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前鎮村頭村

苑前鎮村頭村

泰和縣苑前鎮村頭村,位於仁善河(源起中國道教名山紫瑤山)北岸,屬文化古村。古祠堂文化、宗教文化及源遠流長的純手工工藝的非物質性文化遺產——用於釀造糯米甜酒酒藥(俗稱“酒餅”)製造工藝及糯米甜酒純天然釀造工藝、苧麻繩與線香製造工藝,仍散發燦爛光芒,成為遠道慕名而來的遊客及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親人好奇並想一探究竟的對象。

村西南下紫山(因紫微大帝下界視察民情的傳說得名)曾建孔廟、文昌塔、“魁”文化牆、狀元橋;西北方大水塘名龍塘,形似龍爪,充滿神話傳說,孽龍掛紙這一傳說最為有名(孽龍雖頑孽不化,但其掛紙這一孝心孝行值得肯定。);正北真君山山脈像條巨龍,護佑著全村,山上曾建真君觀。因歲月變遷,真君觀及孔廟、文昌塔早已毀於一旦,有待重建。山南有805縣道。東南小溪叫東下,像一條長龍繞村而過,在狀元橋處與來自龍塘的龍溪會合後流入仁善河,再與仙槎河會合,入贛江,經長江,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或江蘇南通流進東海。溪上有三座石拱橋,狀元橋外,還有忠孝橋、正氣橋。狀元橋兩頭有雄偉莊嚴的石獅駐守,橋頭有一石碑描述了此橋由來:為紀念路經此地的文天祥狀元而建。初春,溪中魚蝦成群,蛙聲一片,兩岸萬象更新,春和景明,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江南早春風光景象。

村莊周圍水田、洲土,分別叫龍里、太極龍、上岸、麻陂、壩下等。村里村外古樹隨處可見,尤以百年古香樟、古松、古楓為多,古楓樹頂常可見喜鵲巢,很遠就能時不時聽到喜鵲嘹亮的叫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和縣苑前鎮村頭村
  • 所屬地區:泰和縣苑前鎮
全村全部姓劉,系漢高祖劉邦曾孫、漢景帝劉啟之子、漢光武帝劉秀五世祖長沙定王劉發後裔,開基祖於唐朝年間由湖南長沙遷徏而來,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苑前鎮村頭村
桂苑總祠大門牌匾
全村及本鎮同支的祥雲、洲頭、源頭村,還有本縣萬合、沿溪、冠朝等鄉鎮和鄰近縣市區如青原區、吉水縣同支的村莊共用統一的輩份字(俗稱排號):一士承先,克學聖賢,為師禮義,勝利和平。其寓意深刻,可作劉氏家訓,要求我們傳承祖先優良傳統與作風,繼往開來,發揚光大,向聖賢學習,以聖賢為師,立志成為聖賢之人。做人講道理,有禮有義,正大光明,一身正氣,待人包括家人有禮貌,注重禮節,做到相互尊重,讓彼此相處永保和諧。同時,認真踐行千古聖人孔子在《論語·顏淵》中講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這一教導,如此方可勝利和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萬歲軍”——38軍副軍長劉賢權,“將軍村”——青原區富田鎮江背村人,系本支族譜同修鄉賢中的傑出代表之一。江背村還同時誕生了另兩位開國少將:劉華香、劉昂,成為傑出的族譜同修村。
全村現有一座總祠桂苑祠,三座分祠堂(房族祠堂)——善慶堂、嘉善堂、中正堂。
苑前鎮村頭村
桂苑祠牌匾
據文獻記載,長沙王劉發次子安成侯劉蒼的第45代孫劉仕和遷居泰和萬合,為萬合淘金白土劉氏始祖,劉仕和的第8代孫劉興甫又由白土(今萬合鎮白土村、渡口村一帶)遷居泰和龍塘鄉村頭村(今苑前鎮村頭村)另開基業,是為村頭劉氏始祖,其生子劉懷德,劉懷德生2子:長子劉子光,號桂苑,也稱貴遠軒主;次子劉子耀,遷居吉水縣平原鄉(現對應地名待考證),是為平原劉氏開基始祖。劉子光生2子:劉元成、劉元亨。劉元成考取進士,曾在禮部任職。桂苑祠即為紀念祖先劉子光而建。
桂苑祠中曾有一面祖訓牆,上書:
“觀貧賤人當觀其度量,如寬宏坦蕩者則其福必臻而其家必裕;觀富貴人當觀其氣概,如溫厚和平者則其榮必久而其後必昌。”
“人以品為重,若有一點卑污心便非頂天立地漢子;品以行為上,若有一件愧怍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吾修德馨,平和致祥。”、“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讀聖賢書方能入聖賢之域,積德方能生聰慧之兒。”、“人乃萬物之靈,人人生而具有聖賢智慧與潛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王陽明《傳習錄》);聖賢皆由凡人來,只要你願意,下定決心,付出行動,人人皆可成聖成賢。”、“積錢不如積德,閒坐不如看書。”、“德不配位(名位、權位、財位、顏位),必有災殃。”、“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好書猶藥,可以醫愚。”、 “正能量書籍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壞書實乃人類倒退的推手。有聲讀物、電影、電視等音頻視頻亦類此。”
