祖先神位,是長輩坐的,年輕人和兒童嚴禁坐在此地,更不準在這方打鬧、波水或說髒話,否則就是褻讀祖宗,神人共憤。
忌震“龍巖” 苗家堂屋中央有一岩板,岩板下為“龍穴”,最忌震動,據說震動“龍穴”,“龍”就會受驚離去,主人就會遭殃。
父母健在忌戴白帕 戴白帕則標誌喪親守孝。
忌吹口哨 苗族風俗認為吹口哨是招鬼。
忌帶未滿月嬰兒去別人家, 乘坐他人車輛。
大年三十忌吹柴火 據說是吹柴大會把新的一個的財運吹走,從而貧困潦倒。
其他禁忌與縣內漢族大則致相同。

婚嫁

解放前,花垣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個別富家一夫多妻。男女婚姻以媒婚為主。苗族青年通過勞動、集會、趕場、串親等方式相互接觸愛慕,經多次約會,對唱情歌,互贈禮物等確定戀愛關係,而後自由結婚的。
訂婚,通常是男方家主動向女方家求親。當男方看上某家姑娘或某男女相愛之後,男方必須備禮物,央請媒人去女方家“討口風”,女家如高興熱情,說明有意開親,媒人便回告男家,相機前去正式提親。媒人往返的次數越多越好,俗稱“多求為貴”,女家商量同意,親事初定,通過放鞭炮,吃放話酒,正式訂婚。訂婚後,男方要擇日向女方“過禮”,時間一般在結婚前一年,禮物有糍粑、酒、肉、米、糖等,禮物多少,雙方視經濟條件而定,主要是讓女方請家族親友喝喜酒、認新親。隨後,男方便向女方“討庚”,取女方生辰八字,以便請“陰陽先生”擇吉日委親。娶親前一晚,男方抓一兄弟為“管親郎”,帶抬花轎、嫁妝的隊伍前往女家迎親。
此前,新娘要隔居族家。娶親這天,新娘的姊妹們喜開玩笑,用鍋菸灰摻合筍殼毛或辣椒水,往“管親郎”臉上塗抹,惹人大笑。發親一般是深夜或次日凌晨,新娘修眉整裝後,哭拜父母等,由兄弟背著上轎。新娘出嫁由親屬女友陪伴,特別是請兒女滿堂的婦女做“引親娘”,還要請男女歌師一同前往,到新 郎家賽歌。發親後,由“管親郎”打燈籠引路,行往男家。同時,到女方家吃喜酒的賓客,全部往男方家去吃“攆腳酒”,叫做“正客”,男方家另外的散客叫“副客”。新娘接至男家門前,男家必燒旺火一堆,象徵吉樣興旺,然後新娘按擇定的吉時吉刻進屋。進屋時,男方全家人要躲避在一處高地方,意為以後新娘不會壓制全家人。新娘進屋以後,要接過男方中年婦女交給的炊具,以示從此成家理事。然後,坐在火塘右側置有“符紙”的凳子上至通宵。下午,賓客前來賀喜,男方擺宴款待,特別對“正客”必須熱情款待。晚上,新郎與新娘家請的“巴江莎”(苗語,意為歌師)開場對歌,賓客以此為樂,隨宵達旦。第二天上午,舉行吃酒儀式,主客雙方各由一名老人互敬賀詞和祝酒詞,祝賀夫妻恩愛合好,百頭偕老,諸事順遂,並唱歌歡慶,講結親古老話,互贈禮品,婚慶期間,男方親族 在合夥請客吃飯,俗稱“排家飯”。因而婚期為兩天。客人未散,新郎新娘只能見面,不能同宿。散客後,新婚夫婦進入正常生活。
苗族婚嫁苗族婚嫁

傳統節日

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趕秋節等民族傳統節日。尤其以趕秋節最為隆重。
趕秋節又稱秋社節、交秋節,是湘西花垣、鳳凰吉首及貴州松桃地區等地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立秋之日舉行。董馬庫鄉一直是花垣縣苗族傳統節日傳統舉辦地。
