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鎮

茜草鎮

瀘州市江陽區茜草鎮,轄原沙灣鄉和茜草廠區辦事處所屬行政區域,位於瀘州長江南岸,與繁華的瀘州市區和龍馬潭區僅一江之隔,全鎮幅員面積為26.03平方公里,三面環長江,地形呈半島狀。地理上位於東經105度31分,北緯28度52分,海拔平均高度約220—350米之間。地形顯南高北低,其中淺丘占總面積9477畝(水田7757畝,土地1720畝)。茜草鎮南接江陽區泰安鎮,西南面與江陽區蘭田鎮毗鄰,全鎮有8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3個社區,24個居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茜草鎮
  • 外文名稱:Qiancao
  • 行政區類別:城鎮
  • 地理位置:瀘州市江陽區
  • 面積:26.03平方公里
行政區屬,沿革設定,人口概況,地形地貌,植物動物,礦產資源,文化教育,農業概況,地圖信息,

行政區屬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茜草鎮

沿革設定

江陽區茜草鎮黨委、茜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茜草鎮人民政府駐地茜草十字路。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1〕14號)批准由原瀘州市江陽區茜草廠區辦事處和瀘州市江陽區沙灣鄉合併,成立瀘州市江陽區茜草鎮人民政府籌備組。
2001年5月,經瀘州市江陽區委組織部(瀘江區組〔2001〕16號檔案)批准,撤消沙灣鄉黨委、茜草黨委,組織茜草鎮臨時黨委。同時根據瀘江委[2001]12號、13號和瀘江編髮[2001]14號、15號、16號檔案精神,茜草鎮臨時黨委開展了機關、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工作。
2001年6月,茜草鎮臨時黨委、茜草鎮人民政府籌備組將辦公地點由原沙灣鄉政府辦公點太平寺搬遷至茜草十字路。8月,成立了茜草鎮毗盧寺社區居委會、壩心社區居委會、鵝寶山社區居委會。
2001年12月18-19日,召開了茜草鎮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人大主席團,選舉產生了茜草鎮人民政府鎮長、副鎮長、科技副鎮長。
2002年由江陽區委、區人民政府授牌,正式成立中共瀘州市江陽區茜草鎮委員會,瀘州市江陽區茜草鎮人民政府。行政轄區為建國村、聯合村、衛國村、光明村、長征村、黎明村、新光村、園藝村、鵝寶山社區居委會、毗盧寺社區居委會、壩心社區居委會。

人口概況

茜草鎮2005年總人口44206人,總戶數15626戶。其中農業人口19442人,非農業人口24764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680人。
全鎮境內有公路38公里。瀘合路、金茜路、為民公路、景區公路貫穿全鎮,8個行政村已通公路。村與村、村與社已建並改建機耕路、石板路,水泥路達34500米。
全鎮現有中學3所(市屬實驗中學,江陽職高沙灣分校,黃岡實驗學校),國小校有2所(江南國小,長江學校國小部),幼稚園16所。2005年底各校在校生達到3576人(其中長江學校2500人,江陽職高沙灣分校300人,江南國小776人)。
全鎮有衛生院1所、江南醫院、衛生院所屬4個分支、村醫療站點8個,駐鎮單位有全國著名的長江起重機有限責任公司、邦力重機、益鑫鋼鐵有限公司、長江金屬結構件廠、泰斗釀酒廠、茜草釀造廠等286家國有和民營企業,從業人員達到8800多人,占全鎮總人口的近20%。2005年全鎮工業總產值實現30764萬元,糧食總產量5021噸,農民人均年收入3792元。

地形地貌

江陽區茜草鎮位於瀘州市江陽區的南部,東鄰泰安鎮,南接納溪區的石嶺鄉和江陽區的蘭田鎮,西部與瀘州城中心隔岸相望,北面與龍馬潭區的魚塘鎮和羅漢鎮隔江相鄰。總體地形走向南高北低,多屬淺丘和平壩地,淺丘占65%,平壩占30%,山地占5%。土質以新積土,紫紅色土與頁岩砂質土壤為主。全鎮耕地面積9477畝,其中水田7757畝,土1720畝,人均耕地0.48畝。有水庫1座,山坪塘22口,全鎮常年能蓄水70萬立方米,能實現抗旱保收達2600畝。
農作物以水稻,小麥,高粱,紅苕,玉米為主。次為豆類,雜糧。水果以桂圓,荔枝,柑橘,藤梨為主。年產量約1242萬斤左右。蔬菜產量在1300噸以上。年出欄肥豬已達28000頭。2005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到5021噸。農業總產值實現6570萬元。占全鎮年國民生產總值(GDP)的50%。

