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康民俗會館

茂康民俗會館

在資中縣城王爺廟22號,有一座由簡瓦、雀替、燈籠、紅漆木松、木雕花門構成的房屋,這就是資中縣首座民辦“陳記·茂康民俗會館”。資中人陳茂康從事收藏近三十年,藏品裝滿了一個租下的倉庫,連家裡的住房內也堆放了不少。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緩解日益加重的家庭經濟危機,做到“以藏養藏”,陳茂康租下原資中縣工商聯辦公室,將一批藏品轉讓給縣裡其它的愛好者,用換得的資金投入裝修,這樣,便有了一座可以一邊喝茶、一邊欣賞原汁原味明清風格的“茂康民俗會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茂康民俗會館
  • 外文名:Alum, folk custom hall
  • 原料:簡瓦、雀替、燈籠
  • 其事:陳茂康
茂康民俗會館簡介,茂康其人其事,

茂康民俗會館簡介

會館按明清時期風格裝飾、修繕。在會館古色古香館門的兩側,石獅俯臥、宮燈閃爍。燈側有資中縣青年書法家姚聖冰揮就的“舊物珍藏供雅鑒;新潮敢弄仗先知”的楹聯。進門後穿過一道木雕屏風,雖是茶館布局,但眼中的太師椅、雕花床、神龕、斜撐、窗花、手提大刀的關二爺木雕等,使人如同走進清代大官吏家中。館內共展出文物3000餘件,由於地勢窄,還有很多文物仍沉睡在倉庫中,無法展出。茂康民俗會館是歷史文化名城資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茂康民俗會館也為這座人文底蘊深厚的城市潤色添彩。自開業以來,絡繹不絕的本地人、慕名而來的外鄉人爭相到茂康民俗會館來參觀、品茗、交友。

茂康其人其事

陳茂康,資中人,生於1951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曾代表學校紅衛兵上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檢閱。1969年元月作為“文革”後的第一批“知青”下鄉。現為資中縣政協第十二屆委員、資中縣收藏協會會長、茂康民俗會館館長。
為生計走上收藏路。改革開放初,陳茂康辭職下海做過水果、蔬菜、副食、糧油、綿麻等生意。1981年夏天,當他坐在資陽市伍隍鎮茶館裡等候棉麻生意時,聽鄰座兩位老人講,在鎮上偏遠的山村里,有人保存了一些值錢的“古董”,如果轉手出去,肯定賺錢。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陳茂康雖然之前對此行道一竅不通,但長期生活在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資中縣城,自然明白此中必有商機。於是向兩位老人打聽好詳細地址,經過幾小時的奔波,終於找到了持寶人。不懂行情,就搞不懂眼前古董的真正價值。陳茂康帶著非常複雜的心情,以多年積累的生意經驗與對方周旋。最後,交易在“亂砍價”中完成。回到縣城,他找到行家驗明“寶物”正身後出手,利潤遠遠超過了大捆大捆的棉麻生意。
由此嘗到甜頭的陳茂康便開始出現在各個民居大院和周邊鄉村中。隨後,他購買了相關書籍充電。再後來,他前往成都、閬中、漢中、富順等地參觀、學習,廣結愛好收藏的朋友。在這過程中,他越來越“懂行”,藏品也越來越豐富。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國家經濟逐漸好轉,城市和農村大量進行拆建,各種精美木雕大量被毀壞,或拿來當柴燒。此時,陳茂康不斷向周圍朋友借款,收回很大一批木雕器件,並請手藝不錯的木匠修復、處理。隨後經過篩選,將內容重複、樣式相近的物件轉讓給其它收藏愛好者,以回收資金,做到“以藏養藏”。其餘則收藏入庫。通過不斷累積便有了如今的規模。
珍寶贈送國家。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資中文廟的“過廳”內,有30餘把典型的仿明、清代桌椅和數把茶几繞室內一圈。這些陳設,與雄偉的大成門建築渾然一體,更彰顯出文廟悠遠的歷史。
這些物件是陳茂康2001年捐贈的。這一年,他與喜歡收藏的外地朋友進文廟參觀,發現偌大“過廳”空無一物。沒有可供遊人歇腳的地方。於是,他將這批桌椅包括南北朝青瓷“六橋盤口瓶”、“黑釉雞嘴壺”及一對宋代陪葬陶瓷品捐贈出來。不但豐富了文廟的館藏,還使參觀的人有地方小憩。
說起這次捐贈,陳茂康的愛人王曉燕告訴記者:“2001年冬天,孫子剛出世,租住房的電費已經欠繳半年。正是那段時間,幾個外地人前來‘淘寶’,看上了這幾件青瓷,出價也很高,但陳茂康卻不管對方如何做工作、提價,這些青瓷不僅不賣,反而將它們全部捐贈給文管所。”
聽著愛人的“數落”,一旁的陳茂康先是“嘿嘿”一笑,接著正色解釋道:“這些物品是資中先人留下的,如果賣給外地人,資中人以後就再也看不到了。”
對此事,資中文管所所長李向東證實,這幾件物品現存於文管所,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