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文化大典

《莒文化大典》是莒文化藝術研究院中國作家於文瑞和王冰等編著,是一部囊括千秋人文、包羅萬象的莒地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具有“權威性、經典性、資料性、科學性和可讀性”,可起到一地“資治、教化、存史、研究”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莒文化大典
  • 開始時間:2003年
  • 意義:在莒地史無前例
  • 包括:莒文化發展、莒地文物
主要內容,編寫過程,

主要內容

莒文化大典 本書不但在莒地史無前例,也填寫了國內地方文化成“典”的歷史空白,引起了國內外一些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認為是一部地方歷史文化史料價值較高的典範著作,值得研究和開發利用。

編寫過程

2003年春,莒文化藝術研究院的於文瑞和王冰等開始編寫《莒文化大典》,共組織起300多人和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數十人參與編寫,並得到了社會各界和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親為題寫書名。本書歷經3年的時間,披閱數十遍,6易其稿,終於面世。全書共136萬字,分“緒論、莒文明曙光、莒文明時代、莒文化發展、莒地文物、古代文化藝術人物、古代著作、莒縣名勝古蹟、莒縣古樹、典故、故事傳說”等十幾部分。本書基本採用“文(文章式)、條(條目式)、釋(注釋式)、議(議論式)”四種形式編寫,達數千項,還收了部分單位和造詣較深的現代文化藝術人物傳略及作品等。《大典》從莒地數十萬年前的文化述起,截止清朝末年,將莒地歷史文化從各個角度和各個層面凸現,做到史料充分,證據確鑿,考證準確,脈絡清晰,內容豐富翔實。由於歷史的原因,具有悠久歷史的莒地歷史文化史料缺乏,出現了很多歷史空白和懸案,以致人們只知有齊魯文化,不知有莒文化。為了解決好資料問題,編者們征服了各種意想不到的重重困難,數十次到外地查找資料,行程達20多萬里,並對照各地一些出土文物進行詳細考證,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積累起近億萬言的資料。在寫作過程中,對一些資料進行了嚴格篩選,基本做到信者采,疑者缺,寧缺毋濫,或多說並存;對未經考證準確的,不妄做定論,不牽強附會,堅持秉筆直書。在整個編寫過程中,始終堅持“公允、正統”的史學文化立場,效春秋筆法,做到事明論精,保證《大典》的嚴肅性。書中插入專家學者的論文十餘篇;收古代著作7部,文18篇,詩詞120餘首;記述古代重要的遺址60餘處,價值很高的陶、瓷、銅、幣、印璽等文物60餘件,古代書畫30餘件;名勝古蹟主要是兩城三山(莒國故城,齊長城,浮來山,馬鬐山,屋樓崮),近200處景點,200年以上的古樹170餘棵;記載典故53則,故事傳說66個;編收古代歷史人物180餘人,現代文化藝術人物440餘人,單位38個(其中農村7個);現代書畫200餘件。各類皆做了詳盡的記載和敘述,很多地方都有獨到之處,內容豐富多彩。本書問世後,在國內外和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對地方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為了進一步對《大典》全面充實和補遺,莒文化藝術研究院今後將繼續續編《莒文化大典》,內容將更加豐富,真正使莒文化煥發異彩,為發展弘揚中華文化而貢獻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