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園村

目前有三個村,分別在不同的省。一個是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華園村,另一個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坂面鎮的華園村,還有一個在湖南省瀏陽市楊花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華園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
  • 面積:100公頃
  • 人口:4098人
簡介,基本概括,民俗文化,獨特風俗,生老習俗,飲茶禮俗,傳統節日,

簡介

華園村歸屬於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地處仙庵鎮西部,由華園、柯厝、塘邊組成東北與仙宅、錫溪為鄰,南面與周田仙家村交界,西部與寧寨村為鄰。全村面積約1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650畝,非耕地面積900畝,總戶數596戶,總人數4098人。屬純農業村,全村2009年經濟總收入1048萬元,人年均純收入2558元。 經濟狀況:以農為主、種植稻穀、番薯、花生等經濟作物。基礎設施方面:去年以來村修築村道路基2500米,水泥路面2000米,整修村排污水道300多米。
華園村國小學校華園村國小學校
中文名稱: 華園
人口: 4098
外文名稱: huayuan
方言: 潮汕話
別 名: 下園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行政區類別: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
車牌代碼: 粵V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潮汕
經度: 116° 18' 東
政府駐地: 惠來縣
緯度: 23° 02' 北
電話區號: 0663
海拔: 13 m
郵政區碼: 515222
面積: 1平方千米

