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境內的萊茵河

荷蘭境內的萊茵河

《荷蘭境內的萊茵河》是2009年《荷蘭境內的萊茵河一條被控制的河流》為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發行。黃河下游遊蕩性河道系統整治始於20世紀70年代,在歷代治黃工作者不斷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基本適合黃河下游遊蕩性河道來水來沙特性、河床演變特點的“微彎型”整治方案。“微彎型”整治方案採用“以壩(丁壩)護岸,以彎導流”的工程布局方式,初步達到了穩定河勢,限制遊蕩範圍的目的。20世紀90年代以後,受全球性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強烈影響,黃河下游來水來沙條件發生了明顯改變,進入了典型的枯水系列,遊蕩性河段的河勢發生7相應的調整變化,上提下挫現象頻繁發生,加之大部分工程建設還不夠完善(工程長度明顯不足、個別工程方位布局不合理等),使得河道整治工程對河勢的控導作用大為削弱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柏林克。

基本介紹

  • 作者:柏林克
  • ISBN:9787807345558
  • 頁數:219
  • 定價:120.00元
  • 出版時間:2009-3
  • 副標題:一條被控制的河流
內容簡介
《荷蘭境內的萊茵河:一條被控制的河流》為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發行。黃河下游遊蕩性河道系統整治始於20世紀70年代,在歷代治黃工作者不斷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基本適合黃河下游遊蕩性河道來水來沙特性、河床演變特點的“微彎型”整治方案。“微彎型”整治方案採用“以壩(丁壩)護岸,以彎導流”的工程布局方式,初步達到了穩定河勢,限制遊蕩範圍的目的。20世紀90年代以後,受全球性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強烈影響,黃河下游來水來沙條件發生了明顯改變,進入了典型的枯水系列,遊蕩性河段的河勢發生7相應的調整變化,上提下挫現象頻繁發生,加之大部分工程建設還不夠完善(工程長度明顯不足、個別工程方位布局不合理等),使得河道整治工程對河勢的控導作用大為削弱;在工程布點未完成和工程配套性相對較差的河段,河勢變化更大。特別是小浪底水庫運用以後,極大地改變了進入下游的流量過程及水量分配,中小洪水持續的時間更長,現行河道整治工程對未來水沙條件是否適應、小浪底水庫運用後遊蕩性河道進一步整治的工程布局方案要否調整,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並由此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大討論。由於問題的複雜性,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對此高度重視,成立了由黃委主任李國英為組長的黃河下游遊蕩性河段河道整治研究項目領導小組,由黃委規劃計畫局、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防汛辦公室、總工程師辦公室、國際合作與科技局、河南黃河河務局和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等單位技術骨幹組成的項目工作組,於2002年開始系統地研究了小浪底水庫運用以後遊蕩性河道整治的方案及實施原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