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散(中藥方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菖蒲散【主治】外感風寒,客於啞門,卒不能語。味苦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菖蒲散
  •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每用3克,
  • 來源:《小兒衛生總微論》卷十五
  • 組成菖蒲 桂心 遠志
基本信息,組成,

基本信息

菖蒲散
【來源】《小兒衛生總微論》卷十五。
【組成】菖蒲 桂心 遠志(去心,甘草水煎)各7.5克
【用法】上為細末。每用3克,以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溫服,不拘時候。
菖蒲散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三。
【組成】菖蒲30克 當歸30克(銼,微炒) 秦艽15~22克 吳茱萸15克(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用法】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入蔥白16厘米,煎至12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功用】祛風活血,行氣消腫。
【主治】婦人風濕下浸,陰戶腫痛。
菖蒲散

組成

【組成】菖蒲(乾者)1兩,白朮(銼,炒)1兩,蒼朮(銼,炒)1兩,梔子仁1兩,荊芥穗1兩,芎藭1兩,甘草(炙,銼)半兩,乾薄荷半兩,側柏(炒黃色)半兩,吳茱萸(湯洗,焙乾)半兩,消石(研)半兩。
【加減】患熱疾,水1盞,加生薑5片,大棗2個(擘破),煎至7分溫服。
【來源】《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主治】瘴氣久治不愈者。
【方法】上為散。
【用法】每服2錢匕,薄荷湯調下。
菖蒲散
【藥物組成】菖蒲半兩,秦艽半兩(去苗),桂心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禹餘糧1兩(燒醋淬3遍),人參半兩(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遠志半兩(去心),防風半兩(去蘆頭),龍齒1兩,犀角屑1兩,赤茯苓1兩,赤芍藥1兩,芎藭1兩,漢防己1兩。
【處方來源】《聖惠》卷二十。
【方劑主治】風邪所傷,恍惚悲泣,或狂走不定,如有鬼神所著,或身體強直,或日夜疼痛,水漿不下,面目變色,甚者不識人。
【製備方法】上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東流水1中盞,加黍米1茶盅,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