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昌谷家祠

基本介紹,歷史背景,

基本介紹

潮陽各姓氏之祖祠,最古者為范氏祀先祖范昌谷家祠。它建於東晉義熙三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位置在現在潮陽區政府左前方武裝部招待所處。潮陽民間流傳俗語:“未有潮陽先有范”。原來,據史可考,范氏先祖范昌谷為東晉時衣冠入潮第一家。當時,他以晉朝朗官身份,來到海角的蠻荒潮陽地(尚未建縣),辟榛莽,歷艱辛,為開發潮陽建縣作出了貢獻。朝廷根據他的意見,於隆安年間創建潮陽縣。建縣之後,他決意落藉棉陽(今棉城)。逝世後,葬於北山終陵結穴之虎地(現區政府辦公大樓處)。士民念他建縣之功德,於墓旁左前方建祭祀之祠以資紀念。及後,范氏廬墓子孫於祠側建房屋,逐漸形成村落。

歷史背景

唐憲宗時,韓愈刺潮。他為把潮陽縣治從臨昆孤山遷至棉陽,相中范昌谷之墓地建縣衙。范昌谷十一代孫范思禺頁感韓文公之誠,順乎大義,毅然獻出墓地和村落房舍,作為建縣衙和文武廟宇之用。此舉感動全縣士民,“義概可風”褒詞載於縣誌,范氏族人獻墓地,讓房舍,子孫流散,是當時潮陽范族的損失,但由於有一房子孫北遷求仕,唐末宋初,多出宦賢。北宋名臣范仲淹便是范昌谷的二十代裔孫。范仲淹的第八代孫范致政,南宋寶佑年間任莆田教諭。任滿,調任海豐縣令,他念及潮陽是祖居故地,而蚝坪鄉(今和平)名人進士范應午乃同源宗親,故定居蚝坪之中寨。他與范應午共議重修范昌谷祀祠。因棉城故祠已湮失,故移址蚝坪鄉中寨重建,並增祀范仲淹之神位。由於他們兩人都為官宦之身,該祠社會影響甚大,也凝聚了散居各地的范氏傳房子孫。明朝中葉,二位先賢祀祠被范氏族人闢為童蒙私塾,但師資不佳,祠宇殘破,學童難以安心學習,此為族人之心病。嘉靖年間,和平至華陽之山徑中,有一座崎壁山。山後眠牛崗時為范族糧山,上有一古墓,為和平范族之祖墓。墓後半山腰,巨石壘迭成洞。洞中廳室宛然,奇特成趣,為一勝景,范族辟洞為庵,朝夕有敲鐘誦經之聲,以全古墓“眠牛聽鐘”之名。有一江西老尼,雲遊至此,願作主持,有此因緣,老尼常至和平范族中化緣行走。她見范族學童在陋祠中受庸師之制,終難長進。她發現其中有四個學童,聰穎不俗,萌生憐才之心,理向族長請求,讓這四少年隨她到石庵中,由她管教課讀,盡力助他們成才。原來這老尼出身大儒之家,乃飽學才女,身遭變故,憤世出家。族長感其誠意,遂允其所求。老尼不負所望,不辭勞苦,傾情授業。幾年之後,四人同赴鄉試,齊登舉人之榜。因當時官制,四人都被授任縣令之職:范時芳(雒雄縣令),范時馨(撫寧縣令),范嘉桂(永興縣令),范守愨(資陽縣令)。荒山石庵,同時出了四個舉人,聲名大振。縣人至今,稱這石洞為“四舉岩”和“范厝庵”。“四舉”登仕之後,感先祖之德,倡導族人重修范昌谷、范仲淹二位先祖祀祠。規模如舊,但各地官宦題詞送匾甚多,形勢遠勝昔日故祠。此為嘉靖丙辰年之事。及後,“四舉”又發動族人於祀祠後面隔火街處,建一座范氏大宗祠。以供奉各代祖先神位。而二位先賢之祀祠,則由長房子孫管理。清朝光緒年間,和平范族鼎盛。族人范家駒考中進士,初授梧州知府,後改授刑部郎中。因二位先賢祀祠重修後經300多年又呈殘破,經他倡議,合族動員,把祀祠改建成三廳兩天井的大祠堂。新祠中,狀元、知縣、名士等題詞石刻不少,子孫登仕掛匾者滿堂。千年古祠,大放光采。70年後,公社化時,和平公社為了建戲院節省資金,把二位先賢祀祠改建為戲院。經過拆毀,古祠面目全非,只剩兩廂斷垣和一堵雕麒麟殘照壁,祠中文物全部散失,令人惋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