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種衰退

菌種衰退

菌種在培養或保藏過程中,由於自發突變的存在,出現某些原有優良生產性狀的劣化、遺傳標記的丟失等現象,稱為菌種衰退。菌種衰退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逐步演變過程。菌種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有關基因的負突變。合理的育種、選用合適的培養基、創造良好的培養條件、採用有效的菌種保藏方法等可以有效的防止菌種的退化。常用的菌種保藏方法有斜面低溫保藏法、液體石蠟保藏法、濾紙保藏法、沙土保藏法、液氮冷凍保藏法、冷凍乾燥保藏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菌種衰退
  • 外文名:degeneration
  • 性質:細菌
  • 特徵:原優良性狀的劣化或遺傳標記丟失
定義,過程,原因,有關基因發生負突變,表型延遲造成菌種衰退,質粒脫落導致菌種衰退,連續傳代,不適宜的培養和保藏條件,防止,合理的育種,選用合適的培養基,創造良好的培養條件,控制傳代次數,利用不同類型的細胞進行移種傳代,採用有效的菌種保藏方法,菌種的復壯,定義,措施,常用保藏方法,斜面低溫保藏法,液體石蠟保藏法,濾紙保藏法,砂土保藏法,液氮冷凍保藏法,冷凍乾燥保藏法,

定義

菌種在培養或保藏過程中,由於自發突變的存在,出現某些原有優良生產性狀的劣化、遺傳標記的丟失等現象,稱為菌種的衰退(degeneration)。

過程

菌種衰退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逐步演變過程。開始時,在群體細胞中僅有個別細胞發生自發突變(一般均為負變),不會使群體菌株性能發生改變。經過連續傳代,群體中的負變個體達到一定數量,發展成為優勢群體,從而使整個群體表現為嚴重的衰退。

原因

經分析發現,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有關基因發生負突變

菌種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有關基因的負突變。如果控制產量的基因發生負突變,則表現為產量下降;如果控制孢子生成的基因發生負突變,則產生孢子的能力下降。菌種在移種傳代過程中會發生自發突變。雖然自發突變的幾率很低(一般為10-6~10-9),尤其是對於某一特定基因來說,突變頻率更低。但是由於微生物具有極高的代謝繁殖能力,隨著傳代次數增加,衰退細胞的數目就會不斷增加,在數量上逐漸占優勢,最終成為一株衰退了的菌株。

表型延遲造成菌種衰退

表型延遲現象也會造成菌種衰退。如,在誘變育種過程中,經常會發現某菌株初篩時產量較高,進行復篩時產量卻下降了。

質粒脫落導致菌種衰退

質粒脫落導致菌種衰退的情況在抗生素生產中較多,不少抗生素的合成是受質粒控制的。當菌株細胞由於自發突變或外界條件影響(如高溫),致使控制產量的質粒脫落或者核內DNA和質粒複製不一致,即DNA複製速度超過質粒,經多次傳代後,某些細胞中就不具有對產量起決定作用的質粒,這類細胞數量不斷提高達到優勢,則菌種表現為衰退。

連續傳代

連續傳代是加速菌種衰退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傳代次數越多,發生自發突變(尤其是負突變)的幾率越高;另一方面,傳代次數越多,群體中個別的衰退型細胞數量增加並占據優勢越快,致使群體表型出現衰退。

不適宜的培養和保藏條件

不適宜的培養和保藏條件是加速菌種衰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不良的培養條件如營養成分、溫度、濕度、pH值、通氣量等和保藏條件如營養、含水量、溫度、氧氣等,不僅會誘發衰退型細胞的出現,還會促進衰退細胞迅速繁殖,在數量上大大超過正常細胞,造成菌種衰退。

防止

合理的育種

選育菌種時所處理的細胞應使用單核的,避免使用多核細胞;合理選擇誘變劑的種類和劑量或增加突變位點,以減少分離回復;在誘變處理後進行充分的後培養及分離純化,以保證保藏菌種純碎。這些可有效的防止菌種的退化。

選用合適的培養基

有人發現用老苜蓿根汁培養基培養“5406”抗生菌——細黃鏈黴菌可以防止它的退化。在赤黴菌產生菌——藤倉赤霉的培養基中,加入糖蜜、天門冬素、谷氨醯胺、5-核苷酸或甘露醇等物質時,也有防止菌種退化的效果。也有選取營養相對貧乏的培養基做菌種保藏培養基,如培養基中適當限制容易利用的糖源葡萄糖等的添加,因為變異多半是通過菌株的生長繁殖而產生的,當培養基營養豐富時,菌株會處於旺盛的生長狀態,代謝水平較高,為變異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大大提高了菌株的退化幾率。