“好的教學(教育、學習),就是好的思想觀念、心態態度、作風習慣、方式方法、流程制度(包括工作、求學、生活、言行等方面)的傳承、完善、最佳化、創新、總結、歸納、借鑑、取人之長和終生堅持,以及相反情形的防範、改正、減少、消除、不重犯。教學的目的目標是達到優秀。事事有方法(竅門),好的方式方法,如思維導圖法、王陽明心學之擬形於心的‘心上學’法、歌訣法、過電影法、精聽(看、讀)法。”、“教育不是灌輸,而是激發興趣與內驅力。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動力。”、“教以為國育才為初心,學以成國之棟樑為目標,考試、考核、選拔、用人以為國選才為目的。”、“百年事業,教育為本,品質第一。教育、讀書之質量,教師、學生之品質,決定著國、家、個人之未來。”
“洪維宗祖,以有量訓後人,才大不如量大;慶茲子孫,能守正撐世界,修身即是正向。”、“忠孝可嘉可飯。”、“正道成功。人以正為貴。正大光明,唯有正可長久,可大可光明。”、“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內心光明,前程似錦。”、“名不正則言不順。”、“錢財不要緊,人才值千金。人重於錢、財、物、事。”、“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好孩子、人能幹是恰當鼓勵出來的。”、“青出於藍勝於藍。”、“立大志,做大事,做優秀的自己。”、“一個家的興旺,在於每個家人的團結、努力、奉獻與成才(德才技兼備)。家人間的相互依撐、鼓勵與支持,方顯人間真趣、溫暖與人性光輝,能應對人生境遇中的冷意、孤苦、意外與不測。推而廣之,至親、家族、團隊的成員間,亦宜如此。”
“經風雨,見世面,增沉穩,減浮躁,長智慧。”、“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逆境磨練意志,挫折鍛造堅韌。”、“不被災禍嚇倒,不被打擊擊垮。保持自信的微笑、樂觀的人運道不會差。”、“不以事憂,人重於事;不以物喜,人重於物;不以己悲,天下重己,志向待成。”、“居安思危方能化危為安,貪圖享樂只會迷失自我,好逸惡勞將會荒廢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身體是本錢,健康是財富,安全是基礎。”、“中老年人的‘三寶’:自己及家人平安健康;兒女孝順有出息;財務自由。”
“不謀長遠者,不足謀當下;不謀全局者,不足謀局部;不謀戰略者,不足謀戰術。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備無患。”、“人生如下棋,須一步看幾步,積極主動思考前面幾步將會遇到什麼情況,該怎么走,該乾什麼,而不是懶于思考,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臨時找對策找出路,消極,被動挨打,被牽著鼻子走,人生過得莽莽撞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事不宜遲,抓住先機。”、“認知決定一切。”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春、早晨的精氣神與計畫決定了一年、一日的收穫;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家和方可萬事興,人勤春早,勤治懶病,天道酬勤,勤快為立業之本。”、“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勤儉持家富,謹謙處世長。”
“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愛拼才會贏。”、“講方法看結果,選最優解,勿講閒言碎語,一切為了勝利。遇問題找方法,不抱怨不推諉不互責,先把問題處理好,再追責求因、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言正事,行正事(正確事、正經事)。”、“堅持自我批評。心態、態度決定結果。抱怨互責一文不值,方法行動可抵萬金。”、“事成於行,行成於思。”、“行勝於言。”