植物動物

茜草鎮氣候屬四川盆地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在盆地南部長江河谷區,具有準南亞熱帶氣候特點。全鎮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日照時間比同緯度地區較長,光照、熱量、雨水同步集中。一年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長冬短,霜雪天極少,年無霜期達340天左右。唯初夏與秋中多綿雨,盛夏多伏旱,初冬多雲霧,春夏季天氣易驟變。農業氣象災害多集中於此季節發生。乾旱、寒潮、大風暴雨、冰雹是本鎮主要的災害。茜草鎮因長江三面環繞,如值上游雨量成災之年,則沿江地域的建國村、園藝村在水位超警戒線15米以上也可形成洪澇災害。認識和掌握這些氣象災害的規律,趨利避害是保持社會經濟穩定、和諧發展與農業生產穩產增收的重要保障。
茜草鎮地處淺丘平壩區域,常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植物生長茂盛,品種繁多。除常年盛產慈竹、毛竹、青岡、香樟、杉木等10多個品種的經濟竹木外,特別是桂圓、荔枝、藤梨、桃子、柑橘更是江陽區的水果主要產區之一,每年除主要供應瀘州市場外,還遠銷外省市。新開發的旅遊地、接待中外遊客的張壩桂圓林風景區,生長著有百年樹齡的桂圓樹近5000餘根。其間雜生著眾多的荔枝、楨楠等樹種,形成緊臨長江的植被帶,已被有關部門命名為長江上游的植物(桂圓)基因庫之一,並在申報國家AA級風景區、國家農業生態示範點的努力中。
茜草鎮域內家畜養殖發展迅速,受市場需求的刺激和地處城市近郊的優勢,生豬養殖占農戶的80%,達4870戶(含飼養20頭以上的大戶)。飼養奶牛、耕牛的有8戶,達到36頭。飼養黑山羊、綿羊、山羊的有10戶,達到86頭。飼養鴿子、雞、鴨等禽類達到340多戶,19860隻。飼養兔子有2戶,達到600隻。

礦產資源

茜草鎮地理位置結構相對單一,地表以下資源貧乏。因緊鄰長江,屬淺丘地區,地下水資源相對豐富,至2005年全鎮農戶已有1841戶利用自家農房宅基地打機井1841口,挖築沼氣池374個。全鎮已查明有6個合作社地表淺丘屬頁岩結構,儲量達23.7億噸,可用於燒制建材用磚50年。現已建成可年產頁岩磚600萬匹的磚廠2個。在鎮域地表裸露的山體岩石中,有可供園藝雕琢的高梁紅石材(光明村),有可供建築的青石 (黎明村.建國村),有可供觀賞用的長江奇石,建築用元石、河沙,開採量經測算可達8000萬噸,如實行保護性開採,可開採時間達50年。河沙中富含沙金礦,河沙是若干年來上游的金沙江、岷江流域沖刷而來,在園藝村外灘沖積而成河灘地,有6平方公里,易於開採。更可觀的是每年的陽春2~3月桃花水母的出現,更吸引了眾多的人們的觀賞興趣,增添了茜草鎮園藝村的旅遊價值。
茜草鎮新光村大院子合作社,經地質礦產部門探測查明,地面以下7000多米岩層中富含石油、天然氣,已建立井垧壩,擬開採,因在考察中發現地下5000米深岩層中有7米多空洞,在如何排除此空洞的技術上遇到難題而停鑽,待解決此技術問題後方可繼續開採。

文化教育

在教育體制改革深化中,茜草鎮重視對教育的投入和加強對教育工作的領導,不斷改善教學環境和條件。十年中投入資金200多萬元,新建江南國小一所,改建沙灣國小校1200平方米。認真貫徹九年制義務教育,根據上級的政策逐步實施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合併了黎明國小、沙民國小、園藝國小、建國國小、聯合國小、長征國小、衛國國小等為江南國小。將原沙灣職高併入江陽區江陽職高沙灣分校,將沙灣國小整體劃歸長江學校,撤銷了鎮教育辦公室,從2005年起免收了全鎮所有國小學生的學費,完成上級對全鎮文化教育體制的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水平。到2005年,全鎮已有長江學校、江陽職高沙灣分校、江南國小和駐鎮黃岡實驗學校、瀘州實驗中學等五所中國小校。

農業概況

茜草鎮是江陽區的農業大鎮,鎮農業總產值占鎮國民生產總值的40%。2005年農業總人口19442人,總戶數6165戶,占全鎮總人口的48%。全鎮耕地面積9477畝(其中水田7757畝、土地1720畝)人均可耕地0.48畝,地少人多。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規劃建設的需要,全鎮可耕地總面積正逐年減少,迫切需要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依靠科技手段,推廣優良品種,改善種養殖結構,適應市場需求,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利用已有資源開發旅遊市場,創辦觀光農業和發展農家樂式的庭園經濟,只有這樣才能逐年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面貌,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鎮黨委、政府充分認識到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城郊型農業的增長點和發展機遇。在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和上級農業和農村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同時,發揮了“一班人”抓農業發展的獨創思路和膽識,提出了“市場需求調結構,穩糧增收奔小康”的發展路子,經過十年的拼搏和努力,使茜草鎮農業生產的各項發展指數穩步上升,邁進了江陽區先進鎮行列。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司法局茜草司法所東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