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寨鄉

葛寨鄉

葛寨鄉位於伊川縣東南部,距縣城17公里,東臨汝陽縣蔡店鄉,西接酒後鎮,南連嵩縣,北與白元鄉毗鄰,西北隔伊河鳴皋鎮相望。縣鄉公路水梁路、汝葛路在此交匯。全鄉19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村村通,交通十分便利。全鄉總面積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600畝,轄19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3.7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葛寨鄉
  • 外文名稱:Gezhai Town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洛陽市
  • 下轄地區:21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葛寨村
  • 電話區號:0379
  • 郵政區碼:471300
  • 面積:76平方公里
  • 人口:3.7萬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上皇古泉
  • 車牌代碼:豫C
鄉鎮簡介,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社會事業,風景名勝,

鄉鎮簡介

葛寨鄉位於河南省伊川縣南部淺山丘陵區,南依九皋山,北鄰白元鄉,東接汝陽縣蔡店鄉,西鄰伊河與酒後鎮相連,西北眺望縣城。伊川縣葛寨鄉轄21個行政村,41個自然村,總面積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06公頃,。該鄉因鄉政府駐葛寨村而得名。據《嵩縣誌》載:葛寨村因村西有葛將軍墓而得名。原名葛家寨,簡稱葛寨,
葛寨鄉葛寨鄉

建制沿革

1948年1月,伊川縣人民民主政府在該鄉黃兌村成立。1958年,成立葛寨人民公社,1959年析其北部置白元公社,1962年又分出西南大部成立酒後公社。1983年底改為葛寨鄉。

行政區劃

轄葛寨、楊樓、雙頭寨、窯頭、煙澗、黃棟樹、吉章、黃莊、梁家溝、黃兌、張綿、趙村、沙園、黃嶺、陡溝、寨西嶺、小王莊、幸福寨、南坪、前富山、後富山21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葛寨鄉地勢南高北低,大部分為丘陵,西北沿伊河有小片平川,東南邊緣為淺山區,沙元河由南向北縱貫全境。
縣鄉公路水酒路出白元鄉,經葛寨鄉煙澗、葛寨、後村、前村,橫穿該鄉,煙新路經煙澗、黃楝、幸福寨、趙村、沙元、張棉、新村,縱貫南北,形成了便捷的公路交通網路

自然資源

葛寨鄉是伊川縣主要產糧區之一,全鄉50%的耕地為水澆地。灌溉面積達到2.5萬畝,農作物以雜糧為主,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黃豆、黑豆、紅薯、花生等。
葛寨鄉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該鄉南部石梯一帶磷礦儲量達1700萬噸,含磷量達22%以上,儲量大,含磷量高。位於葛寨鄉中部的龜山腳西側涼水泉水質甘甜,含有人體必需的鍶 、偏矽酸、鋅、錳等20餘種微量元素,是待開發的優質礦泉水。

人口民族

轄21個行政村,41個自然村,186個村民小組,6495戶,32162人。

經濟概況

全鄉有機磚廠、印刷廠、“伏牛”皮鞋廠、張棉採礦廠、黃兌石料廠、黃楝養殖公司、葛寨鄉前村假髮廠等一批鄉鎮企業全鄉共有民營企業890家,工業總產值38850萬元。
葛寨鄉是遠近聞名的“青銅器之鄉”,已成為仿古製造業的主要生產基地,有300多家製造專業戶,從業人員達1880餘人,年創產值900萬元左右。主要產品有東漢馬踏飛燕、東周天子駕六、戰國方鼎、春秋蓮鶴方壺及各種造型壁掛、仿古檯燈600餘種。產品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先後榮獲河南農村科技博覽會金獎、全國首屆民間工藝品展銷會和全國民間工藝大展一等獎,還先後被中央電視台等版報做了重點介紹青銅器的製作,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社會事業

葛寨鄉教育源遠流長。民國時期,葛寨村曾創辦初等學堂,培養人才。沙園村楊沙園村楊逢年先生在楊氏祠堂創辦私塾。煙澗村創辦國民國小,有學生30多人。黃兌村郭紹緒創沙園村楊沙園村楊逢年先生在楊氏祠堂創辦私塾。煙澗村創辦國民國小,有學生30多人。20世紀30年代,沙園村楊振坤創辦新式學堂,培養學生100餘人,王莊、新村、後村、葛寨等村也都相續建立國小。全鄉有國中2所,附中4所,成建制國小19所,有公辦教師220人,聘用教師170人,在校學生7139人。葛寨鄉有電腦培訓學校2所,美容美髮學校4所,烹調學校1所。

風景名勝

歷史上葛寨鄉山清水秀,風景迷人,具葛寨鄉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從古至今風景名勝與文化傳說頗多。相傳葛寨村有八大美景。即:柏塔春早,危樓夏涼,南天秋色,翠溪冬鳴,香泉印月,水質甘甜,墓埋金首,伊河秋色等。現在較為知名的名勝古蹟有上皇古泉、扁鵲廟、聚仙觀、涼水泉、洞賓洞。
(一)上皇古泉。位於黃兌村東部,系杜康河之源頭。泉水味甘質純,大旱不枯,久澇不溢,後人稱之為“上泉古泉”。此泉為釀酒鼻祖杜康造酒的地方,也是中國釀酒業的重要發祥地。
(二)扁鵲廟。位於後富山前東北坡嶺上,面南背北,北臨獅子窪,南對絕金頂,三間大殿,巍然屹立,廟內神像姿態各異。距大殿1米左右,有卷棚三間,雕樑畫棟,雄偉壯觀。院內有石碑四通,古鐘一口,鐘高1.2米,直徑0.8米。棒擊古鐘,音質渾厚,聲傳數里。每年農曆3月初五為扁鵲廟古剎大會,屆時各地遊客慕名前往,經聲繞樑,香菸裊裊,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三)聚仙觀。位於雙頭寨村東部,原規模宏大,建築別具一格,主要有玉皇廟,祖師廟等,建國初被毀。傳說八仙過海後到此地聚齊而西去,後人遂定名為聚仙觀,現存八仙當年的卦攤一處。近年,各地善男信女又集資重建玉皇廟、奶奶廟。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日香菸裊裊,遊人知織。
(四)涼水泉。位於煙澗村南二仙姑廟前。泉水清澈,冬暖夏涼,水質甘甜,含人體必需的鍶、鋅、錳、偏矽酸等20多種微量元素。1975年,村民李成紹正午用泉水洗腳,治好了跛腳病,後人稱該泉水為神水,涼水泉從此名聲遠揚,前來取水治病者摩肩接踵。每逢夏季,鄰村鄰鄉的村民驅車到此取水飲用者更是不計其數。
(五)洞賓洞。位於楊樓村西。傳說古代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路過此地,在洞中嬉戲牡丹仙女,現在,仙女床和呂洞賓的坐印仍依稀可見。每年有大量青年男女到此參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