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帕爾

英帕爾

印度東北部城市,曼尼普爾邦首府。在英帕爾河谷平原中部,曼尼普爾河右岸,海拔782米。人口264986(2011)。新城呈長方形。文化、教育與商業中心。農產品集散地。手工棉紡織業重要,傳統的手工藝品有刺繡、金屬器皿、藤器、竹器、玩具等。有公路、航空與外界相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英帕爾
  • 所屬地區印度
  • 人口:264986
  • 海拔:782米
英帕爾戰役,日本緬甸方面,蒙巴頓勳爵,保衛英帕爾,強弩之末,扭轉二戰戰局,大潰敗,歷史意義,

英帕爾戰役

“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畫
英帕爾(Imphal)是印度東部與緬甸交界地區的一座邊境城市,位於吉大港(今屬孟加拉)通往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的交通幹線上。該城周圍是曼尼普爾山脈,近郊是長40英里,寬20英里的英帕爾平原。自英軍兵敗緬甸撤退至此後,英國人就把英帕爾建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和後勤補給基地。平原上遍布著軍營、醫院、軍械庫、彈藥庫和軍需庫。為了清除英軍的這個反攻基地,日軍大本營於1944年1月7日以“大陸指第1776號”的指令,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畫,企圖占領英帕爾和科希馬等要地,進而控制整個東印度地區。
英帕爾作戰計畫英帕爾作戰計畫
戰況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於1944年3~7月在印度因 帕爾地區對英印軍進行的進攻戰 役。其企圖是奪取盟軍反攻基地因帕爾,威脅盟軍重要補給基地迪馬布爾,切斷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緬甸的防禦態勢。參戰日軍為第15集團軍(司令為牟田口廉也中將 ,轄第15、第31、第33師,共8.5萬人),由第5飛行師提供支援。盟軍參戰部隊主力為英軍第14集團軍(司令為W.J.斯利姆中將)的第 4、第33軍 ,並有中國軍隊協同作戰。
1944年3月8日,南路日軍第33師主力率先發起進攻,渡過欽敦江後經迪登、棟贊迂迴因帕爾,並一度包圍英印軍第17師。3月15日,日軍主力第15、第31師強渡欽敦江轉入進攻;中路第15師向根格勒東比推進,從北面迂迴因帕爾;北路第31師直取科希馬。英軍邊打邊撤,退守因帕爾。日軍於4月6日占領科希馬,8日奪取根格勒東比,切斷科希馬與因帕爾之間公路。10日,第33師占領托爾本,對因帕爾形成包圍態勢。英軍迅即增調飛機和部隊增援,同時要求中國從雲南出兵牽制。英印軍得到加強後發起反擊,於4月18日以2個旅的兵力突入科希馬,隨後將該地區日軍擊退,6月22日打通因帕爾至科希馬公路。日軍僅攜帶20天口糧,5月中旬雨季開始後補給斷絕,陷入困境。在此期間,日軍在緬甸北部的作戰也遭失敗。第15集團軍3個師長因對作戰喪失信心被撤換,引起軍心動搖。7月10日,日軍大本營下令停止因帕爾戰役。此役,日軍傷亡6.5萬人,英印軍傷亡4萬人。日軍在因帕爾失敗,使其在緬甸的防禦面臨危機,處境進一步惡化。

日本緬甸方面

日軍擔任進攻任務的是緬甸方面軍第15軍,由素有“小東條”之稱的牟田口廉也中將指揮,轄有第15、第31和第33師團。英軍駐守英帕爾和科希馬等地區的是斯利姆將軍指揮的第14集團軍,下轄第4、第15和第33軍。
1944年3月8日,牟田口廉也率領第15軍的3個師團共約10萬人的兵力,趕著作為肉食給養品的大批活牛、活羊渡過了印緬邊界地區的欽敦江,拉開了英帕爾會戰的序幕。牟田口廉也站在欽敦江畔,口出狂言,宣稱:“陸軍現已達到天下無敵的地步,太陽旗將宣告我們在印度肯定勝利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蒙巴頓勳爵

英東南亞軍總司令蒙巴頓勳爵得知日軍渡過欽敦江的訊息後,迅即親臨英軍第14集團軍司令部。在聽取了集團軍司令斯利姆的軍情匯報後,蒙巴頓決定:把欽敦江以西沿邊境進行防禦的部隊,撤至英帕爾附近高地上來組織防禦,使日軍的進攻部隊遠離自己的後方基地,日本軍不僅要被迫背靠寬闊的欽敦江作戰,而且還得完全依賴很不安全的叢林運輸線。此外,盟軍的空中優勢不僅會保證可能遭到包圍的一些英軍部隊的補給供應,而且還能轟炸日軍的地面運輸隊,阻止其獲得補給品。又由於雨季即將使一些乾涸的河床變成洶湧的急流,日軍必須在雨季到來之前迅速取得勝利,否則就不得不面臨一場災難。對蒙巴頓的這一決策,戰後日本防衛廳的戰史專家們稱:“它正中日軍的要害,而牟田口廉也中將卻沒有怎么在意這些。”

