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州廟

莒州廟

據志書記載,清末民初莒縣存廟360餘座,廟宇之紛繁,可謂盛極一時。先秦時期的莒州廟宇鬼巫之說,修建廟宇主要是祭祀天帝之神和百鬼,漢代時莒州建有高祖廟,為了尊孔莒州地方還建有儒教廟宇等。

基本介紹

介紹,漢代祠廟,

介紹

昔有諺云:泰山神多,莒州廟全。本文試將形成這種狀況的歷史根源做一追溯,並就教於各位同行及方家。
1、關於“鬼巫”之說。酈道元在《水經注·沭水》中引用戰國時期的著作《尸子》里的一句話:“莒君好鬼巫而國亡。”說明在春秋至戰國初期,建都於今莒城的莒國國君,崇拜鬼神、巫術。而流經莒縣境內的沭河,《漢書·地理志》記載為“術水”,應該就是莒國人相信鬼巫之術的左證。根據《莒縣誌》“文物”卷對“莒城春秋墓”、“於家溝春秋殉人墓”的記載得知,春秋時期,莒國的國君和貴族死後習慣用人和動物做殉葬,也說明這個時期的莒人有信鬼的土俗,統治者死後想到另一個世界繼續統治人民,而做為殉葬品的被統治者,也情願死後到另一個世界繼續侍候他們的主子。既然“莒君好鬼巫”,那么莒國國君也一定會設立一個可以搞這種迷信活動的場所,這個場所應該就是後來專供信奉者祭祀之用的廟的原始建築。另據《漢書·郊祀志》記載:有個名叫勇之的越地人說:“越地人有信鬼的土俗。從前東甌王敬鬼,活到一百六十歲。漢武帝聽說後,命令越地的巫師建立越式祠廟,築起祭台,祭祀天帝之神和百鬼。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越地人也有信鬼的土俗,越地祀百鬼時也需先建莒式祠廟。因此,莒地在春秋時期便已建有祭鬼的祠廟。
2、關於“宗廟”。宗廟是古代帝王、諸侯、大夫、士祭祀祖宗的處所。
《通典·吉禮》云:“唐虞立五廟。夏氏因之。”可見,宗廟早在夏代之前的唐堯、虞舜時期便已產生。古代統治者對宗廟非常重視,從《禮記·曲禮》中的一段記載便可看出:“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後。”宗廟如此重要,莒國國君不能不修。據《禮記·王制》記載:“王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於寢。”東漢鄭玄註:“此周制”。始封於西周初期的莒子國,雖是小國,但也在諸侯之列,因而也應建有宗廟。又據《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載:“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由此斷定莒國國都建有宗廟無疑。