基本概括

時間:台北時間(中國標準時間),UTC+8。

民俗文化

化藝術 七樣菜
在潮汕平原,正月初七吃七樣菜的習俗由來已久:每逢這天,人們將七種蔬菜放在一起烹調,取個好意頭,謂之能明目,並且財運亨通。這種風俗習慣最早可上溯到晉朝,晉議郎董勛《答問禮俗》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人日也稱“人勝節”。
七樣菜對哪七樣沒有具體規定,大多以潮汕所產的大菜、春菜、芥藍、厚荷等為主,數量的多少也無限制,可隨意。其實,人日吃七樣菜,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的,此時,春氣生,天寒漸暖,菜蔬逐漸多起來。食混合菜,能使腸胃適應季節轉變。
正月初七吃“七樣菜”,這一古老的中原習俗能在潮汕大地保留下來、歷久彌新,正在於它的好意頭。它使人們吃出了好心情,同時又寄託了人們期盼財運興旺、順風順水、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
景 屏
景屏或稱活景、藏景、美景屏。是一種廣場游展式造型藝術。以戲出場面為內容,人物由小童扮演,配以一定景物。真人(故叫活景)假景定格造型,構成一定主題的景觀。一個景觀叫一屏,游展時一屏或幾屏,由人力扛抬,新中國建立後改為板車或汽車運載。定格造型用鋼筋作支架,支架都通過景物隱藏起來,人物的手腳也多隱藏起來,以假造的展露在外,因而屏中人物似是站在或安坐在支撐力極小的器物(如橫簫之尾、樹枝之梢、或扁擔之端一類)之上。使觀眾感到表演者具有不可思議的能耐或似神仙般的超能,而產生奇特新鮮之感,這正是它魅力的所在。此項技術相傳始創於清嘉慶年間,至1987年有不斷改進,形象更加逼真。新中國建立後還有以現代戲為題材的景屏。游展時或配以鑼鼓八音,更具氣派,成為春節期間或盛大節日的拔尖節目。靖海鎮有張、林、曾三姓,以造景聞名,代代相傳。民國期間香港曾邀往展藝,博得中外人士稱奇讚賞。
民國初期,縣內有儒家樂社,又稱閒間、樂社,系能奏會彈之人,在工作之餘,組合彈奏。縣城有“怡情社”樂班。民國36年(1947)又創“陶情社”,為精通、喜愛潮樂者聚合的小團體,並起了積累、整理樂譜的作用。如《寒鴉戲水》、《昭君怨》、《十八板頭雙飛燕》、《二板連小八板》等本,至1987年已散失殆盡。類似縣城這種樂社,隆江、靖海、東隴等地都有。新中國建立後潮州音樂廣泛流行,各個鄉鎮及大的鄉村都有樂社。
方言歌
唱歌冊
潮州歌冊是一種以潮汕方言為表現形式的敘事長詩。廣大婦女喜歡唱歌冊和聽歌冊。唱歌冊時,依歌冊唱誦,歌聲悠揚悅耳,表達非常清晰。聽者邊作手頭工作,邊聽曲文。唱歌冊只憑唱者順口朗誦,七言、五言、淺白押韻,四名一韻,無樂伴奏。新中國建立前曾有刻版數百種歌冊,內容都是民間故事、歷史故事,情節離奇曲折,連線多本,是一種向廣大婦女傳播歷史知識、文化知識的好形式。頗有吸引力,為婦女所喜愛。
唱漁歌
漁歌內容反映漁民生活與生產。1958年神泉鎮業餘劇團曾整理漁歌多首,其中《歌唱新漁村》曾參加汕頭地區民歌匯唱
大鑼鼓
大鑼鼓,春節期間供遊行表演的文娛活動。除在本村表演外,還有進縣城或到鄰村穿街走巷表演,以示和睦親鄰。一隊大鑼鼓的組成可多達上百人,頭尾可擺1~2華里。前有大旗招展,後有鑼鼓鏗鏘,絲竹悠揚。
