葒草(葒草)

葒草(葒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葒草,原產我國和澳大利亞,生於路旁和水邊濕地。喜陽光、溫暖和濕潤,耐瘠薄,不擇土壤,在陰濕地成片野生。株高2—3m,莖直立,多分枝,密生長毛。葉大,卵狀披針形至闊卵形,基部近圓形,全緣,被毛。花梗長,圓錐花序,長約9cm,頂生或腋生,軟而下彎;小花密集,亮粉紅或玫瑰紅色,花期6—8月。果期8一l0月。播種法繁殖,於春天3—4月進行。葒草枝葉高大,疏散灑脫,是頗富野趣的庭園觀賞植物,也可作插花材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葒草
  • 拉丁學名:Polygonum orientale L.
  • 別稱游龍、石龍、天蓼、大蓼,蘢古。
  • :植物界
  • :蓼科
  • 分布區域:除西藏自治區外,分布幾遍全國。 
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環境。土壤要求濕潤、疏鬆,可在屋旁和溝邊栽培。

分布範圍

除西藏自治區外,分布幾遍全國。

主要價值

氣味:(實)鹹、微寒、無毒。
主治:消渴、去熱、明目益氣、亦治瘰癧、痞塊。葒草的花能散血、消積、止痛。
【來源】為蓼科植物紅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地上部分。夏、秋割取地上部分,或將打下水紅花子後剩下的地上部分收集起來,曬乾。
【性味歸經】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活血止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採收和儲藏】晚秋霜後,采割莖葉,洗淨,莖切成小段,曬乾;葉置通風處陰乾。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春播,播種前,先深挖土地,敲細整平,按行、株距各約33~35cm開穴,深約7cm,每穴播種子約10粒,每1hm2播種量9~15kg,播後施人畜糞水,蓋上草木灰或細土約1cm左右。
田間管理 當苗長出2~3片真葉時,勻苗、補苗,每穴有苗2~3株,並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至6月再行中除、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若遇乾旱要注意澆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