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材

范家材

范家材教授,1930年生於上海。先後八年,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北京)燕京大學,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外語系英美語言文學專業,進修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U.C.Berkeley)。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家材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30年
  • 職業:教授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6年舂,組織並陪同我國中央芭蕾舞團在美國14個州訪問演出。
任海關總署直屬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今上海海關學院)英語教授。
2002年起擔任《英漢大詞典》(第二版)顧問委員會委員。

主要貢獻

范教授的主要代表性著作有《英語修辭賞析》,《英語分類閱讀珍萃》,《詞苑擷英》,《國際商務英語選讀》等。2013年,范家材教授推出新著《三維英詞》,從構詞法、佳句信譯、同義詞擴展三個維度,高效培養英詞的活用和實用能力。
個人作品:
1、《英語修辭賞析》。本書從西方修辭學的發展淵源入手介紹,就交際修辭與美學修辭兩大方面向讀者展現了英語修辭的豐富內涵。恰當的例句和短文緊扣相應的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便於讀者在提高修辭素養、擴大辭彙量的的同時,拓寬文化視野,增強閱讀理解能力。內容編排側重實用,所引倒文以新聞語體為主,以文學語體為次,先例主要摘自90年代初的英美報刊,時代氣息濃厚。海上名宿范家材教授所著《英語修辭賞析》(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此書廣徵博引,縱橫捭闔,典故妙語無不信手拈來,真正讓人體驗到老一輩學人的學識功底。他們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英語世界的小窗,這裡奇花異卉,芬芳撲鼻。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語言原來那么奇妙。
2、《詞苑擷英:托福常用詞詞庫(修訂版)》。(與林璇珠合著)十年磨一劍 1987年開始,筆者兼職主持上海前進進修學院的托福辭彙講座,悠悠十餘載於茲。每年六輪,每輪六講;海輪講座,學生一千;累計七萬以上。一般來說,其中約85%正在大學本科學習,或已經取得學士、碩士學位,現在是外資合資企業的業務人員或其他單位的工程師、教師等;約15%是上海市重點中學高二、高三的?優異生。英語有一定基礎,屬於I級(Intermediate level),共同的願望是躍上A級(Advanced level)。這些教學對象就是本書的讀者定位。十餘年間,筆者根據聽講者整體學習水平的提高,不斷收集反饋,不斷采編國內外有關材料,不斷加深、拓寬講座的講稿,把十餘年辭彙教學的積累和心得梳理成籍,在1999年6月編著《詞苑擷英》一書,又經近一年的修訂調整,終於在世紀交替之際將修訂版獻於學界。
3、《英語分類閱讀珍萃:後大學英語2000詞(修訂版)》。(與林璇珠合著)內容簡介:而所有的出發點歸結成一句話,則是:體現人在新世紀中的價值。反過來看,閱讀之大忌就是:見樹不見林,只著眼於單詞片語、細枝末節,而忽略了主旨要點、中心思想,偏離了上述的英語閱讀目的。事實上,不幸的是,很多讀者的英語閱讀,正好犯了這個大忌,他們沉溺於汪洋題海、求於選擇技巧,閱讀成了服務於應試高分的短期行為。這一對矛盾——長遠的素質教學與短期的應試教學之間的矛盾——在過去十年中困惑著英語界眾多人士,筆者是其中之一。問題是:古今學者關於閱讀的宏論,鞭辟入裡,讓人拳拳服膺;莘莘學子謀求高分和證書,是他們燃眉之急,也應在積極意義上幫助解難。那么,兩者能否統一呢。筆者以為應該,而且可以。
4、《三維英詞》。內容簡介:《三維英詞》的宗旨是實用,而非應試。該書不直接對應國際考試,不收冷僻詞,而是非常重視一些最基本的常用詞。題材貼近鮮活的現實,體裁多元化,包括口語體裁,文章體裁(論說、記敘、抒情、套用),文學體裁。范家材教授表示:“我深感今天的莘莘學子普遍存在著單詞焦慮,他們誤以為‘大辭彙量+語法=外語習得’。其實,學好3500個左右的基礎詞語才是掌握英語的前提和捷徑。”范家材教授認為,“學好”和“掌握”不外兩條:一、理解;二熟記。決不能孤立背誦英詞,必須聯詞成句,例句既要是純正英語,又要有鮮活內容。用彩色記號筆劃出重點,理解,熟讀。在《三維英詞》中,讀者隨手翻到任何一頁,就會發現絕大多數例句都是日常想說的話、實用的話。一位土生土長的美國大學生讀後,評價該書貼近生活,表達當代人的思維,即國人所言“接地氣”。《三維英詞》的目標讀者群包括高中生、大學本科生、研究生、涉外工作者、英語愛好者以及海外華裔子女。

獲獎記錄

1992年起,榮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