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浪梯田

莊浪梯田

莊浪梯田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被譽為“梯田王國”的莊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層層梯田如雕如塑,如詩如畫。其“山頂沙棘戴帽,山間梯田纏腰,埂壩牧草鎖邊,溝底穿鞋”的生態梯田綜合治理模式,將黃土高原精心描繪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風景畫。1998年,莊浪幹部民眾興修梯田的偉大壯舉被《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導後,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同年莊浪縣被水利部命名為“全國梯田化模範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莊浪梯田
  • 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
  • 起源:1964年至1998年奮鬥
  • 面積:98.6萬畝
簡介,起源,建設原則,建設過程,建設成果,發展,全國文物文化遺產,

簡介

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從六十年代起,酷暑嚴寒嚇不倒、貧窮飢餓壓不垮的40萬莊浪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征山不止,治水不休,堅持不懈地開展了以興修水平梯田為中心,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生態環境建設,苦戰30多個春秋,終於建成了占全縣總耕地面積90%以上的百萬畝水平梯田,以倚天巨筆寫下了莊浪歷史上最為壯麗的一頁,也寫下了一串令世界驚嘆的數字:修梯田付出了價值4.75億元的勞動量,移動土方量2.96億立方米,若堆成一米見方的土牆可繞地球六圈半。梯田化縣的建成,奠定了莊浪農業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把旅遊業培育成西部經濟支柱產業政策的實施,為莊浪生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莊浪梯田莊浪梯田
如今,走遍莊山浪水,放眼碧野藍天,被譽為“梯田王國”的莊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層層梯田如雕如塑,如詩如畫,其“山頂沙棘戴帽,山間梯田纏腰,埂壩牧草鎖邊,溝底穿鞋”的生態梯田綜合治理模式,使得慕名前來考察的日本、以色列農業專家情不自禁地稱讚:“這是莊浪人民在黃土高原上精心描繪的一幅景色迷人的風景畫,簡直是世界奇蹟!”

起源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線建造的階梯式農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產作用十分顯著。梯田的通風透光條件較好,有利於作物生長和營養物質的積累。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複式梯田等。梯田的寬度根據地面坡度大小、土層厚薄、耕作方式、勞力多少和經濟條件而定,和灌排系統、交通道路統一規劃。修築梯田時宜保留表土,梯田修成後,配合深翻、增施有機肥料、種植適當的先鋒作物等農業耕作措施,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建設原則

莊浪縣實現梯田化後,堅持“山河面貌不變,生態環境建設不停”的原則,按照“由大規模梯田建設向梯田綜合開發轉變,由單純修梯田向小流域綜合治理轉變,由坡面治理向溝道壩系建設和封禁治理轉變”的梯田綜合開發思路,形成了“山頂沙棘戴帽、山間梯田纏腰、地埂牧草鎖邊,溝台果樹圍裙、溝底壩庫穿靴”的綜合治理模式。先後在榆林溝等7條重點小流域建成治溝骨幹壩和淤地壩33座,各類小型攔蓄工程700多處,實行封禁治理65.27平方公里,完成重點小流域治理150平方公里,配套修建流域道路和農田道路432公里,使全縣生態環境面貌明顯最佳化。 如今,以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推廣為重點,突出糧食生產的梯田綜合開發已取得了顯著成效。按照“梯田+科技+節水+產業”的綜合開發模式,以整山整川整流域為單元,發展特色高效產業,不斷提升梯田綜合效益。先後建成了石何溝、榆林溝等10個旱作農業開發示範小區和以洋芋、果品、草畜為主的三大產業基地46萬畝,年增經濟收入3800萬元。梯田真正成了莊浪農民的糧屯子和錢袋子。

