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芥菜

苦芥菜

山萵苣的異名,又稱苦菜(《中國藥用植物圖鑑》),野萵苣(《杭州藥用植物志》),驢乾糧、苦馬菜、野大煙等。為菊科萵苣屬植物山萵苣的全草。萵苣屬全世界約100餘種,中國有40餘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山萵苣
  • 拉丁學名:Lagedium sibiricum (L.) Sojak
  • 別稱:苦芥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桔梗目
  • :菊科
  • 亞科:舌狀花亞科
  • :菊苣族 Lactuceae萵苣亞族 Lactucinae山萵苣屬 Lagedium
  • :山萵苣屬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化學成分,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根垂直直伸。莖直立,通常單生,常淡紅紫色,上部傘房狀或傘房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中下部莖葉披針形、長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0-26厘米,寬2-3厘米,頂端漸尖、長漸尖或急尖,基部收窄,無柄,心形、心狀耳形或箭頭狀半抱莖,邊緣全緣、幾全緣、小尖頭狀微鋸齒或小尖頭,極少邊緣缺刻狀或羽狀淺裂,向上的葉漸小,與中下部莖葉同形。全部葉兩面光滑無毛。頭狀花序含舌狀小花約20枚,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傘房圓錐花序,果期長1.1厘米,不為卵形;總苞片3-4層,不成明顯的覆瓦狀排列,通常淡紫紅色,中外層三角形、三角狀卵形,長1-4毫米,寬約1毫米,頂端急尖,內層長披針形,長1.1厘米,寬1.5-2毫米,頂端長漸尖,全部苞片外面無毛。舌狀小花藍色或藍紫色。瘦果長橢圓形或橢圓形,褐色或橄欖色,壓扁,長約4毫米,寬約1毫米,中部有4-7條線形或線狀橢圓形的不等粗的小肋,頂端短收窄,果頸長約1毫米,邊緣加寬加厚成厚翅。冠毛白色,2層,冠毛剛毛纖細,鋸齒狀,不脫落。花果期7-9月。
盆中的新鮮苦芥菜,很新鮮。盆中的新鮮苦芥菜,很新鮮。

地理分布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昭烏達盟、錫林郭勒盟、大青山)、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生於林緣、林下、草甸、河岸、湖地水濕地,海拔380米一?。歐洲、俄羅斯(歐洲部分、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及日本、蒙古也有分布。

化學成分

山萵苣含β-香樹脂醇(β-Amyrin)、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計曼尼醇(Germanicol)等三萜化合物,尚含有豆甾醇、β-谷甾醇、高級脂肪醇等成分[1]。另還含有黃酮類成分[2],如芹菜素、芹菜素-7-葡萄糖甙、芹菜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刺槐素-7-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槲皮甙等化合物。
作為食物的苦芥菜作為食物的苦芥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