“立足根本,高度沉穩,審時度勢,把握先機,與時俱進。根,扎於地下,根深則葉茂;本,是為基礎,基礎不固,高樓不成。”
“一村之人,同宗同源,相扶相助,群策群力,抱團發展。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個人力量小,團結力量大。樂群合群天地寬。”
“忠厚樸實讓人信,大話輕浮招人嫌。”、“心似明鏡心中明,心如止水心裡平。”
祠堂寶壁上掛有祖先劉邦畫像,周圍的壁畫有:三顧茅廬、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蕭何月下追韓信、二十四孝之一的漢文帝劉恆親嘗湯藥等等;周圍的壁文除上述祖訓外,還有漢高祖的《大風歌》及出自《資治通鑑》中的這段文字:
苑前鎮村頭村
桂苑祠牌匾續(明朝著名進士鄒元標題寫)
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徹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群臣說服。還有諸葛亮的《出師表》與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彪的《王命論》中的這段話:
以信誠好謀,達於聽受(權謀達變,順民意,得人心),見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從諫如順流,趣時如響赴。當食吐哺,納子房之策 ;拔足揮洗,揖哪生之說 。悟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 ;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 。舉韓信於行陣 ,收陳平於亡命 。英雄陳力,群策畢舉(天下歸心),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業也。
祠堂中有一口天井,祠堂前有風水池,附近曾有一片桂樹林。中秋時節至立冬前後,桂花陸續盛開,香飄全村,聞來神清氣爽。村民們樂於自製桂花糖,作食用佐料來提味(香味)。方法是:選用新鮮香濃的桂花,與白砂糖裝於乾淨瓶中密封好,稍待時日,即可大功告成。祠堂南邊有城隍廟(土地神廟)。土地神為地方保護神,土地神廟村民們也叫成社官廟。
苑前鎮村頭村
善慶堂門牌坊
善慶堂堂名取自四書五經之一的《易經》中的千古名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祠堂中楹聯、名言有:天道無私,常予善者。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百善孝為先;道生萬物,上善而向。上善若水,隨順萬物;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心之體無善惡,意之動有善惡。知善惡是良知,格物為善去惡;欲昌和順須為善,要振家聲靠優秀;不怕不成功,就怕不優秀;以及上述《易經》中的這千古名句,還有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的張載的著名的“四為名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以及出自《左傳》的“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段話精減成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的“子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等等。
苑前鎮村頭村
善慶堂
中正堂堂名寓意為公平,不偏不倚,一身正氣。苑前人外甥(中國著名賢母、文天祥母親曾德慈娘家為苑前鎮梅溪村)、廬陵(吉安古稱)先賢、一代偉人文天祥的傳世名篇《正氣歌》對後人影響深遠,不少祠堂(如本鎮錢塘村劉氏宗祠)、屋宇、庭院大門喜用其開卷語“天地有正氣”精簡成的“天地正氣”這一成語作門匾,以激發人們的正能量。眾多祠堂堂名喜用“正”字,就像中正堂及本鎮王山村的正氣堂一樣。廬陵文化的本質是正氣文化,吉安的城市精神“崇文(崇尚文章節義崇尚文天祥)、正氣、開放、圖強”,正氣名列其中。
苑前鎮村頭村
中正堂
苑前鎮村頭村
吉安城市精神文化牆
