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氏宗祠

華氏宗祠

華氏宗祠位於安徽省潛山縣後沖鄉,祠堂是中國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華家祠堂原有華氏子孫修建,氣勢宏偉,為宮殿式的古建築。乾隆為表彰華氏子孫孝義,曾賜御匾《忠孝義和》。祠堂內古蹟眾多,外三進,里七進,東西有廂房,古樓、古塔、青石橋、參天古樹,宗祠大門高大威武,門前石鼓似斗,宗祠門前路面寬4米有餘,用鵝卵石鋪砌而成,兩旁民宅祠堂,店鋪櫛比相聯,曲直有致,彎凸自然,所有建築修龍雕鳳,美不勝收。祠堂設計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氏宗祠
  • 位置:皖潛山縣後沖鄉
  • 又名:·華家祠堂
  • 歷史名人:華 胥(華胥氏,人文共祖)
華氏宗祠由來,華氏淵源淺說,姓氏來源,歷代名人,分布地區,各地華氏祠堂,華孝子祠,華家祠堂,

華氏宗祠由來

華氏宗祠又名“華家祠堂”,在中國電子地圖上明確標有“華家祠堂後沖”。可惜在文革期間,由於種種歷史原因,華家宗祠毀於一旦,如今當地華氏子孫為緬懷先人、激勵後人,正在積極重建和修復華氏宗祠。

華氏淵源淺說

姓,是指一個氏族的號,如姬、姜、子等等;平民和奴隸無姓。氏,是指姓的分支。戰國以後,以氏為姓,氏姓混同,漢代通稱為姓。
華氏有兩個來源, 一出自夏禹的姒姓(大禹,姓姒, 號文命, 生於公元前2277年,卒於公元前2213年,享年64歲。)。另一則出自殷湯的子姓(除了華姓,源於子姓的還有向、樂、魚氏)。
姒姓與子姓的祖先同是4400多年前的顓頊帝高陽氏(顓頊,公元前2513――2435年。傳說中的五帝之一。黃帝之孫,年十歲,佐少昊,二十即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子姓,是顓頊的兒子契所立。姒姓,是顓頊的孫子夏禹所立。因為顓頊是黃帝的孫子,所以華氏祖先的淵源可以上溯到黃帝軒轅氏。
姒姓之華氏,夏朝便已出現,距今約有4100多年了。《姓氏考略》記載:“夏仲康封觀於西嶽,曰華氏。”西嶽,就是五嶽之一的華山。
子姓之華氏,是春秋時代宋國的名門世族。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宋戴公子考父說食采於華,因氏焉。華督、華元、華定、華亥,並為宋卿。”
《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出自子姓,宋戴公孫督,字華父,相宋公,因自立為華氏。”春秋之宋國,在今商丘(河南)到銅山(江蘇)一帶,是微子(商紂之後)受封以奉湯祀之地。殷湯是子姓,宋戴公之孫華督自然就是子姓了。

姓氏來源

華姓分支較多, 並非只有一個來源。明確可考的分支有三支:一支出自夏禹的姒姓,一支出自殷湯的子姓。還有一支則出自後唐的李姓。 姒姓與子姓的祖先同出一源,即4400多年以前的顓頊帝高陽氏。子姓是顓頊的兒子契所建立。姒姓是顓頊的孫子夏禹的後代所建立。
源自姒姓的華姓,早在夏朝的第四個天子仲康之時便已出現。當時,距離現在約為4100多年。《姓氏考略》記載:“夏仲康封觀於西嶽,曰華氏”。西嶽指的是陝西境內的華山,所以仲康的子孫自此就以“華”為姓氏了。不過,也有人懷疑當時的華山是否已有西嶽的封號,所以認為,是華氏之得姓在前,華山之得名則在後。究竟是誰在前誰在後姑且不管,華姓與華山有一定的淵源,是無人否認的。
源自子姓的一支華姓,則有具體的資料可考。《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宋戴公子考父說食采於華,因氏焉,華督、華元、華定、華亥,並為宋卿” 。可見,這一支華姓是因地得姓,在春秋時代的宋國是一個顯赫的家族,家族中很多人是宋國的公卿。華姓源自宋國已經是不爭之論。不過,哪一個人開始以華為姓卻有不同的看法。《古今姓氏書辨證》認為:正考父的兒子華督是第一個以華為姓的人。該書記載:華姓“出自子姓,宋戴公孫督,字華父,相宋公,因自立為華氏”。 宋國是由周武王封給微子(商紂之後代),以奉湯祀的。殷湯是子姓,正考父和華督都是湯的後代,華姓自然也就源於子姓了。當時的宋國,大致擁有現今河南省商丘縣以東,到江蘇省銅山縣以西的一片地方。因此,華姓人的最早發源之處,應該也在這兒,後來才逐漸繁衍到其他的地方。
關於第三支華姓,乃五代唐莊宗之後,莊宗因寵幸伶人而身死國滅,幸有遺子諱景宏,字道原,河南均州人氏,周顯德年間命鎮華山,遷西安太守,封梁英侯,賜西安郡,子孫遂以華為氏。可見,這支華姓才是真正得姓自華山。
此外,清代愛新覺羅氏豫親王,後人有改姓華者。
四、郡望堂號:
漢置武陵郡,現湖南省常德市。 據《廣韻》記載:宋正考父食邑於華,後以為氏。望出武陵、平原、沛國。 西安郡,乃後周皇帝所賜。 今陝西西安。

