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附屬物

花草葉子的上面的附屬物就叫葉附屬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附屬物
  • 釋義:花草葉子的上面的附屬物
  • 組成:葉片
  • 類型:附屬物
葉子的組成,葉子的形態,特殊的綠葉,附屬物,
我們來分開看一下什麼是葉子.什麼是附屬物.
在自然界中,動植物是主宰,植物提供了各種動物的必須生活來源,而葉子又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孕育生命最基礎,最原始的地方。各種植物的葉子形態多種多樣,但它們都是由葉片、葉柄和葉托(托葉)構成的。完整含有葉片、葉柄和葉托的葉子稱完全葉。有些植物的葉子沒有葉托,還有的葉子沒有葉柄,也有個別植物的葉子沒有葉片。

葉子的組成

(1)葉片

葉附屬物
葉附屬物葉附屬物
葉片的表皮由一層排列緊密、無色透明的細胞組成。表皮細胞外壁有角質層或蠟層,起保護作用。表皮上有許多成對的半月形保衛細胞。
位於上下表皮之間的綠色薄壁組織總稱為葉肉,是葉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其細胞內含有大量的葉綠體。大多數植物的葉片在枝上取橫向的位置著生,葉片有上、下面之分。上面(近軸面、腹面)為受光的一面,呈深綠色。下面(遠軸面、背面)為背光的一面,為淡綠色。因葉兩面受光情況不同,兩面內部的葉肉組織常有組織的分化,這種葉稱為異面葉。許多單子葉植物和部分雙子葉植物的葉,取近乎直立的位置著生,葉兩面受光均勻,因而內部的葉肉組織比較均一,無明顯的組織分化,這樣的葉稱等面葉,如玉米、小麥、胡楊。在異面葉中,近上表皮的葉肉組織細胞呈長柱形,排列緊密整齊,其長軸常與葉表面垂直,呈柵欄狀,故稱柵欄組織,柵欄組織細胞的層數,因植物種類而異,通常為1~3層。靠近下表皮的葉肉細胞含葉綠體較少,形狀不規劃,排列疏鬆,細胞間隙大而多,呈海綿狀,故稱海綿組織。
(2)葉柄
葉柄是葉片與莖的聯繫部分,其上端與葉片相連,下端著生在莖上。通常葉柄位於葉片的基部。少數植物的葉柄著生於葉片中央或略偏下方,稱為盾狀著生,如蓮、千金藤。葉柄通常呈細圓柱形、扁平形或具溝漕。
(3)葉托(托葉)

葉附屬物
葉附屬物葉附屬物
托葉是葉柄基部、兩側或腋部所著生的細小綠色或膜質片狀物。托葉通常先於葉片長出,並於早期起著保護幼葉和芽的作用。托葉一般較細小,形狀、大小因植物種類不同差異甚大。在有些植物中,托葉的存在是短暫的,隨著葉片的生長,托葉很快就脫落,僅留下一個不為人所注意的著生托葉的痕跡(托葉痕),稱為托葉早落,如石楠的托葉。有些植物的托葉能伴隨葉片在整個生長季節中存在,稱為托葉宿存,如茜草、龍芽草葉柄基部有一對葉片狀的托葉始終存在。

葉子的形態

就像人的長相各不相同一樣,植物的葉子也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如鱗形、披針形、楔形、卵形、圓形、鐮形、菱形、匙形、扇形、提琴形、腎形等。世界上找不出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葉子不光形狀不同,各種形狀的邊緣也不同,葉子的邊緣稱葉裂。我國古代的發明家魯班,就是受齒狀葉裂的啟發,發明了鋸。
在適應各種生活環境的過程中,一些植物的葉子發生了變態,最典型的是沙漠中的仙人掌植物,為了保存體內的水分,節制蒸騰作用,它們的葉子退化成了細小的針狀葉。
一、掌狀葉
掌狀形葉,它們的分叉多少、裂缺深淺,邊緣的變化,
掌狀葉一
掌狀葉一掌狀葉一
葉筋的分布等,都各有不同,要注意它們各自的特點,方不致公式化、概念化。
掌狀形葉大都是左右對稱,主脈兩側的葉片大小差不多,但也有不對稱的。如草本海棠類的葉,都是向里的半邊小,向外半邊大,“四季海棠”、“秋海棠”、扁豆的葉子,三葉一組,中間一匹葉,左右對稱各一匹葉,左右的兩匹葉,則向前

掌狀葉二
掌狀葉二掌狀葉二
的半邊小,向後的半邊大,由於葉的兩邊大小不同,故而葉筋的多少和主復筋的分布也就各有不同了。向日葵葉子邊緣的鋸齒,不是從葉柄向前開始就有,而是從葉柄開始順主筋向前平伸,隨後則起鋸齒的邊緣。三叉葉的葉子一般都是一致向前伸,但也有後兩叉向後伸的,如馬蹄蓮和慈菇的葉,後兩叉的方向卻向後,但它們的葉柄長法又各不相同,葉筋也各有特點。所以在寫生時應找類似的葉來比較,找出它們的規律和特點。

