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華村

董華村

董華村是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龍山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龍山鎮的中部,距龍山鎮15公里,到鄉鎮的公路是土路,交通方便,東鄰新寨村委會,南鄰龍新鄉,西鄰核桃坪村委會,北與騰衝縣隔江相望,轄河邊、熊趙姚、漢壩場、濮家樓子、三家寨、梁子頭、王家坡、姚家寨、對門寨、董家寨、山背後、爛蕎地、大窩子、大田、高埂寨等15個自然村。全村國土面積12.79平方公里,海拔1940米,年平均氣溫13.5℃,適合種植水稻、包穀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

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發展重點,風俗民情,村務公開,基層組織,

自然資源

截至2009年底,全村國土面積12.79平方公里。全村耕地總面積1995畝(其中田1136畝,地859畝),人均耕地1.03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等農作物,經濟林果地700畝,主要種植草草果。有茶園774畝。

基礎設施

截至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四通。全村有407戶通自來水,4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全部農戶均已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8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44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的有425戶。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全村共有18戶農戶建有沼氣池,並已完成“一池三改”;裝有太陽能農戶2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71畝,擁有高穩產農田660畝,人均擁有0.34畝。
董華村內道路董華村內道路
該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1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
2009年底全村擁有農用車3輛,拖拉機18輛,機車235輛。

農村經濟

2009年該村經濟總收入74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3%;畜牧業收入20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7.3%;漁業收入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0.4%;林業收入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6.7%;第二、三產業收入37萬元。外出勞務收入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08元。

特色產業

董華村的主要產業是草果種植業,主要銷售於市場或商販上門收購,2009年草果、茶葉、烤菸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42.4萬元,其中茶葉銷售總收入26.4萬元,草果銷售收入56萬元,烤菸60萬元。
董華村茶葉種植董華村茶葉種植

人口衛生

截至2009年底,該村人口總數1961人,其中男992人,女969人。有農戶449戶,農業人口總數為1944人,勞動力總數101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口850人,從事第二、三產業160人,外出務工人數82人。董華村委會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960人,其他民族1人。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養老保險人數3人,享受農村低保待遇人數496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423戶,總計1778人,參合率91.41%。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龍陵縣人民和中醫院,村衛生所面積為108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設在村委會旁邊,董華村委會距離龍陵縣人民醫院和中醫院15公里。

文化教育

截至2009年底,該村有村中心國小1所,建立於1915年(民國四年),校舍建築面積1306平方米。擁有國小教師14人,在校學生182人,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270人,其中:小學生人數182人,中學生人數88人。2009年全村文化人口1541人,占總人口的78.03%,其中國小以下787人,國中615人,高中82人,大專16人,本科8人。董華村委會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藏書500冊。
董華國小大門董華國小大門

基層組織

截至2009年底,董華村委會設黨支部1個,7個黨小組,農村黨員總數42人,黨員中男性37人,女性5人;年齡在60歲以下的34人,60歲以上的8人。
全村有團員41人,團支部1個設在村委會。
村黨支部在2003-2005連續兩個年度獲得龍山鎮黨委頒發的“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

發展重點

董華村存在的問題:進村道路及村內主幹道均為土路,雨天坍塌多,晴通雨阻。
董華村的發展重點:1、繼續保持生產穩定發展,加大“兩雜”品種及其它優質良種的推廣力度,大力發展草果種植和畜牧養殖業;2、維修好進村道路及村內主幹道。

風俗民情

該村村民信奉自然宗教,民風淳樸。三月清明,每家都要準備好飯菜到祖先的墳地上“獻墳”,以示紀念。五月初五端午節村民們都用棕葉包粽子紀念屈原。到六月二十五日“火把節”,村民殺好雞,備上齋飯,點上火把去田邊、地邊,祈求田地肥沃、五穀豐登。七月半是供奉祖宗的節日,從七月初一起各家都要“接王”,每頓飯前都要獻王、磕頭、燒香“化錢”,以示對祖宗的孝敬,並希望得到祖宗的庇佑。大年三十的早飯過後,家家戶戶都貼上新春聯,把煮好的齋飯、茶酒、“雞三生”拿到廟房內的供桌上祭祀,並點燃鞭炮,乞求神靈保佑一年四季平安吉祥。下午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飯要多煮一些,要能吃到來年的初一,所以稱為“隔年飯”。不止這些,村民在建正房立柱子時都要進行“上樑”儀式。由蓋房子的大師傅主持,他先把三尺六寸紅布畫上八卦圖包在正樑上,把公雞雞冠的血點在四根柱子上,邊點邊講代表吉祥如意的“四句”,擺上齋飯、果品、親戚送的所有糕點,示意大家放鞭炮,隨著連續不斷的鞭炮聲,大師站在樑上念完“四句”後,連連把上面插有硬幣的粑粑和糖果丟下來,隨後把一瓢水潑下來。先由主人跪著用圍裙接住最大那個粑粑跑開,然後圍觀的大人、小孩一擁擠上去搶,一直到把所有的粑粑和糖果搶完,有些人手裡拿著勞動果實,已經成了“落湯雞”,渾身濕透了,卻還笑得合不攏嘴。這代表村民祈願今後風調雨順,財源滾滾來,日子越過越紅火。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8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5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2.00萬元,有固定資產4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3個,黨員總數49人,黨員中男黨員42人,女黨員7人。 團員150人。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136.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71.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9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45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4人 ,在省內務工64人,到省外務工10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