在立秋時,當地民眾停止乾農活,穿上盛裝,結伴成群,歡聚在傳統的秋坡上,進行打鞦韆、吹笙、歌舞等娛樂活動。活動完畢時,由眾人選出兩位有聲望的人裝扮成“秋公”和“秋婆”,向大家預祝豐收和幸福。趕秋節,是苗族民間在秋收前或立秋前舉行的娛樂、互市、男女青年交往與慶祝豐收即將到來等為內容的大型民間節日活動。在立秋日那天,當地民眾停下手中的農活,穿上節日的盛裝,結伴成群,從四面八方的村寨來到趕秋的集上,歡聚在秋坡上,觀看吹笙、演戲、武術、舞獅子、耍龍燈、上刀梯等娛樂節目,並且親自參與打鞦韆、打球等等娛樂活動,同時還進行物質交流,青年們則多利用這次一年一遇的機會物色對象、談情說愛。
傳統節日主要節目有錐牛、鞦韆、刀梯、苗鼓、舞獅、武術、雜技、演戲、散棋、撲克、籃球等等
椎牛為苗族人民的傳統習俗。苗語稱“弄涅”。由苗老司主持, 四個手執梭鏢槍的槍手在他的指揮下將圈在將軍柱上的神牛錐殺,再由他做法送魂升天。該活動主要流行於湖南花垣、鳳凰、湖北恩施、貴州雷山等地, 是一種傳統祭祀活動,在人類學範疇中屬於 “年度儀式”的一種,但又同時具備一定的“生命危機儀式”性質,是一個由祖先崇拜發展而來的複雜儀式體系,它以祈求平安與祭祀先祖為目的,在長時段的發展中吸收了各種的文化因素與“神話素”最終形成這樣一 個具備巫師、行動與表象成份的完整集體現象——巫術。事前,主人須選購—頭四膀有旋,耳、眼、鼻、口、角俱完整美觀的上好水牯牛。屆時,在寬坪中豎一根塗以五彩的龍鳳花柱,以麻繩穿牛鼻,繫上蔑圈套於花柱上。經給牛餵水,巫師繞柱三圈,將梭標傳至舅家(稱後輩親)年青人手中時,即在震天動地的鑼鼓聲中開始殺水牛,年輕人追殺不止,牛繞柱旋跑。最後,牛傷口噴血,倒地而死。接著分割牛肉。晚上,要舉行跳鼓,唱歌(苗語稱“獨樂”),通宵達旦。
苗族錐牛苗族錐牛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傳統體育項目,苗語稱“求侗”。每當趕年場或重大節日都有勇士表演。相傳民族英雄吳八月打響反清第一炮就是利用“刀梯會”聚集苗民起義的。上刀梯時,表演者身著民族服裝,赤腳光膀,雙手抓住銀光閃閃、寒氣逼人的刀刃,雙腳睬在刀刃上步步登高。爬上三十六把橫檔刀,領頭人在刀梯頂上吹響海螺,下面勇士接踵而上,一個個神態自然,如走平梯。刀梯器材,立一根高十米以上的木桿,桿上鑿眼安插鋼刀,鋼刀長一尺五寸,刀背厚O點五到一厘米,刀刃鋒銳。安裝時,加閂固緊,以防搖動。一尺一梯,共三十六梯。樁桿四周拉線固緊,即可攀登。關於上刀梯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苗山出現了一個興風作浪的妖怪。一位叫石巴貴的青年,自告奮勇為民除害。百姓們有的提公雞,有的扛供桌,簇擁著身帶三十六把鋼刀的巴貴來到一座山上。巴貴將鋼刀全釘在一株古樹上,一步一步攀上樹頂,站在樹尖舞動手中降妖鞭,吹響大海螺。與此同時,樹下百姓點燃鞭炮和鐵銃,敲起響具,終於把妖怪嚇跑了。為紀念石巴貴為民除害,上刀梯活動世代流傳下來。解放後,上刀梯經過改革,棄其封建迷信糟粕,保留了精華之處。那些有深厚武功基礎的苗族小伙子每逢熱鬧場面都要參加表演。上刀梯之前必須運足氣力,氣貫湧泉和勞宮,節節向上攀登。
