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敬超

范敬超

范敬超,男,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人,曾擔任四川省政府救災辦主任、省農業廳常務副廳長、省水利廳副廳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敬超
  • 出生地: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
  • 出生日期:1948年
  • 職業:官員、創業者
人物簡介,新聞連結,

人物簡介

范敬超,男,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人,曾擔任四川省政府救災辦主任、省農業廳常務副廳長、省水利廳副廳長等職。
做報告做報告

新聞連結

人民政府辦公廳退休幹部范敬超
“一輩子都與農業、農村、農民打交道。”范敬超這樣詮釋自己的“農”字情結。正緣於這個情結,退休後,他懷著對家鄉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故土的深深眷戀,回到家鄉樂山市井研縣集益鄉繁榮村創辦了繁盛雜交柑橘專業合作社,擔任黨支部書記,並將創業基地取名為“橘夢園”,因為讓他執著的夢,是丘陵地區現代農業發展之夢,是帶領農民脫貧致富之夢。6年來,他用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諾言,實現了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他先後被樂山市委評為“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先進個人、“樂山好乾部”。民眾稱讚他是“當代焦裕祿”、“楊善洲式的好乾部”。
敢於有夢――“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就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夢想”
從農村到城市,再從城市到農村,回家當起果農的范敬超,為什麼要放棄成都優越的生活條件,退休後回到農村當農民,讓許多親友、領導和鄉親都很不理解。面對置疑,他回答道:“退休後回到農村老家,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就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夢想”。
今年樂山66歲的范敬超21歲離開家鄉,參加工作近40年,在縣級以上領導崗位近30年,先後在群團、黨委、政府等系統14個崗位工作過,都沒有離開過“三農”工作。
范敬超回到農村創業,除了他熟悉“三農”工作外,還有三個重要原因。一是典型的激勵。他讀國中時,曾反覆閱讀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一文,被焦裕祿清正廉潔、一心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所感動。他立誓要學習焦裕祿,竭力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多作貢獻。早年他到地處太行山的林縣參觀,被縣委書記楊貴帶領全縣人民在懸崖絕壁上建成“紅旗渠”的壯舉所感動。近年,雲南省原保山市委書記楊善洲退休後回鄉當農民,帶領鄉親們改變落後面貌的事跡更是成為了他學習的榜樣。二是他經過反覆調研,認定井研的光熱條件和土地資源非常適宜種植優質雜交柑桔等果品。三是他對黨、對家鄉人民的感恩情結。當他看到老家名叫繁榮村實際卻是貧困村時,深感自己作為一名老“三農”人,有責任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以報答黨的培養和人民的養育之恩。
勇於築夢――“再大的困難與挑戰,都難不倒我們共產黨人”
回鄉創業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范敬超遇到了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面對困難,他堅定地說:“再大的困難與挑戰,都難不倒我們共產黨人,必須敢於擔當,勇往直前,咬定青山不放鬆。”為此,他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關。
剛開始時,范敬超的愛人對他不願在家享清福,甘願回鄉當農民的想法不太理解。女兒、女婿和弟弟也擔心他年歲大身體吃不消,更擔心創業風險,怕擺個爛攤子,禍及家人。范敬超耐心地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
創業初期,資金十分困難。他從最初的十多萬元起步創辦果業,第一年僅栽505株大規格清見樹,1萬株小樹苗。當果園發展到100多畝,資金嚴重不足時,他只好動員親友籌了幾十萬元資金。當果園發展到600畝時,又苦口婆心動員家人賣掉了成都的房子,再加上賣樹苗和果子的收入,才保證了果業繼續發展。
產業發展,租用土地是重要一環。剛開始時,部分農戶提出過高要求,並常以風水為名阻擾建設,他就和管理人員挨家挨戶做通農戶工作。針對果業種植容易、銷售難,范敬超經過深入分析,提出新品種、好砧木(香橙)、高品質、控成本、強銷售的五大對策解決了問題。
回鄉6年多來,他每年在鄉下的時間超過300天。不論烈日炎炎,還是寒冬臘月,田間地頭、溝溝坎坎,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你在乾,他在看”。有了直觀的示範引導,“橘夢園”的帶動作用日漸顯現。村民開始自發自願把土地交給合作社成片經營,開山闢土大種柑桔。范敬超還通過 “畜(禽)—沼氣—果(魚)”循環產業,有效實現了清潔發展、綠色生產。幾年間,他帶領鄉親新修水塘10口,新建大型儲水池75個,還購置了一批現代化程度較高的農用機械設備。
勤於圓夢――“萬眾創業鑄輝煌,定讓窮鄉變新村”
范敬超常說:“事在人為,路在人走。只要鍥而不捨,百折不撓地拼搏,萬眾創業鑄輝煌,定讓窮鄉變新村”。
6年多的艱苦創業,他以極其堅忍的毅力,超出常人的付出,帶領鄉親們默默耕耘,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繁盛果業建成現代果園6000畝,並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果園5000多畝,春夏秋冬均有鮮果上市,果品以其囊衣薄、品種新、口感好,果肉柔軟多汁、香氣自然濃郁著稱,暢銷北京、成都等10多個大中城市,深受消費者喜愛。合作社勞動生產率為傳統耕作方式的30倍以上,土地產出率提高10倍以上,果園每畝收益可達萬元左右,農戶人均年收入近萬元,有效破解了農村戶均土地小微零碎、撂荒地不斷增多、勞動力日益老化“三大難題”。
昔日的繁榮村“人多地少,十年九旱。”而今,在范敬超的帶領下,繁榮村和周邊種植雜柑的鄉村真正繁榮起來了,鮮果四季掛滿枝頭,交通四通八達,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老百姓真正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
“十年發展繪宏圖,百村行動興產業;千山巨變成果園,萬眾致富建新村。”6年的實踐,讓范敬超更有了信心,他帶領鄉親們正加緊建設更高標準的4000畝果園。他決心在2018年以前,將繁盛果業規模擴大到3萬畝以上,力爭全縣現代雜柑規模達到10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