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印尼

荷蘭印尼

由於法國拿破崙帝國的擴張,1806年荷蘭被法國占領。1806年,英國艦隊在雅加達的海面上擊潰了荷蘭艦隊,控制了印尼的海上交通,印尼各主要島嶼處在英國海軍的包圍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荷蘭印尼
  • 國家:法國
  • 原因:拿破崙帝國的擴張
  • 時間:1806年
歷史
由於法國拿破崙帝國的擴張,1806年荷蘭被法國占領。1806年,英國艦隊在雅加達的海面上擊潰了荷蘭艦隊,控制了印尼的海上交通,印尼各主要島嶼處在英國海軍的包圍之中。1811年8月大批英軍在爪哇登入,向雅加達發起進攻。荷蘭軍隊節節敗退,最後於1811年9月18日向英軍投降。雙方簽訂協定,荷蘭將印尼交由英國統治。英國占領印尼後,印尼歸印度總督明多管理。副總督萊佛士被派往東印度群島,負責管理爪哇及其附屬各地,包括馬都拉、巨港、馬辰和望加錫等。萊佛士來到爪哇後,首先處理英國同各封建土王的關係。以每年給萬丹蘇丹年薪2.5萬盾的代價,買下了由英國殖民政府管理萬丹地區的權力;不過他同意萬丹蘇丹保留徒有其名的蘇丹稱號。萊佛士對井裡汶的諸蘇丹,也採取類似的方法處理,迫使他們交出權力,然後給予年薪,以資補償。對日惹蘇丹,則尋找藉口,率兵進攻。日惹蘇丹被迫把諫義里地區的大批土地割讓給英國。梭羅的蘇丹,也被迫削權和割讓土地。對於爪哇以外的巨港、馬辰等地的蘇丹,萊佛士也派軍隊去,迫使他們屈服並割讓土地。萊佛士統治印尼的時間並不長。1813年10月,拿破崙帝國崩潰,荷蘭恢復了獨立。英國為了利用荷蘭牽製法國,同意與荷蘭和好。1814年,英荷簽訂倫敦協定,英國答應歸還以前占領的荷蘭海外殖民地。不過,英荷之間有關殖民地的爭執,到1824年雙方簽訂蘇門答臘協定後,才最終解決。根據該協定,荷蘭把它在印度的商館和馬六甲移交給英國,英國則把它在蘇門答臘的據點,如明古連等移交給荷蘭;英荷兩國有權進入對方的殖民地,並享受最大的特惠權。
荷蘭統治的恢復和蒂博·尼哥羅大起義
荷蘭從英國手裡接管印尼後,重新恢復了統治。根據荷蘭憲法的規定,印尼的最高統治權屬於荷蘭國王。為了壓制印尼人對荷蘭重新統治的不滿,克服財政上的困難,荷蘭殖民者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都採取了嚴厲的措施。對封建蘇丹和土王,進一步剝奪他們的實權,只保留徒有其名的稱號,讓他們領取固定的薪俸,成為殖民政府的工具。在經濟方面,繼續推行強迫供應制和實物地租,強制人民種植咖啡,恢復貿易壟斷。對過去封建領主同英國商人簽訂的租借土地的契約,一律宣布無效。此外,殖民政府還實行了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如在道路、橋樑、河口、市場等處設立關卡,進行徵稅,甚至連懷抱的小孩過關卡,也要納稅,稱為“屁股稅”。在宗教方面,限制伊斯蘭教的阿訇們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以防止他們同外界接觸,利用宗教活動反對荷蘭人。荷蘭殖民者的殘酷統治,導致了1825~1830年的蒂博·尼哥羅領導的大起義。蒂博·尼哥羅是日惹蘇丹阿莽古·甫握諾三世的兒子。在萊佛士統治時期,曾約定如果阿莽古·甫握諾四世去世,由他繼承蘇丹王位。但在阿莽古·甫握諾四世逝世後,荷蘭總督卻另立他的兒子為蘇丹。這使蒂博·尼哥羅大為不滿。更重要的是蒂博·尼哥羅還目睹荷蘭恢復統治後,變本加厲地壓迫和剝削人民,極為痛恨。這些是他起義反荷的原因。起義的導火線是荷蘭殖民政府在日惹南部修築公路時大肆拆毀民房,甚至把修路用的木樁插進蒂博·尼哥羅的領地和皇族墓地。