歷代名人

華 胥——傳說中伏羲的母親
華 佗——名敷,字元化。漢未沛國樵人。精於方藥、針灸及外科手術。又仿效虎、鹿、熊、猿、鳥的動態創為“五禽戲”,用以鍛鍊身體。年且百歲,猶有壯容。曹操聞而召之,使常在左右。操若頭風每發,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愈。後 操病重,使忙專視,倫遲遲不肯奉召。操怒,使人收送佗入獄考死,佗臨死,出一卷書與獄吏說:“此可活人”。吏怕犯法不敢受, 舉火燒之,忙之醫術遂不傳。
華 歆——(157-231)魏國大臣。字子魚,平原高唐人。文帝時封安樂鄉侯,明帝時任太尉,封博平侯。
華 表——(204-275)西晉平原高唐人,字偉容。華歆子。弱冠仕魏散騎典台北時間郎,累遷尚書,封觀陽伯。晉武帝泰始中,拜太子少傅,累遷太常卿、太中大夫。以老病乞骸骨。清澹退靜,以苦節垂名。卒謚康。
華 嶠——(?-293)西晉史學家,平原高唐(今山東高唐)人。歷任散騎常侍,典中書著作。領國子祭酒,至侍中,因不滿《東觀漢記》,乃撰《後漢書》97卷,文質事核,有司馬遷、班固之風。永嘉亂後,書散失。
華 礱——(1068-1137)河南均州人,字孟清,五代唐莊宗七世孫,北宋元佑辛未進士,宣和末官至宦章閣侍制,時徽欽二帝蒙塵,遂投筆從戎,屢挺銳兵以卻敵眾,高宗南渡浙時居帝左翼,官至河北兵馬天下都元帥,左翼紫金光祿大夫。本欲與宗澤聯勢破虜,奈何宗公卒,而汪伯彥,黃潛善禍國,知大事已去,克復神州已不可能,遂因以疾請老,卒於家。高宗聞訃大悼,敕葬會稽蟠龍山。二子茝,蘭,皆授駕前指揮使。
華 佐——(1200——1254)諱良奇,字虞廷,浙江義烏人,華礱七世孫,宋寧宗嘉定癸未進士,官至上柱國紫金光祿大。
華 察——(1497-1574)字子潛,號鴻山,生於無錫縣隆亭(今東亭鎮)。少時聰穎,12歲能作詩文。嘉靖五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先後任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員外郎中、翰林院修撰、掌院學士、東宮侍讀,奉旨主持應天府(今南京)鄉試,嘉靖十八年出使朝鮮,嘉靖二十四年棄官回家。以後他常到惠山參加碧山吟社的活動,與一班文士詩酒唱和,以不欺天、不欺君、不欺親、不欺友、不欺民的“五不欺”自慰。費巨資在隆亭造了一座豪華住宅,“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侯門王府嘆壯麗不如”,因而民間有“華太師造龍庭”的傳說。
華秋苹——(1785-1858),名文彬,字伯雅,別號借雲館主人,清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生,無錫縣盪口鎮人。他自幼酷愛金石篆刻,苦練達20餘年,作品有漢代刻玉風格,蒼勁秀美。著有詩詞集《詩草》、《詞草》行世,他擅彈古琴,尤精琵琶,喜唱崑曲,編輯《琵琶譜》3卷,是我國第一部正式刊行的琵琶曲譜集。他擅長草篆,以及於人物、花鳥繪畫,還旁通醫理,專長喉科,曾與弟文械、文桂合著《喉科秘書》4種,當時流傳甚廣。
華蘅芳——(1833-1902),字若汀,清朝江蘇金匿(今無錫)人。機械工程專家、數學家。中國早期掌握和傳播近代科技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徐壽等人試製成中國第一艘實用的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輪船,主持製成硝酸和氫氣球。在數學研究領域,取得了開方術、積較術、數根術等方面的成就,翻譯了多種近代科技書籍,較早地將近代礦物學、生物進化論、機率論等介紹到中國。為中國科技的近代化作出了貢獻。
華世芳——華蘅芳之弟,字若溪,生於清鹹豐四年。年輕時即喜讀家中收藏的大量數學書籍。25歲時為華蘅芳與博蘭雅合譯的《代數難題解》作校核。光緒十年撰寫了《近代 疇人著述記》,第二年又出版了《恆河沙館算草》。光緒二十年任湖北武昌自強學堂數學教習。光緒二十二年主講常州龍城書院和江陰南箐書院。光緒三十一年任上海南洋公學總教習,旋又任北京商部高等實業學堂教員。因積勞成疾,病逝於學舍。
華 璂——女,字圖珊,別號迦俊館主,生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無錫縣盪口鎮人。父親華荻秋是頗有名望的山水畫家。她自幼喜愛書畫和刺繡。與安徽籍金石家張守彝結為伉儷。民國元年(1912年),華璂夫婦在上海開辦刺繡傳習所。民國4年,她所繡《蹲在稻草堆的公雞》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牌獎。她的風景繡大都以西洋水粉畫、油畫為稿本,不但在內容上引進了現代繪畫的寫實風格,在刺繡針法上亦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和突破。民國2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華璂與人合著的《刺繡術》一書,10年內共再版3次。