創造良好的培養條件

在生產實踐中,創造和發現一個適合原種生長的條件可以防止菌種退化,如低溫、乾燥、缺氧等。在棲土麴黴3.942 的培養中,有人曾用改變培養溫度的措施(從20-30℃提高到33-34℃)來防止它產孢子能力的退化。

控制傳代次數

由於微生物存在著自發突變,而突變都是在繁殖過程中發生而表現出來的。所以應儘量避免不必要的移種和傳代,把必要的傳代降低到最低水平,以降低自發突發的機率。菌種傳代次數越多,產生突變的幾率就越高,因而菌種發生退化的機會就越多。這要求不論在實驗室還是在生產實踐上,必須嚴格控制菌種的移種傳代次數,並根據菌種保藏方法的不同,確立恰當的移種傳代的時間間隔。如同時採用斜面保藏和其它的保藏方式(真空凍乾保藏、砂土管、液氮保藏等),以延長菌種保藏時間。

利用不同類型的細胞進行移種傳代

在有些微生物中,如放線菌和黴菌,由於其菌的細胞常含有幾個核或甚至是異核體,因此用菌絲接種就會出現不純和衰退,而孢子一般是單核的,用它接種時,就沒有這種現象發生。有人在實踐中發現構巢麴黴如用分生孢子傳代就容易退化,而改用子囊孢子移種傳代則不易退化;還有人採用滅過菌的棉團輕巧地沾取“5406”孢子進行斜面移種,由於避免了菌絲的接入,因而達到了防止退化的效果。

採用有效的菌種保藏方法

用於工業生產的一些微生物菌種,其主要性狀都屬於數量性狀,而這類性狀恰是最容易退化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制定出更有效的菌種保藏方法以防止菌種退化。

菌種的復壯

定義

菌種的復壯(rejuvenation):使衰退的菌種恢復原來優良性狀。
狹義的復壯是指在菌種已發生衰退的情況下,通過純種分離和生產性能測定等方法,從衰退的群體中找出未衰退的個體,以達到恢復該菌原有典型性狀的措施;
廣義的復壯是指在菌種的生產性能未衰退前就有意識的經常、進行純種的分離和生產性能測定工作,以期菌種的生產性能逐步提高。實際上是利用自發突變(正變)不斷地從生產中選種。

措施

① 純種分離。採用平板劃線分離法、稀釋平板法或塗布法均可。把仍保持原有典型優良性狀的單細胞分離出來,經擴大培養恢復原菌株的典型優良性狀,若能進行性能測定則更好。還可用顯微鏡操縱器將生長良好的單細胞或單孢子分離出來,經培養恢復原菌株性狀。
② 通過寄主體內生長進行復壯(如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復壯)。主要是對一些寄生性的菌株,可以將衰退的菌株接種到相應的宿主體內,提高其寄生性能及其它性能。
③ 淘汰已衰退的個體(採用比較激烈的理化條件進行處理,以殺死生命力較差的已衰退個體)。可以採用各種外界不良理化條件,使發生衰退的個體死亡,從而留下群體中生長健壯的個體.如:對"5406"抗生菌的分生孢子進行-30-10度的低溫處理5-7天,使80%死亡,在抗低溫個體中可找到健壯的個體.
④ 採用有效的菌種保藏方法

常用保藏方法

菌種保藏的基本手段是採用千燥、低溫、冷凍或減少氧氣供給等方法來中止菌種繁殖,降低其代謝強度,使之處於休眠狀態。常用以下方法保藏菌種。

斜面低溫保藏法

將菌種接種在適宜的固體斜面培養基上,待菌充分生長後,棉塞部分用油紙包紮好,移至2-8℃的冰櫃中保藏。
保藏時間依微生物的種類而有不同,黴菌、放線菌及有芽孢的細菌保存2-4個月,移種一次。酵母菌兩個月,細菌最好每月移種一次。
此法為實驗室和工廠菌種室常用的保藏法,優點是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設備,能隨時檢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變異與污染雜菌等。缺點是容易變異,因為培養基的物理、化學特性不是嚴格恆定的,屢次傳代會使微生物的代謝改變,而影響微生物的性狀;污染雜菌的機會亦較多。

