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百烏衣藝術

苗族百烏衣藝術

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髮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製作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隻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飾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頭,身穿短衣褲,但苗族婦女的穿戴普遍比較講究,尤其是盛裝,極為精美,花飾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層,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繡制的各種圖案,古色古香,異彩紛呈。婦女擅長紡織、刺繡、蠟染,工藝十分精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族百烏衣
苗族的服飾,黔東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式,女裝,男裝,

苗族的服飾

女裝式樣最多,達130多種。僅貴州就有一百零幾種,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傳統的古老形式,大領或大襟衣,著百褶裙,比較華麗,內容豐富多彩。僅頭飾就有幾十種,在頭飾上以挽髮髻盤扎於頭頂,上插木梳及其他裝飾物,類似雲髻為多。其中也有差異:如安順、鎮寧有的挽偏髻於頭右上方,黔東南挽髻於頭頂中央,黔西南有的挽螺旋於額頂,貴陽地區有的扎蓬髻類似盤邊帽,有的紮成狹長的船形髻,有的則在頭髻中紮上兩頭向上的大牛角梳。第二類,頭上包頭帕,大襟衣配長褲。衣緣、衣袖、褲腳都鑲“花邊”。衣服兩肩及胸前、背肩上也繡“花邊”,胸前再繫上繡花圍腰一幅,服飾多為青色或藍色,也有的用深灰色或黑色。貴州境內的苗族服飾可分四型24式,簡述如下:

黔東型

主要包括台江式、黃平式、舟溪式、雷公山式、黎從榕式、丹都式、丹寨式。婦女除改裝外,著傳統衣裙的都是藏青色、大領衣(少數為大襟衣)、不分截的百褶裙,多數挽椎髻,少數盤發包頭巾。它包括貴州省內苗語黔東方言的全部苗族。

黔中南型

主要包括羅泊河式、花溪式、惠水式、安清式、寧安式、安貞式。屬苗語川黔滇方言的苗族,婦女服裝多為大領對襟,少數為左、右衽,著大襟衣的占少數。百褶中裙,長裙較少。衣裙多數以挑花、刺繡、蠟染為飾,少數無花。

川黔滇式

包括威寧式、畢節式、赫納式、安盤式、普枝式、織金式、安普式、江龍式、望安式、仁懷式、普定式。川黔滇式分布在苗語川黔滇方言的滇、黔、川、桂四省。婦女服裝的基本款式為對襟或大襟短衣,部分附有後披領,著百褶多截中長裙,前系裙圍,後垂飄帶。
黔東北型:包括松桃式、晴隆式、天柱式。此型主要分布在銅仁地區和遵義地區東部,黔東南和黔西南自治州也有少量分布。婦女服裝為大襟短衣、長褲,極大多數纏頭巾。纏頭巾的青年著盛裝時,多數佩戴多件精製銀飾。

女裝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緻銀飾襯托。女子服飾式樣最多,有130餘種,僅貴州就有101種。在貴州、雲南、川南、廣西、海南島等地,穿百褶裙,但長短不一,以黔東南差別最大,有的到腳面,有的超過小腿肚,有的過膝,有的僅30厘米左右,但以裙到小腿肚最為普遍。顏色為青、藍、白,裙面有繡花、挑花、鑲花,也有蠟染或素淨的。上衣有大襟的,也有大領的。在湘西、黔東北、鄂西等地,在清乾、嘉時期,因民族暴動失敗後,被迫改裝,穿長褲、大襟右任上衣,農邊、袖口、褲腳都鑲花邊。在接龍時才穿裙子,平時不穿裙。每逢節日婦女們走親訪友,頭部、頸部、手腕都佩戴樣式繁多的銀飾。

男裝

男子服裝式樣比較簡單。貴州各地男子一般上身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短衣(也有穿右大襟短衣的),下穿長褲,束大腰帶,頭裹青色長巾。冬天小腿部裹綁腿。在黔西北地區則穿帶有花紋的麻布衣服,肩披羊毛氈。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不論哪種衣飾,從備料到成衣,都是由婦女自紡、自織、自染、自縫、自繡而成,費工較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