華彥鈞——(1893-1950)現代同間音樂家,小名阿炳,後因雙目失明,人稱“瞎子阿炳”。江蘇吳錫人。做過道士和吹鼓手,後淪落為流浪藝人。傳譜有二胡曲《聽松》,《二泉映月》,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名作。
華繹之——(1893-1956),以字行,無錫縣盪口鎮人。無錫著名實業家華鴻模的孫子,繼承祖產之後,在無錫城中開辦多處實業。民國10年在上海創辦華繹之蜜蠟公司,中國科學養蜂業由此始,他因而被譽為“養蜂大王”。同時在無錫創立華氏農場,購買現代農業設備,培育良種水果、禽畜。在從事實業的同時,他還熱心於家鄉教育事業。興建鴻模藏書樓,創辦鵝湖中學。年近40歲時,又潛心於書法,字學顏真卿,頗具功力,自成一家。
華鳳翔——(1897-1984) 天津人。字毅如。清華大學畢業。留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密執根大學。1925年回國,歷任唐山交通大學教授,中央筧橋飛機製造工程師等職。1949年11月,在香港參與組織和發動中國、中央航空公司起義。後任中國民航局機務總工程師、科研所副所長,民航總局顧問。為第二至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病逝於北京。
華 山——(1910-1971),原名華芷蓀。出生於無錫縣張涇橋,自幼酷愛文學,為九三學社無錫分社第一任宣傳部長,任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不久轉至該校歷史系執教。開宋史課程,編寫《宋遼金史講義》,凝聚了半生心血完成《宋史稿》,但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抑鬱而終。
華羅庚——(1910- )當代數學家,江蘇金壇人。1946年任美國普林士頓大學客籍教授。1950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數學學會理事長。他喜歡寫詩詞,在《治學》中提出了“妙算還算拙中來”,“一分辛苦一分才”的觀點。
華應申——(1911-1981),原名遺曾,筆名革索,清宣統三年八月十五日生,無錫縣石埭橋華四房人。早年在上海積極參加左翼文化活動,發起組織文藝團體——海燕文藝社,後參加並領導進步出版工作,以中國出版社和新知書店兩家名義出版發行了大量的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和抗日救亡書刊。1949年初,奉調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任出版委員會委員、出版總署出版局副局長、發行事業管理局局長等職,1961年調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局局長,“文化大革命”後任國家文物管理局副局長。
華君武——1915年生,中國美協顧問,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秘書長。主要創作政治和社會諷刺漫畫,出版多種漫畫集,著名的“三毛”形象就出自他手。
華錫均——江蘇無錫人。台灣空軍軍官學校畢業,獲美國普渡大學航空工程碩士、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台灣戰鬥飛行員15年,1969年起,歷任台灣航空工業發展中心飛機設計室主任、中心副主任兼航空研究院院長,台灣國防部中山科學院副院長兼航空工業發展中心主任,台灣空軍二級上將,台灣總統府國策顧問。
華中一——江蘇無錫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歷任第四機械工業部第十二研究所工程師,復旦大學物理三系副系主任、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物理系主任、副校長、校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真空學會理事長,中國真空與表面儀器學會理事長,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國際真空科學技術與套用協會(IUVSRA)執行委員。為我國真空工業、電子工業作出了貢獻,曾獲國家科委多次獎勵。1988年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列入《世界有成就領袖錄》。l986年美國巴爾的摩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