建設過程

三十年開山兩代人血汗
莊浪梯田莊浪梯田
莊浪全縣總土地面積1,553平方公里,人口43萬,耕地114萬畝,其中103萬畝坡地分布在402國道兩旁的山樑丘頂和2553條溝壑中,先輩們留下的荒山陡坡、溝溝岔岔,遇旱地裂,逢雨泥瀉。莊浪人窮則思變,建國後,莊浪縣委、縣政府面對貧困,千方百計尋找擺脫貧困的根本出路,於1964年作出《開展治理坡耕地為主的農田基本建設的決定》。之後30多年,縣委、縣政府9次換屆、10次易人,但梯田建設的目標未變,步伐未停。
一把鐵金欣,一輛手推車,就是莊浪人建造梯田使用的原始工具,移動土方是高強度體力勞動,當時人們生活窮困,多數人還掙扎在溫飽線上,體力嚴重不支,為了趕工,有些身體孱弱者竟累死在田埂上。興修梯田初期,由於缺乏科學指引,加之黃土高原丘陵地帶土質疏鬆不穩,意外滑坡事故時有發生,有人就這樣永遠長眠於土方之下。
興修梯田的高潮階段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政府根據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新形勢,通過實行勞動積累工制度和納入各級政府目標管理、兌現補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調動民眾積極性。那時候每逢農閒時節,民眾會自覺走向田間地頭,揮舞鐵金欣鋤頭,吆喝牲口騾馬趕修梯田,常見山坡上彩旗飄飄,深溝里人馬嘶鳴,不論男女老少,一個個揮汗如雨,有時候還挑燈夜戰,場面非常壯觀。
從1964年到1998年,歷時34年的梯田建設,莊浪付出了兩代人的心血,先後有30人為此獻出生命,116人負傷致殘,義務投入勞力5670萬個,累計移動土方2.76億立方米,如果堆成1米見方的長堤,足可以繞地球六圈半。截止2005年底,全縣水平梯田累計達到98.6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95.3%,昔日的三跑田變成三保田(三跑即跑土、跑肥、跑水,三保即保土、保肥、保水)。實現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大災不減產,小災保豐收。

建設成果

一個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輝煌成就——40萬莊浪兒女歷經30多年的艱辛努力修築的100萬畝水平梯田。這一被專家鑑定為“居國際領先水平的水保工程”,使得甘肅省18個乾旱縣、國家40個重點扶貧縣之一的莊浪,成為“中國梯田化模範縣”。

發展

莊浪梯田莊浪,藏語意為「野牛出沒的地方」,如今的中國梯田第一縣。它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東南部,六盤山西麓崇山峻岭之間,境內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95%。走遍莊浪山水,碧野藍天,梯田層巒,林帶環繞,魚躍鳥鳴……。然而,這裡曾經是一個土壤貧瘠,交通不便的國家級貧困縣。莊浪梯田建設的歷程,是勤勞的莊浪人自強不息、頑強拚搏、與大自然抗爭,向命運挑戰的奮鬥史、創業史。
莊浪梯田莊浪梯田
1998年以來,莊浪先後獲國家水利部命名為第一個「中國梯田化模範縣」,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生態環境建設先進縣」等稱號。2002年8月,中宣部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莊浪精神——再造一個秀美山川」報告會。日本、以色列、美國等十多個國家的專家考察莊浪梯田後,嘆為「世界奇蹟」。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1986年在莊浪視察工作時題詞「黨員帶頭,戰天鬥地」,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姜春雲在莊浪題詞「愚公移山,大造梯田」。

全國文物文化遺產

在甘肅東面第三次文物普查統計中,莊浪梯田被列入全國文物文化遺產保護範疇。 莊浪縣位於甘肅中部,六盤山西麓,總面積1500多平方公里,該縣山大溝深,地陡土瘠,生態環境惡劣。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莊浪人民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改造山河,興修梯田,歷經30年,他們用一雙雙手,用一把把鐵鍬,修造了百萬畝水平梯田,鍛造了享譽全國的“莊浪精神”。梯田化建設大大改善了莊浪的生態環境,提高了糧食產量。1996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達到16.26萬噸,畝產增收240多公斤。
莊浪梯田美如畫莊浪梯田美如畫
1998年,莊浪幹部民眾興修梯田的偉大壯舉被《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導後,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同年莊浪縣被水利部命名為“全國梯田化模範縣”,梯田化工程被國內外知名專家鑑定為“國際領先水平”,被中外人士稱譽為“世界奇蹟”。 為進一步弘揚“莊浪精神”,2007年莊浪縣投資250萬元建成了523平方米的具有現代風格的“中國梯田化模範縣紀念館”,同年,又被平涼市委命名為“平涼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8年,享譽全國的莊浪梯田又被省文物局推薦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梯田化模範縣紀念碑中國梯田化模範縣紀念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