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鎮

東莞鎮

東莞鎮(日照市莒縣下轄鄉鎮)是山東省政府首批公布的中心鎮,地處日照市濰坊市臨沂市交界處,周邊與諸城市、沂水縣、五蓮縣毗鄰,被譽為莒縣的“北大門”。該鎮東靠206國道,329省道東西穿越,日東公路縱貫南北,即將建設的濟青高速公路南線將依鎮穿過。鎮村主路全部硬化且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全鎮轄52個行政村,總面積105.8平方公里,總人口4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莞鎮
  • 外文名稱:DongGuan Towm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日照市莒縣
  • 下轄地區:轄52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633
  • 郵政區碼:276528
  • 面積:105.8平方公里
  • 人口:4萬人(2004年)
  • 方言:山東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齊長城遺址
  • 機場:日照山字河國際機場
  • 火車站:莒縣站
  • 車牌代碼:魯L
鄉鎮簡介,文化遺產,歷史沿革,自然資源,經濟產業,經濟狀況,工業發展,城鎮建設,文化旅遊,科教文衛,當地特產,基礎建設,主要榮譽,

鄉鎮簡介

東莞鎮位於莒縣北部,地處日照市、濰坊市、臨沂市交界處,周邊與諸城市、沂水縣、五蓮縣毗鄰,被譽為莒縣的“北大門”。該鎮東靠206國道,329省道東西穿越,日東公路縱貫南北,即將建設的濟青高速公路南線將依鎮穿過。鎮村主路全部硬化且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東莞鎮轄52個行政村,總面積105.5平方千米,總人口4萬人。鎮政府駐東莞村。

文化遺產

東莞鎮境內山巒起伏、風景優美、名勝古蹟眾多,文化資源豐富。濰河如帶,環繞蒼翠險峻的九頂蓮花山,有蜿蜒起伏的齊長城。沈劉莊村傳為南朝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故里。齊長城和沈劉莊漢墓群等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
齊長城遺址
境內齊長城遺址位於莒城北50公里,東莞村北2公里處。齊長城東西長千餘里,“遺址多能勘出”的莫過於東莞段。漢箕國東北1公里楊廷山上,是長城遺址之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今登山遠眺,西見小泰山、穆陵關、峨岣山,東望馬耳山、琅琊山和大海。故城高高隆起,如蒼龍騰越,宛然顯目。東莞齊長城高5米左右,寬近10米,境內一段長10公里。齊長城是連線海岱的一道巨牆,莒縣界內的東莞齊長城越穆陵、涉濰水,生色增險,蔚為壯觀。
大沈劉莊漢代畫像石墓
1985年,東莞鎮大沈劉莊漢代墓出土漢畫像石一組,共21塊,顯示畫像28幅,其中第24幅畫像屬國內罕見。此畫像高87厘米,寬37厘朱,淺浮雕,極為精緻。畫像分上下兩格。上格一婦人端坐正中,頭髮向上飄散,背後兩條豹尾卷豎兩邊,左邊4個不規則的尖狀物,似羽毛狀。下格中間一男一女擁抱親吻,左邊一女在推親吻之女,上邊一下垂物,似帷帳狀。專家分析,上格畫面中婦人為西王母。
民間傳說西王母有不死藥,后羿曾求得此藥,其妻嫦娥竊服後飄然奔月。漢代《漢武故事》載,西王母是年約30歲、風姿綽約的美婦人,住在崑崙山上,所居地有瑤池,故稱“瑤池金母”,曾以仙桃贈武帝。西王母見漢武帝時,先有青鳥集於殿前,隨後在二青鳥的陪侍下款款而來。傳說青鳥是西王母的使者,職責是為西王母取食和送信。漢《神異經》中還塑造了一個東王公,為西王母配偶。常與玉女做投壺遊戲。《神異經》載,崑崙山上有大鳥,紅嘴,目黃如金,面朝南,右翼張開可覆蓋西王母所在的西方之域,左翼張開可覆蓋東王公所在的東海之地。其背有一萬九千里。西王母可一年一度經大鳥之翼與東王公相會。
石刻畫像上格畫面應是西王母經大鳥之翼前往東海與東王宮相會途中。畫面左邊4個不規則尖狀物應是大鳥背部的羽毛被風吹起狀。下格畫面上邊的下垂物應是帷帳。說明當時東王公與西王母兩人已進入內室,為久別重逢正欲擁抱親熱之時,發現丫環玉女在場,頓覺尷尬。玉女善解人意,遂助一臂之力,將西王母推進東王公懷抱,二人激動不已,親吻起來,表現得既浪漫,又幽默。作者構思奇特,具有罕見的藝術想像力。畫面簡樸生動,人物性格及心理刻畫細膩。
沈劉莊村傳說為南朝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故里,今留有校經“小樓”和“彥和巷”地名。東莞鎮駐地南有風光秀麗的文心公園,園內屹立劉勰雕像。沈劉莊村南今有一株1500多年的古銀杏,樹高33米胸徑6.4米,枝繁葉茂。