液體石蠟保藏法

(1)將液體石蠟分裝於三角燒瓶內,塞上棉塞,並用牛皮紙包紮,1.05kg/cm2>,121.3℃滅菌30分鐘,然後放在40℃溫箱中,使水汽蒸發掉,備用。
(2)將需要保藏的菌種,在最適宜的斜面培養基中培養,使得到健壯的菌體或孢子。
(3)用滅菌吸管吸取滅菌的液體石蠟,注入已長好菌的斜面上,其用量以高出斜面頂端1cm為準(圖Ⅶ-12),使菌種與空氣隔絕。
(4)將試管直立,置低溫或室溫下保存(有的微生物在室溫下比冰櫃中保存的時間還要長)。
此法實用而效果好。黴菌、放線菌、芽孢細菌可保藏2年以上不死,酵母菌可保藏1-2年,一般無芽孢細菌也可保藏1年左右,甚至用一般方法很難保藏的腦膜炎球菌,在37℃溫箱內,亦可保藏3個月之久。此法的優點是製作簡單,不需特殊設備,且不需經常移種。缺點是保存時必須直立放置,所占位置較大,同時也不便攜帶。從液體石蠟下面取培養物移種後,接種環在火焰上燒灼時,培養物容易與殘留的液體石蠟一起飛濺,應特別注意。

濾紙保藏法

(1)將濾紙剪成0.5×1.2cm的小條,裝入0.6×8cm的安瓿管中,每管1-2張,塞以棉塞,1.05kg/cm2>,121.3℃滅菌30分鐘。
(2)將需要保存的菌種,在適宜的斜面培養基上培養,使充分生長。
(3)取滅菌脫脂牛乳1-2ml滴加在滅菌培養皿或試管內,取數環菌苔在牛乳內混勻,製成濃懸液。
(4)用滅菌鑷子自安瓿管取濾紙條浸入菌懸液內,使其吸飽,再放回至安瓿管中,塞上棉塞。
(5)將安瓿管放入內有五氧化二磷作吸水劑的乾燥器中,用真空泵抽氣至乾。
(6)將棉花塞入管內,用火焰按圖Ⅶ-13熔封,保存於低溫下。
(7)需要使用菌種,復活培養時,可將安瓿管口在火焰上燒熱,滴一滴冷水在燒熱的部位,使玻璃破裂,再用鑷子敲掉口端的玻璃,待安瓿管開啟後,取出濾紙,放入液體培養基內,置溫箱中培養。
細菌、酵母菌、絲狀真菌均可用此法保藏,前兩者可保藏2年左右,有些絲狀真菌甚至可保藏14-17年之久。此法較液氮、冷凍乾燥法簡便,不需要特殊設備。

砂土保藏法

(1)取河沙加入10%稀鹽酸,加熱煮沸30分鐘,以去除其中的有機質。
(2)倒去酸水,用自來水沖洗至中性。
(3)烘乾,用40目篩子過篩,以去掉粗顆粒,備用。
(4)另取非耕作層的不含腐植質的瘦黃土或紅土,加自來水浸泡洗滌數次,直至中性。
(5)烘乾,碾碎,通過100目篩子過篩,以去除粗顆粒。
(6)按一份黃土、三份沙的比例(或根據需要而用其他比例,甚至可全部用沙或全部用土)摻合均勻,裝入10×100mm的小試管或安瓿管中,每管裝1g左右,塞上棉塞,進行滅菌,烘乾。
(7)抽樣進行無菌檢查,每10支沙土管抽一支,將沙土倒入肉湯培養基中,37℃培養48小時,若仍有雜菌,則需全部重新滅菌,再作無菌試驗,直至證明無菌,方可備用。
(8)選擇培養成熟的(一般指孢子層生長豐滿的,營養細胞用此法效果不好)優良菌種,以無菌水洗下,製成孢子懸液。
(9)於每支沙土管中加入約0.5ml(一般以剛剛使沙土潤濕為宜)孢子懸液,以接種針拌勻。
(10)放入真空乾燥器內,用真空泵抽乾水分,抽乾時間越短越好,務使在12小時內抽乾。
(11)每10支抽取一支,用接種環取出少數沙粒,接種於斜面培養基上,進行培養,觀察生長情況和有無雜菌生長,如出現雜菌或菌落數很少或根本不長,則說明製作的沙土管有問題,尚須進一步抽樣檢查。
(12)若經檢查沒有問題,用火焰熔封管口,放冰櫃或室內乾燥處保存。每半年檢查一次活力和雜菌情況。
(13)需要使用菌種,復活培養時,取沙土少許移入液體培養基內,置溫箱中培養。
此法多用於能產生孢子的微生物如黴菌、放線菌,因此在抗生素工業生產中套用最廣,效果亦好,可保存2年左右,但套用於營養細胞效果不佳。

