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劍彈

萬劍彈,又稱萬劍遙攻武器系統,是台灣軍方研製的一款機場壓制武器,被台軍稱為“萬劍彈”,寓意其“萬劍齊發、無堅不摧”的破壞效果。它所肩負的戰術任務,也折射了李、扁時代台軍的“攻勢防禦”戰略,2014年1月16日,在馬英九主持下,台軍正式展示了萬劍彈。 國民黨籍“立委”林郁方2014年9月2日指出,“中科院”研發的“萬劍彈”將從2015年開始量產,首批“萬劍遙攻武器系統”將於2016年撥交部隊服役。

基本介紹

  • 類型::對地子母彈
  • 首次試射::2006年4月
  • 服役時間::2016年
  • 長度::4米
  • 整體總重::1000公斤
  • 有效射程::220公里
  • 引信::延時引信
  • 發射平台::經國號戰機
簡介,研發歷程,研發背景,研發過程,經國號的升級,正式展示,結構性能,整體性能,動力系統,殺傷力,技術缺點,裝備狀況,

簡介

萬劍彈萬劍彈
萬劍彈是美國暗中協助台灣研製的代號為“萬劍計畫”的“機場遙控攻擊武器”,被台軍看作是“決戰境外”的標誌性武器之一,其所含子母彈可有效破壞敵方機場跑道,是十足的攻擊性武器,據稱可以達到“萬箭齊發、無堅不摧”的破壞效果。截至2014年,這是台灣軍方首次公布空射型遠距精確攻陸武器,也是台軍繼雷霆2000多管武器系統後,第二種成軍服役的大面積多彈頭武器系統撒布攻擊武器。該武器主要裝備IDF戰機部隊。

研發歷程

研發背景

作為機密項目,“萬劍彈”(2014年)缺乏任何可以證明研發過程的公開資料。但據知情人士披露,“萬劍彈”始於李登輝主政時代秘密立項的“萬劍計畫”。陳水扁上台後,在“攻勢防禦”、“境外決戰”戰略的影響下,對“萬劍彈”的研發更為積極。這一計畫的背景,是台當局評估認為,雖然彈道飛彈可能是解放軍對台動武的首波武器,但後續投入的航空兵力才是更大的威脅,“萬劍計畫”因此備受重視。
萬劍彈萬劍彈
據台灣科研人員透露,“萬劍彈”在研製過程中得到了美國軍方的暗中協助,美方向台灣提供了AGM-130、AGM-154以及AGM-158等武器的大量技術參數。因此,“萬劍彈”與美制飛彈在外形及作戰參數上十分相似。具有次彈頭攻擊特性,彈射及推間進方式與英、法合作生產的“風暴之影”(StormShadow)相同。

研發過程

在美國的幫助下,“萬劍彈”在20世紀初就完成了初步設計;2004年完成了對子系統和部件的測試,“萬劍彈”這個名詞在“立法院”首次公開;2006年4月,“萬劍彈”在“九鵬飛彈基地”試射成功;2008年7月,台灣網友首次拍到了IDF掛載“萬劍彈”進行飛行試驗的照片,顯示“萬劍彈”已經進入套用性發展階段;2012年,“立法院”要求“萬劍武器系統量產”應於2014年開始執行,並撥列189億元預算。

經國號的升級

經國號掛載萬劍彈經國號掛載萬劍彈
根據“萬劍計畫”,台軍擬用經國號戰機作為加掛及發射“萬劍彈”的武器平台。為此,台軍制定“翔升計畫”,專門對“經國”號戰機進行大規模升級與更新。台軍官員稱,該型戰機未來性能如何,直接關係到“萬劍彈”能否發揮先發制人的戰略打擊效果。
對“經國”號的升級始於2003年,整個計畫為期七年,預計耗資70億元新台幣,主要由台“中科院”與台灣航空工業開發公司共同承擔。具體做法就是增加“經國”號戰鬥機的內燃油量,增加續航能力,將機身腹部串列掛架上的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中距“天劍二型”飛彈改為滑軌發射,打破只能掛兩枚天劍二型飛彈的局限,達到增加飛彈掛載數目的目的;改進飛行操縱系統的相關軟體,使飛行員更容易操縱飛機以及武器系統;提高雷達的抗干擾能力;改進戰鬥航電系統;增加其空中加油能力;加裝整合性導航以及全球定位系統。“經國”號還計畫裝備數種已經開發成熟的飛彈,包括:用於擴大制海範圍的空射雄風二型空艦攻擊飛彈;能夠破壞敵方戰區雷達以及爭奪制空權的“天劍二型A”反輻射飛彈。
對於改進後“經國”號戰鬥機要達到的性能,台軍方不無誇耀地稱,改進後“經國”號戰鬥機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將大幅提高,完全可以在“戰時打擊大陸境內的軍事目標,遲滯大陸軍事行動”。