保衛英帕爾

日軍第15軍全部渡過欽敦江後,隨即兵分三路,以第33師團和第15師團分別從南面和東向英帕爾進攻,而第31師團則向英帕爾以北的科希馬進攻。日軍初期的進展比較順利,3月28日,第33師團打到了距英帕爾西南約20公里的比辛布爾地區,封鎖住了英帕爾的南部通道。與此同時,第15師團攻占了英帕爾至科希馬之間的密宣,封鎖住了英帕爾的北部通道。向科希馬進攻的的31師團也打到了科希馬的外圍。
英帕爾作戰中的印度國民軍英帕爾作戰中的印度國民軍
面對日軍的兩個師團已對英帕爾形成南北合圍之勢,駐守英帕爾地區的只有由斯庫納斯中將指揮的英軍第4軍的英印第17師和英印第20師兩個不滿員師。斯庫納斯急電集團軍司令斯利姆派兵增援,而集團軍下轄的第15軍主力尚在300英里以外的若開地區,從地面趕到需時3個星期。蒙巴頓立即向美國人求助,請求美軍幫助空運部隊。美方很快同意了英方的請求,從3月下旬開始把用於喜馬拉雅山“駝峰”運輸線的45架“達科他”式運輸機借給蒙巴頓使用。美國的“達科他”確實是救命恩物,這45架運輸機滿載著第15軍之第5英印師及全部槍炮,從若開飛往英帕爾平原,協同第4軍的部隊保衛英帕爾。

強弩之末

日軍第33師團和第15師團形成了對英帕爾的南北夾擊態勢後,4月上旬,牟田口廉也決定以第33師團為主攻部隊,逐步從東南向英帕爾推進。為了加強該部的攻擊力量,他從山本支隊調來坦克和重炮聯隊,又從新編入第15軍的第53師團調來兩個步兵大隊增援,並親臨第33師團指揮戰鬥。4月10日,日軍攻占了英帕爾東南面的伯萊爾公路上的謝阿姆山口,英印軍被迫退守直接俯瞰著公路幹線的坦努帕爾。牟田口廉也認為勝利已經在望,又調集了一批新銳部隊,企圖在坦努帕爾突破防線。經過一連幾晝夜的瘋狂進攻,日軍取得了一些進展,英印軍的防線被迫向後移動。此時的牟田口廉也,確實已接近於突破對方防線。但是,他的部隊經連日激戰,疲憊不堪,官兵們缺乏給養,口糧從出發時的6兩降到4兩、3兩、1.5兩,甚至0.3兩,戰鬥力大為下降。而英印軍卻大不一樣,他們每天除了獲得基本生活物資外,還能得到諸如香菸、甜酒之類的物品。
雨季很快就到來了,地面逐漸變成得泥濘難行。為了再盡最後一次努力,牟田口廉也決定變更主攻方向,向英帕爾以北迂迴,企圖從北面打入英帕爾。為此日軍通過滑溜難行的叢林小道向前推進。6月10日,日軍第33師團和配署的第15師團一部與英印第20師在叢林裡迎面相撞,隨即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日軍士兵在“武士道”精神的支撐下和各級軍官的督促下,忍著飢餓在連綿的陰雨中拚死戰鬥。6月22日,他們竟奇蹟般地闖過了英印軍的堵擊,衝出了叢林,打到了英帕爾的邊沿。日軍官兵們,“遙望英帕爾市街,祁禱著作戰成功”。不過,此時他們已經沒有力量發起攻擊了。他們經過數月一系列苦戰,打到了英帕爾英軍的家門口,卻發覺自己無力再邁進去,對日本人來說確實是件天大的諷刺。與英帕爾方面的戰況相似,日軍第31師團在科希馬方向上的進攻也成了強弩之末。