特殊的綠葉

百歲蘭的葉子:終生只有2片葉子 加上死去的長度 一生可以生長上千米長的葉子 不過先端的逐漸枯死 基部生長新的來補充
台灣相思的葉子:是葉柄的變態 不是真正的葉子
豌豆的葉子 :葉子的先端變態形成卷鬚 以攀附其他植物
黃精的葉子:在葉子的尖端有鉤 用於抓住其他植株 避免倒伏
曇花的葉子:是一種莖的變態 也不是真正的葉子
景天科植物的葉子:具有強大的儲水組織 能適應乾旱的生活
玉露的葉子:在葉子頂不有一個透明的玻璃樣的窗戶 陽光透過視窗射到內部 讓葉肉組織中的細胞光合作用 為了避免強光的照射
塔黃的葉子(苞片):有聚光隔熱的作用 在青藏高原上外界只有十度的溫度 在葉子包裹的內部溫度可達30多度,達到了花蕾發育的溫度
所有植物的葉子的特殊 都是由於長期的自然選擇的結果,在他們生長的地方為了適應外界環境而形成的

附屬物

什麼是附屬物,我們以胎兒的附屬物來說明一下
一、胎膜
胎膜是由羊膜、滑澤絨毛膜組成。羊膜是胎膜的最內層,由胚胎羊膜囊壁發育而成,與胎盤臍帶上的羊膜相連,薄而透明,上皮細胞在妊娠前半期是扁平的,在妊娠後半期為立方形,有活躍的物質轉運功能;滑澤絨毛膜是與包蛻膜接觸的絨毛膜部分,為胎膜的外層,在發育過程中因缺乏營養逐漸退化,形成滑澤絨毛膜,與羊膜可以完全分開。胎膜可防止細菌進入宮腔,故早期破膜容易引起宮腔感染。
二、胎盤
胎盤是由羊膜、葉狀絨毛膜和底蛻膜組成),是母體與胎兒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羊膜位於胎盤的子面,是胎膜內層之羊膜的延續,構造和功能亦相同。葉狀絨毛膜伸入底蛻膜內構成胎盤的主要部分,絨毛滋養層合體細胞溶解周圍的蛻膜形成絨毛間隙,大部分絨毛游離其中,稱為游離絨毛。少數絨毛緊緊附著於蛻膜深部,起固定作用,稱固定絨毛。底蛻膜是組成胎盤的母體部分,因胎兒長大,羊水增多,海綿層被壓成纖維膜狀,分娩時胎盤即由此剝離。胎盤於妊娠6~7周時開始形成,3個月時完全形成,約占宮腔的1/3,4個月時占宮腔的1/2。足月妊娠的胎盤呈扁圓或橢圓形,重約500~600g,相當於胎兒體重的1/6;直徑16~20cm,厚約2.5~3.5cm,中間厚,邊緣薄;母面暗紅色,分成15~20個胎盤小葉,可有散在的鈣化斑點;子面光滑,灰白色,臍帶附著於胎盤中央或偏側,臍帶血管從附著點向四周分散,達胎盤邊緣。胎盤是維持胎兒在宮腔內正常發育的器官,也是胎兒氣體交換及消化、吸收、排泄的器官,其主要功能如下:
(一)氣體交換 母血氧壓較臍血高,能以擴散作用通過絨毛進入胎兒血循環。二氧化碳能在胎膜中溶解,易於交換,可不需具有氣體分壓的明顯差別。
(二)營養作用 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葡萄糖、胺基酸、維生素、電解質等可經胎盤輸送到胎兒血中,同時胎盤產生各種酶,能把結構複雜的物質分解為簡單的物質,或把結構簡單的物質合成糖原、蛋白質、膽固醇等,供應給胎兒。
(三)排泄作用 胎兒代謝廢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經胎盤送入母血排出。
(四)防禦作用 一般細菌和更大的病原體不能通過胎盤,病毒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中。某些病原體如結核桿菌、瘧原蟲、梅毒螺旋體等可先在胎盤形成病灶,破壞絨毛後再進入胎兒血中感染胎兒。母血中的抗體也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中,使胎兒得到被動免疫力。但母體的抗A、抗B、抗Rh等血型抗體同樣也進入胎兒血中,造成胎兒溶血和死胎。某些藥物如巴比妥類、嗎啡、氯丙嗪、乙醚、抗菌素、奎寧、砷劑等,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故孕婦用藥時應考慮對胎兒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