他認為這是無法容忍的侵犯和侮辱行為。憤怒的蒂博·尼哥羅派人把木樁拔掉。然而木樁又被州長的爪牙插進。蒂博·尼哥羅當即提出抗議,殖民者非但不接受,反而派兵包圍蒂博·尼哥羅的住宅,準備逮捕他。人民聞訊後,立即聚集到他們所尊敬的這位王子的周圍。在人民的擁護下,蒂博·尼哥羅和叔父莽古甫美衝出敵人的包圍,開始了抗荷起義。蒂博·尼哥羅轉移到離日惹11公里的斯拉朗,在此建立了起義總部。他發出呼籲:“馬打藍王國的同胞們,如果你們敬愛蒂博·尼哥羅,就請加入他們的行列吧,他和他的叔父現在就在斯拉朗,凡是敬愛他們的人們,請即前往,準備戰鬥”。蒂博·尼哥羅號召進行“聖戰”,消滅在爪哇的一切歐洲人。蒂博·尼哥羅的號召迅速傳遍爪哇各地,受盡殖民者壓迫的人民紛紛回響,他們拿起長矛、大刀,從四面八方投奔蒂博·尼哥羅。短期內就有6萬多民眾參加起義,另外還有70多名封建王公貴族。梭羅公國著名的伊斯蘭教學者奇阿伊·摩佐也帶著一大批教徒投奔蒂博·尼哥羅。1825年7月20日,人民起義的熊熊烈火在斯拉朗點燃起來。殖民政府聞訊後,立即從三寶壟調派援軍,試圖和駐日惹的殖民軍內外夾擊起義軍。但起義軍中途伏擊了這批援軍。起義軍向日惹城發動進攻,消滅了不少敵軍。與此同時,三寶壟、茉莉芬、北加浪岸、葛都各地的人民,也紛紛揭竿而起。他們燒毀荷蘭人的房子、倉庫、關卡和種植園。起義爆發1個月後,蒂博·尼哥羅發布《致扎巴朗加人民令》,在令中,蒂博·尼哥羅一方面闡明了這次反抗鬥爭的目標,即“為消滅爪哇島上的一切異教徒,在日惹進行聖戰”;另一方面號召“各級地方長官不要繳納賦稅”,將款項“套用於支持消滅爪哇一切歐洲人的戰爭”。蒂博·尼哥羅發布的檄文得到爪哇各階層,特別是廣大農民的熱烈回響。僅在勃羅波粦哥管區,就有3.5萬人回響。在人民起義軍的打擊下,殖民軍總司令德·科克兩次寫信給蒂博·尼哥羅,要求同他進行談判。蒂博·尼哥羅對德·科克的來信不予理采。德·科克達不到目的,便派大批軍隊進攻斯拉朗。起義軍避其鋒芒,撤出斯拉朗,轉移到特魯竹克、朱墨林等地。1825年10月,蒂博·尼哥羅被起義軍的王公貴族和伊斯蘭教學者擁戴為蘇丹。他以蘇丹的名義在日惹附近的起義軍總部所在地德格索村宣布成立伊斯蘭教王國。蒂博·尼哥羅建立王國,鼓舞了起義軍的士氣。到1826年初,起義軍在整箇中爪哇和東爪哇,廣泛開展游擊戰,分別開闢了東北部、南部和中部3個戰場。1826年6月,荷蘭殖民軍大批從日惹開往勃列列,企圖從起義軍手中奪走該地的堡壘。起義軍英勇抵抗,一次又一次擊退敵人的進攻。最後,敵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才占領這塊陣地。7月,殖民軍又進攻駐紮在德格索的起義軍大本營。雙方經過激戰,起義軍主動撤離,轉移到斯查帝、勃列佐等地。由於殖民軍受到沉重打擊,殖民政府財政發生困難。德·科克又想出一條“妙計”,在1826年9月,宣布恢復被廢黜的日惹老蘇丹——蒂博·尼哥羅祖父的王位,企圖以此誘使蒂博·尼哥羅停止反抗鬥爭。但蒂博·尼哥羅並未因此發生動搖,他繼續領導人民進行戰鬥。1826年10月,起義軍向梭羅附近的戰略要地卡窩克發動進攻,雖然起義軍打得勇猛頑強,但無法抵擋敵人猛烈的炮火。蒂博·尼哥羅本人在這場戰鬥中也受了傷。卡窩克戰鬥的失利,對起義軍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不僅傷亡大,而且起義軍領導開始分裂。此後,戰鬥雙方轉入相持階段。卡窩克戰役後,蒂博·尼哥羅進行了軍事整頓,重新強調和恢復游擊戰術。1827年初,他組成了固定的起義骨幹隊伍,每一隊伍有一名稱,每一隊有一旗幟。這些小分隊重新開展了游擊鬥爭。此時敵人利用取得勝利的機會,進行誘降活動。葛都戰區一些軟弱的王族投降了敵人。與此同時,殖民軍從1827年下半年,開始用堡壘戰術對付起義軍的游擊戰。