大鑼鼓演出時,隊前用一根青竹掛一幅紅幡,上帖金字“國泰民安”。接著是大旗隊,肩扛大旗,一隊數十人,多者上百人、徐徐前進。50年代以前多是男青年扛旗,以後多用女青年,身著時裝。80年代開始穿皮鞋、西裝短裙,戴烏晶眼鏡,肩扛約3米長的鑲邊錦旗,上帖四字組成的吉祥語。接著是以24面大鑼(有的多至32面),8付深鈸,10隻海螺為主的樂隊。隊員身穿同一式樣的顏色的服裝,頭扎英雄巾。接著又是擔炮囊與挑花籃的男女兒童,都作古裝小生、花旦化妝。用竹片纏紅綢的扁擔,擔起來搖搖晃晃,悠悠顫顫煞是優雅。最後是大鼓亭,後跟嗩吶隊及八音班,演員全部穿長衫戴禮帽,邊行邊演奏潮州音樂。鼎盛時,全縣有過200多班,一直傳到1987年,形式未改,但大旗與人的裝扮,有了更新。春節期間或隆重節日,多班匯集縣城或各圩鎮表演,附近村莊民眾都進城觀看,萬人空巷。
鰲 舞
方言稱舞鰲,鰲魚用竹、木、布扎形彩繪製成,長3尺,龍頭魚身。舞者手擎鰲魚揮舞。一班有5隻。在鑼鼓伴奏下,有追逐、穿花、跳徑、躍龍門、咬斗、喧春等動作。清末,惠城始組織舞鰲隊,民眾認為有吉祥、利市的兆頭。鰲魚生活在海底岩石間,屬珍貴魚類,谷認為幸運者才能捕撈到。故自古以來,民間喜用“鰲”定名。就有鰲頭村、鰲頭塔、鰲江之名稱。
獅 舞
方言稱舞虎獅。春節至元宵有舞獅習慣。舞獅隊多來自農村。獅頭為截底半球形,直徑與成人肩膀差不多,青面白眉或金眉,圓目(能轉動)方口(木製),額上有一“王”字,額頂至兩顎圍上一條褐黃色獸毛皮。獅身是一幅近丈的黃布,獅尾為一大簇流芳狀的紅麻絲。舞時,一人在前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尾,按鑼鼓節拍表演。動作神態有理毛、舔背、抓癢、瞌睡等。還有一種稱“高腳獅”,舞獅者肢踩高蹺,並增加一位戴面具的獅娘。舞獅後,有武術表演,多為南派的手拳、棍、叉、雙刀、雙鐧等真功夫。有的還表演縱身串火圈的驚險動作,多姿多彩,觀眾不斷鼓掌歡呼,為節目增添了歡樂氣氛。
方言稱舞龍。舞龍,始於清鹹豐年間。青山鄉的螃蟹村和葵潭鎮的長春村,有舞“雙龍搶寶”的節目。光緒年間,惠城鎮英內村開始組織舞龍隊,此後,每年春節期間都有舞龍。龍是用竹、木、布造形,彩繪製作,九節或十一節為一條龍,一鼓一鑼一鈸伴奏。動作有反肚、翻滾、跳龍門、追珠等。仿佛在波濤壯闊海里翻騰,活龍活現。夜間裝上蠟燭,龍眼熠熠發光。有的口吐星火,稱舞火龍。透過鞭炮爆響,硝煙瀰漫,龍如在雲霧中飛騰,五彩繽紛,極為壯觀。
英 歌 舞
英歌舞,相傳始於明朝中葉,表演形式與海豐、陸豐同類節目相似,故稱為“南下英歌”(南下,意即潮境之南)。一隊英歌大體分為剛健雄渾的扣棒為“前棚”;豐富多彩的戲曲片斷為“後柵”。集舞蹈、戲曲於一體。
英歌前棚,表演者化裝為梁山泊三十六天罡(有的加上七十二地煞)。畫上不同的臉譜,頭扎武士巾,一色武士打扮,其中前18人(或36人)雙手各執尺許木棒;後18人握手鼓執鼓棒。演出時,隨鑼鼓節奏,執木棒者,兩相扣擊,執手鼓者擊鼓。後棚與前棚相反,是輕柔美妙折子戲打扮。每一出折子戲一般2-3人,多是民眾喜聞樂見戲曲的片斷,為雙搖櫓、彈四板、打花鼓、十八摸等。
英歌舞出演時,前頭是一畫綢質紅幡,上寫班名。一化裝玩蛇少年引導英歌隊前進。接著是一對表演滑稽動作的男女,頭蓋像大燈籠一樣的頭罩,身著戲裝,手執一把破葵扇,嘻嘻鬧鬧,既加強喜劇氣氛,又為舞隊開道。三十六天罡後面是英歌鑼鼓。鼓師是整個英歌隊的指揮者,有的坐在鼓車上,有的把鼓掛於胸前,另有敲大鑼、打大鈸、欽仔、吹海螺者配合。扣英歌舞有多種變化,惠來縣多採用二拍一段連作,即“咚咚~鏘、咚咚~鏘”。節奏輕速,舞姿矯健快捷。舞隊所到,民眾自動列於兩旁欣賞。在廣場演出時,前棚扣棒者圍成一個圓圈坐下休息(以鼓棒作“凳子”),後棚演出折子戲。有時可演一兩個鐘頭,然後再整隊行進。英歌舞多在春節、元宵節表演,分布於惠城、隆江、神泉、靖海等地。

