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菪丸(中醫方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莨菪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千金方》卷二十一,名見《千金翼》卷十九。主治水氣腫,鼓脹,小便不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莨菪丸
  • 出處:《千金方》卷二十一,名見《千金翼》卷十九
  • 組成:莨菪子、粘羊肺
  • 主治:水氣腫,鼓脹,小便不利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文獻摘要,

組成

莨菪子一升,粘羊肺(青羊亦佳)一具。

用法用量

上二味,先洗羊肺,湯微渫之,薄切,曬乾作末,以三年大酢漬莨菪子一啐時出,熬令變色,熟搗如泥,和肺末,蜜合搗三千杵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丸,食後一食久,以麥門冬飲服,一日三次。以喉中乾,口粘浪語為候,數日小便大利佳。

主治

水氣腫,鼓脹,小便不利。

附方

名稱:莨菪丸
組成:莨菪
用法:上為末,酒一升,漬數日,出搗之,以向汁和絞去滓,湯上煎令可丸,即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一日三次。當覺口面急,頭中有蟲行,額及手足有赤色處,如此並是愈候;未知再服
主治:癲狂
出處:《本草圖經》引《小品方》(見《證類本草》卷十,名見《聖濟總錄》卷十五)
名稱:莨菪丸
組成:莨菪子、乾薑、白礬
用法:上為末,以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粥飲送下,一日三次
主治:久痢,腸滑不止,下腸垢,羸困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
名稱:莨菪丸
組成:莨菪子、釅醋、青州棗
用法:上以醋煮二味為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主治:痢疾時久不愈,變種種痢,兼脫肛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
名稱:莨菪丸
組成:莨菪子、木香、胡黃連、蘆薈、訶黎勒皮、肉豆蔻
用法:上為末,用燒粟米飯為丸,如黃米大。每服五丸至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主治:小兒疳痢,面黃體瘦,盜汗壯熱,心腹虛脹,皮毛焦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三
名稱:莨菪酒
組成:莨菪
用法:上以酒飲之
主治:懷子而不乳
出處:《史記》卷一〇五,名見《醫方考》卷六
名稱:莨菪散
組成:莨菪子、鱉頭、鐵精
用法:上為末。每服二錢匕,空心米飲調下,日晚再服;仍將藥末少許裹肛上,炙故麻履底按入,即不出
主治:痢後脫肛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八

文獻摘要

《千金方衍義》:莨菪走而不守,故須醋制稽留其性,以去痰涎垢膩;用羚羊肺為引,以通氣化;服用麥門冬飲,以通肺之津液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