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花葉病

苜蓿花葉病

苜蓿花葉病,苜蓿植株葉部症狀有淡綠或黃化的斑駁(花葉),葉或葉柄扭曲變形,枝莖矮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苜蓿花葉病
  • 症狀:葉部症狀有淡綠或黃化的斑駁
  • 病原特徵:苜蓿花葉病毒
  • 防治方法:利用抗蚜苜蓿品種
症狀,病原特徵,寄主範圍,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症狀

花葉症狀主要在春、秋季節較冷涼條件下,表現於感病型的苜蓿上。夏季葉上症狀不明顯。葉部症狀有淡綠或黃化的斑駁(花葉),葉或葉柄扭曲變形,枝莖矮化。一些株系可以引起某些基因型苜蓿植株長勢逐漸衰弱,另一些株系可在接種後幾周內引起根系壞死和植株死亡。苜蓿花葉病毒的感染,可導致苜蓿植株受乾旱或霜凍的危害。因花葉病造成產量損失的大小,受病毒株系、苜蓿遺傳型、溫度、土壤和其他環境因素等影響。

病原特徵

苜蓿花葉病毒(英文名縮寫AMV 即alfalfa mosaic virus)。該病毒的編碼程式為:R/1:1.3+1.1+0.9/18:U/U:S/AP。病毒由多成分粒體組成,有4種。長形或桿菌狀的,直徑18微米,長度分別為:58微米(下層組分)、49微米(中層組分)、38微米(上層b組分)、29微米(上層a組分);另一種為近球形體,直徑為18-20微米。單鏈RNA總含量為18%。該病毒的致死溫度為60-65℃;稀釋限點為10^-3-10^-5;體外存活期2-4天。

寄主範圍

除苜蓿屬外,尚有三葉草屬、野豌豆屬、羽扇豆屬、草木樨屬及香豌豆、鷹嘴豆等多種豆科牧草以及豌豆、蠶豆、小扁豆、菜豆、豇豆、大豆、赤豆、綠豆、菸草等在內的51科雙子葉植物的430餘種栽培的和野生的植物。其中,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豇豆(Vignasinensis)、蠶豆(Vicia faba)、豌豆(Pisum sativum)、莧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昆諾藜(C.quinoa)、及普通煙(Nicotiana tabacum)較普遍。

發生規律

苜蓿花葉病毒至少可通過14種蚜蟲進行非持久性傳播,如棉蚜(Aphis gossylii)、苜蓿蚜(A.medicaginis)豆衛茅蚜(A.fabae=A.rumicis)、豆長管蚜(Macrosiphum pisi)、馬鈴薯長管蚜(M.solanifolii=M.euphorbiae)和桃蚜(Myzus persicae)等。在北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和藍苜蓿蚜(Acyrthosiphon kondoi)是常見的傳毒蚜蟲。苜蓿花葉病毒還可通過汁液、花粉和種子進行傳播,而且種子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病毒在苜蓿種子內至少存活10年,種子帶毒率範圍0-10%,一般為2-4%。帶毒率高低受病毒株系、苜蓿遺傳型和種子生產期間的環境因素等影響。南斯拉夫曾有種子帶毒率為17%的報導。近距離傳播主要由蚜蟲、花粉及一個機具(實質為汁液)傳播。溫室研究表明,最初病毒感染率為11%,經10個月,進行了9次刈割後,病株率增加到91%。

分布與危害

由苜蓿花葉病毒引起的花葉病,首次報導於1931年,世界各地都有發生,這是一個由種子傳帶的病毒病。2年以上的苜蓿地,80%的植株可感染病害。雖然已知所有苜蓿遺傳型都感染1個或更多個病毒株系,但一些株系不產生明顯的葉部症狀。苜蓿是苜蓿花葉病毒的重要保存寄主,並由蚜蟲自苜蓿傳給或嚴重危害一年生作物,如豌豆和番茄等。苜蓿發病率達53%時,可減產1%,但不影響越冬(弗羅西斯(Frosheiser),1969)。

防治方法

1、利用抗蚜苜蓿品種 可限制病毒在田間傳播。
2、管理措施 選留健株的種子播種。雖然沒有抗所有病毒株系的品種,但有許多遺傳型可以抗1個或幾個病毒株系,可以通過適當方式篩選或培育出抗病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