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文廟

葉縣文廟

葉縣文廟,位於葉縣古城的東南隅,在如今的葉縣縣城中心街南側。東、南臨古城牆,西臨葉縣四眼井街。總占地面積29494平方米。 葉縣文廟的建築群落布局合理,規範有序。 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為憤樂亭、狀元橋及泮池、欞星門、聖域、賢關門、名宦祠和鄉賢祠、戟門、大成殿及東、西廡房。東側有文昌閣、崇聖祠、奎星樓。葉縣文廟採取前廟後學的布局,大成殿後為儀門、明倫堂、尊經閣等。 是葉縣城區內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落之一。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縣文廟
  • 總占地面積:29494平方米
  • 始建時間:公元1226年
  • 位置: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縣城中心街
葉縣文廟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縣城中心街南側,古縣城的東南隅,東南側緊鄰古城牆。葉縣文廟始建於金代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總占地面積29494平方米,是葉縣城區內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落之一。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子宣揚禮教,著書勵學,到秦始皇焚書坑儒,再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經歷了從產生、發展、挫折到成熟輝煌的歷史。唐太宗尊孔子為先聖后,昭告全國每個府、州、縣均建立祭俸孔子的場所。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孔子為文宣王,故稱為文宣王廟,明代始稱“文廟”。
現存的葉縣文廟是由金代葉縣知縣劉從益創建。劉從益,字雲卿,金代時應州渾源(今山西渾源縣)人。他出身於文學世家。劉從益進士及第,曾累官至監察御史,因與當途者理辯曲直而被免官,後起為葉縣令。他初至葉縣,遂“修學勵俗,勸農思桑”,修建文廟。後任知縣克石烈踵而成之。
葉縣文廟整座建築群呈中軸線對稱結構,中軸線上建築由南向北依次為憤樂亭;狀元橋和泮池;欞星門和聖域門、賢關門;戟門;名宦祠;鄉賢祠;大成殿及其東、西廡房;藏樂庫等。東副線上還有文昌閣、崇聖祠等重要建築。西側有忠義祠。大成殿後是儒學。文廟初成時,建築林立,文柏蒼翠。清代志書稱其“虬松古柏,郁然蒼翠,環橋之上,穠桃郁李,燦盈其門”。葉縣文廟歷經金、元、明、清、民國等時期,歷數次兵焚、修葺。解放後作為葉縣縣委所在地而得以完整保存。
首先,我們眼前的高台建築為文昌閣。台高6米,供俸的是文昌帝君,是古代傳說中掌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是古代文人及求取科名者所尊俸的星宿。古時每年二月初三日為文昌帝君神誕之日,官府和當地文人學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奉祀,或登高遠眺,吟詩作文,舉行文昌會。
憤樂亭是文廟中軸線上的第一座建築。它始建於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由知縣許鴻翔創建。憤樂亭也稱狀元亭、八角亭。憤樂亭原建於泮池橋上,於清光緒年間因損壞而移建於泮池前。憤樂亭為重檐八角攢尖式建築。周邊八根小八角檐柱,為抵擋風雨侵蝕,採用青石質,亭內四根金柱為木質。亭子造型玲瓏剔透,風格獨特。它的半開傘狀的建築形態,在中原地區現存古代建築中為獨有。名稱的由來,取意於孔子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而忘憂”句中“憤、樂”二字為亭子命名。亭北側檐柱上鐫刻光緒年間著名書法家,時任河南府教授的萬珏篆書體對聯一幅“采芹采藻,多士幸游來,當思此地何地;忘食忘憂,諸生竊響往,須學聖人為人。”用筆圓潤、飄逸,為書法中的精品
