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長虹

苗長虹

苗長虹,男,漢族,1965年生,祖籍河南省鄢陵縣馬欄鎮碾韓村,中共黨員,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學經濟地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河南省優秀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人文地理》編委,中國地理學會經濟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和城市與區域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長虹
  • 出生地:河南省鄢陵縣馬欄鎮碾韓村
  • 出生日期:1965年12月
  • 職稱: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教授
基本簡介,科研項目,主持或參與的研究,成就著作,教學任務,主要榮譽,

基本簡介

1982年考入河南大學,1986年獲河南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89年河南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92年考入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5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6年獲南京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學位,1999年破格晉升教授,2000至2001年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2006至2007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01-2004年任河南大學科研處副處長,2004年起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曾榮獲 “河南省優秀青年教師”、“第五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獲得者”、“河南省優秀專家”、2007年獲“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4年入選“萬人計畫“第一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20餘項,在《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Geoforum》等國內外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近20部;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主持的《經濟地理學》入選為國家精品課程,帶領“經濟地理與中原經濟區建設研究“研究團隊2012年入選為首批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在理論上致力於追蹤國際學術前沿和發展動態,提出的“學習場”(learning field)概念及理論已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研究成果為國家、區域及城市創新、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的戰略謀劃和戰略規劃、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中原經濟區國土規劃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球化與地方化相互作用下中國農村工業集聚區研究》(批准號40071029,2001.1-2003.12)、《我國欠發達地區農村工業可持續發展機理與調控模式研究》(批准號49501007,1996.1-1998.12);
河南省傑出青年基金《RS與GIS支持下農業市場化的生態環境效應研究》(2001.11-2004.12);
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鄉下--城市轉型的過程與類型研究》(1998.1-1999.12)、《地方化與全球化相互作用下河南農村工業發展研究》(2000.1-2002.12),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河南省鄉鎮企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1997.1-1998.8)。
近年來發表的代表性成果有:
(1)《中國農村工業化的若干理論問題》,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年,獨著。
(2)《中國鄉村可持續發展:理論分析與制度選擇》,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年,主編。
(3)我國農村工業發展型式研究,地理學報,1998年第3期,獨著。
(4)Miao Changhong, New Rural Spaces:the Impact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n Rural-urban Trasition i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0, Vol.10,No.2。
(5)Miao Changhong, Globalization, Reforms and the rural-urban transitions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9th IGC,14-18 August, Seoul:Kroea。
(6)中國城鄉工業聯繫與協調發展研究,地理研究,1997年第2期,獨著。
(7)鄉村工業化對中國鄉村城市轉型的影響,地理科學,1998年第5期,獨著。
(8)區域發展理論:回顧與展望,地理科學進展,1999年第4期,獨著。
(9)組織活動、制度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地理,1998年第3期,獨著。
(10)企業組織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地理,2000年第2期,獨著。
(11)中國農村工業化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經濟地理,1996年第4期,獨著。
(12)中國農村工業化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經濟地理,1997年第1期,獨著。

主持或參與的研究

[1] 苗長虹等.沿黃三大城市群形成發展機理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 苗長虹,魏也華,呂拉昌. 新經濟地理學.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苗長虹. 空間集聚、關係建構與區域發展. 北京:中華書局,2011.
[4] 苗長虹等. 河南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5] 苗長虹等,中國城市群發育與中原城市群發展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6] 苗長虹等.伊洛河流域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
[7] Changhong Miao,Yehua D. Wei and Haitao Ma.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07,48(6) (SSCI).
[8] Y.H. D Wei, I. Liefner, and C.H. Miao. Network Configurations and R&D Activities of the ICT Industry in Suzhou Municipality, China. Geoforum,2011,42(4): 484-495.(SSCI)
[9] 苗長虹.苗長虹.全球-地方聯結與產業集群的技術學習——以河南許昌發製品產業為例.地理學報,2006,41(4):425-434

成就著作

近年來主要從事農村工業化與鄉村可持續發展、城鄉關係與城鄉一體化、區域創新與發展、新經濟地理學與區域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河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項,河南省高校傑出創新人才工程項目1項,河南省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10餘項。
苗長虹
先後在《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學報》、《地理科學》、《地理研究》、《經濟地理》、《人文地理》等期刊發表論文90餘篇,出版《中國農村工業化的若干理論問題》、《中國鄉村可持續發展:理論分析與制度選擇》、《中國城市群發育與中原城市群發展研究》、《伊洛河流域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等著作多部。

教學任務

區域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的指導,《區域可持續發展》、《西方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研究和課程的講授,本科生課程《經濟學基礎》的講授及畢業論文、野外實習的指導等。

主要榮譽

(1)《中國農村工業化的若干理論問題》,1998年獲河南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一等獎,1999年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發展大農業經濟,探索欠發達平原農業區現代化道路》,1999年獲河南省政府實用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3)"我國城鄉工業聯繫及協調發展研究",1999年獲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4)"中國欠發達地區農村工業發展的因素與區域型式",1998年獲河南省第三屆青年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5)1999年被中國地理學會評為"第五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獲得者。
(6)1998年被河南省人事廳評為"河南省跨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7)1998年被河南省教委評為"河南省第三批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8)1999年被中共河南省高校工委、河南省教委、共青團河南省委評為"河南省優秀青年教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