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拔河

萬人拔河

每逢元宵佳節傳統的扯繩活動,“萬人扯繩”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漢、回、藏民族,參加人數達八萬餘人,其場面之壯觀,令人讚嘆不已。在每年農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晚上舉行,每晚三局,三晚九局。賽前各自將繩綑紮成頭連、二連、三連、連尾(俗稱雙飛燕),扯繩總長1808米,重約8噸。活動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人拔河
  • 出處:《 明太祖實錄 》
  • 扯繩總長:1808米,重約8噸
  • :約8噸
《 明太祖實錄 》記載:“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春正月,洮州(今臨潭)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計之,英軍至洮州舊城。英部將士之中多為江淮人”。唐封演《封氏聞見錄》云:“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此教戰。”這裡扯繩源於軍中“教戰”活動。當年,沐英將軍駐舊城期間,在當地以“牽鉤”(即拔河)為軍中遊戲,用以增強將士體力。後來明朝實行屯田戌邊,據《洮州廳志》記載“從征者,諸將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戌。”許多人落戶於洮州,扯繩之俗遂由軍中轉為民間,就是古之牽鉤在臨潭縣城一直留傳下來的歷史源淵。以至後來民眾把扯繩作為“以占年歲豐歉”(《洮州廳志》)的象徵,既鼓勵人們積極參與扯繩,也反映了各族民眾渴望豐衣足食,國泰民安,民族團結,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望。
據《洮州廳志》載:“其俗在西門外,以大麻繩挽作二股,長數十丈,另將小繩連掛於大繩之中,分上下兩股,兩鉤齊挽。少壯鹹牽繩首,極為扯之,老弱旁觀,鼓譟聲可撼岳,為上古牽鉤之遺俗。”那時扯的繩,是各戶捐來的麻繩,尚且“鼓譟聲可撼岳”,可見當時扯繩場面之壯觀………
臨潭縣城的“萬人扯繩”被列為縣內民眾性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它唱出古洮州各族民眾的共同心聲。尤其在近年來的元宵節,其規模之大,場面之壯觀,人數之眾多,更加呈現了亘古未有之盛況.1990年,北京十一屆亞運會期間,甘肅省體委將此項活動的電視紀錄片,呈送展出,得到了亞洲各國朋友的好評,新華社香港分社記者在《中國體育報》上發表了《巨龍流動鬧元宵——洮州萬人扯繩奇觀》的專題報導。來自甘南、臨夏、定西等地各族民眾,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從四面八方湧向臨潭縣城。午後,籌辦者把早已準備好的“繩”(主繩直徑16.5厘米的鋼纜繩)按舊俗擺放在十字街中央,由廣眾推薦之“少壯”擔任“連手”負責每局的勝負,並與對方聯結“龍頭”(即繩頭),賽前各自將繩綑紮成頭連、二連、三連、連尾(俗稱雙飛燕),扯繩總長1808米,重約8噸。比賽開始,參賽者一擁而上,迅速分成上下兩片,分挽繩的兩端,雙方連手將木楔子串在龍頭中央,以鳴炮為號,開始角逐,此時月華東升,皓月當空,霎時,爆竹聲、哨子聲、吶喊聲、音樂聲、觀眾的喝彩聲融為一體,山嶽為之震動,大河為之沸騰!此時此刻,參賽的各族民眾都沉浸在狂歡的氛圍中,一根繩,一條心,向各自的方向奮力拚搏,所有的人們忘記了往日的辛勞、疲憊、憂愁、煩惱,充分體現了大西北人的粗獷、豪放與執著,那繩如巨龍流動、蛟龍出水,忽上忽下,或動或靜,相爭相持,氣勢為虹。真乃“人心齊、泰山移”!
臨潭縣城元宵節“萬人拔河”活動在參賽人數,扯繩的重量、直徑、長度上不僅是歷史之最,也堪稱世界之最,已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