正式展示

台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台灣空軍2014年1月16日在台南舉行“翔展項目接機典禮”,由馬英九親自主持,主要展示台灣自行研發的“萬劍遠距精確攻擊武器系統”(防區外武器)。

結構性能

整體性能

萬劍彈萬劍彈
萬劍彈長度為4米,採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制導。該彈可以與美制AGM-154配套,裝載154枚BUL通用彈藥或六具BGU-108彈藥散布器或一枚BGU通用彈頭,若加裝推進系統,射程可超過220公里。
萬劍彈總重約1000千克,其戰鬥部的重量大概在450千克,包括數量約為120枚的子彈藥,子彈藥分為破片彈頭和成型裝藥,前者用於殺傷人員、破壞無防護目標和普通建築,後者用於打擊裝甲目標和破壞跑道。“萬劍彈”飛抵目標上空約40米高度拋撒子彈藥,子彈藥最大拋撒面積達60×1000平方米,裝備成型裝藥彈頭的子彈藥採用延時引信,鑽進跑道一定深度才爆炸。

動力系統

“萬劍彈”屬於第三代機場壓制武器,這類武器的代表包括瑞典的DWS-39、美國的AGM-154等。台灣的“萬劍彈”是其中唯一採用有動力設計的系統,主要原因是考慮到台海作戰環境的需要,滑翔式武器無法獲得足夠的安全攻擊距離。

殺傷力

萬劍彈可以一次撒播數百枚“子母彈”,並可根據不同需求設定引爆方式,有的一落地就引爆,可在最短時間內破壞機場跑道;有的有時間間隔,逐次引爆,短則十秒,長則數十分鐘,讓對方機場人員無法在最快時間內修復跑道,延遲對方反擊時間。“萬劍彈”裝有微型電腦,能對目標的坐標進行自動修正,因此有軍事專家分析稱,該彈不僅具有超視距攻擊能力,而且還是一種“聰明飛彈”。
根據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資料,“萬劍遠距精確陸攻武器系統”定位為機場遠距遙控攻擊武器,強調“精確遠攻決勝境外”,訴求能於敵防空飛彈射程外遠距發射,破壞、癱瘓敵機場起降功能。
據台灣軍方人員稱,“萬劍彈”具有100到250公里射程,能於大陸防空飛彈射程以外遠距發射,並藉GPS衛星導航和慣性導引,續航飛行至軍用機場,破壞跑道阻滯敵機起降。IDF可在台灣海峽中線上空發射“萬劍彈”,可破壞福建、浙江、廣東等大陸東南沿海的一線軍用機場。

