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倫達心態

華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高空鋼索行走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在事後說,這次表演肯定會出事,因為華倫達在上場前總是不停地對自己說,這次演出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著走鋼索的表演過程,而絕少考慮表演的結果。心理學家從這件事中得到啟示,專心於事情過程的本身而不在意事情的目的、結果或意義的心態,叫做“華倫達心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倫達心態
  • 套用學科:心理
  • 起源:華倫達
  • 啟示:專心於事情過程的本身
華倫達心態啟示,卡爾華倫達,

華倫達心態啟示

莊子也講過類似的故事:一個博弈者用瓦盆作賭注,他的技藝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他拿黃金下注,則大失水準。莊子把這稱之為“外重者內拙”。在競技體育中這種現象很常見,一些優秀運動員在關鍵比賽中發揮失常,大多因為失去了“華倫達心態”。比較突出的例子是轉播國足比賽時解說員描述某球員的射門:“中國隊射門,打在對方守門員身上;再射,打在立柱上;再射,偏了…… ”為什麼必進之球沒踢進?過於注重動作的結果,過於考慮結果的意義,背上了想贏怕輸的包袱,使最簡單的技術動作走樣變形,心理的失衡導致比賽的失敗。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也應該保持“華倫達心態”。有的同志在處理問題時縮手縮腳,有的同志在迎接挑戰時畏首畏尾,有的同志在作出決定時怕前怕後,有的同志在面臨選擇時患得患失,問其原因往往是:“這項工作太重要,我不能失敗。”這些同志重視工作、認真做事的精神值得稱道,但如果將結果的好壞、決定的對錯、選擇的得失看得太重,忽視了工作本身的進程,遲遲不能進入正常的“ 行動狀態”,最後反而會事與願違。“華倫達心態”的典型表現一般是指揮員“ 指揮若定”,領導者“從容不迫”,決策人“舉重若輕”等等。要達到“華倫達心態”其實也容易,只要我們在工作中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不糾纏結果的勝負成敗,專注於工作本身,精心考慮工作進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就能很快使自己進入這種比較理想的心理狀態。決定最終結果的因素很多,但良好的心態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華倫達心態”因華倫達的失足殞命被賦予了一種沉重的內涵。成功和勝利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但如果將未來的成功和勝利當成包袱捆縛在身上,就會變成我們前進的阻礙和羈絆。運動員有心理醫生幫助調整心態,我們則要靠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經驗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把勝負和成敗看得太重要,保持自信,保持從容,不懈努力,從而到達成功的彼岸。

卡爾華倫達

華倫達家族是美國一個雜技世家,這個家族的開山鼻祖就是著名的高空雜技人卡爾。華倫達。在他73歲那年,他來到了波多黎各的聖胡安市。為了給自己人生旅途中留下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他決定在兩座20層樓高的大廈之間表演走鋼絲。為了在空中保持平衡,卡爾手中還拿了一根近20公斤重的橫竿。當時的風速達到了每小時30公里。
表演開始了,卡爾做了一下深呼吸,兩手掂了掂橫竿,他小心翼翼地邁出了第一步,就在此時,一陣強風吹了過來,年老力衰的卡爾有點站不穩,他彎下腰,想重新調整一下自己的重心,但是,就在此時,悲劇發生了,他沒能控制好平衡,一頭從20層高的樓頂摔了下來,當場氣絕身亡。
在三個月前的一次意外中,卡爾不慎扭傷了頸部。儘管有人一直勸他放棄這場表演,但自恃藝高的卡爾並不在意這一切,在當地電視台的攛掇下,卡爾居然不顧自己已經73歲的高齡,可以說,發生意外,電視台難脫干係。
對於華倫達家族來說,這次意外不僅失去了一位領袖,更意味著這個家族的一世美名毀於一旦。
為了挽回祖輩的榮譽,18個月後,卡爾的孫子高力安。華倫達在他祖父失事的地方重新展開了一場表演,這次表演很成功。當時的風速仍然非常大,而卡爾的孫子那年才20歲。
赫爾曼。華倫達(卡爾的哥哥)在他死後說:他要死的話,就要這樣死。
卡爾。華倫達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只有在鋼索上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人生,其餘的都叫做等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