歷史沿革

相傳立村於商末,後為邑,有謂即古東鄆者。西漢置東莞郡,曾治今沂水縣城子嶺,東漢移治今沂水城,南北朝南齊間徙治於此。唐初廢郡為鎮,宋因之,明清置社,1931年復鎮稱,20世紀50年代“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與庫山鄉合併,改稱東莞公社,人民公社化運動結束後改稱東莞鄉並與庫山鄉分治,後又復稱東莞鎮,與龍王廟鄉合併至現。

自然資源

東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日東公路縱貫南北,329省道東西穿越,正在建設的濟青高速公路南線依鎮而過,南靠膠新鐵路,東望青島、日照港口,形成陸運、水運互補的交通運輸網路。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以褐土棕壤、沙壤和石灰石為主,探明石灰石儲量6.5億噸,具有發展水泥建材業得天獨厚的優勢,現有中聯集團在大石河村附近建立大型水泥廠,給當地帶來巨大收益。

經濟產業

東莞鎮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資源豐富,水電充足,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功能完善。
東莞鎮是日照市最大的石灰石開採加工生產基地,儲量在6.5億噸以上,石灰石質量優、儲量大、易開採,是發展水泥建材業的優質原料。當前,全鎮已發展水泥企業3家,全部坐落在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鎮文心建材工業園內,年生產能力達100萬噸,主導產品“魯日”牌和“故郡”牌32.5級普通矽酸鹽水泥,均獲得中國方圓委頒發的產品質量和體系認證,產品以其抗折抗壓強度高、耐磨性和耐腐蝕性好、收縮小、安定性好等特點深受用戶喜愛,遠銷青島、濰坊、膠州、諸城、日照、沂水等地。2003年,該鎮從山東榮安和高密市分別引資2.5億元和2.1億元開工建設了2條新型乾法水泥生產線,當前,兩項目均已建成投產,使該鎮水泥年生產能力提高到200萬噸規模,成為名副其實的日照市水泥建材鎮。
鎮內現有山東彼那尼榮安、東莞水泥等水泥建材生產企業,年產水泥200萬噸;現已發展規模以上企業12家。招引項目28個,其中,投資2.5億元的山東彼那尼榮安一期已投產運營,投資1億美元的二期工程已全面展開,涉及村莊搬遷、新村建設等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投資8億元的日廣水泥熟料生產項目進展順利,現已與中聯集團簽訂合作協定。以石料開採運輸、石灰生產、水泥預製、機械維修、飲食服務、藥材銷售加工、家紡、絲製品生產等相關產業為主的民營經濟發展到2986家。培植髮展了黃煙、桑蠶、林果、畜牧、瓜菜、藥材六大主導產業。

經濟狀況

鎮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工業經濟迅速發展。現有東莞水泥有限公司和榮安建材有限公司等水泥建材企業,年產水泥200萬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6家,新增6家。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到2006年年底,全鎮共引進了7個投資過500萬元以上的項目,新談招商項目16個,其中,落戶東莞投資8億元,年產400萬噸的港源旋窯水泥項目正在緊張建設當中;榮安二期工程,計畫投資7000萬美元,建設日產4000噸的新型乾法水泥生產線項目已與韓國大洲集團洽談之中。民營經濟迅速發展。從事石料開採、運輸、石灰生產、水泥預製、機械維修、飲食服務、藥材銷售加工、家紡、蠶具加工、絲製品生產等相關產業的民營經濟發展到2098家,新增38家。民營經濟成為東莞經濟的“半壁江山”。
主導產業:桑蠶、烤菸、瓜菜、林果、藥材、畜牧。其中,桑園10000畝,烤菸5000畝,辣椒2000畝,茄子大棚1000畝,草莓大棚50個,林果10000畝,藥材10000畝,畜牧規模養殖小區13處。
2003年,該鎮從山東榮安和高密市分別引資2.5億元和2.1億元開工建設了2條新型乾法水泥生產線,當前,兩項目均已建成投產,使該鎮水泥年生產能力提高到200萬噸規模,成為名副其實的日照市水泥建材鎮。