他們在各游擊區建築了一系列堡壘,這些堡壘每個相隔20~30公里,中間用道路連線起來,在堡壘區還有騎兵進行巡邏。1827年8~10月,德·科克派遣一名英國人和一名阿拉伯人為中介人,先後同蒂博·尼哥羅的代表舉行兩次會談。由於殖民軍的代表沒能接受蒂博·尼哥羅提出的條件——提高伊斯蘭教的地位(包括有權按照伊斯蘭教的法律審判歐洲人),談判破裂。此後殖民軍加緊了攻勢。他們開闢了東部、西部和北部幾個戰場,分別包圍起義軍。1827年11月,雙方在北部戰場的南望地區發生激烈戰鬥。起義軍堅持了半年之久,最後失敗。1829年8月,蒂博·尼哥羅的嬸母及其幾個兒子投降了敵人。9月,莽古甫美也被迫投降。10月,起義軍的主要將領申托特也向敵人投降。蒂博·尼哥羅陷入困境,但他仍然堅持鬥爭。1830年3月28日,蒂博·尼哥羅及其隨從應邀來到馬吉冷,與荷蘭人進行談判。談判中蒂博·尼哥羅要求建立一個由蘇丹領導的獨立國家,並要求成為整個爪哇伊斯蘭社會的最高領袖。德·科克拒絕了蒂博·尼哥羅提出的要求,並將他逮捕。1830年5月30日,蒂博·尼哥羅被流放到蘇拉威西島的萬鴉老,1834年又被押送到望加錫。1855年2月8日,他死於望加錫,終年70歲。
這樣,由蒂博·尼哥羅領導的一場轟轟烈烈的爪哇人民大起義,便宣告結束。
民族民主運動的興起
20世紀初,印尼一些民族主義政治團體紛紛建立。1908年5月20日,在雅加達宣告成立的崇知社(也稱至善社),是印尼成立的第一個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組織。它主張爪哇民族的團結和協調發展,復興民族文化,發展民族工商業,擴大爪哇人在行政機構中的名額,通過合法鬥爭實現上述要求和目標。崇知社雖然是一個改良主義組織,但它的活動對印尼民族的覺悟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它是印尼民族運動興起的重要標誌,後來人們把它的成立日期定為“民族覺醒日”。1911年,梭羅花裙商發起成立的“伊斯蘭商人聯盟”,要求發展民族企業,維護伊斯蘭商人的利益。第二年8月,這個組織改名為“伊斯蘭聯盟”,進一步提出鼓勵民族企業、組織經濟互助、促進當地文化與福利的發展,以及振興伊斯蘭教等主張。伊斯蘭聯盟成立後,產生了很大影響,參加這個組織的不僅有伊斯蘭商人,而且有廣大工農民眾。參加這個聯盟的一些激進派,主張積極開展反對荷蘭殖民者的鬥爭。1912年,荷蘭進步知識分子陶威士·德克爾在萬隆成立東印度黨,提出各族人民(本地人、荷蘭人、華僑、阿拉伯人)團結起來,爭取印度尼西亞的獨立。1914年,印尼先進的知識分子和在印尼的荷蘭左翼社會民主黨人,共同組織了旨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這個組織在1920年5月改名為印尼共產黨。這個組織的建立,以及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促進了印尼工人運動的發展。1921年泗水碼頭工人罷工、1922年典當工人罷工、1923年鐵路工人罷工、1925年三寶壟全市性罷工,促成了1926~1927年的印尼民族大起義。1926年11月12日,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雅加達起義委員會和西爪哇萬丹起義委員會,同時發動了雅加達郊區和萬丹地區的農民起義。起義軍以10人到100人組成一個小隊,用匕首、大刀、長矛等簡陋武器,向殖民當局發起進攻。他們砍倒電線桿,剪斷電線,破壞公路和鐵路。雅加達效區的起義農民攻入市區,占領電話局,襲擊監獄和警察署,鬥爭持續了3天。萬丹的起義農民奪取了甫拉安車站,打死民憤極大的反動官員。雅加達和萬丹人民點燃的起義烈火,迅速擴大到勃良安、萬隆、梭羅、北加浪岸和諫義里等地,遍及整個爪哇島。