莖瘤芥

莖瘤芥

莖瘤芥是一種蔬菜,是製作榨菜的原料, 其最初由野生芥菜(Brassica juncea)進化而來,其進化次序是野生芥菜芥菜--大葉芥 ( Var.rugosa BaiLey)--筍子芥(Var.crassicauLis chen et ang)--莖瘤芥。成熟的未抽薹以前的莖瘤芥,其地上部分高60至80 厘米, 地下部分主根長20至30厘米,整株一般重2至4公斤。地上部分的下部為肥大的瘤莖,莖上長著十餘片大葉;大葉的葉柄基部長著瘤狀的肉質莖,明顯的瘤狀凸起一般3到5個。瘤莖表皮青綠光滑,皮下肉質色白而肥厚,質地嫩脆。瘤莖部分,即青菜頭,一般每個重0.5公斤左右,大者1至1.5公斤。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莖瘤芥
  • 拉丁學名: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Tsen etLee
  • :植物界
  • :十字花科
物種介紹,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品種類型,生長發育,病蟲防治,蚜蟲,菜青蟲,霜霉病,根腫病,軟腐病,栽培技術,名稱由來,

物種介紹

莖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Tsen etLee)屬十字花科芸薹屬芥菜種葉芥亞種大葉芥變種的變種,其最初由野生芥菜(Brassica juncea)進化而來,其進化次序是野生芥菜芥菜--大葉芥 ( Var.rugosa BaiLey)--筍子芥(Var.crassicauLis chen et ang)--莖瘤芥。

形態特徵

成熟的未抽薹以前的莖瘤芥,其地上部分高60至80 厘米, 地下部分主根長20至30厘米,整株一般重2至4公斤。地上部分的下部為肥大的瘤莖,莖上長著十餘片大葉;大葉的葉柄基部長著瘤狀的肉質莖,明顯的瘤狀凸起一般3到5個。瘤莖表皮青綠光滑,皮下肉質色白而肥厚,質地嫩脆。瘤莖部分,即青菜頭,一般每個重0.5公斤左右,大者1至1.5公斤。

分布範圍

莖瘤芥主要分布在四川、浙江兩省,湖北江西福建江蘇安徽河南等省也有栽培

主要價值

是做涪陵榨菜的主要原料,四川東部的土壤氣候條件最適宜莖瘤芥生長,所形成的瘤莖部分尤為肥嫩。
煮熟的青菜頭拌上調料食用十分可口;其煮後的湯有一種雞湯式的鮮味。用青菜頭製成的泡菜,顯得嫩脆別致。現代科學化驗證明,它的營養十分豐富,每500克青菜頭含有蛋白質20.5克、醣45 克、鈣1400毫克、磷650毫克、鐵33.5毫克。

品種類型

20世紀30年代,已有按青菜頭形狀命名的草腰子、豬腦殼菜、香爐菜、菱角菜(或羊角菜)、筍子菜、包包菜(或稜角菜)、指拇菜、犁頭菜等名目。有按菜葉形狀命名的雞啄菜、鳳尾菜、蝴蝶菜、枇杷葉等名目。還有按產區命名的河菜與山菜。40年代又有三轉子或三層樓、潞酒壺、鵝公包、白大葉等品種。至80年化,品種已達40多個。但以上均系習慣分類,未按一定的科學標準。
80年代中期,農業科技工作者按莖瘤芥肉質莖和肉瘤的形狀,將其分為4 個基本類型:(一)紡錘形。肉質莖長13至16厘米,橫徑10至13厘米,兩頭小,中間大,如藺市草腰子、細匙草腰子等品種。(二)近圓球形。肉質莖長10至12厘米,橫徑9至13厘米,縱橫徑基本接近,如枇杷葉、小花葉等品種。(三) 扁圓球形,瘤狀凸起大而鈍圓,肉瘤間的間溝很淺,肉質莖長8至12厘米,橫徑12至15厘米,如柿餅菜等品種。(四)羊角菜形。瘤狀凸起尖或長而彎,似羊角。這種菜只宜鮮食,不宜加工榨菜。如皺葉羊角共、短稈蔓菁菜等品種。其主要傳統栽培品種特徵如下:
草腰子 長成後未抽薹時的植株高75至80厘米。三層瘤狀突起呈螺旋狀。耐肥,不易早期抽薹,較耐病毒病和軟腐病。
藺市草腰子 植株高65至70厘米。瘤莖上3層突起物呈螺旋狀排列, 下部較大。葉柄短而肥厚,葉緣多有紫邊。耐肥、產量高,抗病力較弱。全生長期 210天至220天,出苗至菜頭成熟一般160天至165天。
三層樓 植株高70至75厘米。莖上3層突起物排列較整齊, 大小大體一致。葉柄短,但不肥厚;葉略向內卷。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全生長期與藺市草腰子同。
鵝公包 植株高65至70厘米。莖上瘤狀突起物形如雄鵝頭上的肉瘤故名。葉黃綠色,葉柄短而肥厚。耐肥。不易早期抽薹。
白大葉 葉片和膨大莖呈淡綠色,遠觀泛白色。瘤莖橫長,瘤突之間的間溝較深。適應性強,而肥。易空心,含水量高,宜鮮食,不宜加工。
枇杷葉 葉形呈枇杷葉狀,葉柄短而肥厚,葉基葉裂少,葉面平滑。葉長65至70厘米為小枇杷葉,75至80厘米的為大枇杷葉,90厘米以上的為板葉枇杷葉。瘤莖呈黃綠色,瘤狀突起3層,中間一層稍突出,間溝淺。不易抽薹、空心, 耐病力弱。
潞酒壺 瘤莖呈圓形或扁圓形,中層突起物稍大,間溝淺。葉柄極短而抱莖,葉基無裂片,中肋較寬,葉面平滑。莖上和中肋皆披蠟粉。含水量較高,易開裂和空心。
叉叉葉 植株高80厘米左右。葉柄較小,莖葉有5至10對全裂葉片, 中肋略寬而內卷,葉身狹長,葉面微皺。瘤莖短,卵圓形,瘤狀突起1至6個,不甚規則,間溝深。適應性強,耐瘠薄,不易早期抽薹,耐病毒病。

