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下轄鎮)

萬安(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下轄鎮)

萬安鎮位於縣境北部,總面積147.5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萬安村距縣城28公里。福銀高速公路和省道金泰線縱貫境內,並在境內開有高速公路互通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萬安鎮
  • 面積:147.5平方公里
  • 人口:10275人
第一節 概況,第二節 農業,第三節 鄉鎮企業,第四節 教育文化衛生,第五節 鎮村建設,

第一節 概況

2005年,全鎮轄8個村委會、1個良種場、71個村民小組,有2522戶10275人。 全鎮有耕地1.49萬畝,其中水田1.45萬畝;林業用地12.18萬畝,其中有林地11.67萬畝,森林覆蓋率77%,林木蓄積量49.6萬立方米,立竹量210.5萬根。正溪、寺許、福匡等村用材林蓄積量均在10萬立方米以上。礦藏資源豐富,主要有鐵、鉛、鋅、鎢、輝鉬、錳、方解石、石英石、鉀長石、五彩玉石、大理石、高嶺土、石灰石等,其中寺許牛欄山方解石儲量達500萬噸以上,寺許燈頭鐵、鉛鋅多金屬礦儲量達100萬噸以上。素有"礦業之鄉"之稱。大陽峰海拔1431.9米。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生息,現存遺址6處。

第二節 農業

1991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9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8元。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各種植27941畝和14519畝。1995年後,農業產業種植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大部份耕地調整種植經濟作物。通過引進高優品種,建立種養示範基地,培育糧、果、菌、蔬、煙、蓮等主導產業,農業經濟持續發展。2005年,全鎮農業總產值39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39元。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各種植13495畝和12423畝,種植面積分別比1991年減少52%和14%。糧食總產量5230噸,畝產388公斤;菸葉種植3660畝,產量439噸;果園7762畝,產果2466噸,其中柑桔5126畝,產量1084噸;梨1331畝,產量732噸;食用菌鮮品產量118噸、乾品產量531噸;蔬菜與瓜果種植5244畝,產量5671噸;魚、蝦、蟹、貝類淡水產品產量667噸 ;牛存欄270頭,羊存欄1765頭,豬存欄4650頭;家禽存欄4410隻。

第三節 鄉鎮企業

1991年,全鎮有企業178家,從業人員1513人,總產值6080萬元。鎮政府深化企業改制,至2000年全面完成19家鎮屬企業改制工作,其中出售轉讓14家、股份合作3家、兼併2家。1996年,創辦養鰻場、腐竹廠等。2000年7月,萬安蓮花茶種植基地和加工生產企業創建,年產蓮花茶120萬朵,年產值200 萬元。2004年,因市場銷路不暢停止生產蓮花茶。2002年後,建隆礦業有限公司、萬安礦產品經營部、翔坤礦業有限公司、鑫峰礦業有限公司、浙福銅業有限公司、佳潤礦業有限公司、榕禹礦業有限公司、禹創高新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相繼興辦,逐步形成以礦業為支柱的鄉鎮企業。2005年,鎮內有企業464家,從業人員2289人,總產值25286萬元,實現利稅1449萬元。其中產值500-1000萬元的企業有萬安玩具廠1家,產值千萬元以上的企業有建隆礦業有限公司、萬安礦產品經營部、翔坤礦業有限公司、鑫峰礦業有限公司、浙福銅業有限公司等5家,生產的碳酸鈣、磁鐵礦、鉛鋅礦、高嶺土、膠合板、小木屋、蓮花茶、裝飾材料等產品銷往省內外,鰻魚乾出口日本。全鄉有小水電站8座,裝機總容量3800千瓦,年發電量580萬千瓦.時。

第四節 教育文化衛生

1991年,鎮內有縣辦初級中學(將樂三中)1所,在校生358名;國小8所,在校生1260名;幼稚園1所10個班,在園幼兒253名;教職工總數124名。1993年,省教委授予萬安中心國小省級"農村示範學校"稱號。1997年,鎮內初等義務教育通過省"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驗收。因生源減少,2003年,良坊村國小停辦。同年9月,萬安學區更名為萬安中心國小。2005年,福匡村國小停辦。當年,鎮內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生364名,教職工37名;國小6所,在校生533名,教職工79名;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79名,教職工8名。
1991年,鎮文化站有工作人員1名。1995年,高坊村老年人活動中心成立。傳統文體活動有民間音樂、民間舞蹈、萬安燈會等。籃球、桌球、羽毛球、田徑等體育競賽活動常年開展。 2004年,新建全民建身體育路徑場所,內有吊環等體育健身器材20件。2005年,鎮文化站有工作人員1名。
1991年,鎮廣播站有工作人員3名。1993年,萬安、高坊坊頭、寺許等行政村開通閉路電視及調頻廣播。1994年,閉路電視延伸到自然村,可以收看8套電視節目。1997年,實現村村通閉路電視。2001年,縣、鎮閉路電視聯網,可以收看35套電視節目。2005年,鎮廣播站有工作人員3名;全鎮電視覆蓋率95 %;固定電話用戶1659戶,電話入戶率66%,行動電話擁有量1600部,擁有率16%;家庭電腦40部。
1991年,萬安中心衛生院有醫護人員13名,床位15張。1995年,新建職工宿舍樓,建築面積835平方米。1996年,萬安中心衛生院獲國家衛生部授予的"愛嬰醫院"稱號。1998年,通過全國一級甲等衛生院評審。2000年,新建職工食堂,建築面積180平方米。2003年,實施農村醫療體制改革,實行全員聘用制。2005年,萬安中心衛生院有醫護人員18名,設門診、內、外、兒、婦產、五官、口腔、中醫、骨傷、痔瘡、理療、檢驗、B超、放射、心電圖等科(室)和住院部,有床位20張;村衛生所7個,均達到甲級衛生所標準。