憤樂亭西南有一古井,名曰“四眼井”,又名聖井。傳說春秋時期孔子到葉邑拜訪葉公後,北回衛國時曾在此飲水。每至夏日井水甘甜,站至井口涼氣襲人,每到冬天霧氣騰騰,雲蒸霞蔚,四眼井寓意學子春夏秋冬一心求學,古時每到桃李花開,學子便聚在憤樂亭下,一邊品四眼井茶,一邊吟詩做對,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詩情畫意躍然亭上。
泮池,其名字源於西周時諸侯設立的大學“泮宮”,即早期的廟字稱謂。古時入學,又稱為“入泮”。人們習慣把文廟前的池子稱為泮池,老百姓又將泮池稱為孔子的洗墨池。泮池後來就作為文廟水池的專用名稱。泮池呈半月形,中間石橋名為“狀元橋”。橋東西兩側池中各有石缽一個,左為文運缽,右為武運缽。古時,文人墨客在祭拜孔子後,都以投擲銅錢為自己祈福,傳說能連續投入五枚者,便可榜上奪魁。
欞星門為三門四柱式碑坊,明間上置七踩斗拱,正中枋上題“欞星門”為宋代著名書法家蘇軾手跡。欞星,即天田星,古代尊主營農事的神靈后稷為靈星。西漢初期,高祖劉邦規定,祭天先祭欞星,往後歷史均被沿用。到宋代,把欞星門移進文廟前,意為用尊天的規格來尊孔。
欞星門的兩側為聖域門和賢關門,古代有考取功名的人才能從欞星門正中入內,一般百姓只能由聖域、賢關二門進入。這兩座門就是告誡百姓,入此門,即進入了聖人的地域,不得再有玷污聖人的言行。有清代光緒十年(1904年)的《重修黌宮暨移建憤樂亭碑記》一尊,它詳細的記載了憤樂亭原建於狀元橋上,後被毀,又移建於泮池前的史實。另外,葉縣觀存的明代縣衙是按五品規制修建的,但此碑記載的時任知縣李行恕和千總吳耀魁均為正四品官員。這是葉縣縣衙官員級別較高的又一有力證據。此碑字型厚重端莊,不失為書法作品中精品。
由欞星門入內為戟門。戟門,即立戟為門。古代帝王出宮,在止宿處,插戟為門。《周禮?天官?掌舍》:“為壇遺宮戟門”。鄭玄注引用鄭司曰:“棘門,以戟為門。”又《資治通鑑?唐僖宗光啟三年》篇,有胡三省註:“唐設戟之制……設戟於門,故謂之戟門。”引申指顯貴之宗或顯赫的官署。在文廟中又稱“大成門”,它是文廟中大成殿的正門。
戟門兩側東西廂房分別為名宦祠、鄉賢祠,硬山磚木結構,分別供奉葉縣歷代著名官宦及鄉賢名儒,以祀紀念。
葉縣是古代昆陽和葉縣二縣合併而成,歷史上湧現了無數名士達人。政績突出的名宦有:春秋的葉公沈諸梁,漢代王喬,宋代詩人桃堯臣、黃庭堅,金代劉從益,明代高文登,劉國能,清代許鴻翔、歐陽霖等。本地邑人有楚狂接輿陸通,項囊,漢代馮異,高鳳,南北朝時宗越,宋代陳與義,明代焦宏、牛鳳,清代孫期昌、萬鈺等,或為隱士,或為高官。戟門西側有淨手池,此乃朝聖淨手之地。淨手池綠竹搖曳,清水溪溪,給人以肅靜莊重之感。
由戟門入內為大成殿,大成殿是文廟的主殿。唐時稱文宣王殿,宋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皇帝詔辟雍文宣王殿以大成為名,即稱大成殿。大成殿呈歇山式磚木結構,闊五間,深三間,斗拱飛檐,琉璃瓦甍。前檐用清石質小八角石柱及鎦金覆蓮柱礎,造型端莊、古樸、雄渾而不失秀麗
大成殿前聳立著明代及清代修復文廟碑刻各兩座。萬曆十九年,葉縣知縣高文登修復文廟時,親自為碑刻題額。明崇禎十一年,縣令池洋重修葉縣文廟。池洋以及典史郭養浩的名字,在葉縣史志中均無記載。這一碑刻的出土,又一次填補了史志的空白。
大成殿自金代始建至今,在建築主體上留下了歷代修復的木作構件和歷史特徵,現存的大成殿有宋金時期特徵的覆蓮柱礎,元代的梁架,明代弘治年間的石柱,清代的斗拱。前檐下密集的斗拱,攢攢相連,這種建築形式,是目前我國中原地區遺存古建中所獨有者。檐下楹聯兩幅,一為“聚日月華輝,開仁德先河,一派儒宗生民未有;斂天地精魄,辟教化始祖,萬世師表曠古爍今”。生民未有,取自孟子曰:自生民以來,未有如夫子之句。清代皇帝雍正,在曲埠文廟題寫了“生民未有”的匾額。萬世師表,其意最早見於《三國?顏志?文帝紀》:“昔仲尼大聖之才,懷帝王之器……可謂世之大聖,仁載之師表者也。”清朝康熙皇帝御書“萬世師表”匾額懸掛文廟大成殿上。一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方略俱在魯論;節財用人來遠附邇民,豐功皆著史籍”。魯論,即《論語》,“來遠附邇”出自《論語》“葉公問政”。孔子曰:“政在來遠附邇”句中。孔子周遊列國時,應楚昭王之約,到楚國拜見楚昭王,但是昭王病死軍中,孔子就到楚國方外之城的葉邑(今葉縣)拜訪了葉公沈諸梁。