起義活動堅持了近1個月。蘇門答臘的鬥爭也是共產黨領導的,主要發生在西蘇門答臘的西弄槓、沙哇侖多、巴東西務蘇等地。西蘇門答臘的起義於1927年元旦舉行。起義者逮捕了殖民政府官員,切斷交通,奪取電話局,占領火車站,伏擊殖民軍。西蘇門答臘的起義也堅持了1個月,零散的鬥爭直到1927年3月才最後結束。這次大起義沉重地打擊了荷蘭的殖民統治。大起義中大批共產黨人被鎮壓和逮捕,1000多人被流放。起義被鎮壓後,共產黨被宣布為非法組織,工農運動暫時走向低潮。不過,以蘇加諾為代表的民族主義者,繼續點燃起民族獨立運動的火把。1927年6月,在蘇加諾的倡議下,建立了“印度尼西亞民族主義者協會”,次年改稱印度尼西亞民族黨,蘇加諾擔任該黨主席。這個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利益的政黨,明確提出了爭取印尼獨立的綱領。該黨還出版了《印度尼西亞團結報》。1927年12月,蘇加諾又創建了“印度尼西亞民族政治團體協商會”(簡稱“印尼民族政黨聯盟”),這個聯盟是由印度尼西亞民族主義協會、伊斯蘭聯盟、崇知社等7個政黨團體組成,是一個統一戰線的組織。1928年10月,印尼青年在雅加達召開第2屆代表大會,會上一致通過了“青年誓言”:“我們印度尼西亞的兒女,承認一個民族——印度尼西亞民族。我們印度尼西亞兒女,承認一個祖國——印度尼西亞祖國。我們印度尼西亞兒女,承認一種語言——印度尼西亞語言。”這個青年誓言強烈表達了印尼人民為建立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及爭取這個民族國家獨立的堅強意志和決心。出於對民族獨立運動的恐懼,1929年荷蘭殖民當局逮捕了蘇加諾,並宣布印度尼西亞民族黨為非法。1930年蘇加諾在殖民政府的法庭上發表了著名的辯護詞——《印度尼西亞的控訴》,淋漓盡致地揭發和控訴了殖民主義的罪惡,並表達了印尼人民要求實現民族獨立的堅強意志。印尼民族黨被宣布為非法組織後,宣告解散。黨內其他領導人沙爾多諾建立了印度尼西亞黨,沙里爾和哈達建立了印度尼西亞國民教育黨。1931年蘇加諾獲釋,加入了印度尼西亞黨,並擔任該黨主席,繼續開展爭取民族獨立運動的鬥爭。1933年,蘇加諾再次被捕,並被流放到弗羅列斯島,直到1942年日本占領印尼後才獲釋。1933年2月,爆發了“七省”號軍艦印尼海員起義。他們聯絡了一部分荷蘭軍官,乘艦長上岸之際,將軍艦從蘇門答臘開往泗水,要求釋放因遊行示威而被捕的海員。殖民當局派數艘軍艦追捕,並派飛機轟炸,艦上官兵傷亡慘重,被迫投降。起義領袖全部殉難,許多起義者被捕和流放。1935年,印尼共產黨領袖慕索從國外秘密回國,恢復黨的組織。1937年,在共產黨的建議和領導下,成立了公開的民眾性組織——印度尼西亞人民運動黨,開展反對當時企圖稱霸東亞的日本帝國主義的活動。1939年,印尼人民運動黨和其他民主政黨建立了統一戰線,組成了印度尼西亞政治聯盟。聯盟的目標是爭取實現印尼的自決,產生由民主選舉的議會,實現印尼與荷蘭協調一致,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1939年12月,聯盟在雅加達召開印尼人民代表大會,討論成立議會。大會決議以印尼語為國語,紅白旗為國旗,《大印度尼西亞》為國歌。大會提出的口號是“印度尼西亞要求一個議會”。1940年5月,荷蘭被德國占領,但流亡在英國的荷蘭政府仍通過雅加達的殖民政府控制印尼。1941年9月,印尼人民代表大會的領袖們在日惹開會,決定將“大會”改名為“印度尼西亞人民會議”。“人民會議”要求委派印尼人擔任總督和各行政部門的副職長官,成立兩院制議會,將荷屬東印度改為“印度尼西亞”。當時的荷蘭流亡政府拒絕了這些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