生長發育

莖瘤芥的全生長期一般210至230天,其中出苗至瘤莖(即青菜頭)成熟約 160至170天,抽薹現蕾至種子成熟約60至70天。
莖瘤芥的根系由主根、側根和鬚根組成。30日苗齡的幼苗主根長9至12厘米,側根4至6厘米,鬚根不發達。植株成長後,主根入土25至30厘米,側、鬚根縱橫分布在15至20厘米的耕作層中。直播者主根入土較深;移栽者主根較短,側、鬚根較發達。
莖瘤芥莖的發育有3個階段。初期的苗齡階段為縮短莖, 即子葉以上至最低膨大葉的一段,俗稱"鸚哥嘴"。中期,縮短莖上部與膨大葉莖部逐漸生長膨大,一般出現3層瘤狀或乳狀突起,成為肥大的肉質莖。瘤莖呈淡綠色或綠色, 表皮有光澤或披灰白色蠟粉,莖皮下肉質白色。皮肉之間有少量易剝去的纖維管束,俗名菜筋。後期留種用的植株葉心頂端在2月下旬現蕾以後, 膨大莖逐漸延伸而成150厘米以上的薹莖。再由薹莖葉腋間的腋芽生出一次分枝,再抽生二次分枝,以後依次抽生三次、四次分枝,直至開花。單株分枝總數及多次分枝數隨播種期的延遲而逐漸減少。
葉的生長分4個階段,即子葉、莖生葉、膨大葉和薹莖葉。 子葉兩片呈腎臟形,當出現3至4片真葉後,逐漸黃萎脫落。莖生葉生於縮短莖上,由5 個葉片互生成一個葉環。葉身由短小漸變狹長,葉柄明顯,但不肥大。膨大葉生於膨大莖上,葉柄和葉的中肋肥實多肉;葉長60至80厘米、寬30至40厘米;葉形有橢圓、卵圓、倒卵圓等;葉色有綠、淡綠、黃綠、暗紫紅等;葉面平滑或縐皺;葉緣波狀或鋸齒狀;葉背及中肋上常有蠟粉和疏軟的刺毛。薹莖葉葉身狹而短,生於薹莖和分枝上,是開花結實期的主要功能葉片。
花萼及花瓣皆4片。雄蕊4長2短。雌蕊單生子房上位,密腺4個。開花在48小時內進行,盛花和散粉10至16小時。
果為斜生型長角果,果啄長0.4厘米至1厘米,果身長2.9至3.9厘米,果柄長1.2至2.5厘米。角果由綠轉黃即成熟。每個角果內生紅褐色種子10至20粒,千粒重1克左右。一般每株可收穫果實10至18克。以薹莖中上部的一、 二次分枝著果和著粒數最多,以一次分枝上的子粒最重。