液氮冷凍保藏法

(1)準備安瓿管用於液氮保藏的安瓿管,要求能耐受溫度突然變化而不致破裂,因此,需要採用硼矽酸鹽玻璃製造的安瓿管,安瓿管的大小通常使用75×10mm的,或能容1.2mm液體的。
(2)加保護劑與滅菌保存細菌、酵母菌或黴菌孢子等容易分散的細胞時,則將空安瓿管塞上棉塞,1.05kg/cm2,121.3℃滅菌15分鐘:若作保存黴菌菌絲體用則需在安瓿管內預先加入保護劑如10%的甘油蒸餾水溶液或10%二甲亞碸蒸餾水溶液,加入量以能浸沒以後加入的菌落圓塊為限,而後再用1.05kg/cm2>,121.3℃滅菌15分鐘。
(3)接入菌種將菌種用10%的甘油蒸餾水溶液製成菌懸液,裝入已滅菌的安瓿管;黴菌菌絲體則可用滅菌打孔器,從平板內切取菌落圓塊,放入含有保護劑的安瓿管內,然後用火焰熔封。浸入水中檢查有無漏洞。
(4)凍結再將已封口的安瓿管以每分鐘下降1℃的慢速凍結至-30℃。若細胞急劇冷凍,則在細胞內會形成凍的結晶,因而降低存活率。
(5)保藏經凍結至-30℃的安瓿管立即放入液氮冷凍保藏器(圖Ⅶ-14)的小圓筒內,然後再將小圓筒放入液氮保藏器內。液氮保藏器內的氣相為-150℃,液態氮內為-196℃。
(6)恢復培養保藏的菌種需要用時,將安瓿管取出,立即放入38-40℃的水浴中進行急劇解凍,直到全部融化為止。再打開安瓿管,將內容物移入適宜的培養基上培養。
此法除適宜於一般微生物的保藏外,對一些用冷凍乾燥法都難以保存的微生物如支原體、衣原體、氫細菌、難以形成孢子的黴菌、噬菌體及動物細胞均可長期保藏,而且性狀不變異。缺點是需要特殊設備。

冷凍乾燥保藏法

(1)準備安瓿管用於冷凍乾燥菌種保藏的安瓿管宜採用中性玻璃製造,形狀可用長頸球形底的,亦稱淚滴型安瓿管(圖Ⅶ-15),大小要求外徑6-7.5mm,長105mm,球部直徑9-11mm,壁厚0.6-1.2mm。也可用沒有球部的管狀安瓿管。塞好棉塞,1.05kg/cm2>,121.3℃滅菌30分鐘,備用。
(2)準備菌種,用冷凍乾燥法保藏的菌種,其保藏期可達數年至十數年,為了在許多年後不出差錯,故所用菌種要特別注意其純度,即不能有雜菌污染,然後在最適培養基中用最適溫度培養,使培養出良好的培養物。細菌和酵母的菌齡要求超過對數生長期,若用對數生長期的菌種進行保藏,其存活率反而降低。一般,細菌要求24-48小時的培養物;酵母需培養3天;形成孢子的微生物則宜保存孢子;放線菌與絲狀真菌則培養7-10天。
(3)製備菌懸液與分裝以細菌斜面為例,用脫脂牛乳2ml左右加入斜面試管中,製成濃菌液,每支安瓿管分裝0.2ml。
(4)冷凍冷凍乾燥器有成套的裝置出售,價值昂貴,此處介紹的是簡易方法與裝置,可達到同樣的目的。
將分裝好的安瓿管放低溫冰櫃中冷凍,無低溫冰櫃可用冷凍劑如乾冰(固體CO2>)酒精液或乾冰丙酮液,溫度可達-70℃。將安瓿管插入冷凍劑,只需冷凍4-5分鐘,即可使懸液結冰。
(5)真空乾燥為在真空乾燥時使樣品保持凍結狀態,需準備冷凍槽,槽內放碎冰塊與食鹽,混合均勻,可冷至-15℃。裝置儀器如圖Ⅶ-16,安瓿管放入冷凍槽中的乾燥瓶內。
抽氣一般若在30分鐘內能達到93.3Pa(0.7mmHg)真空度時,則乾燥物不致熔化,以後再繼續抽氣,幾小時內,肉眼可觀察到被乾燥物已趨乾燥,一般抽到真空度26.7Pa(0.2mmHg),保持壓力6-8小時即可。
(6)封口抽真空乾燥後,取出安瓿管,接在封口用的玻璃管上,可用L形五通管(圖Ⅶ-17)繼續抽氣,約10分鐘即可達到26.7Pa(0.2mmHg)。於真空狀態下,以煤氣噴燈的細火焰在安瓿管頸中央進行封口。封口以後,保存於冰櫃或室溫暗處。
此法為菌種保藏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對一般生活力強的微生物及其孢子以及無芽胞菌都適用,即使對一些很難保存的致病菌,如腦膜炎球菌與淋病球菌等亦能保存。適用於菌種長期保存,一般可保存數年至十餘年,但設備和操作都比較複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