獨特風俗

打火醮”,盛行於明末清初至民國。此俗在潮汕地區唯惠來獨有。“打火醮”一次長達10餘天,固定在當年11月進行,但沒固定日。這期間,各地的親朋都雲集縣城參加盛會,各社頭請來潮汕各地的戲班,一連10天,每晚演出通宵達旦。街道兩旁鋪戶,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惠來“打火醮”由來已久。雍正十一年癸丑(1713)年,江西舉人裘曰菊到惠來任知縣,當時惠來背山面海,暴雨過後,滴水無存,屬火地,被稱為“水清龍骨現”,因此,他倡議逢丙年“打醮”,以禳除災祟。從此,逢丙年“打醮”的習俗便延續下來。

生老習俗

祈子
祈求得子的習俗與燈關係密切。“燈”,在潮語中與“丁”音。因此, 關於“燈”,人們從中不知寄託了多少希望,因為這是一家香火能否承繼 的問題。一個姑娘出嫁時,嫁妝少沒有人非議,但是,一盞嶄新的油燈卻是少不了。這盞 燈帶到婆家之後要放在床頭,意思是為婆家帶來了男丁。
生了男孩的人家,會在元宵夜舉行熱鬧非凡的“上燈”活動。在潮州,人們往往將燈掛到鳳棲路路口的鳳棲廟門口,然後,每晚抱著孩子到廟中,一方面往自己的燈籠里添點紅蠟燭,一方面接受四鄰的祝賀。還要在廟前懸八屏大“花燈”,後宮裡還掛著一隻彩鳳,並在供桌上擺了“花碗”。其實,以“燈”諧“丁”以祈求子的習俗,不僅是潮汕地區有,在其他地區也很多。
每年三月二十三,每逢媽祖聖誕這一天,潮汕鄉民都要到天妃廟去抬 天妃出遊。這時,那些結婚而未有子嗣的人最為踴躍。因為能為媽祖抬轎, 都意在求媽祖贈福賜子。而那些無能力為媽祖抬轎效勞的,就站在路旁, 等媽祖聖駕經過時,摸一摸媽祖轎,也算是沾了光。
在民間的習俗活動中,還有不少是將這一種期待得子的心理寄寓於民 俗活動方式中。像新娘出嫁時,除了備一盞油燈外,還得備些龍眼乾。龍 眼乾,潮汕人稱之為“桂圓”,除含有富貴圓滿的意義外,也含著早生貴 子的願望。那些在這一年結婚的人家,搓完了湯圓後,總會 將湯圓數一數,如果湯圓是單數,那么意味著生男孩;如果是雙數,則意 味生女孩。
保胎
婦女有了身孕,便有了許多禁忌,如忌動磚瓦土石、修葺房屋、拆窗、 砌灶等,唯恐觸動了胎神; 生產 婦女臨產時,必須請來接生婆。丈夫不能留在產房裡服侍妻子,要和全 家的男人一樣離開產房。有些人為了分娩順利,還會到廟宇里去祭拜“催 生娘娘”,保佑順產。
產婦產下嬰兒後,胎衣不能隨便丟,有的地方把胎衣埋在江濱沙灘, 據說埋得越深孩子的胃力越好。於是,產婦的娘家就必須準備雞蛋送到產婦家,為其補養。
坐臘、開葷
產婦在產後一個星期內,產房不能透風,這段日子叫做“坐臘”。到了 第七天(有的地方是第九天或十二天),舉行“開葷”儀式,產婦開始吃 肉、吃魚來滋養身體。同時,還要備辦禮物送給鄰里親朋,生男孩的送甜 麵條,生女孩的送用薯粉制的圓子,稱為“圓仔”。到了滿月,則必須備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親朋好友,叫做喝“滿月酒”。很多地方嬰兒出生第十二日這一天要為他洗澡,會在洗澡盤裡放入一顆像碗一般大的石頭,表示孩子將來膽子會大。
為使嬰兒順利長大,又有一系列民俗活動。有的人會購買耳環、腳鐲 給小孩子佩戴,據說這樣就可使小孩長壽。

飲茶禮俗

潮汕工夫茶,已成為當前研究潮汕文化項目之一。飲工夫茶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交際禮尚,因而產生了許多禮俗。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先尊后卑,先老後少”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喝茶是長輩的,用中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先客後主,司爐最末”。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後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後,這個司爐的,俗稱“櫃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強賓壓主,響杯檫盤”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喝茶皺眉,表示棄嫌”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現客人皺眉,就會認為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頭沖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主人沖茶時,頭沖必須沖後倒掉不可喝。因為裡面有雜質不宜喝飲,本地有“頭沖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換茶”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為“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後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本地民眾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係飲茶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無茶色”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沖之後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為“無茶色”。“無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無色還在沖,是對客人冷淡,不盡地主之誼;二是由於上一點引申對人不恭,辦事不認真,效果不顯著,欲有“某人無茶色”。
“茶三酒四禿桃二”本地人習慣於在茶盤上放三個杯,是由於俗語“茶三酒四禿桃二”而來,總認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須四人為伍,便於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風景遊玩就以二人為宜,二人便於統一意見,滿足遊興。

