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荷面

莫荷面

莫荷面指地殼同地幔間的分界面,是克羅地亞地震學家莫荷洛維奇(Mohorovicic)於1909年發現,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稱為莫荷洛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荷面。在有些資料中因為翻譯原因也稱莫霍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荷面
  • 外文名:Moho
  • 別稱:莫霍面
  • 發現時間:1909
  • 發現者:莫荷洛維奇
  • 學科:地質科學
發現,組成,地理套用,

發現

莫荷洛維奇在達喀爾的皇家航海學校任教時開始接觸地殼學,他對地殼學感興趣到一個程度,以致於他在1887年建立了地區性的氣象站,後來針對克羅地亞及斯洛維尼亞地區的 Observation of Precipitation 機構作系統性的地殼活動觀察、量測、分析,也製作一些量測或分析時需要的儀器。1891年基於他的要求,他調到札格雷布的學校,在1892年在 Grič 建立氣象站,對全克羅地亞地區提供地震方面的服務,同時也在大學教授地球物理學及天文學。在1892年莫荷洛維奇觀測到一個非凡的氣象現象,那就是1892年3月31日位在 Novska 的龍捲風,這個龍捲風捲起13噸火車車廂及50名乘客,丟到50米遠的地方。他也觀測1898年在 Cazma 附近的天坑,也研究札格雷布市的氣候。他最後一篇地震學的論文在1901年發表,提出大氣溫度會隨著高度而遞減。他長年觀察雲所累積的資料成為他學位論文《On the Observation of Clouds, the Daily and Annual Cloud Period in Bakar》的基礎,也使他在1893年得到博士學位。
在研究1909年的一次地震時發現。某些地震波到達觀測站比預計的快。在該界面附近,縱波的速度從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左右;橫波的速度也從4.2km/s突然增至4.4km/s。其出現的深度在大陸之下平均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為7km,平均深度為17km。根據分析,1910年莫荷洛維奇提出地球有內外層之分。他指的內外層就是我們所說的地幔和地殼。而地殼與地幔的分界面也就被稱之為莫荷洛維奇不連續面(莫荷面)。

組成

地幔與上下層不同物質的分界處稱為不連續面。外面的被命名為莫荷不連續面,深處的則是古登堡不連續面。
在莫荷面上,地震波的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增加明顯,彈性和密度隨深度逐漸增加,地幔物質密度、硬度大於地殼。此面以上物質平均化學組成與玄武岩相似,密度約2.9×103kg/m3;此面以下物質平均化學組成與橄欖岩相近,密度約3.1-3.3×103kg/m3。莫荷面溫度為400-1000/℃
事實上,自莫荷面被提出以來,眾多學者開始關注其形成和演化。當下認為莫荷面分為兩種,一種為地震學莫荷面(Seismic Moho),代表地震波波速的突然提高;另一種為岩石學莫荷面(Petrologic Moho),這種莫荷面沒有顯示出地震波波速的異常,而是由淺部到深部漸變至地震學莫荷面以下的地震波波速水平。岩石學莫荷面經常在造山帶的巨厚地殼位置出現,是下部地殼在高溫高壓下變質到榴輝岩相而形成的。

地理套用

對該地區的深地震探測研究的總結和梳理,探討了該區的莫荷面深度與變化及其地球動力學意義。華北地區最深的莫荷面出現在內蒙褶皺帶內,最淺的莫荷面出現在渤海灣盆地。東北地區最深的莫荷面出現在大興安嶺地區,最淺的莫荷面出現在依蘭-伊通斷裂帶內;大興安嶺-太行山重力梯度帶為一重要的莫荷面陡變帶,其西側的莫荷面一般大於40km,東側的莫荷面一般小於36km,郯廬斷裂帶及其北延的依蘭-伊通斷裂帶內,莫荷面沿線均有隆起,但幅度不一。渤海灣盆地及方正斷陷(位於依蘭-伊通斷裂帶內)莫荷面上隆顯著,敦密斷裂帶有莫荷錯斷現象;在出露古老結晶基底岩石的塊體內,其莫荷面深度要深於相鄰盆地;莫荷面在太行及燕山山前深度明顯加大。這些特徵說明華北及東北地區拼合到一起後共同經歷了太平洋構造運動的影響,而大興安嶺-太行山梯度帶限定了太平洋構造域的影響範圍,太平洋板塊的向西俯衝的前緣可能位於太行山以東,郯廬斷裂帶以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