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1,2號土墩墓

茶山1,2號土墩墓

 茶山1、2號土墩墓位於常州市天寧區烈士陵園內,西鄰蘭陵北路,南近中吳大道。1號土墩高約4米,周長200米,呈橢圓形;2號土墩位於烈士陵園西門入口處,南距1號墩約10米,高約5米,周長140米,西面為張太雷、瞿秋白、惲代英三烈士塑像。土墩墓所在區域原屬茶山鄉,故名茶山土墩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山1,2號土墩墓
  • 所屬年代:漢代
文物特徵,保護級別,

文物特徵

茶山,一般指產貢茶之山,此片區域無山,也不適合種茶,其名稱來源另有所指。宋鹹淳《毗陵志》記載“茶山路,在縣西南廣化門外,唐湖、常二守會陽羨造茶、修貢,由此往返,故名”。《光緒武進陽湖縣誌》載“茶山路,地形如墩,在陽湖定西鄉”。清代邑人文學家邵長蘅《毗陵諸山記》載,“毗陵縣治南三里曰茶山,小丘累累以百數,若釜者、若甑者、若覆敦者......其地林木薈蔚,多土冢。唐末湖常二州郡守修茶貢於此,因以名,然實非山也”。江南產名茶,著名的常州陽羨茶與湖州紫筍茶在唐代被列為貢茶,常州、湖州刺史每年早春在兩州毗陵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辦茶宴,邀請社會名流品鑑貢茶質量。唐寶曆年間(825-827),常州賈刺史和湖州崔刺史共同邀請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赴境會亭茶宴,白居易因病不能參加,寫下七律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記述心情“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茶山一帶是常州地區土墩墓遺存分布較為集中的區域。20世紀70年代末,附近曾經搶救發掘了惲家墩、陳家墩等三個土墩,共清理墓葬40餘座,墓葬形制有豎穴土坑墓、磚室墓等多種,分屬兩漢、西晉、唐、明清等不同時期,出土青銅器、鐵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及錢幣等各類文物。2007年對惲家墩進行了第二次發掘,共清理出漢代至六朝時期墓葬36座,明清時期墓葬4座,理清了土墩的堆積情況。土墩中埋葬的漢墓是土墩形成後最早葬入的,也是數量最多的,後期墓葬均是利用前代土墩埋葬,可知土墩的形成年代應為漢代。已發掘清理的這幾個土墩與茶山1、2號土墩墓毗鄰,對認識茶山1、2號土墩墓遺存的性質具有參考價值。

保護級別

2011年1月6日,茶山1、2號土墩墓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