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角斑病菌

草莓角斑病菌

病蟲害名稱:草莓角斑病菌

科學分類:細菌:薄壁菌門假單胞菌科黃單胞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草莓角斑病菌
  • 科學分類:細菌:薄壁菌門、假單胞菌科
  •   分布地區:希臘、德國、義大利、葡萄牙
  • 生物特性:無莢膜,無芽孢
分布地區,危害性狀,生物特性,傳染途徑,防疫方法,

分布地區

希臘、德國、義大利、葡萄牙、美國、巴西、委內瑞拉、紐西蘭、澳大利亞、阿根廷、羅馬尼亞、衣索比亞、法國、西班牙、留尼旺、中國。

危害性狀

草莓是該病原的主要寄主。F.ananasa是草莓(F.chiloensis)和野生草莓(F.virginiana)的雜交種,但它和許多品種對病原菌的感病性差異較大。野生草莓、歐洲草莓、金露莓和P.glandulosa是接種寄主。但F.moschata對該病原菌免疫。草莓角斑病菌1962年首次報導於北美洲,草莓角斑病會引起產量下降,但一般不是毀滅性的。經常採用噴灌的地方損失會加大。在葉片最細的葉脈之間出現多角、具有光澤的1-4mm大小的水浸狀病斑,早期病斑只能在葉片背面看到,對光時呈透明的圓點。兩周后斑點擴大、合併,在葉片正面也能看到水浸狀的紅褐色角斑。菌液流出後遇到乾燥天氣,病斑上因形成膠狀膜,而常有光澤。病斑通常是沿著初生的次生葉擴展。病死組織脫落,使葉片形成許多洞孔。在發病最嚴重的情況下,解剖病枝頂部,其內部組織的變化和症狀常常是局部水浸狀。

生物特性

草莓角斑病菌是好氣的革蘭氏陰性桿狀細菌,無莢膜,無芽孢,大小為0.4μm×1.3μm,具有一根極生鞭毛。在NA培養基上,菌落呈圓形,邊緣整齊規則,凸起狀,有光澤、透明或淡黃色。

傳染途徑

病菌通過雨水飛濺作局部傳播、擴散,草莓苗可以攜帶病菌作遠距離傳播。許多細小的病葉碎片都可能被夾雜在草莓苗中而起傳播作用。病葉殘渣、帶病植株是發病的初侵染源。在病殘葉和土壤中,病菌能存活至下茬作物。在實驗室保存的乾燥病葉中,病原菌至少可以存活半年,在生長期開始時,病菌開始由病殘葉傳播到幼葉上,從草莓枝頭上侵染草莓葉窩,在最嫩的葉片莖部,沿著葉脈產生病斑,並能在枝頭的頂部擴展。病菌從最初的病痕中流出,通過雨水噴灌在植株間傳播。病菌也能通過氣孔侵入,病菌通過局部的傷口或下方的病葉侵染枝蔓,在整個生長期病菌有多個侵染循環。病原菌可侵染草莓花,但不為害果實。在病害流行期間,當環境條件有利於病菌滲流和擴散時,病原菌從枝頭的葉窩中感染病菌引起系統侵染,在潮濕的室溫中容易發生。對發病有利的條件是白天室溫在20℃左右,晚上較低溫度,高濕。

防疫方法

首先是檢查病害症狀,看托葉上有無角斑症狀。其次要檢查有角斑症狀的病葉,是否有該病原菌是否存在,可以通過直接分離法和間接分離法。即將具水浸狀病斑的葉片放在研缽中,加少量蒸餾水研磨浸漬,製成細菌懸浮液,然後,用間接螢光免疫抗體染色法檢查。必要時可以採用劃線分離該病原菌。由於病原菌在培養基上生長速度很慢,直接分離時常被其他快速生長的微生物所覆蓋,因此較難成功。通常是在YDC等平板上劃線,並在27℃下培養,4-5天后就可以看到第一批菌落。菌落圓形,大小為0.5-1.0mm,黃色,圓頂狀,邊緣規則。該病原菌的純培養和其他黃單胞菌不同,在33℃下不生長,七葉苷不水解,對氯化鈉的耐受度為0.5%-1.0%。 IF技術能成功地檢測濃縮的細菌懸浮液及10倍稀釋液。當檢測結果為陽性時,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幾百個小而圓的螢光細菌,在使用抗血清的不同稀釋度時,沒有其他細菌發生干擾。對無症狀的枝頭進行檢測難度較大。任何受感染的枝頭葉窩只要通過組織檢測就能檢測到細菌,一般只用一個枝頭檢查。有人在研究檢測無症狀枝頭的方法,即將枝頭洗淨、搗碎、拌勻,用離心的方法將菌液濃縮,再用WAS檢測。雖然該方法不是很靈敏,但作為初步檢測是很有用的。我國將該病菌列入三類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在EPPO為A2類,而IAPSC也認為該病菌具有檢疫重要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