病蟲防治

蚜蟲

當菜苗出現第一片真葉時,開始第一次施藥,以後每隔7天左右施1次,移栽前加施1次,移栽後再施1次。藥液可選用20%氰戊菊脂800-1000倍液、10%吡蟲靈800-1000倍液、80%敵敵畏500-800倍液以及辟蚜霧1000-1500倍液進行噴霧,該蟲是榨菜病毒病的主要傳病媒介,榨菜5葉期以前是易感病的階段,而5葉期前正是苗床期。因此,苗床期是治蚜防病的關鍵時期。

菜青蟲

當菜苗出現20%以上的植株葉片被菜青蟲危害後就應進行防治,其藥液可選用70%的艾美東顆粒,每畝1.9克兌水60公斤噴霧或選用Bt乳油,每畝100克兌水60公斤或選用20%氰戊菊脂每畝40毫升兌水60公斤進行噴霧。

霜霉病

在發病初期,用80%的代森錳鋅或70%的乙磷錳鋅或50%的多菌靈或75%的百菌清500-800倍液輪換噴霧,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根腫病

在莖瘤芥根腫病常發區或重病區,可選用涪陵區農科所配製的90%“根腫消”,移栽時每畝用1.3公斤兌水400公斤進行灌窩,防效可達70%以上。

軟腐病

用72%農用鏈黴素可濕性粉劑400倍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在發病初期開始用藥,間隔7-10天,連續防治2-3次。

栽培技術

(一)育苗
30年代初的作法是:擇一敞陽地作苗床,翻土細碎,以腐熟的堆肥、人糞尿、草木灰為基肥。在白露至秋分間撒播種子,稀密適度。然後用細土或稻草或高梁莖覆蓋,以不見種子為度。五六天后種子發芽,去覆蓋物。乾燥時,每2至3日澆水或施稀釋人糞尿1次。苗生長中隨時間苗,除弱留強,以培植壯苗。
60年代以來,育苗趨精細。播種時的氣溫要求掌握適當。過高則易造成先期抽薹和品種劣變,也易受病毒病感染;過低則播時間遲,影響瘤莖生長,產量不高。苗地早挖早炕,清除四周雜草。苗床底肥還要求增施適量的磷鉀肥,以增強菜苗抵抗病毒的能力。每畝用種量400克以內,拌細土或草木灰, 于晴天上午或陰天均勻撒播。播種後如遇亢陽高溫,白天還須搭棚遮蓋,並經常澆水,保持苗床濕潤。苗現第一片真葉後,即開始間苗,並噴灑第一次農藥,防止病蟲侵害,以後第5至7天噴藥一次。若苗床基肥較差,早期追肥時可施適量尿素。
(二)移栽
50年代前,苗齡20至30天現真葉4至5 片時移栽, 畝植 1200 至2000株。50年代以後苗齡35天左右,苗現五六片真葉時,即須移栽。苗齡過長或過短,皆影響返青發棵和青菜頭的產量、質量。移栽宜於陰天或晴天下午。雨天或雨后土壤太濕時移栽皆不利生長。苗隨拔隨栽。拔苗前澆一次水,以免拔動時損傷過多的根須。苗的主根過長,易栽成迂頭秧,可去掉一小段,保留至七八厘米即可。畝植6000至8000株,亦可根據早播和遲播、植株高矮和葉面大小,以及土壤肥瘦調節栽植密度。栽時,泥土雍至根頸後壓緊,以不損傷植株為度。栽後立即施定根肥,每畝稀釋後的腐熟人畜肥1噸左右。
(三)田間管理
30年代的作法是:移栽後3至5天,施一次薄肥,並注意對衰弱或枯死的進行補植。以後每隔20日鬆土、施肥一次,至收穫前共中耕3次, 施肥4次,每畝共用人糞尿1.5噸左右,用量逐次增加。施肥時注意不污菜體。生長期中,隨時除掉雜草。不能剔摘葉片,任其枯黃,否則因傷莖不利瘤莖發育,且易感染病毒病。
70年代中期以後,施肥除重施基肥外,主抓移栽後瘤莖生長前、生長中及後期施肥。

名稱由來

清末以來,榨菜原料(農產品)與榨菜製成品(工業食品)的名稱一般統稱榨菜。雖然20世紀40年代初農業科學工作者對榨菜原料曾有過植物學的拉丁文命名,但未確定出一個準確的漢文名稱。50年代以來,人們為便於區別,將榨菜原料稱為青菜頭,其製成品叫榨菜。80年代前期,原涪陵地區和重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專家楊以耕、陳材林等人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和鑑定,將榨菜原料的植物學名稱定為莖瘤芥(Var.tumida Tsen et Lee),仍沿用過去曾勉和李曙軒教授的拉丁文命名。
莖瘤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