分布地區

古時:湖南武陵郡,山東平原郡,安徽沛國
現今:江蘇無錫、安徽安慶、廣東南雄、山東即墨、湖北麻城、廣西河池、江西贛州等地。

各地華氏祠堂

華孝子祠

華孝子祠位於惠山東麓觀泉街巷口,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無錫華氏的祖祠,現內部已修繕開放。
華孝子祠祀主華寶(?-481),東晉無錫人。家住惠山之麓,南齊建元三年(481年),高帝蕭道成賜予“孝子”額。其事跡見《南齊書.華寶傳》。華寶晚年過繼弟弟華寬的幼子為嗣。北宋時,華氏後裔徙居河南開封,靖康之變後回歸無錫,此後逐漸成名門望族,代有人出。例如:元至正二年(1342)元順帝旌表門閭的節婦華陳氏之子華幼武,工詩,所著《黃楊集》,其寫本在明弘治間,蘇州祝枝山、文徵明、唐伯虎、都穆等均作題跋。又如:明嘉靖間侍讀學士華察、明末忠臣華允誠,清中晚期著名音樂家華秋苹,清季著名數學家華蘅芳、華世芳兄弟,民國時民族工商業家華繹之、民族音樂家華彥鈞(瞎子阿炳)等。
華寶祠之設,始於南齊建元三年“邑人即所居立祠祀焉”,即將華寶的故居改作祭祀他的祠堂。該祠在唐宋時曾三次重建。該祠址後改為祭祀湛挺、李紳、陸羽的“三賢祠”,元進士高明《華孝子故址記》述此甚詳。因該緣故,元至治年間(1321-1323),華奇五“始於二泉之東偏,建祠以祀孝祖”,趙孟頫題匾。明清時,遷建的華祠規模屢有擴大,然祠址相對穩定在二泉庭院東偏,即今址。華孝子祠是始建最早,現存建築最早的惠山祠堂。其大體經過為:
明景泰六年(1455),華氏子孫修復元代遷建的華孝子祠。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八月二十五日,華守正倡建的“孝祖享堂”竣工,有華寶木主,按唐例塑華寶童髻長須銅像;同年,開鑿承澤池並架溯源橋,並建門頭、碑亭(四麵坊故址)。弘治癸亥年(1503),華守吉“議大新祠宇”,承諾捐田500畝作為祠產。第二年,因華守吉已歿於任所,由其子實現該遺願,完成大修及捐祭田事宜;並建成志樓,貯放祭器,後又在承澤池與門頭之間建永錫堂。嘉靖四十二年(1563),華守吉曾孫華察對該祠宇作過修葺。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建“竹葉瑪瑙盤陀石”門頭。第二年(1748),又於碑亭故址建四麵坊。建國後,華祠於1957年列為市級文保單位,2006年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家祠堂