嘉善堂堂名有嘉許善心、善言、善行、善舉、善德的寓意,堂中有一塊匾,上鐫刻著"進士第"三個鎦金大字,因該房族曾出過一門叔侄三進士的人才盛況,至今仍傳為一段佳話,村民們個個引以為豪並暗下決心向先賢學習,以光宗耀祖、不辱祖先。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該村湧現出眾多大學生、碩士、博士,其中不乏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香港大學等名牌重點高校的,他們活躍在祖國各地乃至歐美,到處都有他們奮鬥的身影;而另一支生力軍——打工者們,北上北京、天津、江蘇,東至上海、浙江、福建,南下廣東,通過他們勤勞的雙手及艱苦樸素、拼搏創新的作風,換來了別墅、轎車……其中部分優秀傑出代表還通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膽借鑑中外工商管理案例中的好方法,積極創業,為村里解決了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及為村里培養了不少技術人才,同時也盡心盡力捐資助教助學、扶貧濟困及支援村里建設。還有不同年代的參軍村民,其中有參加過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還擊戰的,保家衛國,建功立業,成為村民們對後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
苑前鎮村頭村
嘉善堂進士第
苑前鎮村頭村
嘉善堂
據史料記載,該村村北真君山上的真君觀,是紀念晉朝出生於南昌的降伏孽龍、為民除害的許遜許真君而建的。祖輩流傳下來一首打油詩:真君山上真君觀,真君觀里許真君。許真君,真君子,不簡單。降孽龍,除民害,鎮一方。許真君為道教分支淨明忠孝教派祖師。他繼承了“成仙成佛,成妖成魔,都由人做;行善獲福,造惡得禍,皆是因果。”及俗話說的“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的大道至簡、回歸本質、遵從極簡主義的道家思想,制定了八寶垂訓:忠孝廉謹,寬裕容忍。忠則不欺,孝則不悖。廉而罔貪,謹而勿失。修身如此,可以成德。寬則得眾,裕然有餘。容而翕受,忍則安舒。接人以禮,怨咎滌除。凡我弟子,動靜勤篤。念茲在茲,當守其獨!有喪厥心,三官考戮;他提倡修心養性“氣沉丹田”、 “心明則萬法皆照,性淨則五濁不歸”。真君山滿山皆松樹。據村上老人講述,真君觀內有許真君雕像,雕像底座正面鐫刻著“悟道”兩個大字,牆上掛有掛畫、中堂文掛、四條屏,以及巨幅的太上老君畫相、老子李聃畫相、與老子並稱“道家之祖”的莊子畫相、太極八卦圖。掛畫主要描繪道家仙物代表:動物有白鶴、白鷺,兩者羽白、姿雅、鳴叫聲深邃有穿透力,與道家的超塵脫俗精神相契合,觀之賞心悅目、清心靜氣;植物有松、柏、大茅草等,松林、柏林四季常青、滿林清香,聞之令人通泰、益於身心,所以有松鶴延年、柏鷺益壽之說。大茅草,多年群生禾本科植物,葉形像甘蔗葉,花期8月至10月,花桿筆直聳立,葉長及花桿高均可達3米,觀之觸動內心、激發活力。掛畫背景是祥和的自然天象,如紅日(朝陽)、霞光萬道的朝霞、藍天、白雲(含紅暈白雲)、紅雲、祥雲(含七彩祥雲)、明月、北斗星、淡霧等。中堂文掛的內容是《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四條屏的內容是《道德經》。
該村村民多信奉佛教,且因地緣關係,發源於江西廬山東林寺的佛教分支淨土宗,對村民們影響甚大,他們以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為信教之本,常懷感恩與懺悔之心,認為適當的感恩與懺悔益於身心健康。家中正廳寶壁上常掛有如來佛或觀音菩薩像。信教村民家中常可見到淨土宗有關的教化楹聯、書籍、光碟,如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般若境緣集》、《俞淨意公遇灶神記》、《112歲高僧賢公語錄集錦》、《弟子規》;以及當代得道的大德高僧如星雲大師、淨空大法師、蔡禮旭老師、陳大惠老師的講座視頻,佛教音樂如《跪羊圖》、《雲水禪心》、《佛號》視頻及佛教教學、佛教故事電影電視劇光碟,等等。