大成殿中正位原祀:“至聖先師”孔子。兩側配祀復聖顏子,宗聖曾子和亞聖孟子,述聖子思。東西兩梢間配祀子騫等十二哲,每端六人。
孔子一生推行以“仁”為本,以“禮”為行的行為準則。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帶領弟子周遊列國遊說達14年。但是,他出生在了一個禮崩樂壞的亂世,根本無法按自己的理想去改變世界。所以,最後回到魯國從事教育事業。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一生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以“六藝”教育自己的弟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道德學說。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大成殿東西兩側為東西廡房,是供奉孔子的七十二位賢人弟子的場所。現闢為展室,東廡房為孔子周遊列國過葉故事展,西廡房為孔子施教圖和孔子及儒家文化思想展示。大成殿右後側為藏樂庫,是收藏擺放祭孔儀式上禮樂、器具的場所。
文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尊崇和祭拜孔子的禮制廟宇,又稱為孔廟、至聖廟。由於相對於祭祀關公的武廟而言,故稱文廟。全國有文廟的地方很多,而我市葉縣的文廟卻有些與眾不同。為此,記者日前驅車來到葉縣,探訪葉縣文廟的歷史和儒家文化。
歷史悠久
葉縣文廟,位於葉縣古城的東南隅,在如今的葉縣縣城中心街南側。東、南臨古城牆,西臨葉縣四眼井街。總占地面積29494平方米。
記者一行在葉縣文廟保護管理所所長石保東的帶領下進入文廟,實地感受葉縣文廟的獨特魅力。
葉縣文廟的建築群落布局合理,規範有序。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為憤樂亭、狀元橋及泮池、欞星門、聖域、賢關門、名宦祠和鄉賢祠、戟門、大成殿及東、西廡房。東側有文昌閣、崇聖祠、奎星樓。葉縣文廟採取前廟後學的布局,大成殿後為儀門、明倫堂、尊經閣等。
石保東說,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在世時,就已被稱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並被後世稱為“至聖”、“萬世師表”。孔子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他的思想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國不少地方都建有文廟,葉縣文廟的歷史可追溯到近800年前。
清同治年《葉縣誌》載:葉縣文廟始建於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由知縣劉從益創建,續任知縣克石烈踵而成之。元代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知縣郭岩增補。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縣丞傅壁重修。明代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知縣高文登重新修葺。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知縣許鴻翔重修。