扭轉二戰戰局

大潰敗

隨著雨季的到來,日軍士兵有3萬多人染上了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疾病,尤其是軍隊的剋星——傷寒,更是蔓延猖獗。由於缺乏藥品和醫療器械,只好眼巴巴地看著那些患病的士兵遭受病痛的折磨。“士兵們的皮膚常常布滿潰瘍和膿瘡,穿著濕透了的衣服躺著任隨螞蟻去叮咬。”雨季的叢林就像是一座蒸氣瀰漫的綠色地獄,那些被飢餓和疾病折磨的士兵一個個瘦骨嶙峋,成千成千死去。牟田口廉也感到他應當全線撤退了,而在科希馬戰線上的第31師團司令官佐藤中將未經他同意就先行率第31師團主力撤退了。
6月25日,進攻科希馬的日軍第31師團那些忍飢挨餓、疾病纏身的官兵開始沿著一條山谷小路向烏克魯爾撤退。英軍第33旅旅長劉易斯·皮尤後來回憶當時日軍的狼狽情形時說:“我旅置身於那些隨帶著大量傷病員撤退的日軍部隊及其最近的目的地——烏克魯爾之間。敵軍已不存任何希望,他們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藥品,什麼也得不到了。他們衰弱不堪,嘴裡塞滿野草。……在路上深可陷足的泥漿里,漂浮著日本兵的屍體。四下里零亂丟散的裝備,正是不體面潰敗的見證。……那些當初想成為印度征服者的士兵,現在從炮火下得以逃身,帶著一身的疾病,正沿著無數條叢林小道,痛苦地向前掙扎前進著……。”
7月2日午夜,經東京大本營同意後,日本南方軍司令部正式下達了停止“烏”號作戰的命令。為了好聽一些,該命令將這次行動冠以“退卻作戰”的名義。日軍所謂的“退卻作戰”,實際上是一場真正的大潰敗。當英軍沿著鐵定公路向欽敦江追擊推進時,他們見到了戰敗者的全部情景:“到處是赤腳露體的屍體,士兵像骷骸一樣躺在泥地上;行駛中遭到轟炸的運輸車和燒毀的坦克;被精疲力竭的士兵扔得滿地都是的槍枝彈藥和軍事裝備。”
日軍的悲慘之狀,據日方自己記載:“這次退卻作戰是日軍戰史上未曾有過的艱苦作戰。各師團既處於艱苦環境中,而將士還由於長期苦戰和補給斷絕,早已疲憊不堪;眾多的傷病員即使用全部兵力也不能抬著護送,而且處於第一線上的人員也大都患有瘧疾痢疾和腳氣病,醫藥用品的補給,卻毫無準備。……由於道路的泥濘崩坍,車輛完全不能行動。而且時值雨季頂峰,橫在我軍道路上的曼尼普河、雅納河、尼瓦河和欽敦江幾條大河自不待說,所有河床幹道也都泛濫,洪水奔流。至於我軍渡河器材、設備、則廖廖無幾,無濟於事。……有些部隊傷病員徒步先行,行動困難的大部分選擇了自殺的辦法。徒步的病人,在沿途的密林中力盡倒下的、被濁流吞沒下落不明的人不計其數,真是鬼哭啾啾,悽慘萬狀。
8月20日,日軍潰退至欽敦江邊。此時欽敦江因暴雨和山洪,江面寬度已達1500米以上,而且各渡河點均暴露在英軍炮火和飛機掃射轟炸之下。日方材料稱:“當時我軍有5000多名重傷病員猥集呻吟在各渡河點,8月25日,我軍就在這種情況下開始渡河退卻。經過第31師團、第15師團後衛部隊的拚死戰鬥和渡河戰鬥隊的奮鬥,終於在8月30夜半,使最後一兵渡至欽敦江東岸。……第33師團早已損失慘重,且要抗擊腹背之敵。然而軍部無法援助他們,只好信任該師團的勇敢奮鬥精神,期待他們靠自力突破敵人包圍,向後撤退。”至9月初,日軍第15軍在欽敦江西岸已沒有一兵一卒,半年前他們越過欽敦江發起的英帕爾戰役,就這樣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歷史意義

英帕爾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次著名戰役。西方和日本的軍史學家評價這是日本歷史上在陸戰中遭到最慘重失敗的一次戰役。日軍在開始發動進攻時約有10萬人,結果有53000多人在戰鬥中死亡或失蹤,並且敗退回原來進攻的出發地。日軍之所以在英帕爾慘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視後勤保障。日軍在進攻前,片面強調“就糧於敵”的傳統補給思想,對後勤保障問題不僅計畫不周,而且準備不足。擔任進攻任務的第15軍,直到向部隊下達展開命令時,原定的後勤保障計畫僅完成了18%。部隊出擊時,只攜帶了1—2周口糧、1.5—2個基數的彈藥,牽了2萬餘匹馬、牛和象,數千隻山羊。他們計畫用這些牲畜馱運物資併兼作食用,估計可支持一個月,至於爾後的後勤補給,只待“打下英帕爾,坐吃邱吉爾”了。英軍在戰後總結這場戰役時寫道:“由於對後勤供應需要的估計不足,由於對英軍部隊戰鬥素質的估計過低,這就導致了日軍的毀滅。”日軍在戰後總結這次場戰役失敗的教訓時也承認,對後勤保障重視不夠是造成這場劫難的重要原因,他們在英帕爾是打了一場“忽視後勤的無謀之戰”。
英帕爾會戰後,作為日軍駐緬方面軍主力部隊的15軍,已不再具有一個戰役兵團的戰鬥力了。盟軍在印緬戰場,從此轉入了總進攻的戰略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