傳統節日

春 節
俗稱“正月頭”,指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共3天。正月初一稱“元旦”。傳說這一天是管全年的,所以迎接這一天的到來,人們非常虔誠。一要打掃房屋,貼上春聯。二要沐浴齋戒,沐浴在前一天晚上,齋戒在當天早上。三要守歲迎年。剛交子時,就要爭先放響第一聲鞭炮,稱“開門炮”熱烈歡迎新年到來。
春節主要活動是祝福,俗稱“拜年”。家裡是晚輩向長輩祝福,對外是到親友家拜年,要帶上禮品,主要是“大吉”(柑),送給對方尊長。對方一般是收兩個,回送兩個,互致敬意。80年代後,送“紅包”的多,送柑的就很少了。有打電話去祝福的。過去不準嫁出的女兒回家看見“過年燈”,而今風俗改變,在城鎮正月初一這一天,女兒、女婿成為各家的主要客人。
另一類的拜年活動是舞獅、舞龍、唱曲、吹嗩吶、搖錢樹,俗稱“鬧新正”,向主人家討賞錢。新中國建立後,確定正月頭為春節,放假3天,要求各地開展民間文化娛樂活動,討賞錢的就少了。
春節,各家都煮甜粥。初一早,每人都要先吃甜粥,祀祖後才吃早飯。這幾天,大人孩子都要穿新衣,三餐都要吃乾飯。乾飯要煮多點,留有“剩飯”,作“米谷吃不完”先兆。
開正以後,還有正月初七吃“七樣菜”風俗。
農曆正月十五夜稱“元宵”,又稱“上元節”。舊志載,元宵節的活動從正月十一日起至二月乃止,約為20天,相當熱鬧。
元宵節的活動有3個內容。
第一是“興燈”。上一年生男孩的人家要到祖祠和神廟裡去掛燈籠、彩燈。
第二是“看新娘”。元宵夜(多在正月十六夜),凡上一年裡娶的媳婦都要艷妝靚扮立於廳堂中讓里鄰觀看。廳堂中擺著方桌,上放茶點,新娘坐於桌後,中央由長輩一陪伴坐著。鄰里來時方起立,但不言語,只讓人細看。看者多屬青少年。此俗50年代起廢除。
第三是游神賽會。50年代後也大都停止舉行。
城鎮地方,元宵這一夜街巷都懸掛彩燈,俗稱燈節。兒童耍鯉魚燈、蛤婆燈,很是熱鬧。惠城東郊、北柵有木鞦韆,供人玩盪;還有燈謎。50年代後,木鞦韆停,燈謎較活躍。
據調查,石峻、後山等農村,則仍有木鞦韆活動。
有兩個“清明”:一個是三月初三古清明,踏青節;一個是農曆時序的清明節。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俗稱“過紙”。主要是清除墳前雜草,用紅油將墓碑字跡漆新,在墳頭掛上五色紙條,擺上祭品。祭品一般是糖餅,拜後分給掃墓的人作點心並將糖餅分給當地牧童。這一天由家人去掃墓的是近祖,遠祖掃墓一般由理事人負責訂期進行。
惠來習俗,掃墓並不限定清明一天。從清明日至三月底,都可以掃墓。子孫住居分散的,常選定三月里的一天出門,掃墓後並聚餐。
50年代後,惠城有由機關團體或學校師生到烈士陵園敬獻花圈的活動。80年代後,僑胞和港、澳、台同胞也常回鄉掃墓,紀念祖先。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稱端陽節,俗稱五月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水自殺,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一天定為節日。有賽龍舟、吃粽子風俗。賽龍舟含有救溺者的意思。赤洲渡口、龍江、惠城南柵池、東片西塘池和獅石湖曾溺人的地方都賽過龍舟。也有一些地方會在當天中午十二點到河裡游泳,俗稱“五時液”愚意洗掉身上一切雜疾,希望以後身體健康。粽子,用麻竹葉包糯米煮熟,稱為“粽球”。原為祭品,現已成為有獨特風味的小食。
這個節日,民間有許多殺蟲措施:一是用艾懸插門口或廳堂,女人則用嫩艾葉簪發,說是“辟邪”;用埔姜在家裡驅蠅驅蚊,唱驅蠅歌;二是讓小孩在這一天吃中藥“使君子”,驅蛔蟲;三是做梔粽、梔糅,據說吃了能健胃、清熱、消積;四是藥店在這一天要曬貴重藥材,讀書人要曬書籍,以防蟲蛀。這一天,可說是民間的殺蟲節。
