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邊山貝丘遺址

貝丘遺址是中國先秦時期先民以貝類為主要食物定居並形成的重要的人類生活居址,其文化層中含有大量人們食余棄置的海生和淡水兩大類貝殼。貝丘遺址在我國沿海、內陸濱湖和臨河地帶多有分布,莊邊山貝丘遺址則是我國沿海具有代表性的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316國道20公里處外側、竹岐鄉榕岸與春風村交界處的一座小山崗上。站在國道上一眼望去,山頂上兩座電信基站發射塔成了該遺址最顯目的“標誌”。莊邊山山勢較低,海拔不到30米,整座山呈臥牛狀,東西長約190米,南北最寬處約100米,兩頭建有民房,貝殼堆積層集中在西頭,整個遺址面積約有兩萬平方米。

簡介,歷史淵源,保護狀況,

簡介

莊邊山鑲嵌在榕岸與春風兩個村落之間,東北面周圍為洪水沖積而成的園地,距閩江河岸約500多米。早先莊邊山地形並非現在這個摸樣。上世紀四十年代之前,莊邊山四周仍被河浦包圍著。南邊曰大浦,北面以卷龍宮水閘為界,上為山後浦,下曰高何浦。山後浦水出水閘流向高何浦,然後與南面的大浦匯合,莊邊山孤立地夾在河浦之中。如果把時間上溯到北宋之前,那時榕岸與春風兩個村落還沒形成,沿江“一望皆山,絕無人居矣”,莊邊山完全只是閩江中的一座小島而已。據地理學家分析,在全新世後半葉海浸時期,那個時候福州還是一個古海灣,海水西達甘蔗,閩江古河口退至白沙鎮附近。莊邊山和曇石山一樣,都是“福州海灣”中的小島嶼。廈門大學蔡保全教授對莊邊山遺址所遺留的貝類進行分析後認為,莊邊山當時所處位置屬於鹹淡水交叉的河口地帶。其觀點與地理學家的論斷基本上是一致的。上述均印證了《山海經》中記載的:“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曰閩中山,在海中”和《閩書》“按謂之海中者,今閩中地,有穿井,闢地多得螺蚌殼敗槎,知洪荒之世,其山盡在海中,後人乃先後填築之也”之說。
莊邊山遺址文化層中含有大量貝殼和一些陶器殘片。當時人們“靠江吃江”,以捕撈近海貝類為食物,貝類種數以蜆為主,還有巨牡蠣、牡蠣、魁蛤和小耳螺等。大量的貝類被食用後留下的貝殼堆積形成了現在的遺址。該遺址於1956年文物普查時首次被發現。1960年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遺址進行了試發掘,開探溝3條,發掘面積78平方米;1982年至1983年,福建省博物館進行大面積發掘,共開探方114個,揭露面積近3000平方米,共發現新石器時代墓葬65座、灰坑72個,以及大量石、骨、陶、貝質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同時發現戰國末至西漢早期墓葬9座,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排列有序,大小相近。每座長2米餘,寬約1.1米。隨葬器物多為硬陶,尚有玉璧、玉環等。器物組合形式有常見的鼎、豆、壺、盒,尚有瓮、匏壺、薰爐、盆等。莊邊山墓葬形制與陶器隨葬品,屬先秦時期楚文化的遺制,具有濃厚的楚文化遺風。原曇石山博物館館長歐潭生和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盧美松對莊邊山墓葬出土文物研究後寫出了長篇論文《楚文化入閩的考古證據——閩侯莊邊山九座墓葬的再認識》,論文考證了莊邊山古墓是戰國楚墓不是漢墓,是直接來自長沙的楚國貴族。從而說明戰國晚期除了越王勾踐的後裔無諸來福州創建閩越國外,還有一批來自長沙的楚國貴族生活在莊邊山一帶。

歷史淵源

考古結果表明,莊邊山遺址歷史久遠,與曇石山遺址一樣,是先秦閩族的發祥地,原始社會時期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它處於福建古代氏族社會深刻變化的歷史階段,不僅是海洋文化的搖籃,也是當時農耕文化的代表。莊邊山貝丘遺址與著名的曇石山遺址隔江相望,文化內涵類似,具有相同的文物價值,是曇石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遺憾的是兩個遺址雖然具有同等的價值,但卻有不同的命運。莊邊山遺址雖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長期以來卻少有人問津,一直是“養在深閨無人知”。若不是山邊有塊文物保護石碑的提示,想必沒有人會將它與文物遺址聯繫在一起的。
貝丘遺址最大的表現特徵是土層里嵌著大量的貝殼。由於很多村民不知道遺址的價值,把土層里的貝殼當成廢棄的垃圾來看待,沒將它與其它文物等同重視起來。遺址上種滿各種果樹和六月麻竹子,兩座電信發射塔不知啥時矗立在山頭上,占據了很大一塊地方。多年來,違法搭建和隨意亂採挖的現象時有發生,遺址上人為擅自挖掘的痕跡隨處可見。曾記得在一次填方工程中,至少有數百立方米貝殼堆積層被挖走,也不見得有人出來制止過。長期以來,遺址默默的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曾有驢友慕名前來參觀後發出由衷的感嘆:莊邊山貝丘遺址“很受傷”!筆者也覺得,如果再繼續這樣人為的破壞下去,總有一天遺址會消失掉,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保護狀況

值得欣慰的是,經了解得悉,莊邊山貝丘遺址的保護工作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遺址的整體保護工作已進入規劃設計階段。根據規劃,遺址的保護將與開發利用緊密結合。但願莊邊山遺址今後不再“受傷”,更希望在得到有效的保護的同時,象曇石山遺址一樣加以合理開發和利用,將先民創造並遺留下來的文化遺存造福於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