村西南下紫山的孔廟,即孔子廟,又名文廟,楹聯有:“教澤垂千古,學惠興一生。”、“教以為國育才成帝王將相封疆大吏之師為榮,學以作國棟樑建利國利民縱橫經緯之功為本。”,孔廟內有孔子塑像及廬陵先賢歐陽修、楊萬里、文天祥、楊邦乂、胡銓、周必大、楊士奇畫相;文昌塔,即文昌帝君塔、文昌星君塔,又名文星塔、文曲星塔,塔頂檐下掛有三個厚重樸實、剛勁有力的魏碑大字“文昌塔”的豎式牌匾,塔身有文昌帝君相及《文昌帝君陰騭文》全文內容,塔聯有:文昌帝君開文運,莘莘學子建功名。文昌帝君亦為道教之神,許多道觀中都供奉著文昌帝君。歷史上,我國的許多書院及老百姓家裡都會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誕辰為農曆二月初三,此日,書院的學子們都會一起敬拜文昌帝君;“魁”文化牆,即魁星牆,是吉安農村常見的一種文化小建築(即建築小品)。“魁”文化是廬陵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塑造不斷上進、追求卓越、追求優秀、永保前頭,向冠軍、金牌者學習、看齊、趕超的心態。“魁”在這裡作“第一,頭名”解,文化牆白底黑字,正中是巨大的“魁”字,兩旁有“樹第一目標,取頭名行動”及“狀元志,魁星聚”的對聯,背景是魁星閣的圖案。“求頭名居上,求上者居中,求中者居下。”,這是“魁”文化的另一種詮釋,也是古廬陵大地上湧現出文天祥、歐陽修、楊萬里等眾多狀元、進士,以及素有“重教學苑,前途遠大”之謂的苑前,成為“博士之鄉”(在外求學取得博士學位的苑前人現已有80多名,每300人中就有一名博士)的文化基因。並且,“魁”文化衍生出書院文化。因為要中頭魁,得有培訓“中頭魁”的講學場所——書院。古廬陵大地,書院廣布,不少村莊,現都能找尋到其的古蹟,如紫瑤山下,本鎮書院村羅韜在後唐明宗長興三年(公元932年)創辦的匡山書院。書院文化在廬陵文化中以及對廬陵學子們有著較高的影響力。
苑前鎮村頭村
孔子
苑前鎮村頭村
文昌帝君
村民文化傳承中存在自然崇拜現象。村中有的人家正屋屋檐下的檐畫及正廳壁畫中有日月星神、金木水火土神的描繪。
村民中自古流傳著酒文化,體現出莊子的“無累”思想。“無累則正平”,無酒不思酒,有酒不貪酒。 飲而不過,決不及亂。飲酒以不影響身心,不影響正常生活和思維,不產生任何消極不良的影響與後果為原則,不強酒,不醉酒,不酗酒;以通經活絡、養生保健為目的健康科學地微量飲酒,未成年不喝酒,不空腹喝酒,提倡飯後喝酒,喝酒前至少五分飽,不喝急酒、快酒,不深喝、大口喝,講求淺嘗細品慢喝。
農忙之餘,村民會去逢農曆單日當圩的被稱為“天下為公,貴在人和”、“公平公正,和氣生財”的公和圩或逢農曆雙日當圩的以萬壽宮、仁善書院、泰和縣委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固陂革命烈士紀念塔等名勝古蹟聞名鄉里的固陂圩上茶館裡邀三五好友知己坐到一塊飲茶論道,茶文化隨之產生。“茶可行道,茶可雅志”,“千挑萬選白雲間,銅鍋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君悟道養雅志,元亮清談祛俗喧。不經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王心鑒《詠茶葉》),正是茶文化的生動寫照。
村民們講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喜讀醫學類、養生保健類書籍如《中醫養生之道》,家中藏書常可見到張仲景的《傷寒論》及《黃帝內經》、《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針灸甲乙經》、《洪昭光健康新觀念》之類書籍。他們注重心理健康的打造,洪昭光教授著作中的女黨委書記與女護士長應對批鬥的故事及健康八字歌(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時,三餐八分飽,一天八杯水,養心八珍湯,健體八段錦)、“非外傷外毒、情志、精神、心理致病的病患,必系寒病、熱病、寒熱皆病中其一。”常成為村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論話題。
正月初一,按照當地習俗,男主人早早起來洗刷好,上香敬神後,邊開門迎財神邊說“開門大吉,八方得利;出行大吉,安康順利。”、“天地正氣,天地財富,天地實利,天地長利。”,祈願出行在外交流、求學、工作、創業順利。早餐後,村民們先去祠堂拜祖宗後,一個家族一個隊伍,從長到幼排成人龍,相互上各家各戶拜年;紫瑤山象徵著權力與仙境,景點有雲海日出、金頂佛光、王母娘娘碧玉瑤池、觀音菩薩蓮花石身、文天祥讀書岩、白鶴觀等,村民們視之為聖山、仙山。登山有步步高升的寓意。春節里,有些村民會結伴去攀登這座泰和縣城正東面海拔近千米號稱“泰和縣十大高峰”之一及泰和東部第一高峰的陡峭險峻的高山山頂,拜神仙、拜菩薩、許願、登高遠眺放鬆身心,也藉此強健體魄,磨鍊意志及祈盼新的一年學業、事業、家業步步高升;在山頂的白鶴觀里觀看欣賞從道教祖山江西龍虎山學成歸來的羅曰材道士現場主持的道教禮儀及道教音樂《道情》、《道緣》、《道心》、《清靜經》等視頻,暫放下俗塵瑣事,讓心靈得以片刻休憩與清靜。
