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黃斑病

苜蓿黃斑病菌(Leptotrochila medicaginis(Fckl.)H.Schiiepp),異名:苜蓿埋核盤菌(Pyronopeziza medicaginis Fckl.);瓊斯假盤菌(Pseudopeziza jonesii Nannf.)。分生孢子階段:Sporonema phacidioides Desmaz.。此菌與苜蓿褐斑病原菌的主要區別,是在自然條件下,黃斑病菌可以產生無性子實體(分生孢子器腔),而褐斑病菌在自然條件下未發現無性階段。此菌的分生孢子器腔埋生於葉組織內,多為單腔,無孔口,後突破寄主表皮裸生並裂開呈盤狀,直徑80-260微米,深100微米左右。分生孢子梗無色,有隔,長17.5-22.5微米,分生孢子單孢,無色,長橢圓形至柱形,大小5-8.8微米×2-3微米。子囊盤葉兩面生,多生於葉下面,初為球形,後開張呈盤狀,直徑0.1-2毫米,具短柄。成熟或近成熟時,在潮濕條件下,子囊盤頂部打開暴露出淡灰或黃褐色的子實層。子囊棒狀,55-75微米×7-10微米,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無色,單胞,卵形,7.5-11微米×3-6微米。子囊間夾生比子囊稍長的線狀側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苜蓿黃斑病
  • 寄主範圍:紫花苜蓿、鐮莢苜蓿、天藍苜蓿
  • 異名:苜蓿埋核盤菌
  • 性質:病毒
基本信息,症狀,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症狀

病斑主要發生在葉片上,葉柄和莖上也有發生。感病的葉片最初有褪綠的小病斑,隨後擴大為褪綠條斑,繼而變為淡黃色或橙色大病斑,病斑擴展常受葉脈限制,呈扇形或沿葉脈呈條狀,有時也稍呈圓形。病斑上可見許多小黑點,即病原菌無性時期的分生孢子器腔。分生孢子器腔集中的部位呈現一片暗褐顏色,病葉乾枯並捲成筒狀,導致大量落葉。夏末以後,病組織上出現許多肉眼可見的小杯狀物,橙黃色至黑色,即病原菌的子囊盤,多發生在死亡的葉片背面。春季地面上的枯葉也可形成小點狀子囊盤。

發生規律

病原菌的子囊盤於秋季形成在枯死的病葉上,以子囊盤越冬,或翌春在枯葉上產生子囊盤。在有利的溫、濕度條件下,子囊盤可在2-3周內形成。子囊孢子形成的最適溫度為18-25℃,最適相對濕度為70%。成熟的子囊盤在低於25℃和相對濕度大於97%的條件下,子囊孢子就會放射出來,彈射距離可達17毫米,孢子可隨氣流傳至20米左右的距離。90%的孢子以單個孢子降落。在病葉上越冬的子囊孢子可以放射至7月上旬。子囊孢子在2-31℃之間均可萌發,在7.5-21℃萌發最快。在20℃,4小時芽管就可侵入寄主,12℃、為8小時,6℃、為24小時,32℃時不能發生侵染。 從成熟子囊盤中射出的子囊孢子可以發生侵染,無性時期的分生孢子則不能侵染寄主,因而在病害傳播和流行中不起作用。

分布與危害

廣泛發生於世界溫帶地區,如美國的北半部各州和加拿大、前蘇聯及南斯拉夫等。在北美大草原及烏克蘭森林草原地帶,常常是最重要葉病之一。在美國懷俄明州,常嚴重發生於旱地苜蓿。灌溉地的苜蓿很少發病。病害嚴重時,乾草減產40-80%。在我國吉林、遼寧、黒龍江、河北、貴州等省都曾有發生報導。近年在甘肅隴東及中部乾旱及半乾旱地區發病普遍,為害較大。

防治方法

選育和利用抗病品種 多年生苜蓿中鐮莢苜蓿、藍花苜蓿(Medicago coerula)等是抗病的。紫花苜蓿中的特拉伏衣斯、羅佐瑪(Rhizoma)、潤布勒(Rambler)、乾地(Drylander)、費納爾、蒂坦、西米帕拉廷斯克(Semipalatinsk)和羅默(Roamer)等品種抗病。抗病品種的篩選與鑑定,可用有子囊盤的病葉做接種物(侵染源)。其它防治措施參照苜蓿褐斑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