(正在修繕中)
華家祠堂即本文第一章所述宗祠,現當地華氏子孫正在積極修繕重建中,希望華氏子孫鼎立協助,讓華氏宗祠重現輝煌!有意協助者可通過百度訊息聯繫本人。
(1)華氏建祠理事會章程
第一條本理事會為民間組織,隸屬華氏宗親聯誼會。職責為重建華氏宗祠服務。宗祠地址為安徽潛山後沖華氏宗祠原址。
第二條本理事會擁護黨和政府領導,反對封建迷信和宗派主義,加強宗親聯誼,傳承祖先美德,弘揚民族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為宗旨。
第三條根據地域.譜系等原則協商產生理事會,在理事會的基礎上選顧問組.常務理事組.理事成員組,負責日常工作。
第四條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不定期召開會議,會議由會長或副會長主持召開。
第五條顧問組是理事會的領導機構,統攬全局,指導監督常務組工作。確保檢祠工作正常運轉。
第六條修建祠堂資金由理事會籌款。款項來源由華氏子嗣捐集。
第七條華氏子嗣,不分年齡.性別,均為捐款義務人。堅持自願原則.
第八條理事會設立專用賬戶,由專人管理。款項使用由理事會提議,並召開理事會討論決定。
第九條理事會負責重建事務,重建地址.建築造型.規模,由理事會提議.公示,徵求意見落實。
第十條歷史會工作細則及辦公場所,祠堂建成後管理等另行規定。本章程自理事會代表大會通過之日起實行。
(2)常務組人員分工
常務組下設內事組.外事組.財務組.基建組
(一)內事組由華心法.華中仛.華傑來.華蔣余組成,負責召開會議籌備,檔案管理,來人接待幾辦事處的內勤工作。
(二)外事組由華景春.華餘江.華心法.華蔣余組成,負責對外聯絡,承辦建宗祠的相關手續。
(三)財務組由華從林.華中余.華中朝組成,負責管理資金收支工作。
(四)基建組由華心法.華景春.華中朝.華中余組成,負責工程設計招標.工程監理等基建工作。
(3)華氏建祠理事會名單顧 問 組: 華金全 華心德 華德貴 華德林 華直富 華文亮 華明傑 華王印
會 長: 待 定
副 會 長: 華從林 華心法 華餘江 華景春
常務 理 事: 華中鐸 華傑來 華中余 華中朝 華蔣余 華德文 華德喜 華君武 華高紅 華熙平 華學明 華的席
華德周 華正印 (桐城)
理事 成 員:(排名不分先後)
華君武 華心全 華余和 華從和 華和應 華高宏 華心來 華心建 華重意 華德明(馬石)
華德布 華來傑 華國勝 華心庭 華合松 華 中(周咀)華德文(懷寧) 華德明(西嶺)
華德龍(水貴) 華 凱 華國勝(桐城)華四春 華中林(青陽)華長庚 華心平(舒城)
華大林 華從舟 華葉來 華國興 華雙金 華德三 華和宏 華春來 華儲印 華中平(普小)
華兆發 華諍青 華中朝(申灣)華心祥(西嶺)華和平(楊莊)華海林(菜畈)
華心和(桐城)華心東(官莊)華心福(槎水)華余和 華心慰 華中明(貴池)
(4)華氏建祠工作制度及財務管理制度
為確保華氏建祠工作有序進行,及管好用好建祠集資,特制定以下工作和財務制度:
(一) .職責
1.顧問組負責重大問題決策權,調整常務組不稱職人員罷免的決定權。
2.常務組負責建祠續譜日常性工作。
3.理事成員聽從場常務組安排。
(二).所有工作人員辦事必須公道正派,無私奉獻,敬祖敬業,盡職盡責。
(三).工作成員在開會和下鄉工作時禁止飲酒玩牌。
(四).所有成員本著擴收節支的原則,不準浪費.挪用公款。
(五).常務組每月向顧問組匯報工作,年終在理事大會做工作總結。
(六).所有人員必須在理事大會簽訂承諾書。
(七).財務組由審批員華從林.會計華中余.出納華中朝組成。
1.審批員管理資金使用,負責資金審批功作。200元以上必須經常務組研究決定。
2.會計負責記帳,做到月結季清,張榜公布資金情況,不定期向理事會匯報資金使用情況。
3.出納負責經辦資金收支工作,收入現金及時入戶,禁止未批先支。
(八).一切資金存在當地信用社設立專用賬戶。
(九).財務人員不得擅自挪用資金,收支票據齊全,有經辦人.證明人簽字。
(十).收集資金必須出具統一收款憑證,不的使用其它票據或白條收款,現金及時繳入專戶。
(十一).所有資金做到專款專用,陽光操作,接受華氏宗親的查詢監督。
七、華氏譜系正在續修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