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葛花

苦葛花

苦葛花,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峨眉葛藤Pueraria omeiensis Wang et Tang的花。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具有解毒止血之功效。常用於痔瘡,酒精中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葛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葛屬
  • :峨眉葛藤
  • 分布區域:四川、貴州、雲南
  • 採收時間:夏、秋
  • 用量:內服:煎湯,6-12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花。

性味

味辛、苦,性平。

歸經

歸肝、大腸經。

功效

解毒止血。

主治

痔瘡,酒精中毒。

相關配伍

1、治痔瘡:苦葛花(炕乾,研末)二錢,胡椒粉一錢。拌勻,分二次用開水吞服。(《貴州草藥》)
2、解酒毒:苦葛花五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

採集加工

夏、秋採收。

形態特徵

峨眉葛藤,又名苦葛。藤本,長數米。根粗大。莖枝被疏黃褐色長硬毛。三出複葉;托葉盾狀橢圓形,長約1cm,兩端鈍圓,小托葉狹披針形;葉柄長17-33cm;頂生小葉近圓形或闊橢圓形,長6-14cm,寬4-12cm,先端短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近闊楔形,上面被短柔毛。背面被絹質柔毛,兩側小葉斜闊卵形。總狀花序腋生,長20-32cm,花多數;小苞片披針形,被毛;萼齒4,披針形,最下面1齒最長,均被黃色短硬毛;花冠蝶形,紫紅色,長約1.5cm,旗瓣寬橢圓形,基部具爪和小耳,翼瓣略短於旗瓣;雄蕊10,二體;子房被毛。莢果條形,密被黃色長硬毛,長6-7cm,寬約6mm。種子數粒。花期7-8月,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900m的溝谷、草坡林下,或灌木叢中。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

性狀鑑別

灰綠色或黃綠色,扁長形或扁腎形。長0.5-1.5cm,寬0.2-1.6cm。花萼筒狀,5齒,其中兩齒合生,表面具白色或黃色毛茸;花瓣5片,其中一瓣較寬;近圓形或橢圓形;中央有細長花絲10枚,其中9枚聯合成筒狀;雌蕊花柱細長。氣微香。

相關論述

《貴州草藥》:“治痔瘡,解酒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