俗稱“七月半”。棵品特殊,做“人仔棵”、“媳婦仔”,或叫“草棕頭”。
在這個月,各庵堂多舉行“盂蘭盆會”,俗稱“施孤”。有“高孤”、“暗孤”之分。“施高孤”較為隆重。搭上“孤棚”,即用木柱、木板搭成高棚(有的長几丈、十幾丈),上面陳列各種祭品,有麵包山(即用竹紮成高塔形,糊上紙,外面掛滿麵包)、棵山(即用竹紮成錐形,約一米高,糊上紙,外面貼上紅棵)、飯包、米糖方等等。主持庵寺則請來一班法師,設座禱祝。即用幾張方桌聯成大祭桌,主要法師披架裟、戴僧帽,高坐祭桌上念經,並用手演示各種動作,其餘法師坐在供桌兩邊,配以鼓樂,場面肅穆莊重。廣場上還祀著三尊彩紙糊成的高大神像,即大士聖王居中,兩旁為山神伯公。至下午四時左右,祭禮結束,焚燒紙禮(有金山、銀山),小孩子一哄而上將三尊神像砸爛,火化。之後,孤棚上將祭品收起來,向下面觀眾投擲,觀眾爭、搶,叫搶孤。有搶實物,如麵包、棵,有搶竹籤,憑竹籤可向主持者換飯包、糖方。至此結束,叫散孤。“施暗孤”則較簡單,即由各庵寺擇日(或定日)舉辦,老百姓各帶祭品紙禮拜祭,結束時紙禮焚化、祭品各自帶回。
從七月初一“開孤門”到七月底“關孤門”各庵寺輪流擇日舉辦。
俗稱“八月半”乙這天晚上,除了祀祖,就是拜月。月圓人圓,這個節日許多人是當團圓節看待的。夜來拜月,不論城鄉,都由婦女主持。在門前或庭院放一方桌,上供鮮果糕餅,紅燭大香,恭候“月娘”升上中天。過去還有少年築瓦塔煬火煨芋,以及“誑掃帚神”、“誑三姑”、“誑田師爺”等巫祝活動,80年代後已罕見。有些鄉鎮還在這一天開展集體賞月活動。即徵集古玩、文物,紮上彩棚陳列,婦女則藉此比賽做雅棵工藝。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為重陽節,即第二個草藥節。這天有特殊的活動--登高,有特殊的食物--燜草藥飯,食“糯米糟”(甜酒)。這個節設有祭祖。
謝 神
居民除了信天主教、基督教者外,大多有在農曆正月向神靈祈福許願,並在年尾酬謝神恩的習俗。
農曆10~12月中旬,每村每社每戶都擇吉日、備盛禮拜祭神靈。特別是整個村許願的,拜祭禮儀更為隆重。通常是演戲(包括皮影戲)、大鑼鼓、八音班、紙龍袍冠履、全豬全羊、大雅裸……特殊的祭禮有上刀梯、燒焰火,還有十年一祭的打火醮。擇要敘述如下。
第一、上刀梯
新中國建立前各個大鄉(5000人以上)多有此拜祭活動。即在晚造已收割的田埕上平整一片十多平方米的地基,上面鋪上由兩塊拼成的長約4米、寬2米、厚5米的硬木,再放上兩個特製的大龍船缶缽,每個直徑一米多,口下底上。缽上各豎起一根可以製作包帆船桅桿的大杉木,長約20米。再用麻繩將磨得明晃晃的刀的兩端縛在青竹片上,成一竹刀梯,寬約70公分,刀的間隔約20公分。然後將這竹刀梯固定在兩根大杉木上,每把刀都貼上神符,這樣刀梯就初具模型了。再用兩根大青竹(留竹尾)縛在刀梯頂端,並用麻繩縛成索梯狀,索梯四層,每層約0.5米。四周用長繩固定,並用木樁谷笪圍起來,只留一小門,這就是刀梯了。到了吉日,由同身(即神、人同身,巫師)拜祭。同身綠衣紅褲,頭扎紅巾,身背銅釘球,赤足,先在廟中拜祭,並表演各種動作,有護法點燃紙條,口念咒語在旁服侍。同身口中念念有詞,一會,即甩銅球開路,手持燃香,跑到刀梯下,將香咬在嘴裡,手攀足蹬,直上刀梯,在刀梯盡頭拜祭,將香插在備好的竹香爐中。表演動作後,又上索梯,鑽來鑽去,有的還在索梯上翻筋斗。這就是祭天。拜祭完畢,同身下刀梯回廟,算是完成一個程式。每天兩次,一直拜了三四天才結束。善眾圍觀的有時上萬人。
第二、燒焰火
