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塘村(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轄自然村)

草塘村(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轄自然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草塘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位於大嶺山鎮南部,距大嶺山鎮政府6.5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與石嶺仔村、長瑛村、坑尾村相鄰。2015年末,草塘村戶籍人口550人。

清末,草塘村境域屬東莞縣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三區金桔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二區犀楊鄉,第三區(即寮步區)大沙大鄉楊屋小鄉,大嶺山公社楊屋生產大隊,大嶺山區楊屋鄉,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管理區,大嶺山鎮楊屋行政村。

2015年,村集體經營行業涉及家具、電子、模具、塑膠、皮具等。是年,村有工業企業50家,私營個體工商戶200家。村集體總收入208萬元,純收入195萬元,資產總額1351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草塘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
  • 地理位置:大嶺山鎮南部
  • 電話區號:0769
  • 人口數量:550 人(2015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粵S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文體事業,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地名由來,本地方言,世居村民,族譜民約,祭祖活動,地方特產,

歷史沿革

清末,草塘村境域屬東莞縣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三區金桔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二區犀楊鄉,第三區(即寮步區)大沙大鄉楊屋小鄉,大嶺山公社楊屋生產大隊,大嶺山區楊屋鄉,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管理區,大嶺山鎮楊屋行政村。

行政區劃

草塘村為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楊屋村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1822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草塘村位於大嶺山鎮南部,距大嶺山鎮政府6.5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與石嶺仔村、長瑛村、坑尾村相鄰。
楊屋草塘村

自然災害

1977年春,大旱,楊屋大隊動員村民抗旱,草塘村當年糧食減產10%。1996年,寒潮來襲,連續7天降霜,草塘村塘魚、蔬菜、香蕉、薯類損失嚴重。

人口

2015年末,草塘村戶籍人口550人,其中男285人,女265人;80歲以上9人,最年長者96歲(女);海外留學人員2人。外來暫住人口3000人。
草塘村
草塘村

經濟

草塘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莞草為主,兼種花生、番薯、木薯、蔬菜、荔枝、龍眼、烏欖、黃皮、大橘等。改革開放初期,大力發展集體企業,有加工廠、磚瓦窯廠等。1992年後,隨著工業化深入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
2015年,草塘村集體經營行業涉及家具、電子、模具、塑膠、皮具等。是年,村有工業企業50家,私營個體工商戶200家。村集體總收入208萬元,純收入195萬元,資產總額1351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5年末,草塘村內有國小1所,幼稚園1所,籃球場1個。

基礎設施

1964年,草塘村通電;1996年,通自來水。20世紀90年代末,通電話;2000年初,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00年,通網際網路。

交通運輸

草塘村有國道G107、縣道楊朗路穿過村境。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民國初年,由大圍何姓村民分遷到此立村,村名來歷不詳。

本地方言

草塘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通用粵方言東莞大嶺山話。

世居村民

草塘村世居村民有何、陳、謝等姓,以何姓為主。何姓先祖於南宋鹹淳八年(1272年),從廣東南雄珠璣巷遷至東莞茶山圓頭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遷楊屋大圍村,民國初年遷至此地。陳姓先祖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從寮步石步村遷楊屋大圍村,民國初年分遷到此定居。

族譜民約

清代,何壽泉纂修《何氏族譜》;2012年,邱順福纂修《邱氏族譜》。村民遵守2012年楊屋村民委員會制訂的《楊屋村村規民約》。

祭祖活動

草塘村每年清明節組織村民到虎門赤崗祭祖,每年春節時邀請舞獅隊到何氏大宗柯拜祭。

地方特產

草塘村農產品有荔枝、龍眼、烏欖、黃皮、大橘等,尤以荔枝最為著名。傳統節慶食品有紅團、松糕、米餅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