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圖文本

莊子圖文本

《莊子圖文本》主要內容:莊子是戰國時宋國蒙人,他的事跡如今知道得較少。司馬遷在《史記》中曾引用莊子“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侯之門,仁義存”之語並深有感慨,由此而尊重莊子的思想價值,為他立傳。但是史書均以記載重大事實為原則,而莊子一生不仕,可記載的實在不多,所以《史記》中只記載了莊子為“蒙漆園吏”和楚威王欲聘莊子為相兩件事,以表明莊子“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的思想性格。《莊子》一書,《史記》記載它有“十餘萬言”,並列舉其中帶有較多“寓言”內容的篇名,有《漁父》、《盜跖》、《胠篋》、《畏累虛》和《亢桑子》等五篇。西漢後期劉向、劉歆父子整理中秘群書,將《莊子》編定為五十二篇。魏晉時郭象為《莊子》作注,十取其六,註解了三十三篇,刪節成六萬餘字。此後其他各本失傳,只有郭象的三十三篇注本流傳下來。唐代成玄英為郭象的注作疏,題為《南華真經註疏》。至清代,郭慶藩在郭注、成疏的基礎上著《莊子集釋》,成為目前最為流行的版本。今本《莊子》一書共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各篇題名及內容聯屬比較自由,但各篇中均有非常精緻的部分,反映著莊子不可多得的寶貴思想。莊子在世上,他的職位只是一名小吏,然而他的內心究竟怎樣?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在《天下》篇中,莊子自己說,他是“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

基本介紹

  • 書名:莊子圖文本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頁數:219頁
  • 開本:20
  • 定價:32.00
  • 作者:張京華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61067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莊子圖文本》是國學經典圖文系列之一。

圖書目錄

內篇
逍遙遊第一
齊物論第二
養生主第三
人間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師第六
應帝王第七

外篇
駢拇第八
馬蹄第九
胠篋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運第十四
刻意第十五
繕性第十六
秋水第十七
至樂第十八
達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游第二十二

雜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無鬼第二十四
則陽第二十五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讓王第二十八
盜跖第二十九
說劍第三十
漁父第三十一
列禦寇第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

文摘

內篇
逍遙遊第一
解題
《逍遙遊》這一篇,事理線索比較簡單,敘述也有率意重複處。開篇就講鯤鵬的寓言,中間穿插《齊諧》的記載,又對應講蜩與鷽鳩的寓言,穿插湯問棘的故事,其內容又見於《列子·湯問》。接下講列子、許由、連叔與接輿、惠子與莊子的故事或議論。全篇行文宏放恣縱,主要思想則歸結為一句話:“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老莊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無”,此篇所論無疑都是圍繞這一核心概念而發揮,張松輝先生認為“莊子寫大鵬、小鳥並非在討論自由不自由的問題”,而是在討論“無為無不為的思想主旨”(《莊子考辨》),是非常正確的。
這一篇的篇名,“逍遙”是一疊韻複合詞,又寫作“消搖”,《說文》解釋為“猶翱翔也”。《詩經》中已有“所謂伊人,於焉逍遙”和“河上乎逍遙”的詩句,《禮記·檀弓上》記載孔子曾經“負手曳杖,消搖於門”,屈原在《楚辭·離騷經》中也說到“聊浮游以逍遙”。而“逍遙遊”三字連語為莊子所創。“游”字又寫作“游”。今本《莊子》通作“逍遙迸”,三字均從“是”旁,使這一篇題更加整齊傳神。牟宗三先生概括說,老子之道為實有形態,而莊子則純為境界形態。“如灑脫、自在、無待、逍遙這些形容詞,這種形上學因為從主觀講,不從存在上講,所以我給它個名詞叫'境界形態的形上學'。”(《中國哲學十九講》)此語道出了莊子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