工業發展

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實施“工業強鎮”、“農業富鎮”、“開放興鎮”、“文化樹鎮”四大戰略。重點圍繞構築莒北工業重鎮,建設“東莞水泥城”。立足豐富的石灰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水泥建材為主導的鎮域工業,通過內擴外引,使鎮域經濟總量不斷膨脹。全鎮已擁有大型水泥領頭企業3家,年產水泥300萬噸,實現產值5.8億元,生產的“魯日”、“故郡”、“榮安”牌水泥馳名省內外。該鎮依託水泥產業,帶動起了石料開採、運輸、水泥預製、機械維修、飲食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逐漸形成小規模、大群體的經濟發展格局。
東莞鎮東莞鎮
截止2005年底,全鎮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1920戶,民營企業發展達到26家。圍繞“三農”,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桑園10000畝,連續11年獲“山東省桑蠶第一鎮”稱號。同時發展黃煙5000畝,中草藥10000畝,發展農業領頭企業6家。堅持把小城鎮建設作為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來抓,建設了莒縣文心建材工業園、文心公園、仿古式商業街,規範完善集貿市場3處,吸引縣級醫院、超市各一家,使城鎮載體服務功能不斷提升,不斷加快鎮域精神文明建設,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鎮域社會呈現出人心齊、社會穩、經濟強的良好局面。鎮黨委政府先後被省授予“齊魯鄉鎮之星”、“山東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全省科普先進鄉鎮”、“山東省社會治安安全文明鎮”,被日照市委、市政府表彰為“經濟強鎮”、“紅旗鄉鎮”、“六好鄉鎮黨委”、“模範鎮政府”等榮譽稱號。

城鎮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農業產業化紮實推進。先後培植髮展了桑蠶、黃煙、林果、畜牧、瓜菜、藥材六大主導產業,其中,黃煙栽植面積4500畝,實現稅收136萬元,居全縣第二;桑園面積穩定在6000畝以上;先後建立了22處綠色蔬菜生產基地,34個畜牧養殖基地,輻射帶動農戶600多戶。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投資500多萬元,建設了土管所辦公樓、交管所辦公樓、東莞村委辦公樓等;投資60萬元,對鎮駐地兩側舊花壇進行了更新;投資120多萬元,建起了河西大橋和後石崮大橋,拓展了東莞鎮發展空間。
一、做大做強畜牧業
東莞鎮是傳統的畜牧業大鎮,該鎮多措並舉做大做強畜牧養殖業,當前,全鎮已發展養雞專業戶316戶、養豬專業戶172家,出現了像專業養殖青山羊的閆家三山村、專業養殖肉食雞的河崖村等一大批養殖專業村,畜牧養殖年收入達1200多萬元。面對民眾空前的養殖熱潮,該鎮黨委、政府積極聯繫銀行、獸醫、工商、外貿等部門,為養殖戶排憂解難,努力引
肉食雞肉食雞
導他們組織起來,從供種、供藥、防疫、飼料、出售等方面實行個體養殖、統一監管、集體結算,發揮規模優勢,從而取得最大經濟效益。劉家窪村村民劉樹寶自上一年從事肉食雞養殖以來,效益連年翻番。他又把遠在浙江的大女兒一家和遠在濟南的二女兒一家全都招來“上山下鄉”,先送他們到縣有關部門學習培訓,後又在信用社支持下新建3個養殖大棚,2006年他家共出欄肉雞15萬隻,純收入30多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養雞專業戶。在搞好傳統養殖的同時,該鎮依託遠程教育網路,大搞特色養殖,像季家山村的特種牛養殖中心、龍王廟村黃粉蟲養殖基地都搞的紅紅火火,效益節節攀升。養殖戶們可謂是盆滿缽滿,金利滿包。
二、“三帶一扶”促發展
東莞鎮在日常工作中,充分發揮領導班子的示範帶頭作用,積極開展“三帶一扶”工作,即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帶一個職能部門,帶一個實力較強的企業和一名工作能力較強的村幹部,結對幫扶一個落後的村委班子,使全鎮工作齊頭並進,取到了良好效果。該鎮在具體工作安排中,領導班子成員各有分工,但又不搞條塊分割,注重工作中的“一盤棋”思路,注重相互協調和配合。針對鄉鎮工作任務繁雜的實際情況,領導班子成員各有側重,各司其職,使全鎮各項工作事事有人抓,處處有人管;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部門都有專門領導具體管理,責任明確,從而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落實。同時,對鎮域內的主要企業採取領導班子包點服務的策略,本著“服務不干預、支持不包辦、放手不撒手”的原則,與各企業零距離接觸,全方位服務,隨時解決企業建設和經營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為杜絕部分村莊在工作中的“拖後腿”現象,該鎮還明確了後進村名單和主攻方向,領導班子掛靠落後村,幫助他們建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分析落後原因,發展村級經濟。
三、全力打造為民服務平台
一是設立“五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以“便民、為民、惠民”為宗旨,設立農村財務審計中心、信訪及司法服務中心、經濟發展服務中心、農技推廣及信息服務中心和社會事業服務中心等5箇中心。結合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積極在全鎮開展創建“學習型、服務型、節約型、廉潔型、和諧型”機關活動,強化機關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同時,對所有涉農工作實行“一站式”服務,全過程為民眾搞服務、辦實事。
二是開通“民情直通車”暢通信息渠道。要求包村機關幹部做到“進百家門、察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把農民民眾的需求作為第一信號,把讓農民民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及時將了解到的民情反饋給各職能部門,切實解決民眾實際困難。
三是開展便民服務大集拉近民眾距離。抽調涉農部門部分工作人員現場辦公,現場為農民民眾答疑解惑、解決問題,當場不能解決的問題向民眾解釋明白,承諾限期解決,提高了為民眾辦事的效率。
四是拓寬服務領域實行無縫隙服務。積極協調郵政、電信、農信社、供電所、衛生院、派出所等單位在人口較為密集的村設立為民服務點,達到富一方經濟、保一方平安的目的。當前,該鎮共設立為民服務點70多個,為民眾傳遞致富信息60餘條,提供種養技術服務26人次,提供政策諮詢服務200餘人次,調結各類矛盾、糾紛70餘件次。
四、東莞鎮社區建設
東莞鎮緊跟農村建設的步伐,於2012年投資建設東莞鎮第一座小區單元樓,單元樓每棟共五層。2013年6月,其他單元樓也已基本建成,當前正在裝修階段。

