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家嶺

華家嶺

華家嶺鄉位於甘肅省通渭縣西北部,西鄰安定區,北靠會寧縣,南接馬營鎮,東接北城鄉、義崗鎮。境內溝谷縱橫,嶺梁交錯,屬二陰溫寒山區,最高海拔2445米,年平均氣溫3.4℃,無霜期80天,平均年降雨量500㎜。全鄉總土地面積157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93602畝,其中梯田面積48500畝,占總耕地面積71.4%;林草地48861畝,林草覆蓋率為20.7%。全鄉人口為1787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華家嶺
  • 外文名稱:Huajialing
  • 別名:華嶺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甘肅定西
  • 政府駐地:新站
  • 電話區號:0932
  • 郵政區碼:743305
  • 地理位置:通渭西北,西鄰安定,北靠會寧,南接馬營,東接北城、義崗。
  • 方言:隴東方言
  • 氣候條件:二陰溫寒山區
自然資源,風力資源,氣候類型,開發建設,發展現狀,項目進展,教育情況,華家嶺阻擊戰,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風力資源

據華家嶺氣象站提供的60年風力資料顯示,該地區全年可利用有效風速時間大於6000小時,10米高測風塔測得年平均風速達4.9m/s,全年最大極限風速小於30m/s,最小風速均大於3.5m/s,據甘肅匯能新能源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於2005年9月在活馬灘村建測風塔測量,2005年10月份月平均風速達5.2m/s(20米高層月平均風速為5.3m/s),風速年際、年內變化都較小,對風能利用極為有利。
華家嶺華家嶺

氣候類型

由於華家嶺地處西北內陸,屬大陸性很強的溫帶季風氣候,在每年冬春季節風力最強,風能資源豐富地區最大風力可達7-8級,最大風速可達30m/s,但境內無颱風,最大風速也遠小於對風力發電機葉片產生破壞的風速;年平均氣溫在4—14℃之間,除了少數海拔很高的山地和冬季極限氣溫低於-25℃外,境內其他各地冬季氣溫均不低於-25℃,夏季氣溫不超過37℃(室外不超過43℃)。風電場址適合於風力發電機組全年運行。

開發建設

華家嶺山頂風電場場址的地質構造為礫石層,層厚超過10米,活馬灘村坡面斜度較緩,地域開闊,相隔500米即1里路可以分散修建風力發電機組,可用作風電場場址的面積約10多平方公里。這些地區均不屬野生動物保護區或候鳥栖息區,地下均無有價值礦產和有價值文物。
4、電網結構發達便於風電上網送出
華家嶺境內初選的風電場場址上網接入點都離場址不遠,有距離不超過35公里的330千伏或110千伏變電所和擴建間隔可接入風電場電力上網。
5、境內交通運輸便利
312國道沿華家嶺山樑南北走向,另外,西蘭公路貫穿境內,華雙公路、華兔公路在境內與西蘭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地面承載力都很強,因此兆瓦級的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均可十分便利地由鐵路轉經公路直接運至風電場內,無須拓寬加固沿途橋涵公路。
三、工作及規劃
2005年9月15日,甘肅匯能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在華家嶺鄉活馬灘村建成一座10米高的測風塔進行規劃編制前的有關數據及資料的測量和收集工作。第一期規劃將建設50颱風力發電機組,每台1200千瓦,每千瓦需投資8000元,總計投資4.8億元,並在2006年6月底動工建設。以後根據前期建設實際情況,分期進行建設,擴大建設規模。預計最終華家嶺地區總裝機容量可達約100兆瓦――150兆瓦,總投資達12億元。
四、華家嶺風力發電前景展望
華家嶺風力電廠若達產,將為定西市帶來以下三個方面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一是風力發電場雄偉的風力發電機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可以吸引大量的旅遊客人,為我市旅遊發展開闢一塊新的天地。二是這樣大的項目需要大量的生產、安裝、調試、維護、管理人員,可以造就大量就業機會。三是可為定西市財政收入增加稅源。同時,將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為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清潔能源。
定西市華家嶺活馬灘風電場址風能資源較為豐富,可利用面積達10多平方公里;交通運輸條件較方便;工程地質條件尚好;所發風電可順利輸送上網就地消化,距離約為35公里左右;該風場周圍100公里內未建大型水、火電及其他大型風電場,不存在競爭問題,因此華家嶺風電場場址有很好的開發價值。另外,據華家嶺的常年風況分析,活馬灘風電場的風況比相距不到6公里的華家嶺氣象站測的風速平均高0.9m/s,說明華家嶺的風況是隨地形及地理環境的變化而不同,並不是隨海拔的升高而增高,因此在華家嶺地區還有類似活馬灘風況的區域,所以在華家嶺開發建設更大的風電場前景看好。
華家嶺風電廠的開發將填補定西市沒有風力發電的空白,因距蘭州電力負荷中心僅170公里,也將平衡甘肅省規劃風電場的布局。