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知縣潘見龍重修。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知縣石其灝重建尊經閣。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知縣陳德秀、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知縣鹿傳洵相繼重修。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知縣歐陽霖重修。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縣縣委、縣政府鑒於葉縣文廟的重要文物價值,於2005年5月將占用文廟的葉縣縣委機關進行了搬遷,並開始對文廟進行整體修復。
建築獨特
石保東介紹說,葉縣文廟目前現存的建築有大成殿、文昌閣、憤樂亭。河南省古建築專家楊煥成、張家泰對這三座古建進行考察後,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大成殿、憤樂亭及文昌閣的建築模式,均為中原現存古代建築中所罕見。
大成殿,唐代稱為文宣王殿。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趙佶取《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者”語義,下詔更名為大成殿。大成殿是供奉孔子、四聖及十二哲的場所。葉縣文廟大成殿為磚木結構歇山式建築,琉璃瓦頂,飾吻獸,掛金鈴。斗拱飛檐,採用九踩品字形斗拱,每攢斗拱密接相連,顯示出其獨特的建築工藝,其數目之多為中原古建中罕見。自金代始建以來,大成殿遺留下歷代的建築特徵,宋金時期的覆蓮紋柱礎,明代弘治時期重修時更換的青石質小八角檐柱和牆柱,元代的梁檁木架及清代的斗拱椽飛,都記載著歷任知縣修葺補建的痕跡,也寫下了大成殿滄桑的歷史。
在修復大成殿時,在殿內西稍間發現一直徑1.5米的地道,據一些老人講述,此地道以前很深,是侵華日軍占領葉縣時儲備武器彈藥所建,解放戰爭後就填平了,現在只留有遺蹟。
記者看到,在大成殿前月台上俯臥著兩個青石質碑座,它的名字叫贔屓,傳說它是龍的第八子,其特徵為龍首、龜背、鷹爪、蛇尾,善於負重且長壽,所以古人用它來馱碑。按我國傳統的建築建造模式,在殿式建築的月台上面極少有放置碑座的情況出現。對此,石保東介紹說,經過對月台下部地層考證,在現存的月台下面仍有相近高度的磚鋪地面存在,故而初步推斷,葉縣文廟大成殿早期應無月台,後代補建月台的時候,這兩個碑座在原地並沒有被移動。當然,這還有待於做進一步的科學考證。
大成殿前還樹立著幾座石碑。記者了解到,這些都是文廟內出土的歷代重修記事碑。其中比較完整的有明代弘治、崇禎年間以及清代順治和康熙年間的石碑,詳細記載了當時重修葉縣文廟的經過。石保東說,清代光緒年間的《移建憤樂亭暨重修葉縣文廟碑記》不但記載了憤樂亭由狀元橋上移建至橋前的經過,同時還記錄了當時葉縣在職的文武官員的品級均為正四品。這對研究葉縣的官職配置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
文昌閣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場所,文昌帝君又稱文昌星、文曲星。傳說是主持文運科名的星宿。古時的文人學士,把考中狀元、進士步入仕途的心愿寄託於他,故而崇敬祭拜文昌帝君。文昌閣為高台式硬山磚木結構建築,四周補建迴廊,九脊琉璃寶頂,正脊飾麒麟馱寶瓶,兩側由兩神人以鐵鏈相牽,造型精巧逼真,栩栩如生。前檐下飾五踩品字形斗拱。平台高約6米,南側有青石台階上下。古時祭祀文昌帝君的時候,文人墨客都會在文昌閣前聚會,吟詩作詞,盛況空前。
憤樂亭,取意於孔子週遊列至葉邑(古時葉縣)期間,在葉公沈諸梁處,他對自己的評語。憤樂亭創建於明代,為重檐八角攢尖結構,每條垂脊上均有一仙人呈坐姿,高舉右手,形象生動。八根小八角檐柱,為防雨水浸蝕,採用青石質,亭內四根金柱為木質。整座亭子造型像半開的傘狀,工藝獨特,十分罕見。北側檐柱鐫刻楹聯一副:“采芹采藻多士幸游來當思此地何地;忘食忘憂諸生竊嚮往須學聖人為人。”為清道光年間書法家萬鈺手書,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重新修復