第五節 鎮村建設

1991年後,鎮內地稅所、土地所、建設所、計畫生育辦公室、菸草站、工商所、郵政所、信用社、林業派出所等公共建築相繼新建,總建築面積8620平方米;先後建成暉安、下埂、高厝墩、橋頭、下瑤等五個住宅新區,總計287戶。並改造振興、萬壽、天安等三條商業街,街道總長1360米。全鎮有8個行政村進行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有寺許、坊頭、高坊、吳厝、地村、正溪等村建新村部。2000年,鄉村電網改造完成,生產生活用電實現城鄉同網同價,100%自然村用上電。2003年,萬安鎮列入省重點小城鎮規劃建設,將集鎮分為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形成橫向二街二路、縱向三街三路網路。2004-2005年,先後完成福匡、寺許、坊頭、良坊等村總計14.6公里的水泥路面鋪設,實現90%以上村通水泥路。2005年,全鎮公路通車總里程63公里,鎮駐地建成區面積60公頃。15年中,全鎮共新建住房989戶,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全鎮人均住房面積34平方米。自來水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全鎮100%人口飲用自來水。
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設萬安里.。明代境內有萬安上、下都和隆溪下都部分村。清沿明制,萬安寨(現萬安村)轄東西市、南北市、觀前市,屬萬安上都1圖。民國23年(1934年),設萬安聯保、轄7保,屬第三區署。民國28年,改制萬安鎮,轄九保。民國30年5月,改屬第二區署。民國34年11月,改為萬安鄉,轄11保。1950年,設萬安、坊頭、洄溪3鄉,屬第五區。次年11月,增設福匡鄉。1952年8月,增設良坊鄉,萬安鄉改為鎮。1954年12月,增設正溪鄉。1955年10月,屬萬安區。1958年10月,改制設萬安、坊頭、福匡等3個大隊,屬紅旗公社。次年9月,紅旗公社更名萬安公社,轄25個大隊。1961年10月,轄9個大隊。1966年,轄8個大隊。1984年9月,改制萬安鄉。10月改為鎮。1990年,轄8個村民委員會、65個村民小組。有1879戶、9955人,其中畲、苗、滿、彝等少數民族人口10人。
萬安鎮屬丘陵地帶,主要溪流安福口溪自西向南流穿全境,境內流程18公里。大陽峰海拔1431.9米。鎮所在地年均氣溫17.7℃,無霜期288天,年均降水量1726.3毫米。
鎮內主要礦藏有鎢錫銅鉍共生礦、高嶺土等。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289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8744萬元,農業總產值4154萬元。全鎮有耕地1.5萬畝,其中水田1.47萬畝。2004年糧食總產量6843噸,菸葉總產量11579擔,食用菌220萬袋,肉蛋奶產量743噸;萬安至坊頭村地段有目璜、小溪、大溪、老虎等4個段田連成一片,總計2900畝,占全鎮水田面積20%,稱為”小平原”。鎮內林業用地18.2萬畝,其中有林地15.39萬畝,森林覆蓋率71.1%,林木蓄積量72.69萬立方米,立竹量144.61萬根。正溪、寺許、福匡、等村用材林蓄積量均在10萬立方米以上。
新石器時代,萬安境內已有人類生息,現存遺址6處。太陽峰等處山勢雄峻壯觀。民國時期,這裡曾進行革命鬥爭。民國21年,劉伯堅率中國工農紅軍首次解放萬安,成立萬安區革命委員會,並組建農會、貧會團、工會、婦女會、赤衛軍、兒童團等。民國22年7月,何長工中國工農紅軍再次解放萬安鎮。8月,組建中共萬安區委。萬安、良坊、正溪、坊頭、高坊、寺許、福匡、吳厝地等村曾建立蘇維埃政權。吳厝地村現存1座紀念3位犧牲的紅軍戰士墓.
萬安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8702
4534
4168
家庭戶戶數
2267
家庭戶總人口(總)
8485
家庭戶男
4396
家庭戶女
4089
0-14歲(總)
2283
0-14歲男
1284
0-14歲女
999
15-64歲(總)
5811
15-64歲男
2961
15-64歲女
2850
65歲及以上(總)
608
65歲及以上男
289
65歲及以上女
31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784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