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海生態園

茶海生態園”,一個以核桃壩為中心的,極其具有黔北風情和茶園風光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茶海生態園
  • 地理位置:湄潭縣城東北角
  • 占地面積:8000畝
地理位置,艱辛發展歷史,獲得榮譽,生態園特色,

地理位置

享有“中國西部生態茶葉第一村”美譽的核桃壩村,位於湄潭縣城東北角,是湄潭縣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示範點。這裡滿山是茶園青翠,滿目是詩畫鄉村景致,滿腔清新空氣,滿耳婉轉茶歌。全村的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林木蔥籠的淺丘、山巒,綿延起伏的茶園,黔北民居錯落亮眼,湄江河岸綠樹成蔭,公路兩旁櫻花絢麗,新增種的桂花樹鬱鬱蔥蔥。一到春暖花開時節,在桃紅柳綠的映襯下,滿山遍野的茶樹呈現出盎然生機,形成了一道亮麗而獨具特色的風景線。村里打造了以“千壺園”為主體格調的村莊集鎮,在雕花窗上,家家戶戶都刻有精緻的小茶壺圖案,與縣城“天下第一大茶壺”遙相對映,顯得格外生動別致。

艱辛發展歷史

說到核桃壩,必須得提起一個人,他就是曾受到我國三代領導人接見的核桃壩原村黨支部書記何殿倫。核桃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前曾是出名的貧困村。因無水灌溉,土壤貧瘠,糧食產量低,溫飽問題無法解決。當地有一首民謠是這樣說的:“核桃壩,幾道彎,十年就有九年乾,頓頓吃的包穀飯,吃水要翻幾座山,小伙一心往外走,姑娘不願嫁進山!”可以想像當時農民們的生活條件是十分艱苦的。
“種下搖錢樹,財富自然來。”核桃壩在老支書何殿倫的帶領下,在貴州省茶科所的支持下,率先在非耕地上試種茶葉,試種成功後,由黨員一戶帶幾戶推動種茶,核桃壩村百姓依靠茶業發展,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環境。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先後接見該村老支書何殿倫,曾當選為黨的十四大代表的他,先後被評為全國勞模、中國茶業界十大風雲人物,並以其為原型拍攝的電視專題片——《老茶農》在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播出。

獲得榮譽

核桃壩村先後兩次被貴州省委、省政府評為“小康村”,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村”,被中組部命名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是一個接一個。2004年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到這裡視察,對核桃壩村給予了高度評價。前省委書記錢運錄、省長石秀詩、省委宣傳部部長李軍、市委書記慕德貴等省市領導都曾經親臨核桃壩,對核桃壩村給予了高度關注。來自省內外的單位部門、個人及新聞媒體等慕名到核桃壩參觀的更是不計其數。
相對於湄潭縣全縣33萬畝茶園的總數來說,核桃壩近8000畝的茶園面積不算多,但就是這猶如散珠落玉般鑲嵌在山林間的生態茶園,創造出了一個“茶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美好家園。《求是》雜誌曾經評價為“這是中國地表深度開發最早成功的典型”。中國工程院首位茶學院士陳宗懋在參觀了湄潭茶鄉尤其是核桃壩生態園之後,他說:“這是我走過全國很多茶區都沒有看到的林茶相間的生態環境。”他認為,這樣的茶園是一流的、全世界少有的。

生態園特色

就是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創建了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茶海生態園”。這裡擁有占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的茶旅一體化鄉村旅遊的核心服務區,這裡有標準垂釣池,茶文化體驗園和“翠緣”鄉村茶文化主題賓館,建有極具茶鄉特色的百茶圖廣場和茶禮茶俗雕塑小景,開發了茶湯、茶食、茶點、茶酒的茶飲食文化,傳承茶道、茶藝、茶歌、茶舞的茶風情文化,是集休閒避暑、會務接待、民居風情、茶文化體驗、特色餐飲、水上娛樂等於一體的大型鄉村旅遊區,與縣城浙大舊址、紅九軍團舊址、天下第一壺、十里桃花江、永興茶海等景點形成了旅遊環線。大家可以在這裡觀光休息,也可以在園中採茶、了解茶文化有關知識,觀賞茶藝表演,還可在茶葉加工廠觀看茶葉製作過程,充分享受生態休閒旅遊、農業體驗旅遊的最大樂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