技術缺點

對於“萬劍計畫”及“萬劍彈”,台軍方多次鼓吹其“無堅不摧”。實際上,該型武器仍然存在著很大的漏洞,並不具備宣傳中所說的神話般的威力。
萬劍彈萬劍彈
1、萬劍彈不可能真正達到220公里有效飛行距離。
台灣媒體稱,研製中的“萬劍彈”設計飛行距離為220公里。但軍事分析認為,“萬劍彈”耗油量極大,要達到這樣的作戰距離,必須配備一個很大的油箱,另外還需要一個功率強勁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光這兩項就重達數百公斤。如果如台灣媒體所說,“萬劍彈”總重600公斤,那么剩下的幾百公斤有效載荷,根本就不具備太大的作戰價值。所以有軍事家認為,“萬劍彈”的有效射程只有70公里左右,與宣傳中的220公里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2、“經國”號載機的性能將限制“萬劍彈”破壞效果的發揮。
台軍方稱,“萬劍彈”飛行速度在0.7馬赫至1馬赫之間,如果對敵方機場等類似目標發動襲擊,“對方根本沒有反應及反擊時間”,從而阻滯敵方行動,取得戰略先機。的確,對此類飛彈進行反擊,在反應速度等方面存在相當大的困難。但是,根據台軍規劃,“萬劍彈”是由“經國”號戰機搭載發射的,而對此型戰機進行預警乃至反擊,則相對要容易得多。
3、打擊精度有限。
受限於系統整合問題,“萬劍彈”無法配備在性能更優的F-16戰機上,只能由巡航距離有限的IDF掛載。因此,即使是理論攻擊範圍,“萬劍彈”也只能威脅大陸東南沿海的一線機場,對於二線機場則力有未逮。“萬劍彈”採用中段慣性制導和末端GPS制導方式,但美國還未向台灣提供軍標GPS接收器,“萬劍彈”只能靠民用碼導航,打擊精度必然大受影響。
4、飛行距離長,實際突防能力受限。
“萬劍彈”飛向目標的航程將近一個小時,本身又不像美歐武器一樣有隱身設計,實際突防能力一般,現代化的自動高炮和低空防空飛彈對這類低空低速武器的攔截命中率極高。而要獲得最大攻擊效果,“萬劍彈”又必須沿著與跑道平行的特定方位飛入,也很容易在最後時刻遭遇密集攔截。因此,“萬劍彈”實戰中接近機場的難度相當大,連續數枚命中並癱瘓機場更是奢望。

裝備狀況

台軍方展示萬劍彈台軍方展示萬劍彈
該武器主要裝備IDF戰機部隊。台灣空軍台南443聯隊有71架IDF戰機完成“翔展一號”換裝計畫,2014年1月16日,馬英九到場檢閱IDF、F-16戰機空中分列式與地面部隊及裝備,典禮上台空軍還展示翔展戰機單機飛行性能。有台軍方人士宣稱,“萬劍”彈列裝後,台軍戰機可與其他戰機、電子戰系統和雄風2E型飛彈配合,只需要飛到海峽上空,就能以“萬劍”壓制大陸東南沿海的軍事目標。
國民黨籍“立委”林郁方2014年9月2日指出,“中科院”研發的“萬劍彈”將從2015年開始量產,首批“萬劍遙攻武器系統”將於2016年撥交部隊服役。
“中央社”報導,IDF戰機配掛、由“中科院”自行研發的“萬劍彈聯合遙攻武器”與美軍現役AGM-154聯合遙攻武器(JSOW)相同,具有次彈頭攻擊特性,能於敵防空飛彈射程以外遠距發射,並藉GPS衛星導航導引,主要目的是破壞敵方機場跑道,阻滯敵機起降。
林郁方指出,“萬劍計畫”早在2010年上半年就已經通過“初期作戰測評”,但相關單位事前協調不足,使“國防部”原本要到2013年、甚至2014年才開始執行“萬劍彈”與“經國號MLU戰機”的系統整合,等整合完畢後才開始量產,使正式量產將因此延到2018年。
為避免出現“經國號”戰機出現“無彈可掛”的情形,林郁方於2010年12月在“立法院”提案要求“國防部”應修訂相關計畫,提前從2011年開始執行整合,使“萬劍武器系統”順利提前從2015年開始量產,比原計畫提前3年,還節省了約新台幣20億的“系統整合”預算。
林郁方指出,“萬劍遙攻武器系統”內裝有上百枚次彈頭,具遠距遙攻能力,除可用於破壞、癱瘓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機場跑道外,對部隊集結區、港口裝卸區、飛彈及雷達陣地等,都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將大幅提升空軍對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軍事目標執行“遠距制壓作戰”和“防空制壓作戰”的能量,使台軍戰機日後可在台灣海峽上空發動攻擊,不必再冒巨大的風險深入中國大陸。
林郁方也說,根據“國防部”的報告,光是在去年10月,空軍就已經有40架“經國號”戰機完成修改,可發射“萬劍遙攻武器系統”的能力;估計到2017年底,全部127架“經國號”戰機都將具備發射“萬劍遙攻武器系統”的能力。
林郁方表示,2015年“國防”預算受“人員維持費”大幅減少的影響,“軍事投資”較2014年增加118億元,使2015年編列了多項新興的武器採購計畫,包括台造“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台造“萬劍彈”、台造“紅雀戰鬥型無人飛行載具”、台造“紅隼反裝甲火箭”和美制的AAV-7兩棲突擊車等。這5項武器裝備總金額將近900億,光是2015年就編列超過40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