文化旅遊

東莞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底蘊豐厚,南北朝時期曾為縣、為郡,素有“東莞故郡”之稱。是著名文學評論家《文心雕龍》著者劉勰、北齊大醫學家徐謇(jiǎn)的故里。境內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齊長城遺址和沈劉莊漢墓群等名勝古蹟,沈劉莊漢墓曾發掘出象徵東方文明禮儀的漢畫像石《親吻圖》,鎮內孟家窪遺址發掘出佐證龍山文化的蛋殼陶杯。東莞鎮位於莒縣最北部,境內有濰河水、蓮花山及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齊長城遺址、沈莊漢墓故里。該鎮從建設生態鄉鎮、文化名品鄉鎮出發,在對濰河水進行了蓄水攔截後,建立了水上公園,同時修建了文心亭、劉勰像、仿古商業街等景點。這些景區已初具規模。

科教文衛

東莞鎮和諧社會建設成效明顯。計畫生育工作,繼續保持全縣領先水平,並步入全市先進行列;教育工作,位居全縣前列;投資60餘萬元,硬化道路4.5公里,提前實現了村村通等級公路的目標,人均里程在全縣名列前茅;認真搞好了“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當前,已有多個村莊喝上了自來水;醫療衛生事業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保率達到90%以上,且穩步增長;嚴格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及時按標準發放糧食直補資金和良種補貼;積極組織科技、文化、醫療“三下鄉”活動,農村面貌出現了新的變化。

當地特產

東莞鎮連續11年獲“山東省桑蠶生產第一鎮”稱號。擁有領頭企業——日照市金奧絲製品有限責任公司。莒縣寬潤絹紡廠和莒縣恆達蠶具廠為新興民營企業,寬潤絹紡廠主要生產手扒絲綿、機制絲綿和真絲產品,“寬潤”牌絲綿被以其質量優、外型美、價格低等特點迅速占領市場;恆達蠶具廠主要生產方格簇,年產能力在16萬張以上。2016年底根據市場調研成立桑產品研究中心,並在香港成立了山東莒丹王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加工生產東莞桑茶,並成為了當地的特色產品。

基礎建設

東莞鎮是山東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中心鎮。按照省規劃設計院制定的《東莞中心鎮建設總體規劃》要求,構建起了工業區、商業區、文化區、生活區和風景區五大區域;鎮內“水、電、路、話、氣、景”配套完備,設施齊全,擁有現代化的110KV輸變電站、通訊樓、電化教學樓、超市、莒縣人民醫院東莞分院等服務一向的基礎設施,特別是鎮駐地仿古式沿街樓建設現已完成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並投入使用,充分再現了故郡風采。

主要榮譽

先後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東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齊魯鄉鎮之星"、"小康鄉鎮",被省菸草專賣局授予"菸葉生產先進鄉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鎮域經濟考核進步鄉鎮"、"全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信訪工作三無鄉鎮",連續五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人口和計畫生育目標管理一等獎(第一名)"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