苗族上刀梯苗族上刀梯
八人秋即八人鞦韆,苗族傳統的體育器械,流行於湘西苗族地區。形似紡車,高約8米,以粗木支撐,上設八個鞦韆,每處可坐 1一2人。八人秋以人力轉動,當轉動一陣停下來誰居於最高處時,就由誰唱歌。在八人秋架上,分別坐著四男四女,架下站著兩位老人--秋公和秋婆,先由秋公、秋婆念幾句詩,再唱“開秋歌”,然後由秋公秋 婆轉動鞦韆,這就是“開秋”。當快速旋轉的鞦韆停下來以後,誰停在最上面就要唱歌。因為玩八人秋有“豎鞦韆八人坐,誰轉上面就唱歌”的規則,在上面的兩個人對歌,一直到大家滿意為止。傳說,以前有個苦孩子叫“苦人”,從小死去爹娘。有一天,他上山打獵時,看見天上飛著一隻叼著繡花鞋的岩鷹,苦八嶇把岩鷹射了下來。他想,做繡花準的人。一定是心靈手巧、美麗善良的姑娘。苦八蚯照著水車的樣子做了一個八人秋,送給了調秋會,好在調秋會上找繡花鞋的主人。終於找到了做繡花準的花妹,苦八嶇 向花妹講了射繡花鞋的經過,並表達了對花妹的愛慕,他倆結成了 終身伴侶。從此玩八人秋就成了趕秋節上不可缺少的活動。
苗族八人秋苗族八人秋
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藝術形式,其歷史悠久,在湘西苗區代代相傳。湘西苗族鼓舞的形式獨特、種類繁多,包含有“花鼓舞”、“踩鼓舞”、“團圓鼓舞”等,湘西苗鼓的藝術風格十分獨特。在表演上,因表演者的表達情緒不同,分打鼓、踩鼓、嗲鼓等。此外根據鼓聲傳遞的內容,還可以展現出多種多樣的舞蹈姿態。如表現生產勞動的動作有:梨田、耙田、插秧、割谷、打穀,還有紡紗、牽紗、織布、砍樹、鋸料、扯爐、打鐵等。表現生活方面的動作有洗臉、美女梳頭。模仿動物的動作有: 大鵬展翅、水牛擦背、雞公啄米、黃牛擺尾、猴子摘桃等。這些動作在代代相傳中逐步形成了苗族鼓舞基本舞蹈的動作及特點。苗族鼓舞表演形式的多樣化。一般根據其表演人數不同,可分為雙人花鼓舞、男子徒手鼓舞、女子雙人鼓舞、女子單人鼓舞、四人跳鼓舞、團圓鼓舞、多人鼓舞、盾牌鼓舞等。 “雙人花鼓舞”,即架一面大鼓橫於木架上,兩女各打鼓的一邊,同時起舞。鳳凰縣就有這樣的風俗:新郎在春節時去岳父家拜年,岳父家門口設有一面大鼓,新郎和新娘進門之前必須合跳一次花鼓舞,於是就逐漸形成了一男一女的雙人花鼓舞。猴兒鼓舞是苗族鼓舞中較原始的一種舞蹈形式,後來的單人鼓舞、雙人鼓舞或多人鼓舞都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猴兒鼓舞即是一種以摹擬猴子動作為主,圍繞苗鼓而舞的鼓舞形式。它屬於單、雙人鼓舞的範疇,舞蹈除摹擬生產勞動以外,還要隨著鼓點摹擬表演猴子摘桃、抓癢撓腮、戲鼓等動作,樣子滑稽、詼諧風趣。其中夾雜著很多高難技巧 ,舞姿非常輕盈敏捷,情緒激昂。此舞既可化妝成猴相表演,也可摹擬猴兒狀表演,都非常的引人入勝。女子單人鼓舞是苗族女性們最熟悉的一種舞蹈。表演時將一面大鼓斜放在鼓架上面,選出一婦女兩手拿鼓棒一根,由另一個敲邊進行伴奏,或敲包包鑼與大鑼進行伴奏。舞蹈者根據敲邊的節奏,打鼓起舞。主要舞蹈動作有梳頭、照鏡、紡棉花、織布、插秧等等。男子單人鼓舞主要是由一人敲邊伴奏,另一人擊鼓表演。動作粗獷有力,節奏緊奏鮮明。打法有兩種:一是拿鼓棒打鼓,另一種是赤手握拳打鼓。這種鼓舞的動作最多,有穿襠、轉身、翻身、扯須、挖土、播秧、割谷、打穀、推磨、上山、下山等等。