國家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富田鎮位於該村東北方,相距15公里左右。該鎮文天祥景區群山環抱,山川形勝,踏步其間,觸動心靈,有天地人合一之感。春節期間,村民們去那邊走親訪友拜大年之餘,一定會去鎮裡的文天祥故里——文家村,沿著正氣路去參觀文丞相祠、正氣廣場等與文天祥相關的景點,瞻仰文公,感受其浩然正氣,給自己一次心靈洗禮與淨化;還會去國家4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湖南衛視大型親子戶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第6站第11、12期拍攝地——紅色古村陂下村參觀革命領袖毛澤東、朱德在這裡工作和戰鬥留下的印記,以及去相鄰的國家3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第二個井岡山”、“東井岡”的紅色革命聖地東固鎮遊覽,感受紅色文化;還會去遊覽雄偉壯觀的白雲山水電站,遠眺富田兒女的“母親河”——富水河。
國家4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廬陵文化第一村——文陂鎮渼陂古村,位於該村西北方約15公里處,青原區旅遊專線青東公路旁,被譽為“將軍村”和“電影村”,走出了四位共和國將軍:傳奇的“打鐵將軍”——譽為“萬歲軍”的38軍軍長梁興國中將、38軍政委梁必業中將、梁仁芥少將、梁必駸少將;《閃閃的紅星》、《山重水複》、《井岡山》等多部影視劇都在村內取景拍攝。村右是發源於紫瑤山的渼水,村左是發源於白雲山的富水河。村頭村村民去該古村親友家串門同時會在村里各景點參觀、學習。著名的景點有:梁氏總祠永慕堂、多留餘地牌坊、名教樂地毛主席舊居,等等。永慕堂堂前有一長聯:肇基於斯,喜紫瑤左峙,薌城側橫,本地名山鐘靈秀;發祥有自,看渼水南來,王江北繞,中流砥柱匯淵源。堂內有一家訓:度量如海涵春育,應接如流水行雲,操存如青天白日,威儀如丹鳳祥麟,言論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潔冰清,襟抱如光風霽月,氣概如喬嶽泰山。多留餘地牌坊有一聯:行事留餘地,過後好相會。名教樂地毛主席舊居有一名聯:萬里風雲三尺劍,一庭花草半床書。毛主席進京後,書該聯於豐澤園紫雲軒內。
蓮,集食用、藥用和觀賞於一身,被譽為花中君子,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贊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村民們頗為喜歡。村中不少水塘、水田植有蓮,每到夏季,蓮花盛開,成為一道亮麗風景,蓮藕、蓮子成熟時又可收穫蓮藕、蓮子。
秋收過後,有的農田會種上油菜花,等到春節前後,油菜花盛開,金黃色一大片。油菜花似乎像春天的使者,為人民帶來了盎然春意。油菜籽收穫後可榨油出售,有村民因此戲稱之為“有財發”。
該村農田灌溉用水主要來自發源於白雲山的白雲山水庫及發源於紫瑤山的洞口水庫。世代主營農耕及養殖,常見品種有:水稻、大豆、花生、玉米、甘蔗、西瓜、芝麻、油菜花、蕹菜(通菜)、莧菜、包心菜(包菜)、花椰菜(花菜)、小白菜、黃芽白、芥菜、茭白(俗稱禾筍)、萵苣、蒜、蔥、韭菜、芹菜、香菜、生薑、馬鈴薯(土豆)、竹篙薯、番薯(甘薯、紅薯)、蕉芋(美人蕉)、菊芋(洋姜)、涼薯、白蘿蔔、胡蘿蔔、芋頭、魔芋、豆角、豌豆、蠶豆、四季豆、扁豆、茄子、番茄(西紅柿)、辣椒、黃瓜、甜瓜、苦瓜、南瓜、冬瓜、葫蘆、絲瓜、柑桔、沙田柚、井岡蜜柚、桃、李、梨、棗、石榴、板栗、蓮花;黃牛、豬、羊、狗、鵝、鴨、雞、鴿、蜜蜂、四大淡水魚——鯇魚(俗稱草魚)、鰱魚、鱅魚、鯉魚;八月桂、香樟、楓香、蘇鐵、濕地松、柏樹、竹、杉樹、油茶、法國梧桐、加拿大楊等風景樹、經濟林,等等。
村頭人有我們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勤勞善良、頑強勇敢、百折不饒、愈挫愈勇、堅韌不拔的優良品德及敬業樂群、見賢思齊、團結互助、合作共贏、抱團發展的優良作風。這裡土壤肥沃,水塘星羅棋布,植被豐厚。清晨,初升的太陽從村子東面遠方號稱“泰和太陽升起的地方”及“紫氣東來,瑤台仙山”的紫瑤山冉冉升起,走在鄉間道上,一股股清新的氣息迎面而來,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賽過活神仙。
2019年,在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下,該村開始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