這種活動是在特大的慶典上才舉辦的。惠來燒的焰火與外地的不同。此種焰火的單位稱棚,一棚中分若干鼎,就像一幕戲分成幾場一樣。首先需選一相當空曠的場地,中間豎上一根長木柱,上面掛著若干個長圓筒形的東西,好像捲起來的大草蓆。每筒叫一鼎。放燒的時間多選沒月黑夜晚10時左右。經各項拜祭活動結束後,由村中主持人點燃導火線,只見夜空中噴射出一串耀眼的火花。不久,一個圓筒接上火,唰的一聲擴展成一幅長方形的圖案。以閃爍的火線為線條,勾勒出各種各樣的形象。有的是一幢宏偉的洋樓,窗戶以一個嘩嘩轉動的“火風車”來表示,紅黃藍白綠,色彩斑斕,有的是一個農民在田間戽水,那表示水流的火花,隨著農民動作有節奏地噴射。有的是一個婦女在推磨挨豆腐,隨著那女人一伸一縮的手勢,表示豆漿的火花四處噴射。有魚躍,有鳥飛,有虎,有獅,這樣一鼎接一鼎的燒,每鼎5分鐘左右。最後的壓軸戲是放下一條火龍,頭、身、尾都在晃動,雙眼是極好看的小火風車。擺動一番之後,轟的一聲,一個火球從龍口電吐出來,那熠熠生輝的五彩火球直竄高空,照得四周透亮,人形俱可辨認。霎時火球墜落,龍吐珠至此演示完畢,整棚焰火算是燒完了,接著是成千上萬觀眾的歡呼喝彩聲,與主持人放鞭炮的畢畢剝剝的聲音。
第三、打火醮
那是全縣十年一祭的盛大慶典,常在縣城舉行,旨在祈求神靈不讓火災降臨。突出的景點是在城隍廟前搭建一座華麗宏偉的醮棚,夜晚亮起千百盞燈火,有點輝煌若仙境的境界。其他活動有:在大街上罩上白布,街旁接連懸掛燈屏人仔;每個社頭都要演戲;有時還邀藝人作特殊表演。較有特色的是演奏倒吊嗩吶。即表演者用雙腳掛於一橫桿上,頭部向下,同時吹奏大小不等的三把嗩吶。即鼻孔插兩把,口銜一把,吹奏出不同音色的優美旋律。
此外,在迎神送神活動中,為了顯示神有靈,由同身作各種,驚險表演。如走火城(即同身在一片燒紅的木炭上面行走),咬犁頭(即同身口咬燒紅的犁頭),竹籃請水、坐刀轎、臥釘床等,使祭神活動增加熱鬧、神秘氣氛。
以上所記述的特殊謝神活動,在新中國建立前時有出現,新中國建立後幾十年不曾見過,為弘揚民俗文化,部分活動由民間組織得到恢復和發揚,2006年11月縣城城隍廟的打火醮活動萬人空巷,十分隆重。
冬 節
即夏曆的“冬至”。民間非常重視,稱為圓滿節。早晨,全家的人都要先吃一碗湯圓,吃了冬節圓,就叫增加一歲了。
冬節圓除供人吃外,還用表來表示節日氣氛。門環、灶頭、谷囤、豬牢、牛舍,都要貼摺一粒,表示到處都圓圓滿滿。這一天,又是耕牛的節日。要讓牛休息,不放牧,主人要用冬節圓餵它,割蔗尾供它齧,在牛的前額貼上一粒湯圓。
除了湯圓,還包餃子,叫“冬節繭”。這種餃子與北方不同,是用粳米粕製成的。
除 夕
夏曆每年最後的一個夜晚,俗稱“廿九夜”。有時是三十夜。除夕的主要活動是結束將過去的這一年的事務,做好迎接新一年的準備。這項活動實際在十二月廿四日就開始了。
第一件是送神。祭灶以後,便將家裡牆上貼的神符、香爐里的殘香、舊門聯、鬥神,都一概掃淨,送到小溪里或竹叢下。
第二件是“采囤”。就是打掃屋子。這次打掃,上下四壁都要洗掃,蚊帳被席也要洗淨。
第三件是迎新準備。如購買年糕;蒸製果品;布置門戶,貼上春聯;修整儀容,男的要理髮,女的要修容;廿九夜要沐浴更衣,穿上新衣服。此外,水缸要添滿水,米瓮要裝滿米,油燈要添滿油一過年燈不能熄滅。
晚上祀祖後吃團年飯,飯後有一個禮節,就是大人給小孩送壓歲錢。
福建省尤溪縣華園村
華園村概況
華園村地處坂面鄉東南方向,清溪上游,村莊座落在明山湖腳下,距鄉政府所在地26公里。全村總面積8344畝,耕地面積979畝,全村總人口1153人,275戶,分10個村民小組,黨員34人,村兩委4人。有林地面積6413畝(其中:公益林1004畝、竹林面積241畝、綠竹面積3畝、茶葉面積140畝、蘆柑172畝、板栗20畝、黃花梨面積350畝、油茶860畝)。村民主要經濟來源:外出務工、養畜、種植菸葉、蘆柑、黃花梨、茶葉、水稻等,人均收入456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