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米

莫米為哈尼族創世史詩《十二奴局》中的天神。《十二奴局》是一部在哈尼族民間廣泛流傳的創世史詩,也是哈尼族人民長期集體創作的長篇巨著。它以哈尼族傳統說唱"哈巴"為傳演型式,在哈尼族各支系均有流傳,尤以雲南紅河南岸哀牢山哈尼族主要聚居區的元陽、紅河、金平等地的唱本較為系統而完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米
  • 簡介:哈尼族的神
  • 來歷:《十二奴局》
  • 莫米的傳說:莫米派下依沙然哈,依莫然瑪
簡介,來歷,《十二奴局》,十二奴局的意思,傳說,

簡介

哈尼族的神,圖騰。

來歷

《十二奴局》

。"奴局"是哈尼語,相當於漢族文體的"篇"、"章"或漢族曲藝中的曲目。

十二奴局的意思

"十二奴局"即十二路歌的意思。即是說,史詩的演唱內容從大體上被劃分為"十二奴局",涉及到哈尼族先民對於宇宙自然、人類發展、族群歷史、曆法計算、四時節令、農事活動等等方面的認識和理解。"奴局"之內又包含若干個有聯繫而又可以獨立存在和演唱內容,也就是哈尼民間說法"十二奴局,七十二個哈巴"的由來。"十二奴局"之間沒有嚴格的先後秩序,常常是根據不同場合(多為節慶和重大的祭典)和需要選唱其中有關的部分。每個部分既可獨立存在,又可連線起來演唱,總稱為"十二奴局"。

傳說

【莫米的傳說】
天地初成的時候,莫米從天上派下兩個人種,男的叫依沙然哈,女的叫依莫然瑪,只有一隻獨眼。
他們結成夫妻,生下一個葫蘆團,劃開後出來七十七種獨眼人。莫米換了代新人種,長著兩隻眼睛在膝蓋上;莫米又換來人種,一代又一代,直到生出兩隻眼睛長在鼻子上的人。依沙然哈撒獸種,依莫然瑪撒鳥種;獸種變成螃蟹,螃蟹進水抱蛋,抱出七十七種走獸;鳥種變成蝙蝠,大風把蝙蝠吹碎,變成七十七種飛鳥。
他們又接著撒草種和樹種;草種變成穀子,穀子變出七十七種糧食;樹種變成大樹,果子被鳥啄破,變成七十七種樹木。鵪鶉劃出地界,戛卡(動物名)辟出大路,歐卡(動物)開出水溝,螃蟹分出水,鴨子引出水,喝澤美膀(動物)造出田來,阿妣仰遮把寨子建起來,歐巴、歐牛取寨名,遮依遮車挖出水井,歐比吉莫、沖牛斗管水井,可阿、可遮蓋房子,收洛阿秋燃火種萬物皆有,神人相安。
在洪水過後,人們沒有五穀,難以生存。莫米告訴人們種子被大魚吃進肚子裡了。九個姑娘找來葛藤,撕出葛麻紡成線,經過千辛萬苦織出了魚網;十個伙子到四方趕街,歷經曲折,找來鉛巴來墜好漁網,撒了三回魚網,打起大魚。
人們經過多次失敗,最後才把大魚殺死,從魚肚中取出各種各樣的種籽,世上又有了穀子蕎子高粱棉花包穀黃豆南瓜、樹種和草種人類從岩洞中搬到森林裡居住後,馬鹿麂子整天被人攆得不停腳,便向天神莫米告狀。天神被吵得發了怒,立即丟下幾顆巨大的火雷使森林著了火。人們撕碎燒熟的麂鹿腳一吃,倍感味美,便向莫米求火種,可天神不給。
哈尼族先祖銳腿雷領著族人從山上滾巨石攆跑上山的麂鹿時,發現了石頭摩擦能起火,便留下了火種。莫米因人們打得獵物不獻祭而降下大水澆滅了火種,人們獻祭後,莫米便叫人們今後要守規矩,下功夫去找火種。後來銳腿雷又從一篷絨草上發現了天神賜給的火種。人們把火草帶回到石洞中收藏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