漢代祠廟

漢代莒城,先後建有“高祖廟”和“城陽景王祠”。
高祖廟是漢高祖劉邦的祠廟。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死後,朝廷“令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以歲時祠。”西漢時期,莒城初為城陽郡治,後為城陽國都,按當時朝廷法令,必定建有高祖廟。 《齊乘·古蹟》云:“漢時惟高(祖)廟有神靈,王莽畏而毀之。”可見,莒城內的高祖廟毀於王莽時,由於毀壞年代久遠,故址無從查考。
城陽景王祠是城陽王劉章的祠廟。據《後漢書·光武十王傳》記載: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劉京被封為琅琊王,建都於莒城,“京國中有城陽景王祠”。城陽景王祠的始建時間應在西漢時期,據東漢應劭《存城陽景王祠教》一文:劉章因誅滅呂氏有功,被封為城陽王,建都於莒,劉章死後,“自琅琊、青州六郡,及渤海都邑,鄉亭聚落,皆為立祠”。由此推斷,城陽景王祠初建時間應在二世共王(劉喜)元年(公元前176年)。毀壞時間約在宋末元初,歷經一千多年。元代於欽《齊乘·古蹟》載:“城陽景王廟(在)莒州城內……廟久廢。”說明元代還有古廟殘跡。下文又云:“州署內有古槐,半體如枯槎,而根葉繁茂,相傳是章手植。”劉章手植槐現已不存,原位於城陽鎮大菓街,城陽景王祠也應在這附近。清代翰林管廷鶚有詩:“宿草牛眠燕將壘,古槐鴉噪景王祠。”也說古槐與景王祠相距較近。
三、晉代以後的佛教寺廟
佛教於晉代傳入莒縣,《高僧傳》記載了東晉太元間的莒籍高僧竺法汰,但這時莒地有無寺廟卻無史料可查。
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人民流離失所,為逃避賦稅和兵役,許多窮人家的子女出家做僧尼,據《魏書·釋老志》記載:孝文帝時期,“四方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僧尼七萬七千二百五十八人。”佛教空前興盛。這一時期莒縣也建有許多寺廟,據志書記載,浮來山定林寺,檀特山善寂寺,東莞寧泰寺,黃埠壽聖寺,後仲固大寧寺,均系這一時期建築。
隋代,莒縣建有寶願寺、玄武庵,寶願寺在今縣府西側,玄武庵在今東莞鎮玄武庵村。
到了唐代,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對佛教的排斥(時任刑部侍郎的大文學家韓愈因上《論佛骨表》而遭貶)。許多大臣利用道教來排斥佛教,但由於唐朝皇帝對佛教的虔誠信奉,使這一時期湧現出許多歷史名僧,如玄奘、僧一行等。佛教寺廟遍布全國各地,據《舊唐書·武宗紀》載:“大凡寺四千六百,蘭若(佛教寺院)四萬,僧尼二十六萬五百。”莒縣在這一時期的佛教寺廟,載於志書的有:省堂寺,在陳村(清代屬莒,今屬安邱縣);淨土寺,在棋山;集盧山寺,一名明額寺,在今五蓮縣境內盧山前(清代屬莒);佛塔寺,在北汶。未見記載的寺廟應該還有許多。
唐代之後,佛教對國人的影響越來越大,社會地位越來越高。撰寫於五代十國時期的《舊唐書》,在“方技列傳”中收錄了六位知名高僧。宋代《太平御覽》一書,以“釋部”六卷介紹佛教及高僧,並將其列在“道部”之前。正是由於佛教對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使佛教寺廟的建築之風,愈演愈烈。據《莒縣誌》“風俗 · 宗教”卷記載:“至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莒地禪宗已分成‘臨濟’與‘曹洞別支賈菩薩’兩大派別,‘臨濟派’時有寺院72所,‘曹洞別支賈菩薩派’有寺院15所”。莒地佛教寺廟之盛狀,可見一斑。
元、明、清三代,莒地不斷建有新的佛教寺廟,並且對舊的佛教寺廟不斷修整,《重修莒志·文獻志》已有詳細記載,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四、其他廟宇
1、道觀。道教最早傳入莒縣時間無史料可考。據《舊唐書》記載:道士趙歸真向唐武宗舉薦,“羅浮道士鄧元起有長年之術,帝遣中使迎之,繇是(從此)與衡山道士劉玄靖及歸真膠固排毀釋氏(即佛教),而拆寺之請行焉”。正是由於唐代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利用道教排毀佛教的鬥爭,使這一時期的道觀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據《莒縣誌》記載:唐代永徽年間至五代殘唐時期,道觀已遍及全縣。至民國時期,僅莒城內就有道觀20餘處。
2、儒教廟宇。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方針,從此儒家思想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正是由於封建統治的需要,以及歷代學子對孔子的崇拜,莒地曾修建過許多儒教廟宇。
文廟,即孔廟。莒城文廟在宋代之前即已修建,初建時間無考。據《重修莒志》記載:“毀於金季之亂。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知州孔源始建。”此處所謂“始建”,應是毀後重建。後又多次擴建維修,民國時期稱“孔子廟”。位於今縣府西南。
莒城的儒教廟宇還有:文昌宮、崇聖祠、魁星閣、二賢祠等,這些廟宇是眾多學子們在科舉道路上的精神寄託。
3、為扶正壓邪,提倡忠義,莒城內曾建有關岳廟(也稱武廟)。為表彰貞女、節婦,灌輸封建夫權思想,莒城內曾建有節烈祠。為保農業豐收,祈求風調雨順,免除災害,莒城內曾建有龍王廟,八蜡廟,雹泉廟,三官廟。醫藥界建有藥王廟,手工業界建有魯班廟。各種廟門,不可盡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