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凱歌

莫凱歌

莫凱歌原名Gregory J.Moore,“莫凱歌”是他的中國名字。

寧波諾丁漢大學國際關係學副教授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學系系主任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成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凱歌
  • 國籍:美國 
  • 畢業院校:美國丹佛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國際關係 
  • 職務:副教授 
  • 學術代表作:《朝鮮核武器的可操作性:區域安全與不擴散》 
  • 英文名:Gregory J.Moore 
簡介,學歷,教學課程,觀點言論,中國社會,中日關係,中美關係,中俄關係,著作,書籍,中文論文,英文論文,

簡介

寧波諾丁漢大學國際關係系主任,副教授。曾任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浙江大學訪問學者、浙江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浙江大學國際關係教研室,副教授。
莫凱歌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成員。原美國愛科德學院(Eckerd College)助理教授,原丹佛大學國際研究學院美中合作中心助理主任。研究興趣包括國際關係,國際關係理論(以建構主義為研究重點),中國外交政策中美關係,東亞國際關係及安全,外交政策分析,以及朝鮮核問題
他是《朝鮮核武器的可操作性:區域安全與不擴散》的作者與編輯者(2014年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他正在完成萊茵霍爾得·尼伯赫(Reinhold Niebhur)的國際關係思想的書,並且正在寫一本關於中美關係的書。
莫凱歌是中國文化的愛好者,非常關注中國社會問題。有一個中國家庭以及中國太太。

學歷

美國丹佛大學約瑟夫·科貝爾國際研究學院國際關係比較政治博士學位(國際政治、比較政治學,東亞/中國),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伍德羅·威爾遜政府學院外交學碩士學位(外交事務、比較政府,非洲),康科迪亞學院文學學士學位(藝術、英語)。攻讀學士學位期間作為交換生交換到坦尚尼亞三蘭港大學
曾在清華大學人民大學以及北京華文學院學習漢語。

教學課程

本科生:中國與國際關係、論文/初步分析與方法(教學團隊)
研究生:中國與國際關係、與克里斯托弗·普里米亞諾(Chris Primiano)合作教世界政治與歷史的核心概念、與平山長富(Nagatomi Hirayama)合作教研究方法—定性

觀點言論

中國社會

2011年,莫凱歌在杭州市“我們的價值觀”主題活動中表示:跟外地人、陌生人打交道的問題是儒學的真空,所以應從更大的角度來強調個體之間的和諧,來解決中國現在“對陌生人冷漠”的問題。

中日關係

2013年,莫凱歌在東北亞區域合作與整合國際會議上表示:中日雙方的外交政治活動都受到“面子”的影響。“面子”在西方被解釋成榮譽和尊嚴,但在東方卻有更深遠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中日兩國都多次讓對方失了“面子”,在中日釣魚島爭端問題上,雙方都需要尊重對方,給對方“面子”。

中美關係

2014年,莫凱歌在是“否存在美國阻礙中國加入TPP”的討論中表示:美國並未拒絕中國加入TPP,關鍵取決於中國最終能否接受TPP高標準規則的約束。
2014年2月24日,莫凱歌在鳳凰衛視2月22日《一虎一席談》上指出,新任美國駐華大使鮑卡斯的勢力在華盛頓很大,所以對中國來說他來到北京是一個好事,因為中國領導跟他溝通,他可以回到華盛頓,美國的領導會聽他的話。

中俄關係

2017年12月,莫凱歌在“跨學科視角下的中國與世界”國際研討會上指出,中俄針對彼此的政策無法為兩國的緊密關係提供條件。中國與烏克蘭有著複雜的軍事工業合作利益關係,加上中俄在上合組織的利益存在衝突的一面,導致兩國不大可能聯合反美。

著作

書籍

《朝鮮核武器的可操作性:區域安全與不擴散》

中文論文

莫凱歌.超越熟人社會的“我們”[J].杭州(我們),2011(12):21-22.

英文論文

- “It's Not Just Material: Politics, Culture and Ideas Might Drive China into Confrontation,” The National Interest (July 27, 2016).

- “No Escape: America Should Join China’s New Bank [AIIB]” The National Interest (March 31, 2015).

- “1914, Air Sea Battle, and Sino-American Security Relations: Advantage Offense!” China Policy Institute Blog,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ovember 22, 2014).

- “China’s Stake in the Ukraine Crisis,” The Diplomat, (May 21, 2014)

- "Realism on China’s Rise: The Limits of Harmony (and War)," a review essay on Yuan-kang Wang’s Harmony and War: Confucian Culture and Chinese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in the Fudan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June, 2013).

- “The China Factor in Russo-American Relations,” a contribution to a Roundtable on China-Russia-US relations with Lowell Dittmer, John Garver, Ezra Vogel, etc., in Far Eastern Affairs 40/3 (2012).

- “China’s Peaceful Rise: Rhetoric or Reality?” a review essay on M. Taylor Fravel’s, Strong Borders, Secure Nation (Princeton, 2008), David Kang’s, China Rising (Columbia, 2007), and David M. Lampton’s, The Three Faces of ChinesePower (California, 2008), in the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December, 2010).

-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Factor in US Elections,” St. Petersburg Times (Florida), Perspectives section, Sunday, September 26, 2004, p. 7P.

- "From the Ground Up: Contributions of the China/Area Studies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 Literature to IR Theo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May, 2004, V13, N39, p. 391-408.

- “The Role of Theory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 contribution to a Roundtable on David M. Lampton,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luding J. David Singer, Yun-han Chu, David M. Finkelstein, Ross Terrill and David M. Lampton; Issues and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December 2002/March 2003).

- "China’s Global Role," The World & I, October, 2001, p. 30-35.

- "China's Cautious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Regime," a review essay on Ann Kent's, China, the United Nations, and Human Rights: The Limits of Compliance,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9, in Human Rights and Human Welfare, Fall 1999/Spring 2000.

- "In the Realm of the Fences: How Nations and Individuals Can Internationalize without Losing Their Cultural Identities," Intersect Japan, Tokyo: PHP Institute, October 1995, p. 28-3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