苗族鼓舞苗族鼓舞
苗族武術。苗語為“勾動”。它和“勞動生產”、“功夫”、“技術”屬同音異義。誰的武藝好,則稱誰為“汝勾動”。在湘西花垣地區尤為流行,2006年花垣縣已將其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一種以提高搏鬥技能為主旨而又能 “健體延壽”的全能運動,是湘西苗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之一。具有氣勢剛烈,步法穩健,招法多變,勁力突出,發招狠絕的特點。苗族武術 源遠流長。苗拳中的“蚩尤拳”據傳誕生於公元前二十五世紀以前的蚩尤時代。據苗族民間傳說,其武術立堂子念的《請師訣》和一般咒語所言,苗族武術始於“裒尤”,即蚩尤,乃九黎三苗之首領。苗族武術起源的主要原因是戰爭。人們為了提高格鬥、械鬥的技能和技巧,尋找一些方法與形式,湘西一帶苗族稱之為“舞拳舞棍”。在苗區,“舞拳舞棍”經久為習俗,蔚然成風,不管男女老少,幾乎每人都懂得技擊的常識和幾手過硬的武功。其開展之經常及廣泛,實為罕見。武術主要項目有拳術、氣功、耍棍、甩連枷、扔流行陀等。
苗族武術苗族武術
舞獅是苗族地區最盛行,苗族民眾最喜歡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若逢正月玩年、“四月八”、“趕秋”、“上刀梯”、“椎牛”等,各寨的後生們要舞獅子來參加。隨著簡潔明快的鑼鼓點子,一隻只紋彩斑斕、威風凜凜,怒目相視的獅子或閃或撲,或趴或躍,忽面揚蹄嘶鳴,忽而齔牙裂嘴,從四面八方趕到“出鬧勢”(苗語稱開展民眾性文體活動叫出門熱)的地方。苗族的舞獅活動流傳很久,相傳苗家古代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狩獵是他們十分重要的生產活動。有一次,一位老獵戶帶領青年獵手上山打獵,在密林中遇上一群猛虎兇猛地向獵手們撲來,箭射完了,火藥打光了,只有用短刀或徒手同猛虎相拼。在這十分危急的關頭,突然從林中跳出一對獅子,幾個縱跳翻撲,鳴聲如雷。猛虎有的被咬死了,有的帶傷逃走了,雄獅救下了苗家獵人,不送了張獅皮,囑今後遇到猛虎和妖魔,披著獅皮,學著他們騰跳、怒吼,自會消災免難。從此苗家人視獅子為神物。平時逢喜慶節日,那些體強力壯的青年人,穿上自製的獅子皮,學著獅子的翻騰跳躍,嘶鳴怒吼,串鄉走寨,表示驅妖除怪,祝賀節日幸福,苗家安樂。現在舞的獅子是苗民自己扎的,獅子頭用石灰紙漿壓模,並用彩筆畫上鼻子眼睛,下嘴唇可以上下活動,獅身的皮毛,則是用苗家自織的各色花布和染色的苧麻編織而成。舞獅時,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身,一人要 “寶”,還要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隊伍配合,在前面的是十對、八對甚至二、三十對的苗族短打“武裝”。他們手持棍、刀、棒、槍等各種器械,在前頭開路,邊走邊表演苗族武功的各種招勢,動作整齊劃一,氣勢威武莊嚴。跟著的就是耍“寶”武士,他們舒展優美的動作舉“寶”引獅出山。跟著獅子後面的是戴著面具,手持大蒲扇的“羅漢”,不時做一些滑稽可笑的動作,十分惹人喜愛。最後是鑼、鼓、鈸、嗩吶的隊伍,一路吹吹打打,那明快悠悠的交響樂,繞山轉水可傳數里。在花垣苗家,不管大人或小孩,只要一聽到熟悉的樂曲,便知道:“獅子來了。”這是和漢族以及其他地方苗族所不同的地方。