發展現狀

項目進展

華家嶺風力發電項目被列入甘肅省風電場工程規劃和甘肅省“十一五”風電場開發規劃之中。

教育情況

華家嶺初級中學,它的前身是“華家嶺學校”,創建於1965年,1968年增設國中部、高中部,改為九年制完中,1974年從“華家嶺學校”分出中學部,1980年撤消高中部,正式命名為“華家嶺初級中學”。
該校占地面積9532平方米,建築面積1977.8平方米,有藏書48冊,實驗室1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萬元。現任校長張琦,副校長白鈺,教育主任劉毅。學校現有教職工36人,其中本科學歷6人,專科學歷30人,現有學生312名。 該校從嚴治校,實行量化管理,致力於為當地農村經濟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已形成團結文明、勤奮進取的良好校風。近二十年來,辦學目的明確,辦學力量集中,學校從內部管理到教學方法進行了大膽革新,是教學質量輝煌發展的階段。

華家嶺阻擊戰

華家嶺阻擊戰是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地區大會師前後10多次戰鬥中最為艱苦、慘烈的一戰。
1936年10月,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陸續進入陝甘寧交界的廣大地區,即將實現勝利會師。不甘失敗的蔣介石緊急調集胡宗南等部約25萬餘人,企圖通過組織“通渭會戰”將紅軍主力部隊壓制於黃河東、西兩岸一舉“殲滅”。
為了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陰謀,中共中央指示紅二、四方面軍揮師北上,向靜寧、通渭、會寧集結,國民黨第3軍王均部、第37軍毛炳文部也緊追而來。
位於甘肅省通渭縣和會寧縣之間的華家嶺,當時是“西蘭”(西安至蘭州)公路的必經之地,敵人企圖在這一帶控制紅軍北上、西進,而紅軍要粉碎其陰謀就必須禦敵於西蘭公路以南。
10月20日,紅四方面軍總部命令擔負後衛任務的紅5軍在華家嶺地區設伏阻擊敵人。此時,紅一、四方面軍先遣部隊已在會寧會師。在勝利會師訊息的鼓舞下,紅5軍官兵鬥志旺盛、士氣高昂,連夜構築了野戰工事。
10月22日,四方面軍主力已全部離開通渭進入會寧縣境。已追至下馬營鎮的敵37軍9個團自恃人多勢眾、裝備精良,排著4路縱隊氣焰囂張地沿公路向華家嶺撲來。
紅5軍軍長董振堂令紅37團在華家嶺南一帶阻擊敵人。一場空前激烈的阻擊戰在下馬營至華家嶺20多公里的山樑和溝壑間打響了。
當敵人進入伏擊圈後,埋伏在華家嶺公路兩側山頭上的紅37團立即發起攻擊,子彈雨點般地射向敵群。敵人驚慌失措,倉促應戰。一聲衝鋒號響,全團指戰員衝出戰壕撲向敵陣,頓時殺聲震天,敵屍遍野,30多名未來及逃命的敵人被俘。短短30多分鐘,一場伏擊戰就乾淨利落地結束了。
敵軍原以為紅軍經過長途跋涉不堪一擊,沒想到戰鬥力如此強盛,受挫後變得警覺起來。午後,敵人先用迫擊炮轟擊紅37團陣地,隨後以整營、整團的兵力集中衝鋒。紅5軍37團與39、43、45團輪番上陣,阻擊9倍於己並有7架飛機配合的敵人。紅37團團長李連祥指揮部隊搶先占領了雙墩梁、回回灣、孫家梁等高地。敵派出6架飛機在雙墩梁、回回灣一帶輪番轟炸,沖天的沙石,滾滾的濃煙籠罩在華家嶺上空。就這樣,在華家嶺公路兩側,紅軍與數倍於己的敵人整整鏖戰一天。37團邊打邊撤、傷亡嚴重,戰鬥進行得非常激烈。
10月23日,敵第3、37軍在猛烈炮火的配合下,全力向華家嶺的紅5軍陣地發起總攻。紅5軍第39、43、45團分別占據周圍山頭有利地形,接連打退了敵軍的5次衝鋒。敵見正面進攻不能奏效,便調來7架飛機助戰。紅軍的作戰工事都在光山禿嶺上,沒有樹木遮擋,敵機的輪番轟炸和俯衝掃射使紅軍傷亡劇增,副軍長羅南輝不幸被炸彈擊中壯烈犧牲。當紅37團趕到大墩梁時,紅39、43、45團已經傷亡慘重。
敵軍在飛機的支援下又接連組織衝鋒。紅5軍各團雖組織了幾次反衝鋒,但未能有效打退敵人,只好沿杜家梁、毛牛川向會寧縣城方向撤退。敵機窮追不捨,輪番狂轟濫炸。敵軍乘勢蜂擁而來,將紅軍團團圍困在毛牛川。在“報仇!報仇!”的吶喊聲中,紅軍戰士個個像猛虎一樣躍入敵群,子彈打完了,就用刺刀、槍托、木棒與敵人進行殊死搏殺。經過持續兩天的血戰,紅5軍最終勝利完成了阻擊任務。
華家嶺戰鬥,紅軍給敵人以重創,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將紅軍消滅在西蘭公路以南的企圖,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紅軍的勝利會師,為紅軍西渡黃河、東進陝北贏得了時間,打開了通路。

地圖信息

地址:通渭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