近年,在對葉縣文廟進行整體修復時,其他建築的遺址也被清理了出來。石保東告訴記者,在省市文物主管部門及葉縣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葉縣文化局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在原有保存的古建築基礎上,參照清同治年縣誌葉縣文廟圖,重修了文廟中軸線上的建築群落。
葉縣文廟憤樂亭的後面有泮池。文物工作者在查找資料及走訪附近民眾後得知,葉縣文廟的泮池很大,有二三十米的寬度。清《葉縣誌·藝文志上·記·憤樂亭記》:“學宮前鑿泮池,蓋仿古者諸侯泮宮之物,中州百餘城皆然。其廣且深者,唯葉為最。”根據對實地的勘探調查,現在修復完成的泮池東西寬27米,應為目前國內現存文廟中最大的泮池。池上為狀元橋,在古時,只有得取功名的人才能從橋上通過,而一般的百姓只能由泮池兩側進入文廟。
泮池後是欞星門,《辭源》:欞星原做靈星,即天田星,又為赤星、文星、祿星等名。《龍魚河圖曰》:“天鎮星主得士之慶,其精下為欞星之神。”設欞星門,蓋得士之意。為四柱三間三樓柱不出頭式牌樓,檐下飾七踩品字形斗拱,兩側八字牆,盡顯精緻華麗,並使廟殿有或藏或露之感。這裡的欞星門和後面的戟門一樣,古時也是只有得取功名的人才能從中門通過。
欞星門入內有戟門五間,戟門又稱大成門,唐代稱儀門,因大成殿的得名而改為大成門。硬山式磚木結構,前檐飾三踩品字形斗拱。戟門兩側為名宦祠和鄉賢祠各三間,均為硬山磚木結構。在戟門後有梧桐樹一棵,和大多數樹木不同的是,這棵梧桐樹的樹頭枝葉全部朝北延伸,仿佛也在朝拜殿內的儒學宗師。
戟門入內為大成殿。兩側東西廡房各七間,廡房內供奉著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前檐下飾一斗三交麻葉斗拱。大成殿西側有三間藏樂庫,硬山式磚木結構,它是收藏文廟祭祀用的器樂、祭品等物件的地方。
大成殿東側為崇聖祠,正房三間,獨立的院落。崇聖祠又名啟聖祠,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封孔子父母為齊國公和魯國太夫人。元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元文宗加封其父母為啟聖王、啟聖王夫人。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嘉靖皇帝詔令全國文廟建啟聖祠,奉祀孔子父母。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封孔子五代先世王爵,共同合祀,啟聖祠更名為崇聖祠。
葉縣文廟採用前廟後學的布局,儒學在文廟後,大成殿後為儀門五間。儀門後為明倫堂五間,明倫堂又稱彝倫堂,是強化儒教的君臣、父子、尊卑等人倫關係的殿堂,是向生員灌輸儒教倫理道德的講堂。明倫堂內有左右題名碑,左書《科員》,右書《貢生》。明倫堂東西分別為日新齋、時習齋各三間,是儒學中重要的學習場所。明倫堂後為尊經閣,是存放文廟儒學典籍的場所。
葉縣文廟歷史悠久,是十分珍貴的古代文化遺產。據悉,今年國慶節期間,葉縣文廟中軸線上的建築將提前對外開放,屆時,葉縣文廟與我國唯一的明代縣衙———葉縣縣衙以及葉縣明清街遙相呼應,構成了葉縣古建築文化旅遊的新格局。人們在此旅遊休閒的同時,還能品味到古城文化,了解這裡的民風民俗,盡情感受葉縣古城神秘而溫馨的歷史遺韻。
文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尊崇和祭拜孔子的禮制廟宇,又稱為孔廟、至聖廟。由於相對於祭祀關公的武廟而言,故稱文廟。全國有文廟的地方很多,而我市葉縣的文廟卻有些與眾不同。為此,記者日前驅車來到葉縣,探訪葉縣文廟的歷史和儒家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