苗族舞獅苗族舞獅
舞龍,苗族人稱為“舞融”。相傳苗族始祖“普戒”是龍人,故苗人自認為是龍的傳人。現今花垣苗族崇龍、敬龍仍是一個普遍的思想觀念,所以視龍為吉祥、富貴的神物。每逢喜慶,往往選擇龍日龍時,修房建墓必須選龍脈龍地,屋樑橋柱,無不雕龍畫鳳。舞龍也是花垣苗族民眾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舞龍”一般在正月初三到十五,有時大的節慶也舉行“舞龍”活動。龍頭是用竹蔑紮成,糊上各色彩紙,畫好龍眼,做好龍鬚。龍身是細蔑扎在的圓筒形,再用苗家的機織連成長長的龍身,在布上畫上龍鱗。苗家的龍分黃、白、花三色,以三三九節起底,三九二十七節為最長。苗族舞龍要組織四五十人,先要有三、四對彩燈開路,繼而是扎制的魚蝦、蚌、蝴等,象徵著巨龍出宮,魚類相伴,耍龍領頭人手續一顆大紅球開道,在鑼鼓號角聲中,巨龍搖頭擺尾,穿山過林,走鄉串寨,所到之處,鞭炮齊鳴。“舞龍”是一項運動量較大的運動。體力較弱的人還真難以擔負起舞龍的重任。龍頭一擺動,龍身的十幾人甚至幾十人要按照“龍出洞”、“龍觀景”、“龍轉身”、“龍抱柱”、“龍搶寶”、“龍戲水”、“龍歸海”等套路,變換隊形,你追我趕,時而仰身側翻,時而旋轉起跳。舞完一場龍,苗家後生們往往一個個都大汗淋漓。“舞龍”舞到正月十三到十五,就要“燒龍”。這一天成百上千的觀眾事先準備好了花炮和土製火藥,將火藥放進三四尺長的竹筒里,待龍繞場起舞時,就開始點燃引線,火藥花和鞭炮花直對龍身噴去。而“要龍”的勇士們,為了炫耀自己的體魄、技藝和勇敢精神,有的脫下外衣,光著膀子,面對燃燒著的花炮和火藥,隨著龍頭擺動按照套足翻騰跳躍,來往穿插。這時,“耍龍”人也要點燃預先備好放在龍頭、龍尾的火炮筒,龍在翻舞中噴出朵朵煙花,時上時下,時彎時卷,整個場上一遍零海火花。“耍龍”的青年門,隨著龍身的滾動,發出陣陣的吆喝聲,此起彼應。在場內場外一片歡笑聲中,苗家熱熱鬧鬧地“送龍歸海”,結束了一年一度的“耍年龍”活動。
苗族舞龍苗族舞龍
籃球,為外來體育運動,籃球運動約上個世紀50年代傳入後,很快受到苗區很多年輕人熱愛並追捧,成為苗區最熱門的一項體育運動。董馬庫每逢苗歷節日都會舉辦籃球比賽,屆時吸引花垣、保靖、吉首等縣市上百支球隊趕來參加比賽,三個球場同時比賽,往往要賽至3-5日後才能決出冠軍,球場上拼搏廝殺十分激烈。
籃球籃球
山棋,下山棋,是苗族人民的一項傳統民間體育活動。在苗寨,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會下山棋,成為他們歇腳休息的最好娛樂。趕場天在路邊、在溪旁、在山坳歇擔時,苗族人們喜歡隨手拾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一“”形,兩人蹲下來就可拉開戰幕。對弈時,你放一草,我下一石;我隔斷你的子,你拆除我的“錘”。
