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是唐代詞人韋莊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小令詞。此詞描寫了江南水鄉的人美景美生活美 ,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水鄉的依戀之情,也抒發了詩人飄泊難歸的愁苦之感,寫得情真意切,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在謀篇布局上,上片開首兩句與結拍兩句抒情,中間四句寫景、寫人。全詞純用白描寫法,清新明麗,真切可感;起結四句雖直抒胸臆,卻又婉轉含蓄,饒有韻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 創作年代晚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
  • 作者:韋莊
  • 詞牌:菩薩蠻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

作品原文

菩薩蠻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菩薩蠻:詞牌名
⑵江南好:白居易憶江南》詞首句為“江南好”。
⑶遊人只合江南老:這裡指飄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謂。只合:只應。江南好:白居易《憶江南》詞首句為“江南好”。碧於天:一片碧綠,勝過天色。
⑷壚邊:指酒家。壚,舊時酒店用土砌成酒瓮賣酒的地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司馬相如妻卓文君長得很美,曾當壚賣酒:“買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當壚。”
⑸皓腕凝霜雪:形容雙臂潔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樣潔白。
⑹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樂。如還鄉離開江南,當使人悲痛不已。
⑺須:必定,肯定。

白話譯文

人人都說江南好,遊人應該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比天空還青,遊人可以在有彩繪的船上聽著雨聲入眠。
江南酒家賣酒的女子長得很美,賣酒撩袖時露出的雙臂潔白如雪。年華未衰之時不要回鄉,回到家鄉後必定悲痛到極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人人盡說江南好”,是與《菩薩蠻》組詞第三首《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對應的,這裡要注意的是他所寫的“人人盡說”,這其間所隱藏的意思是自己並未曾認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說江南好而已。下面的“遊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別人的勸說之辭,遠遊的人就應該在江南終老,以前王粲登樓賦》曾說:“雖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願久留,中國還有句老話:“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而韋莊這兩句詞,似直而紆,把懷念故鄉欲歸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蘊藏在這表面看來非常真率的話中了。“只合”,合者,該也,什麼人敢這樣大膽地對韋莊說他就該留在江南終老,在江南他是一個遊人客子,而卻勸他在江南終老,那一定是他的故鄉有什麼讓他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勸他在江南終老。因為韋莊是在中原一片戰亂中去江南的,當時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婦吟》中所描寫的是“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在這種情況下,江南人才敢這樣勁直的勸他留下來。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的特色,就正在這表面率直而內里千迴百轉的文字中得到充分體現了。下面則是對江南好的細寫,說江南確實是好的,“春水碧於天”是江南風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綠,比天色的碧藍更美。
“畫船聽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於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和中原的戰亂比較起來,是何等的閒適自在。更進一步,江南又何嘗只是風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壚,一作“罏”,又作“鑪”,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云:“買酒舍乃令文君當鑪”。江南酒壚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攘袖舉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這幾層寫風景、生活、人物之美,不能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寫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層,他下面的“未老莫還鄉”,這么平易的五個字卻有多少轉折,佛經上說“才說無便是有”,說“莫還鄉”實則正由於想到了還鄉,他沒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囑口吻的“莫”字,細細地品味,就應該聯想到陸放翁的《釵頭鳳》“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那一連三個“莫”字所道出的一片無可奈何之情是極為深婉而且沉痛的,韋莊詞此處的“莫”字,也表現出了一種極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說“莫還鄉”是叮嚀囑咐的話,是他想還鄉,而卻有不能還鄉的苦衷,“還鄉”是一層意思,“莫”是第二層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層意思,因為人沒有老,在外漂泊幾年也沒有關係,王粲《登樓賦》說:“情眷眷而懷歸。”人到年老會特別思念故土。韋莊詞似達而郁,五個字有三層意義的轉折,表面上寫得很曠達,說是他沒有老所以不要還鄉,而其中卻是對故鄉欲歸不得的盤旋鬱結的感情。後面他說“還鄉須斷腸”,這正是別人之所以敢跟他說“遊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為他回到那瀰漫著戰亂烽火的故鄉,只會有斷腸的悲哀。到這裡再回頭看“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就會明白陳廷焯讚美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的理由了。

名家點評

張惠言詞選》:此章述蜀人勸留之辭,即下章雲“滿樓紅袖招”也。江南即指蜀。中原沸亂,故曰“還鄉須斷腸”。
譚獻《詞辨》:強顏作歡快語,怕腸斷,腸亦斷矣。
陳廷焯《雲韶集》:一幅春水畫圖。意中是鄉思,筆下卻說江南風景好,真是淚溢中腸,無人省得。結言風塵辛苦,不到暮年,不得還鄉,預知他日還鄉必斷腸也,與第二語口氣合。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端己奉使入蜀,蜀王羈留之,重其才,舉以為相,欲歸不得,不勝戀闕之思。此《菩薩菩》詞,乃隱寓留蜀之感。“江南好”指蜀中而言。皓腕相招,喻蜀主縻以好爵;還鄉斷腸,言中原板蕩,阻其歸路。“未老莫還鄉”句猶冀老年歸去。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江南之佳麗,但有思歸之意。起兩句,自為呼應。人人既盡說江南之好,勸我久住,我亦可以老於此間也。“只合”二字,無限悽愴,意謂天下喪亂,遊人飄泊,雖有鄉不得還,雖有家不得歸,惟有羈滯江南,以待終老。“春水”兩句,極寫江南景色之麗。“壚邊”兩句,極寫江南人物之美。皆從一己之經歷,證明江南果然是好也。“未老”句陡轉,謂江南縱好,我仍思還鄉,但今日若還鄉,目擊離亂,只令人斷腸,故惟有暫不還鄉,以待時定。情意宛轉,哀傷之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