2013年2月17日,董馬庫鄉臥大召村舉辦了中國首屆“苗族巴代文化藝術節”,巴代文化學會組織了128人的苗師(巴代雄)隊伍和189人的客師(巴代雜)隊伍參加了此次祭祀儀式活動,來自花垣、吉首、保靖、古丈、鳳凰、瀘溪等縣市50多個苗寨約4萬苗族同胞齊聚歡度藝術節。節慶節目分表演類和比賽類共36項,分為文藝表演、舞龍舞獅、苗鼓舞、上刀梯、椎牛、苗歌6個賽區進行;其中椎牛儀式從13日開始到17日共進行24場,每天的法事各不相同;800名苗族青年男女參加了古老的跳鼓舞。這是花垣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苗族巴代文化藝術節,全面展示了豐富多彩的苗族傳統文化藝術。

董馬庫民間文藝隊簡介

以弘揚湘西苗鄉民族文化,傳承發展民間歌舞技藝為己任,文藝隊成員全是土生土長的當地百姓,主要由董馬庫村和鄰村的文藝愛好者組成。目前隊員人數已經超過100人,並在不斷增加中。隊里年齡最大的66歲,最小的22歲。隊員們用苗族接龍舞、苗鼓、苗歌對唱、金錢棍、腰鼓、道教文化、舞龍舞獅、武術等多種苗族技藝將苗族民間民俗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湘西苗族接龍舞(花垣)

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這是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文明的共識史觀,苗族---尤其是花垣苗族除了與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同樣具有龍圖騰崇拜的共性之外,更是有其獨特的崇拜內容和形勢,並且演繹成為最富于吉祥氛圍具有亮麗色彩貼近生活氣息,最能表達追求美好生活的龍文化。
1955年我縣文化館幹部石成鑒根據我縣苗族接龍法事的有關內容和形勢為接龍舞蹈在沙科、老寨文化俱樂部的女主角劉銀玉的配合下逐步演練成為成套的舞蹈動作。
1956年,國務院文化部下達通知組織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沙科,老寨的接龍舞被縣文化科推薦為縣代表隊參加州級匯演,被州文化科篩選為州代表隊參加省級匯演,最後被省文化廳篩選為湖南省代表隊參加全國匯演。
我縣去北京演接龍舞的男演員,石成業、石遠玉、劉昌雄都已先後去世,只有女演員劉銀玉還健在,其餘演員是州、省兩級先後進行調整後補充。
1956年接龍舞的成功演出為花垣縣、為自治州、為湖南省爭得了皆大歡喜的榮譽。把花垣苗族的龍文化提高到了具備劃時代意義的水平,這是石成鑒老前輩的歷史功績,也是所有參加州級、省級乃至全國匯演的所有演員和打擊樂隊成員們的歷史榮耀。
今天董馬庫民間文藝隊演出的接龍舞是劉銀玉師傅按照接龍舞的原始套路原汁原味地訓練、繼承和發揚。

成員

節目編排:劉銀玉、洪光融
總顧問:石壽貴
發起人:石玉文、葛伍生、石元妹、石妹金、龍香蓮、張秀山、吳維俊、龍慧英、龍成香
宣傳:葛文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